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寻梦之旅记叙作文(寻梦之旅作文初三600字)

寻梦之旅记叙作文(寻梦之旅作文初三600字)

更新时间:2024-05-09 22:03:16
寻梦之旅记叙作文(寻梦之旅作文初三600字)

寻梦之旅记叙作文【一】

走在村庄四通八达或石板或碎石的小路上,脚步慢了,话少了。好友们嘻嘻闹闹的,总是在前方的某个角落停下来等我,说我又在装“深沉”。我仍一如既往的喜欢拍照片,一如既往的不喜欢把人定格在风景里,怕打扰了风景。用手机镜头去扑捉被岁月封存了的厚重,用心去感受厚重里的沧桑。这个时候游人不多,却是我想要的状态。村民们也三三两两的聊着家常,过着属于他们的日子。傍晚时分,家家户户都在准备着晚饭,吃着自家菜地里的菜薹,喝两口自家酿的糟烧,聊聊家长里短,舒服了,咧开嘴笑笑,不舒服了,骂几声粗话。他们的平常日子,却是外面人想要的休闲。其实日子没有好坏,是人们总是要去追求自己没有的,是人性的贪婪,把自己弄的疲惫不堪。

择一农家,看中一家养的土鸡,一小时候后,已成我们桌上的白斩鸡和一盆鸡煲。吃饭前的.间隙,我们围着火盆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至少我有了一种久违的暖和的感觉。就在农家的堂屋,我们就着村庄里的农家菜,喝点小酒,吹着牛皮。已然自己就是这个村庄的人,可我们的谈吐有着世俗的铜臭味,终究还是一个外人。主人在厨房给我们烧着菜,女主人和她的女儿就在堂屋倚着大门在往各种塑料瓶里装腌制的咸菜,说这样保存起来会更长久。农村人是聪明的,总有一些实用的过日子方法,我就是农村人。女儿有二十七岁,一边干活一边和她母亲轻声的说着话,有时又放下手中的活,给她母亲捶捶背,揉揉腰,在母亲面前一副小女孩的模样,母亲一脸的幸福。刚开始我很不习惯我们霸占了她们的堂屋吃饭,而她们在旁边干活的感觉。借着她们安逸幸福的氛围,还有那一杯啤酒的酒意,我“心安理得”的享受着主人的款待。

第二日早晨,同伴还在熟睡中,我洗漱后走出了房间。推开门才发现昨晚下了小雨,地上湿漉漉的,空中还有细雨纷飞。贪婪的吸了一口,义无反顾的走了出去,山村的早晨是安静的,是美妙的。湿的路,轻的风,薄的雾,唱的溪水,站的古树,坐的山麓……

一行沿着湿滑的石板路,下行到山脚寻找吃早饭的地方,山脚的一河道两边矗立着七八幢木头房子,吃早饭的是在一个柿林咖啡吧的地方,随意摆放的几张原木桌子,桌子上的野花,漂浮着的轻音乐,靠墙一排书柜的书,送餐的姑娘,收拾桌子的大叔,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饭后热情的服务员为我们泡了一杯茶,倚着玻璃墙,呷一口茶,听着舒缓的音乐,望着窗外的山林迷雾,细雨朦胧,时间真的会停止。就这样坐着,发呆着,聊着快近正午时分,经服务员指引,沿着溪流从另一条道路返回柿林古村,沿途或小溪,或山,或水,或瀑布……,个人觉得这种山区风景都大同小异。因每个人的心境不同,景色亦不同。放慢甚至停下脚步,寻找自己心中的那一抹色彩。

上车,出村,回家!

寻梦之旅记叙作文【二】

天府之旅,圆了我的梦。

7月10日下午6时,从九寨沟出来,旅游大巴把我们送到了藏家门前。一路上都开的两个车门,这次只开了前门,大家便一一排队下车。

下了车,双手接过藏族同胞敬献的哈达,才明白只开一个车门的深意。迎接我们的两个藏民很年轻,二十出头,一男一女,身着彩色的民族服饰。两个人躬腰曲膝,面带笑容,迎接我们这些远方的客人。

小伙子带我们走进大院,让我们男女各排两队,用“神水”洗去一路的疲惫和劳累。“神水”是小伙子的阿妈,大清早从山上的一口井里担来的。井水清澈、甘甜,被他们世代奉为神水。可能是心理作用吧,用神水洗过手,湿了额头之后,果然感觉全身轻松舒畅。

