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线上学和线下学有什么区别作文(初中作文一类文二类文是怎么分的)

线上学和线下学有什么区别作文(初中作文一类文二类文是怎么分的)

更新时间:2023-11-14 04:58:07
线上学和线下学有什么区别作文(初中作文一类文二类文是怎么分的)

线上学和线下学有什么区别作文【一】

(三)

◎ 严佳义

拖着行李箱,迈入校园,憧憬着未来的住校生活,我在心底高唱自由的颂歌。

父母权衡良久,才决心让我住校。我自幼便被当小皇帝养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一步都未曾离开过家。我的学习也从未偏离父母规划的锦绣蓝图。可正是这样的现状,让他们开始担忧我没有社会生存能力。在关怀与放手间,一番斗争后,他们作出了抉择。去学校时,父母唠叨了一路,我敷衍着,暗喜终于可以支配自己的时间了。我终于挣脱束缚,获得了我所向往的自由。

学校的生活总是充满新奇,我简直乐不思蜀。我再也不事无巨细地汇报一天的情况了。父母打电话来,我就悄悄示意同学撒谎称我不在,万不得已时,我就应付几句,电话那头的声音总是充满焦灼与期盼,可我从未在意。

我不再被题海所淹没,我学会了花整个晚自习看闲书,然后赶在最后几分钟赶作业;我学会了用被子遮住手电筒的光,在老师的眼皮底下违反纪律,偷看小说……一切迹象都表明,我在堕落,在沉沦,在挥霍年华,可我竟还沾沾自喜。

妈妈越来越担心,可我不为所动。

真是应了那句歌词,“总是要等到睡觉前,才知道功课只做了一点点;总是要等到后,才知道该念的书都没有念。”第一次月考卷发下来,面对着一堆符号,我竟无从下手。结果当然很糟糕,老师的脸色当然很难看。

面对倒数的成绩,我开始惴惴不安。的确,我满足了自己所谓的愿望,可我得不偿失。我几乎可以想象到妈妈火冒三丈地抄起拖鞋,痛打一顿后让我闭门思过的场景。我思忖是否要藏匿试卷或伪造签名,可我很快否定了这个想法,即使如此不堪,我依然选择面对,正所谓“知耻者近乎勇”。

我破天荒地给父母打了电话,支支吾吾一阵后,妈妈听出了我的不安,她平静地问我是否没考好,我沉默了。自责与愧疚划过心头,瞬间,一幕幕场景掠过脑海。送我上学时他们哽咽的叮咛,听我不耐烦地接电话时的失落,还有看我狼吞虎咽吃点心时的喜悦……他们那么关心我,我却想把他们挤出我的世界。有生以来第一次,我对电话那头的他们说:对不起。

“这不只是你的错,”妈妈的声音竟与我一样自责,“是我以前太约束你,却又突然放纵。这值得我们共同反思。过多的约束会限制你,但没有约束,你就不能认清自我……”

也许错误更能给人以警醒。之后,我改变了很多。那些坏毛病,都在父母监督下一一改了。我也不再抵制他们的管教,因为我明白,没有约束,我走不远。

正如风筝与线,线牵制了风筝,可没有线,风筝会坠落。线不能太放纵风筝,因为过度放纵会难以驾驭,风筝很容易摔得鼻青脸肿。风筝和线必须相互依赖,就像我和父母。他们得控制收放的程度,而我不能一味想脱离,我得跟着线的步伐,才能真正找到属于自己的蓝天。

线上学和线下学有什么区别作文【二】

小男孩先翻了几个倒立,那双黑黑的小手撑着他那小小的身体,在春风中微微颤动。我心里难受极了,悄悄地问妈妈:“妈妈,他为什么不上去上学,却干这个?”妈妈无奈地摇了摇头,没有回答我。这时,那个小男孩又耍起刀来,刀片银光闪闪,上下飞舞,让我眼花缭乱。虽然春天刚刚到来,可是小男孩额头上的汗珠还是不断地滚落下来。节目表演完了,小男孩拿着一个塑料盒收钱。人们纷纷把硬币投入他的盒中,那“噼噼啪啪”的声音让我听起来感到十分心酸。

一位老奶奶摸着他的头说:“孩子,今年多大了?”小男孩回答说:“我八岁了。”“你这么小怎么不上学,却出来干这个?”老奶奶问。小男孩说:“我家没钱,我出来给家里挣点钱。”我看见小男孩跟老奶奶说话的时候,一直盯着我穿的那件校服,脸上露出非常羡慕的表情。小男孩来到我身边,冲我一笑,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我看着他那黑黑的小脸,赶紧把兜里仅有的一元钱放进了他端着的那个塑料盒里。

看到眼前的这个小男孩,我不禁想起在外给人家打工的那些孩子们,我真不知道他们的爸爸妈妈是怎么想的。我要大声对这些家长们说:“叔叔阿姨们,让你们的孩子都回来读书吧!”我还想对所有正在幸福地上着学的同伴们说:“请珍惜你们的学习机会吧,你们可曾知道,在那个并不遥远的地方,有一个男孩曾经眼巴巴地瞅着我的校服!”

