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小学生每周抄一篇作文(每天让孩子抄一篇作文好吗)

小学生每周抄一篇作文(每天让孩子抄一篇作文好吗)

更新时间:2023-11-22 22:43:50
小学生每周抄一篇作文(每天让孩子抄一篇作文好吗)

小学生每周抄一篇作文【一】

今天,我去了北京的四大旅游胜地之一,我给大家讲一讲,我和万里长城的小故事吧!

万里长城如一条巨龙盘旋在崇山峻岭上,非常壮观。万里长城长达一万多米,是世界上最长的建造,长城上的烽火台,是古时候用来防御别人的。万里长城可真高啊!一眼都看不到长。

我爬啊爬,爬啊爬,爬过了好几个烽火台,还是望不到底。那个时候我心里出现了一个奇怪的念头,我要不要再爬上去呢?要不要就这样下山呢?后来我还是选择爬上去。

终于爬到底上,我望着我停下来的地方哈哈的笑了起来。

小学生每周抄一篇作文【二】

春节快到了,家家户户都忙着准备烟花爆竹等东西。瞧,今天下午,我正帮阿婆包饺子呢!

起初,我以为包饺子非常轻松,所以很乐意帮阿婆的忙。阿婆边说边做起了示范。原来,要往饺子皮内放入适量的肉,然后折叠,弄出几个褶子就完成了。看着刚刚被包好的饺子,我的信心增多了不少,心想:包饺子这么容易,我们肯定不一会儿就完成了。可刚包第一个,我就傻眼了。看着不像样的饺子,我心里直打退堂鼓,想:饺子真难包啊!为什么我偏偏要自告奋勇地过来包饺子呢?阿婆看了我包的饺子,说:“这个饺子肉放少了,褶子也没弄出来。还有,你对折的时候碰到了肉,这汁就被挤出来了。”没办法,谁让我与饺子“无缘”呢?随后包的饺子里,不是肉放多了,就是没弄出褶子,各种问题都有,看着那些“可怜”的饺子,我在心里叹了一口气。

突然,我看见阿婆身边有一根棍子,便问:“阿婆,这是什么呀?”阿婆说“这是擀面杖,是用来擀面的。”“我能不能试一试?”我问道。“可以,不过这也是有难度的。”阿婆把面和擀面杖拿了过来,做起了擀面的动作,对我说:“你看,擀面杖要在面的不同方向擀,不然,你始终擀不圆。我擀几个给你看,然后你再练习。”等了好几分钟,阿婆终于把擀面杖交到了我的手上。嘿,这可是我的强项。我按照阿婆的步骤擀,不一会儿,圆形的饺子皮就呈现在了我的眼前。阿婆看了,直夸我擀得非常好。

原来,只有不断地练习才能取得最终的收获啊!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相信,自己以后一定能包出最完整的饺子哦!

小学生每周抄一篇作文【三】

国庆期间,爸爸、妈妈我去带云南旅游。我们去了素有“春城”之称的昆明、有美丽的苍山和洱海的大理、古色古香的丽江古城、和被称为“世外桃源”的香格里拉等。我印象最深的是大理的苍山,因为那里鲜花盛开,树木茂盛。

我感觉最辛苦的是浏览香格里拉的碧塔海。因为碧塔海位于海拔3600米左右的高山上,人在那里很容易缺氧。当我们沿着陡滑的木栈道下到碧塔海、再沿原路上山返回的途中,已经筋疲力尽了。最终我们经过多次的歇息、努力后,终于到达山上的停车场。

云南真是美极了!以后我要多出来看看祖国美好的风光!

小学生每周抄一篇作文【四】

今天,我们二年级的同学去岭南印象园春游。我在里面看了皮影戏,这部皮影戏是说一只乌龟和一只小鸟的故事。小鸟想吃那只乌龟,可是小鸟太笨了,根本吃不了乌龟。小鸟先去啄乌龟的头,吃不到。然后又去啄它的尾巴,还是吃不到。小鸟想了很多办法,但还是吃不到。最后,小鸟看见了一条小鱼,就把小鱼吃掉了。

我还去了游乐场、看木偶戏和各种各样的东西。我还买了汽水和冰淇淋,由于苏昶伟没带钱,我就买了冰淇淋请他吃。我、苏昶伟和其他同学都玩得非常非常开心,开心到肚子都要爆开了!

