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作文想念家人的思乡之情(思念家人的作文总结)

作文想念家人的思乡之情(思念家人的作文总结)

更新时间:2023-11-23 18:19:41
作文想念家人的思乡之情(思念家人的作文总结)

作文想念家人的思乡之情【一】

天依旧很蓝,海依旧很宽;阳光依旧刺眼,那一轮明月下的家乡,依旧在我心间。

——题记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连我弟弟都朗朗上口的古诗,简单易记,但每每念起,总勾起我思乡的无限情绪。我的家乡并不是什么著名的旅游景点,但是我还是很爱很爱我的家乡。每逢佳节倍思亲,除了春节或者是什么比较重要的节日,否则我会老家的机会少得可以忽略不计,每年我回去的次数也就两三次。回去也没有多长时间,我们就马上回来了。每当我坐在车里,看着我的家愈来愈远,愈来愈小,直到房子变得沙粒般大小,(看不清了,才肯回头。

我从小跟着父母来到厦门念书,那个时候还觉得离开家乡没什么不好的,可以到城市里面念书,多好啊。但是渐渐长大了,开始懊悔那个时候我的这些想法。我怎么可以嫌弃生我养我的家乡?

记得小时候,我和家人们回老家时,每个晚上我和姐姐们都会坐在三楼的阳台,聊着天,别提多兴奋了。我们一抬头,就可以看见一轮明月挂在天上,很美很美。那个时候,我们总会在阳台那,聊上整个黑夜,不开灯。我喜欢这种感觉。

我有时候会在想,如果我不是降生在这片土地,我就不会对这一片厚土有这么一份特殊的热忱。如果我的亲戚们中的一部分不是农民,也许我也不会将“粒粒皆辛苦”诠释。如果…

感谢这些如果,没有这些如果。

很多人都觉得农村不发达,生活条件不好,甚至有的人会嫌弃那里。不过,别人怎么想,我并不在乎。我只知道,我热爱那片土地。有谁曾想过,如果没有你们所说的这些“土农民”抑或是“乡巴佬”或者更多更多不好听的词汇,没有这些你们口中的社会阶层的人民,你们吃什么喝什么。没错,他们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也正因为他们处于底层,所以他们撑起了这个社会。甚至有人骂粗口的时候会有意无意的说别人是“乡巴佬”,但是你们所说的“乡巴佬”真的是那些为人民服务而默默不问的人们么?他们不是“乡巴佬”,他们是这个社会上最最无私,最最高尚的人!他们的心如同月光般纯洁、无暇,而不像是那些所谓的“高阶层人民”,他们在社会上久了,已经在潜移默化中被世俗一点一点的磨去高尚,只剩下一颗肮脏的心。

一轮明月,照亮我的家乡,照亮他们的心。

作文想念家人的思乡之情【二】

清明节到了,我叹了一口气。因为我不能回去给我去的亲人扫墓。以前,我的奶奶虽然在乡下,但是我只要一回去,他就会像过节似的招待我,我祖母在我出身不到二岁时就去世了,她以前就每天看着我,想让我长大以后有出息。

清明节早在宋朝就有了。

清明节主要是扫墓,拜神,纪念离我们而去亲人......所以我们可以用清明节来给去的亲人扫墓,祭拜他们。其实我们去爬梧桐山,只是锻炼身体,在清明节,我们因该去——莲花山。虽然那里人多。但我们时时忘不了他对深圳的贡献,他是谁?他就是邓小平。

在莲花山上,有许多人都捧着美丽的鲜花,向山顶走去,到了山顶,让人大吃一惊,在邓小平石像的前面摆放着一束接着一束的鲜花,花圈。

刚才说邓小平为深圳做出了贡献,是什么贡献呢?

1990年以前,深圳还是一个小渔村,交通工具是船,那时只有一艘船。邓小平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圈里的城市是要改革的,深圳就在其中,深圳过了两年就变成了都市,也就是说邓小平改变了深圳以后的命运。

清明节还有一个传统,就是让我们记住那些去的人以前给我们的关爱。

作文想念家人的思乡之情【三】

隔着窗,望着这灯碧辉煌的城市,我发现自己像是一个迷失家在何方的孩子,在这陌生的城市,我发现自己是多么地无助,多么地孤单!

是啊,这座城市对于我来说却并不生疏--衡阳,我的确是找不到自己的家--常宁了,就算知道家在何处,却也不能回去,因为对于家人来说已经不存在了,我需记住的却是衡阳,这座未哺育,生养我的城市。

隔着窗,望着这灯碧辉煌的城市,我不禁思起家乡,可思乡有什么用?在我的眼中一切显得都那么无奈!

当初,我就不愿来衡阳,可是人往大城市走受到更好的教育,这固然是好的,的确如此,但我不管走在哪里,都心系常宁,心系那座哺育,生养我十年的城市。

隔着窗,望着这灯碧辉煌的城市,我不禁唤起了我脑海里儿时的欢乐,儿时的一切又是那么美好!