洗手之后,又依次转动了院内的转经筒,据说每转动一回,就等于诵读了一遍内藏经文,可以得到佛祖的祝福的。

然后进了屋,屋子很大,两头摆满了长桌凳,大约可容百余人。中间是一大片空场,可以当个小舞台,一看就是专为接待游客建的。

落座后,姑娘给我们斟上了青稞酒,敬上了酥油茶,端上了手抓肉、牦牛蛋(土豆是也)、藏家小菜和糌粑。

舞台上,藏族小伙嗓音有些沙哑,但非常有感召力。他和他的阿哥阿妹轮番给我们献歌,没有音响,没有伴奏,但他们的歌声,却有一种触动灵魂的穿透力,像高原的天空一样,纯净、高远;似乎又夹杂了古老岁月的厚重与沧桑,是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

沉浸在他们的歌声里,我的心,有时欢喜,有时忧伤,脸上,有泪水,悄然滑落。我知道,我心中的某个角落,被他们原生态的歌声,激活了。那是什么呢?是我希望自己,能如他们一样,心无挂碍地放声高歌吗?

几曲歌罢,藏族小伙给我们介绍了一些藏族习俗和用语。小伙子让我们猜他的文化程度。大学?高中?小伙子摇头,笑着揭开谜底:“小学五年级。这在同龄人当中,已经算是高学历啦。”小学毕业后,小伙子到山上放了几年羊,后来,九寨沟开发,小伙子跟游人学了汉语,旅游旺季,一家人专门接待游客。

小伙子很善于调动游人的情绪,在他的鼓动下,大家群情振奋,人人亮出了高嗓门。一个小学毕业的藏族小伙,用标准的汉语,把我们这些游人说得前仰后合,调教得一呼百应!

听着藏族小伙的插科打诨, 品着浓酽的酥油茶,吃着特制的藏家小菜,不知不觉,竟把一碗青稞酒喝下了肚。醇香的酒,把一颗心,熨烫得滚热滚热的。

饭罢,到了院里,围着燃烧的篝火,大家跳起了藏族舞。年近七旬的老父老母,和所有的游人一起,忘情地挥动双手,扭动腰肢,跳起舞来。一个多么快乐的民族啊,那种由内而外的快乐,让我们这些远道的异乡人,很快受到了熏陶,融入并感受到了这种发自内心的纯真的快乐!

二入藏家,是在第二天上午,进了一个56户的藏民村。藏民的房顶精雕细刻,装饰华美,引人注目。迎接我们的藏家姑娘,名叫麒麟卓玛,有着圣女般甜美的笑容。沿着一条土路,拐了两个弯,进了卓玛家。卓玛家的客厅方方正正,极其宽敞。厅内一尘不染,家具、桌椅上,饰有华丽的`彩锦,民族特色浓郁。

坐定后,卓玛开始给我们讲藏家的民风。她说藏民从不说谎,因为说谎,到下一世,是要受割舌之苦的;藏民从不拿别人的东西,所以这里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说到后来,就说到了藏银的妙用,把一个生鸡蛋煮一小时,趁热取出蛋白,和银制品、一截葱、一块姜、一瓣蒜放在一起,用纱布或软布包好,在身体疼痛处来回揉擦,几次之后,身体就会恢复。藏民生病了,很少打针抓药,就用这个古老的方子治疗。

卓玛话锋一转,开始推销他们生产的银饰品。一向对首饰不感兴趣的我,竟然看起了首饰,最终,买走了一只银手镯。

上车后,听母亲的话,把手镯戴到手上,不想,几分钟后,胳膊上竟然起了小红点,难道是银饰过敏?赶紧把手镯摘下,但小红点非但不消失,还呈蔓延之势,到下午,脖子、胳膊、腿、腹部全起了星星点点的小红点,痒痒的,还不敢挠。这才醒悟,是昨日的青稞酒惹的祸。我酒精过敏,平日滴酒不沾,曾因饮酒过敏两次,脖子和胳膊处起过红点点,两三日便好。这次竟然遍布周身!

后来,我忍着周身的不适,游完了乐山和峨眉山,回家一周后,红点点才慢慢消退。为这次的不慎饮酒,吃尽了苦头。但是,我却不后悔自己喝了青稞酒,那样的不是为了谁,不是为了什么,仅仅只是因为快乐而忘我的饮酒,一生能有几回呀。

回家把手镯给老公看,老公大吃一惊:“你怎么会想起买首饰?”答曰:“喜欢这个银手镯。”把手镯放好后,我想,假如推销人不是卓玛,我会买这个镯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