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带有对比和比喻小作文(带有大量比喻句的作文)

带有对比和比喻小作文(带有大量比喻句的作文)

更新时间:2024-06-07 12:17:04
带有对比和比喻小作文(带有大量比喻句的作文)

带有对比和比喻小作文【一】

二十年后,正在美国搞科研的我,回到了家乡——修水县。家乡的每条马路两旁都种上了桂花树,站在高楼放眼望去,形成了一片片“小树林”。

回到阔别已久的老河口,当然要先去母亲河——修江河那里啦!

来到马家州公园,那里鸟语花香,绿树成荫,那里的空气格外清新,让人忍不住多吸几口,树木长得很高大了,因此,只要在滨江公园范围内,都感觉不到一丝热意,下了台阶,一股海腥味扑鼻而来,汉江河中小鱼不时跃出水面,还有一些小鱼躲在水底吹泡泡;有一些海藻在水面上漂浮着,使水更加青绿,不知不觉中,我走到了尽头,那里有许多孩子在捡垃圾,他们一个个挥汗如雨,累的气喘吁吁,可他们一点也不在乎,不到一会他们就捡完了,这些孩子真配得上“环保小卫士”这个称号。

连小孩子都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环保小卫士,而许多成人却不能,真让人汗颜!

为了我们的家园更美好,争做环保小卫士!

带有对比和比喻小作文【二】

中国的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往往比较“乖巧”。通常给中国学生上课,只是授课教师在唱“独角戏”,而在给留学生上汉语口语和听力课的时候,尤其德国、美国、英国、日本的学生们会比较踊跃,积极思考,主动提问,能够作到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课堂讨论。

1.中国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模式产生的主要原因

(1)英语教学的时间短,不够充分。英语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引进到中国的课堂,至今也只有四十多年的教学历史。承担外语教学的教师多数都是在中国院校毕业,知识层次也不尽相同,又一直受到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因而教学手段略显呆板,教学氛围仍显凝滞,教师的权威仍显得至高无上。带着师生间的这种“等级”观念,学生不敢也不好意思与教师进行探讨。

(2)考试只要求分数,不需要讨论。参加高考上来的中国学生都知道英语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可高考时只需要分数,所以不曾练过口语。陕西省为了城市与农村考生之间的起点平等,也取消了高考的英语听力。因此,大多学生都只是会考试不会用英语交流,停留在“哑巴英语”阶段。上了大学,继续为了考试,疯狂地记单词、背句子。教师也不得不为考试而教学,再加上班级较大很难进行纯英文的讨论活动,只好教师扮演演讲者的角色,学生扮演听众的角色。

(3)按照统治阶级的意志办教育。学校秉承政府的安排,没有更多的自主办学权,只能认真地遵守规定,难以创新。

2.国外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模式产生的主要原因

(1)由各国不同的教育理念而决定的。首先以美国的教育为例。第一,美国的教育是培养创造能力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美国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鼓励学生对知识的权威性进行质疑的能力;第三,美国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自主、自理的精神。同样,大多数英国大学在学生的培养和教育上更重视获取知识的方法的培养,而不是简单的知识输送。此外,英国大学的课堂教学提倡自主学习和调查实践,很多课程的导师都会在每堂课前给出相关的阅读书单,让学生提前进行阅读和思考。课堂教学一般分为两大部分,即讲座课环节和讨论课环节。学生们准备讨论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在这种启发式的讨论模式中,教师仅仅充当参与者的角色,更多的发言和表达机会都留给了学生。德国的教育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以人为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先进的教育理念。日本的父母从小就教育他们的子女凡事要先考虑别人,尽量不要麻烦别人,要独立,他们还注重“与他人协调”等有关群体教育的内容。日本父母很注重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精神,很重视对孩子的挫折教育和创新教育。显而易见,中日两国的家长对子女适应环境的生存能力有着大相径庭的认识。

总之,美英德日国家在教育理念上有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看重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积极创新的能力,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相对来说,主观能动性要强一些,所以在课堂中常常是中心。

(2)与对知识与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紧密相关。美英德日等国家无疑对教育是非常重视的。这些国家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体现在对教师的培养和选拔上,这些国家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美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在根本上得益于其师资队伍的精干和优良,源于其对职教师资的入职严格把关。为确保师资质量,德国对职教师资实行严格的“入门把关”和“过程控制”。[3]当然,对教育的重视与一国的经济实力也是息息相关的,经济搞上去了,国家有钱了,自然就有资金支持教育的发展。