的确,儿时是欢乐的,对于生于这种不和谐,不快乐反而在一起很勉强的家庭来说,儿时的欢乐与记忆是值得珍藏的,尤其是那座给予我欢乐的城市--常宁。不论我身在何处都不会忘记这座城市!

隔着窗,望着这灯碧辉煌的城市,我只有无奈,没有听我倾诉的朋友,没有知道我的心痛的人。在夜里,我不能独自在街上漫步到很晚,不能一个人在躺在房顶上数星星,不能凌晨了还不回家。

是啊,在这座城市里隐藏着太多的危险,当然不能在晚上漫步到很晚,在这座城市没有一个能听我真正吐出真心话的人,只能在晚上望着星星,月亮,夜空吐出来,在我委屈时,不能流泪,只有在晚上坐在窗台上对着夜空落下来。若在常宁,我的朋友们肯定不会允许我这样,而且我也没那么多顾忌,想哭就哭,自由自在,可是在这边,我能怎么样呢?我思念你--常宁,更思念常宁那边的朋友们!

啊,我的故乡——常宁!

作文想念家人的思乡之情【四】

乡愁如烟,乡愁似梦,乡愁是一缕青丝常系在心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身在远方的游子们,你们的心中可有一点感伤?你们的心中可有一丝牵挂?你们的心中可有一缕淡淡的乡愁?“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虽然不到中秋,虽然还远离元宵,但是心中那股对家乡的景,对家乡的物,对家乡的人的思念之情却久久徘徊于心中。乡愁如烟,在远游的人的心中冉冉飘起,在他们的脑海里翻腾,在他们的身边缠绕,在他们的脚下驻留。乡愁如烟,随风飘散,带走的.是他乡游子无尽的思念,带来的是远方亲人真挚的问候,更有家乡好友的点点祝福。故乡啊,故乡,让我魂牵梦绕的故乡,何时我才能重返你的身旁?

月夜时分,万籁俱寂。独倚窗头,泪水暗流。举头望月,低头乡愁。无论在皎洁的月光下,还是在璀璨的星光中,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一直在心中长久地停留。不知有多少个夜晚,在呼唤声中惊醒;又有多少个黄昏,在叹息声中默默泪流。乡愁似梦,悄无声息地勾起游子对故乡的思念,对眷属的牵挂,对老宅的依恋。梦回故乡,那些花儿依旧在开放,那些鸟儿仍然在歌唱,不知道古道旁的那些人儿是否还在远望。故乡啊,故乡,让我魂牵梦绕的故乡,何时我才能回到你的怀抱?

难舍故乡亲,更难舍故乡情。游子们寄乡愁于酒上,托感情于杜康。“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在微弱的烛光下,伴着泪水,带着惆怅,饮下对故乡浓浓的思念。乡愁是青丝,常系在心头。心中有泪,只感到故乡的亲切,只感到故乡的温暖,只感受到故乡的姹紫嫣红。故乡啊,故乡,让我魂牵梦绕的故乡,何时我才能再次走进你的心房?

故乡遥,何日去?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回故乡,乘一支长蒿,随着心的河流,向故乡漂流,向故乡漫溯。游子们还在徘徊,他们仍没能回故乡,因为他们的事业在四方。他们要载着一船的星辉,带着闪耀的光芒重回故乡。就让我们敲响希望的钟声,期待与他们在灿烂的季节里的重逢。故乡啊,故乡,让我魂牵梦绕的故乡,我必定要让你以我为豪。

亲人在祷告,朋友在等待,故乡在呼唤……回来吧,远方的游子!

花儿会盛开,但终究要凋零;鸟儿会高歌,但最后还是要离去;只有古道上的人儿,年复一年,等待着你们的归来……回来吧,远方的游子!

母亲的皱纹,父亲的白发,一根根,一丝丝,一句句,一声声,冥冥之中,总有一个声音在呼唤……回来吧,我的孩子!

回来吧!回来呦,亲爱的朋友!

“故乡人今犹在,仍念念不忘……”

乡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作文想念家人的思乡之情【五】

暑假中平淡的一天,我们一家在叔叔家和他们共进晚餐。偶然提到奶奶家新装了空调,是为了我和弟弟装的,因为我们总是抱怨奶奶家既没空调又没电脑的便不肯回去,这回改善了住宿条件,装上了空调,总该回去住上个一两天了。大家在饭桌上和我跟弟弟商量着过几天带我们回奶奶家。“爷爷奶奶其实很记挂你们回去的,去年暑假没去住过,今年总该回去了。爷爷今年摔了两跤,虽说这身子还好,但人是明显的'老了,好像反应都有点慢了,我们还要上班没有空,你们嘛有时间多去陪陪他们。”爸爸说的这番话似乎让我有了些触动……

