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千年古都西安作文(西安古都大唐不夜城作文)

千年古都西安作文(西安古都大唐不夜城作文)

更新时间:2024-03-03 20:48:14
千年古都西安作文(西安古都大唐不夜城作文)

千年古都西安作文【一】

我读了《上下五千年》这本书,里面有许多小故事都深深地吸引了我:有的故事惊心动魄,有的故事感人肺腑,有的故事回味无穷。在那么多的小故事中,有几个故事我印象最深。

读完《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第四章:先秦重要历史纪事,不得不动容于中国古代的文明与发展,以及那时古人的高尚品德,当然,还有对于昏君的那种无奈与气愤。

你可以想像早在一万八千年前的山顶洞人能用兽牙,鱼骨,石珠……制成漂亮的装饰品吗?你能想像的到原始艺术其实也是丰富多彩,歌舞乐器在氏族部落简直就是一应俱全吗?恐怕你们连做梦都不可能知道我们的老祖先,其实也有爱美的观念和习俗。不要把他们想成全是一帮形似猿的,还没进化完善的“大老粗”。你瞧!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只红底白花的彩陶盆。盆中画着人头像,两旁绘有鱼纹图案。人像胖胖的圆脸,双眼眯成一条细缝,“眯眯眼”,咧着嘴巴笑眯眯的样子,足以叫你爱不释手,非常惹人喜欢。如此多姿多彩的原始艺术,叫人大开眼界,叫我们对原始人群佩服得五体投地。它折射出我们祖先的无穷智慧,凝聚着中国史前社会的精神文明。

大禹治水,这个故事我想大家对它再是熟悉不过了吧!传说尧舜时,黄河泛滥,洪水冲毁了房屋,淹没了稻田,拔倒了大树,卷走了人畜。叫老百姓们苦不堪言,活不下去了。于是,在舜主持的议事会上,人们一致选举禹领导治水。禹不敢稍有一点怠慢,努力工作,勘察山川地势。终于,禹不负众望,用了十三年的时间,终于把洪水驯服,治理得地平天升了。从这个说小也小,说大也不过分的故事来看,我们可以深刻的体会到禹的品德是怎样一种的高尚,“三顾家门而不入”传进千家万户的俗语。依次禹经过家门口,妻子刚生了儿子不到十天,邻里乡亲的去看看儿子,可他此时却倔得像头牛,说现在治水刚开始,没有工夫回去看。这是怎样的一种对自己工作负责的态度啊!我们也说,禹回去看一眼也费不了他多少时间,自个儿的亲生儿子亲骨肉啊!可禹为了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宁愿放弃去看儿子的机会,还要惜时如金的去治水,不辜负老百姓对他的期望。

千年古都西安作文【二】

在书的海洋中,我最喜欢读的就是《上下五千年》了。它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扣人心弦的历史故事,更多的是一种为人处事的道理。其中,我最喜欢读的要数《楚汉相争》和《三顾茅庐》了。

秦末,秦始皇极其残暴,秦二世更是腐败无能,天下群雄纷纷拿起武器。其中,最强大的要数楚汉两军了。我被故事中项羽伟大的英雄气概深深地吸引住了。虽然他因怀妇人之心,终被害,未能完成大业,但在我的心中仍然留下了英勇的身影。我认为:在现今这个社会,勇敢不仅仅代表勇猛,而是面对困难时不回避,迎接他。如果你有了这种不畏困难的精神,还有什么困难克服不了。

三国时期,天下大乱,英雄辈出。贤明的刘备,唯才是举,脱颖而出。他听说诸葛亮神机妙算,便三顾茅庐,终于打动了诸葛亮。诸葛亮忠心地为刘备呕心沥,打出一片天下。我认为刘备值得我们学习,为了贤人,放下身份与平民百姓平起平坐,并坚持不懈,使得孔明自愿出山,为自己打天下。事实都是如此,只要坚持不懈,就能获得成功。阳光穿过层层迷雾,河水奔向遥远的大海,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上下五千年》这本书不仅是本历史书,更是一本催人向上的立志书。

千年古都西安作文【三】

陌路上,花非花,木非木,千年魂,今安在?

当我生涩地走到历史的发端,我无从下手地埋着头。依稀听到了历史的低语,我抬头了。眼前一瞬间豁然开朗,似乎有种莫名的熟悉感。历史,对我这个陌生人竟有这般神奇的力量,让我瞬间沉沦。

于是,我与历史结伴而行,开始了千年旅程。

站在春秋末年的历史长河边,孔子的忧虑和抱负历历在目。他的“仁”、“礼”为历史陈铺了一条继往开来的路,似乎确定了我们将要走过。我有些胆怯地在历史边缘徘徊,但也只旁观着“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为人之道,“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治国之道,“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的中庸之道,“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为学之道。于是发现,历史已摇摇起步。

刹那间,我随历史置身于烽烟四起的.三国战乱中。于是发现,原来是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宽仁长厚的刘备,雄韬伟略的曹操,忠贞不二的关羽,儒雅的周瑜等等,共同充实着它。我不禁嘘唏着,曹操,虽说是乱世奸雄,使我服也。那“古今奸雄第一人”,演绎着为政者的种种性格:他拥有统治者的奸诈、残暴、自私、嫉妒,却也同时拥有封建政治家的延揽人才、纵横捭阖、权谋机变、从容不迫、志问远大的才能与品质。

终于,伴着历史辗转于帝制的尾端,遥望那演绎着一个时代的百科全书。在那封建专制的腐朽年代,仍然上演着神圣的爱情。走进曹雪芹的“红楼”,于是发现,贾宝玉多情与自由,林黛玉的绝尘,薛宝钗的稳重,王熙凤的精明能干。似乎很美的爱情,也很独特的人,本该演绎着幸福的生活,却遭遇了封建官场浮沉的悲剧。悲剧的脉络让我注意了薛宝钗。在皇商家庭的她为自己打造封建淑女的仪态,和对不同的人自有一套不同的“社交”方式。平易近人,不端架子,这样的她本该是大家闺秀的模范,却成了封建婚姻的牺牲品。为了“金玉良缘”那徒具形式的婚姻,走上了悲剧结局。我看到了历史沉痛的脸庞,我已无法思考,愿同历史悲伤。

在长河岸边,历史同我告别了。我知道,这是一个趋势,是一开始辗转至今的结果,因为得开始另一段新的历史了。思绪在千年的历史上,走过一段又一段的陌路。突然发现,原来一直不曾陌生。因为有千千万万人走过,留下了阵阵的清香,牵引你来到千年的末端,然后开始另一段千年之旅。有那豪情壮志,有那温雅婉约,有那悲伤逆流,有那愁思满怀。尘埃同归,淋漓尽致。

于是,陌路上,花非花,木非木,千年魂,今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