带有对比和比喻小作文【三】

位临长江南边一座不太高的小山上,依山耸立着一排排整齐的教学楼,在教学楼后面紧挨着一座小山,看上去,比教学楼就矮那么一点点,有幸坐在靠近教室窗边上课,每天都可直观亲切感受到小生灵喜怒哀乐,教室窗外看似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山包,但当你身临其景现实感受一番后,你会异常兴奋的发现,这就是虫子们的后花圆。每每到了晚上,正值学生晚自习时,那些漂亮的,艳丽的,狡猾的,调皮的,可爱的虫子们便不约而同的从后山上出发,有的爬的稳稳当当;有的嫌太慢,展翅飞起来;还有恐高的,一蹦一蹦的也赶来了,来陪伴这些浸泡在书山题海苦读中的学生。有的人惧怕它们,便紧闭纱窗,任那些虫儿在纱窗外趴着苦苦期盼;有的人却不顾这些,忍不住打开门窗,让虫子们与学生共享光明。于是乎,教室里便呈现一派美丽迷人的风景线:纱窗上,灰蛾扮作雪花粘在上面,草蛉给人的视野带来一丝绿色,肥肥的蜘蛛织起网来,想捞点油水,看它那笨拙的身手,不觉得好笑起来。有几只漂亮的凤蝶会时不时的飞进来,饶着灯翩翩起舞,吸引不少关注的眼球;油油的蛐蛐儿会钻进角落里时不时的演奏两段经典名曲;骷髅会在你不注意时从你耳边掠过,停在你正奋笔疾书的笔上或纸上,若无其事的理理胡须,抖抖翅膀,待你要教训教训它时,它却一弹,跳开了;还有那头黑胸黄的小甲虫可厉害,在你身上爬过之处,便有一种火辣辣的感觉从手臂传遍全身......

这些生灵是后山派来的使者,使寒窗下苦读的学生在不自觉之中感受一丝大自然的慰藉,使人们不得不对后山的另一面产生好奇,真想瞧瞧,在山的另一头,定会有什么宝贝。假如人有来生,不仿试着做一条可爱的虫儿,趁着夜,顺着光,从这后山上出发,去看看当年陪读同学们的真实情景,想必一定别有一番滋味吧。看来,后花圆这番景遇和情怀注定是终生难忘的。

带有对比和比喻小作文【四】

我过了许多有趣的节日,可今年的端午节是我最快乐,最难忘的。 端午节那天,我和妈妈早上去菜场买了一些棕叶、糯米。回到家里妈妈把一个盆子里装了水,把棕叶放在里面,我很纳闷就问妈妈“妈妈,为什么要把棕叶泡在水里?”妈妈说“棕叶泡在水里才不会发干变硬,这样我们才好包呀!”噢,原来如此。妈妈洗好米,也将米泡在水里,我连忙对妈妈说“妈妈,米泡在水里,也是和棕叶一样的道理吧!”妈妈点点头说“是的。” 终于开始包棕子了,只见妈妈将两片棕叶重叠在一起,将大的一头圈成一个漏斗的样子,然后放入米,再把多余的叶子顺着漏斗包裹起来,最后将绳子横在三个角中间,绑好两个角,这样一个棕子就诞生了。 我也学着妈妈的样子包,可是我的棕子真是漏斗,一不小心,米就一粒一粒的往下落,妈妈告诉我在卷成漏斗形状时要注意不能有缝,那样就真成了漏斗了,米在放进去的时候也要按紧了这样煮出来的米才结实。我小心翼翼的包着,终于我成功了,我特意将我包的棕子用绳子系好,这是我的劳动成果,我要留作纪念。 我很高兴,我学会了包棕子,所以我忘不了今年的端午节。

带有对比和比喻小作文【五】

[1]刘妙丽:《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2期,第46-47页。

[2]彭鹏:《比较中外学生学习状况对我国高校学风建设的启示》,《价值工程》2010年第5期,第184-185页。

[3]王寿斌:《职教师资的培养和选拔:美德澳的经验与借鉴》,《教育与职业》2013年第12期,第106-107页。

带有对比和比喻小作文【六】

在记忆的长河中,回想起我的童年,那是一幅幅五彩缤纷的画卷,我慢慢地翻开了一页又一页精彩的回忆。

“哇——哇——”仔细的你们听,从哪儿传来了一阵阵哭声呢?

在我5岁的一个下午,我在爸爸旁边目不转睛地盯着他刮胡子,听着“沙沙沙”的交响曲,我不禁羡慕起来,心想:要是我也有胡子那就好了。于是,我蹑手蹑脚地搬了一把小椅子,像个小偷似的左顾右盼,生怕被别人看见。突然,爸爸大摇大摆地走了出来,我吓得双腿发抖,爸爸又走进了客厅,我长松了一口气,跑进房间,把手伸得老直,才把胡须刀给拿了下来,我看着小巧玲珑的胡须刀,心里充满了激动与好奇。

我打开胡须刀,正要刮胡子,一摸下巴,傻眼了,我哪有什么胡子啊,我哪里还有毛毛呢?哦——对了,眉毛也是毛。我什么都没想,“吱——”的一声,大功告成,我走到镜子前,想展示我英俊的风姿,可是,我的眉毛不见了,我着急了,哭着跑去客厅找爸爸,让他看我的“杰作”。

爸爸一眼大,一眼小的瞪着我,好想见到外星人是似的,过了一分钟,才想起要安慰我。之后,爸爸把胡须刀放得高高的,我就再也没有碰过胡须刀。

童年,是一串串彩色的泡泡,是一只只飞翔的蝴蝶,我在美梦中继续编织我的童年“毛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