奶奶家是地道的农村,左右几户人家,前后都是大山和田野。家里虽说不是什么富贵人家,但两个儿子都有出息,到了城市里工作。爷爷奶奶有儿子养着,又有退休金拿,还有点田可以种种蔬菜,玉米之类的,日子过的也算富足。但其实我心里知道,人老了,对物质的要求不高,最盼的还是儿女在旁,子孙在膝。爸爸妈妈都在杭州工作,平时要上班自然没有时间,偶尔有个小假放放,也都因为既没什么重要的事,又不想废这两三个小时的路程,一年来也就回过几次。每次回去吃完饭要走的时候,奶奶总是一副很不舍的样子,又是拿蔬菜拿特产的给我们,又是一遍遍问要不住一晚吧。大多时候这样的挽留也就是一句话,没起任何效果,我甚至都不怎么在意,就想着要去城市里住,在奶奶家这样的农村会有种种不便,便也就道别几句依旧驱车而去。如今爸爸突然的一句“爷爷奶奶很记挂你们”,脑海中莫名地出现了一些画面:爷爷会不会在夏日的傍晚,光着膀子打着蒲扇,走到村口的桥边乘凉,看着那暮色沉沉的天空,心里想着那许久未见的子孙,便生出无限的惆怅;奶奶又会不会在劳作的某个瞬间,抬起头看到家门口那用来停车的空地,想起我们的车开离而去的场景,内心便一阵空荡荡的凉。这样的场景我不曾设想过,如今一想到便觉得满肚子辛酸,爷爷奶奶是真的很盼着我们回去!

“嗯,那就回去住个几天”我说。

来了奶奶家,装了空调,的确是舒服了很多。白天睡个懒觉,下午写写作业,或者去哥哥家蹭一会无线网,晚上就舒舒服服地躺在空调房里看电视,日子与在家无异。就这样悠闲地过了两天,妈妈打来电话问候,说以后啊把网线也弄好,这样我们就可以多住几天了,弟弟却突然说:“如果奶奶家装了空调接了网线,奶奶家就不是奶奶家了。”弟弟一句话又让我沉思了很久。

小的时候奶奶家简直就是天堂。

我和弟弟几乎是整个暑假都待在奶奶家,不知是因为那时年龄小还是什么,觉得奶奶家有无数好玩的。奶奶家旁边有一颗大树,挂上一根结实的麻绳,下面绑一个畚箕,再垫一个麻袋,就是秋千了。虽然器材简陋的很,但那时候真觉得特别好玩,荡来荡去的,偶尔在树上踹一脚便又荡的老高,偶尔因为一个绳子难以控制平衡又会不停地打转,一个小小的秋千,承载了我童年的很多欢笑。我们玩累了便到屋里坐一会,奶奶家没有空调,但不管外面太阳多大,家里面似乎永远都是凉快的。有些时候奶奶会在午后捧上一碗冰凉的红豆汤,喝起来很有家乡的味道,有些时候会是一块爽口的西瓜,因为是农村所以吃完可以随便地抛向田里,我和弟弟就常用西瓜皮比谁扔的远。夏日常会有雷阵雨,那时候我和弟弟都特别怕打雷闪电,一闪电就会吓得赶紧把家里所有电器关了生怕会爆炸似的,然后再一人拿一个像太监手上的“拂尘”一样的东西,是用芭蕉叶连杆砍下来,把叶子撕成一丝丝做成的。我和我弟就拿着“拂尘”站在家门口,不停地挥舞,嘴里还念叨“天灵灵地灵灵太上老君快显灵”,希望能把那暴风雨念停了。有时会一边敲着个竹棍学西游记里的小怪物“大王叫我来巡山类”一边从田间小路荡到哥哥家玩,又或者大摇大摆地走在路上唱“让我们红尘做伴活的潇潇洒洒……”,再走调也不管……那时候的夏天,知了不知疲倦的叫着,客厅中那个大大的风扇,摇晃着光影,我们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度过了无数个冗长而燥热的季节……

小时候的快乐,回想起来真的是无穷无尽。只是,现在都变了吧。奶奶家在一点点走向现代,原来蚊子咬了都用芦荟直接擦,现在都是止痒花露水;原来玩耍的那块空地,现在铺上了水泥做了栏杆,围出来当停车位;原来在奶奶家没有电脑没有可能空调,现在都吹着空调玩着iphone或ipad;原来蒸饭都是用地道的蒸饭包,现在也用上了电饭煲。而我们,却越来越不爱回奶奶家了。

是因为缺少了些什么呢?

奶奶家少了些乡土风味?我们少了几分对爷爷奶奶的关怀?又或是我们少了那曾经的幼稚与天真?

记忆中的秋千还在那树头摇晃,记忆中的我们又去了哪里?田野没有说话,大山没有说话,只留下一声轻叹……

岁月难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