线上学和线下学有什么区别作文【三】

传统的阅读方式用时长、用心专,不妨称之为深阅读。

经典著作需要我们用心地深阅读。深阅读时,我们一门心思扎进书中,与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品味钻研的快乐。不深阅读,怎能读懂《道德经》“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辩证思考?不深阅读,怎能品出《红楼梦》“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其中味”?不深阅读,怎能辨出《等待戈多》荒诞背后的讽刺?深阅读使我们变得智慧、深刻、丰富。深阅读时,仿佛世界缩小了,只有自己和书籍。轻轻翻动纸页,耳边隐约听到哲人的呓语、诗人的吟叹,眼前似乎看到青山碧水、黄昏草月。深阅读为人创造一个静谧的环境,引起人无尽的想象与联想,使人获得远大于书籍本身带来的乐趣。深阅读中,心灵得到净化,情感得到陶冶。

然而,现如今,激烈的社会竞争、快速的生活节奏,使深阅读变得越来越困难和奢侈,书籍的沉重仿佛加重了生活的重担,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于是,人们开始了“浅阅读”。

浅阅读就是阅读时不多加思考而跳跃式地“扫读”。所谓囫囵吞枣、一目十行,它追求的是短暂的视觉乐趣和心里的怡悦。在公共汽车、地铁等嘈杂的公共场所,处处能看到一些人拿着手机、电子书津津有味地进行着浅阅读。

浅阅读作为一种适应现代生活而出现的阅读方式,为阅读带来便利。身心疲惫的上班族在工作之余,不妨浏览一下网页,跟上时尚潮流,整天钻研书本知识的学生们在闲暇之时,也不妨翻翻报纸,涉猎一下最近的新闻动向,与时代接轨。浅阅读不比深阅读的内涵丰富,却以其方便快捷受到人们的追捧。

深浅阅读虽然泾渭分明,但两者并不相克。有大把闲暇时光则捧本经典进行深阅读,时间紧张就选择浅阅读。苏霍姆林斯基说:“很多东西,不必细读,浏览一下就行了。所有的东西都关乎于时间,你要学会最大限度地使用它。”的确,经典名著切忌浅阅读,但新闻逸事只用浅读就足够了。

阅读,终究还是一个取悦自己的过程。阅读方式的选择是自由的,应视情况而定。或深或浅,在于自己的心态与要求。

线上学和线下学有什么区别作文【四】

它的`疑惑越来越大,它想飞上天的愿望也越来越强。它开始不停地摇晃,极尽全力摆脱那根线。线对于这一切也十分无奈,它只能加紧自己,并劝告风筝:“风筝,你不要乱晃,万一你脱离了我,不但不能飞得更高,只会把自己坠得粉身碎骨。”一旁鸟巢上的鸟妈妈也来劝风筝:“风筝,你还是不要脱离线!就像我的孩子,翅膀都没长硬,就趁我去捕食时急着独自离开鸟巢,结果摔了!你可千万不要这么傻!”

风筝完全听不进这些劝告,觉得它们都很荒唐,也开始越来越讨厌线,觉得线十分多余,限制了自己的发展。终于有一天,风筝被卡在了树上,它欣喜若狂地摇晃着身子,在心里高声呐喊着:“我要自由!我要自由!!”终于,它摆脱了线,被风送上了蓝天。它在白云上快乐地飘啊飘,可是飘了一会儿,它就开始下坠,坠向了地面。风筝终于后悔了,害怕了,它大声疾呼:“线,快来帮我呀!快来呀!!”可它再也找不回那根线了,坠得粉身碎骨。

那根看似束缚的线,有时就好比亲情。不要以为挣脱这根“线”,你就可以飞得更高更远。但是“线”呢,也要在适当的时候有松有紧,不要绝对地限制,应该帮助“风筝”飞得更高,更远,更稳。珍惜亲情,不要等到失去后再去苦苦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