小学生每周抄一篇作文【五】

说现在的社会是一个浮躁的社会应该不过分,因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谈到、听到的几乎都是如何挣钱、如何处理感情、如何升职成功,但似乎少有人关心,我们对待诸如此类的事情的方式是否正确。相比较我们接收到的让人眼花缭乱的各种信息,谈论探讨这些方法论就显得枯燥乏味。而实际上,潜藏在每个人大脑中的信息处理器如何组织、如何分解信息,以何种逻辑顺序处理工作,依据的却是各种底层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我们很少谈及它们,而它们却无比重要。

《如何阅读一本书》写成于1940年,作者莫提莫.艾德勒在销售30年后又修改了一次。他和另一位作者是第十五版《大英百科全书》的编辑指导。很多书单里都推荐过这本书,但是我却一直没有读过。没有读,是因为自己脑子里总是在告诉自己:都看了一辈子书了,还需要别人告诉你怎么读书末?但越是这样,越想一探究竟,于是在想要开始写一年读书笔记的开始,终于拿起这本书看起来。

这本书基本分为四篇内容,分别讲述了作者想要介绍的四种阅读方式: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基础阅读就是读者能看懂书中的字句,并且不会被语法和文章结构阻碍住,能够掌握主要句子和章节的意义。检视阅读一是指通过阅读目录、索引、作者介绍、摘要、后记以及少数内容,对书籍的内容做以了解;检视阅读是指一路阅读下来,不去关注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对书的架构和大概内容进行了解。分析阅读部分是全书的重点,作者花了大幅篇幅详细的进行了说明。分析阅读是指读者对一本书类别目标比较明确的选择、能够总结书的内容、能够重现书的框架纲要、找出作者要问或要解决的问题。在这个基础上,找出作者的关键字、关键句(主旨和对问题的基本论述(读者总结出来的作者的架构和对问题的基本解答。最后,对这本书进行自己的评论。主题阅读是指为了一个题目进行的跨越多作者和多门类的阅读。

显然,第一部分的阅读凡是接受过义务教育的人都能达到;第二种阅读方法实际上就是略读,这种方法大家经常用;第三种方法就是我们在学校时老师提的最多的要求,就是精读;第四种方法是大学里写毕业论文时必须要采用的,博采众长以完成一个课题。艾德勒在书中谈到,其实这四种阅读方法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包容的,比如第分析阅读是包含第一种和第二种阅读方法的,因为只有如此,才能进行全部内容的精读和分析;而主题阅读则包含了以上三种阅读形式。

对于不同种类的书籍,作者列出了如何阅读实用型书籍、想象文学、历史、抒情诗、哲学、社会科学、科学与数学书等不同类型读物的方法,以及如何使用字典、百科全书、工具书等等,可谓体贴入微,用心良苦。

比如艾德勒说,实用型书籍分为两类,一类是理论书,它们只传递知识;另一类是实用性的,是有关行动的问题。作者认为任何实用性的书本身都不能解决该书所关心的问题,比如如何赚钱,是需要你自己去行动来解决的,它没办法解决你没钱的实际问题。因此如果读者认同书中这些规则,是要加上一点自己的想法、头脑清楚的应用这些规则,才能起到实际作用。一本书是否是真正的实用性书籍,最直接的证明就是读者接受了作者的观点并付诸行动。如果只是表面上接受,而没用去行动,那么这本书还不能称作真正意义上的实用性书籍。(他的观点,其实就是中国人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知行合一”。《如何阅读一本书》就是一本以规则为主的实用型的书,读这本书就需要读者找寻到这些规则;评判内容是否真实后,才能在以后的阅读中加以应用,才能显现出这本书的实用性,才能证明读者阅读此书的价值。

再比如如何阅读想象文学。艾德勒说“想象文学是在阐述一个经验本身——那是读者只能借着阅读才能拥有或分享的经验——如果成功了,就带给作者一种享受。在想象文学中,不要去找共识、主旨或论述,但是可以从小说在我们想象中创造出来的经验中学习,教导我们衍生的意义。不要用与真理一致的标准来批评小说”。作者认为阅读小说的读者只要去体会小说中发生的故事,享受带来的愉悦即可,不必像读实用型书籍一样对故事创造本身质疑。——作者列举了《奥赛罗》和欧亨利的书,我想艾德勒在写书的时候市面上可能滥书还比较少——“你越能明白指出诗或小说带给你的喜悦的原因,你就越了解这本书的.优点是什么。你会慢慢建立起批评的标准,你也会发现许多跟你有同样品味的人与你一起分享你的论点。你还可能会发现一件我们相信如此的事:懂得阅读方法的人,文学品味都很高。”

我以前看过芭芭拉明托写的《金字塔原理》,这本书写的是如何说、写出清晰明白的逻辑论述,而《如何阅读一本书》则是说如何分析作者的文章框架和写书意图。两位作者仿佛是棋逢对手的武林高手,从正反两面互相拆解对方的招数。

我们自以为很了解自己所做的事,但实际上离了解还差得很远,因为我们没有遇到真正了解的人。艾德勒这本方法论的书籍,点出了阅读的重点和态度,提出了指导人们有效读书的规则。正因为如此,这本书经历70年仍被人常常提起。我觉得这本书特别适合正在读大量书籍的人,比如中学生和科研工作者,甚至是有孩子的父母——他们应该从小给孩子养成一个科学有效的读书习惯。反观自己,虽然我也读过不少书,但是真正达到分析阅读程度的书籍,恐怕只有备考教科书了... ...对于获取知识,我的读书方法还不够深入细致。要达到“读过的书可以扔掉了”的程度,让知识真正成为我自己的认知,还有很多事情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