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茶叶的来源及历史800字作文(关于茶叶制作工艺作文的结尾)

茶叶的来源及历史800字作文(关于茶叶制作工艺作文的结尾)

更新时间:2023-11-19 04:15:38
茶叶的来源及历史800字作文(关于茶叶制作工艺作文的结尾)

茶叶的来源及历史800字作文【一】

每到春天,万物复苏的时候,一场春雨开始了,细雨如丝,一颗颗茶树贪婪的吮吸着春天的甘露。茶树不声不响地吐出嫩嫩的芽儿,芽儿渐渐的'长大,在雨雾中欢笑着。

过了十来天,芽儿长成了叶子,人们开始采摘。他们把叶子放在箩筐里,唱着茶歌回家去。

鲜嫩的叶子是椭圆形的,翠绿色,毛茸茸的。用手一摸,你会感到很舒服。叶子采回家后,要放到锅里用火,要放到锅里用火炒。炒干的茶叶,都卷成一个个的小尖尖,可爱极了。

把制好的茶叶,放进杯子里,用沸水一冲,茶叶一个个都站在水里,像绿色的小精灵,窜上跳下,散发出阵阵清香。你轻轻的抿一口,觉得格外神清气爽,赞不绝口。

朋友们,如果你来到英山,好客的主人一定会拿出最好的茶叶来,让你尝一场原汁原味的英山茶。

茶叶的来源及历史800字作文【二】

据传,古时候有一个叫目连的人,其母生前悍恶,后被关在阴间牢房里,他探监时,经常送食物给母亲吃,但均被看守的狱卒小鬼给吃掉了。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用荸荠、花生、红枣、桂圆、 红糖等原料与糯米混合,煮成甜粥,盛上碗后,再洒一把黑芝麻送去给母亲,看守狱卒见这稀饭黑乎乎的,问道:" 这是什么?", 目连随口答道∶“这是黝垢."(福州话“九”与“垢”谐音看守信以为真,认为这粥很脏,不敢吃。

因此“拗九粥”才得以送到目连母亲的手中。这天正好是正月廿九,目连的母亲这年也正好二十九岁,闽俗中,正月分“三九”,正月初九称为“上九”,十九称为“中九”,廿九称为 “后九”,所以这粥便叫“后九粥” 。以后又以粥的`颜色黝黑,叫“拗九粥”,以目连孝顺母亲,又叫“孝九粥” 。

不管是正月廿十九,还是二十九岁,都是目连的母亲落难的年月,于是福州人逢九就犯忌,认为“九” 是厄难的岁月,所以,凡逢“九”岁数的人要吃太平面,出嫁的女儿,也要给父母送“九”,以求父母平安、健康。

茶叶的来源及历史800字作文【三】

“惊”是惊动或惊醒的意思,“蛰”是藏的意思。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

我国各地春雷始鸣的时间早迟各不相同,就多年平均而言,云南南部在1月底前后即可闻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却在4月下旬。“惊蛰始雷”的说法则与沿江江南地区的气候规律相吻合。我国古代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描述已是进入仲春,桃花红、梨花白,黄莺鸣叫、燕飞来的时节。

按照一般气侯规律,惊蛰前后各地天气已开始转暖,雨水渐多,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春耕。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候,此时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卵化。

由此可见,从惊蛰开始,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天气已经正是转暖了。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惊蛰节气,天气开始转暖,但还远远没有达到温暖宜人的程度。所以,人们要格外注意气象台对强冷空气活动的预报,当心冷暖变化,预防感冒等季节性疾病的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