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和唐诗宋词有关的作文(唐诗宋词作文素材)

和唐诗宋词有关的作文(唐诗宋词作文素材)

更新时间:2023-11-22 00:38:00
和唐诗宋词有关的作文(唐诗宋词作文素材)

和唐诗宋词有关的作文【一】

从古至今,岁月的河流带走了许多文化,但唐诗却经久不息,直至今日。现在这个先进的时代,依旧有无数人热爱唐诗,喜欢读唐诗。

“唐诗宋词元曲”乃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我认为,它们可以被称得上是“国宝”。

唐代诗人有各种不同风格派别,但无论哪一首,都充满韵味,可能是诗情画意的江南美景,也可能是粗狂豪迈的塞北风光,可能是想象,可能是感慨,可能是怀念。还可能是叙述一件事情……无论如何,唐代的诗人用简短的诗代替了现代的长篇大论,却将诗人的思想引入一个更高的境界。

我十分喜欢一首诗《春江花月夜》、我甚至将它默写下来贴在墙上: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我最喜欢其中的一句“江天一色无纤层,皎皎空中孤月轮。我眼前立刻出现了一幅美丽的月色图,其中还带着淡淡的哀伤。而最后一句话”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使我感觉到诗人那纷乱的离别之情,慢慢随着残月的余晖,布满在江边的树上。感觉上这首诗仿佛还没有结束。

同样,对于李白、王维、孟浩然、王之涣等许多著名诗人的诗篇我也十分喜欢。

正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王之涣的《凉州词》也有其富有的韵味。“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这句在我面前勾勒出了一幅塞北与江南完全不同的荒凉遥远的地方,而下一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更突出了诗人对边塞战士处境的深切关心。我仿佛吹走了幽怨的羌笛声,又仿佛来到了边塞的孤城,仿佛看见了那一片苍山峻岭。

我认为,唐诗是不可缺的,人们从中可以感受到古人当时所体会的`一切,也会学会到更多,懂得更多,可以写出好文章,心胸也会开阔。从古至今,我们可能遗失了许多文化,更需要从头学习,并将它们牢记。

和唐诗宋词有关的作文【二】

从小在老师的引导下,我爱上在浩瀚的书海中畅游。读散文,看小说,赏宋词。然而,我最爱不释手的还是那本《唐诗三百首》。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才真正领略到她的魅力。

我常常感受每首诗真挚的情感。每当看到妈妈为我操劳时,我就会想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小学毕业了,同学们要分别了,我会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期待与他们重逢。

阅读《唐诗三百首》,我发现领略诗人的诗句也是一种享受。我学会了“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一拿起它,我也可以化身王维,享受一会儿“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幽。我更深知人生的成功之路也是难于上青天。每当下雨时,我便感受到杜甫对春雨的喜爱,“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每当听到美妙的乐曲,我会感慨“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

唐朝二百八十九年,辉煌的帝国渐行渐远,在它背后却留下了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白居易、李商隐、杜牧等一连串如雷贯耳的名字。这些巨匠大师使唐诗迸发出最壮美的光彩,而盛唐气象,也渐渐成为隐在人们心底的梦想。我因此而相信,即使这个世界在历经千年的沧海桑田,依然会有像你我一样为他沉醉,被他启发。那么,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读唐诗吧!

和唐诗宋词有关的作文【三】

年少时,寄居在外公家,外公是诗迷,珍藏的诗书举不胜举。于是,我便轻易读到了《唐诗三百首》。我初识的古诗是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醉过方知酒浓”,一读之下竟欲罢不能,从此,我便沉浸于诗的世界。

最初读诗,读的是朗朗上口的语句;再读诗,便读出了诗中字词的斟酌;而后,在外公的指引下,我读出了诗中或悲或喜的故事。我最爱在清风微拂的傍晚,于柳树下,读一首唐诗,或读李白的豪情,在现实中饮酒放歌;或读杜甫的雄浑,让自己多一份忧国忧民;或读白居易的清扬畅丽,在内心添一份清雅;再或是,读读孟浩然的恬静,品品李商隐的委婉……每当此时,总是心潮澎湃,仿佛自己也是满腹经纶的儒生,稍不留神就能吐出千古绝句。

我向来垂青富含思想的诗歌,因为它们陪我走过了许多坎坷。人生难免有失意的时候,当我考试不利时,那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鼓励我突破“行路难”的困境;当我与朋友道别时,“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就成为心中的慰藉。诗,融入了我的生活,无论失意得意,无论悲愁欢喜,诗,一直是我不离不弃的知己,是我的精神支柱。

然而,现代社会迅速发展,许多中华文化被取代甚至被遗弃,对外来事物的狂热追求使越来越多的现代人忘记了中国的古文化,忘记了唐诗,他们宁愿生活在虚拟的世界,追逐一些索然无味的事物。曾有一则新闻报导:近六成的人认为中国人崇洋媚外。面对这个结果,我不禁震惊,难道中国文化的内涵不及外国文化吗?并非如此,相反,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那些人之所以崇尚外国文化是因为他们没有了解中国文化的精粹。试问,如果每个中国人能够多读一首唐诗,多一份对诗歌的热爱,又如何会出现如今的局面。

如今的唐诗不再只是诗,它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向往,是中华文化的缩影。细读唐诗,它能给予你智慧;品读唐诗则可以使其勉励你,鞭策你,使你前行。在纷繁的今日,不妨觅一个清静之所,心如止水地捧一本唐诗,来领略其中的感悟。

和唐诗宋词有关的作文【四】

日暮斜阳,十里荷花,正值豆寇年华的少女,外出游玩喝醉了酒,脸颊上还泛着红晕,正兴奋地划着船,你追我赶,却不小心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欧鹭。”

左右晃动的小船、哗啦哗啦向后退去的湖水,夹杂着银铃般的笑声,惊飞了栖息的鹭鸟,纷纷展翅高飞……

读惯了整齐严谨的诗句,第一次吟这长短不一、参次不齐的句子,竟然有种说不出的惊喜,在反复吟诵中,仿佛窥见到宋词隐隐约约的美,但又无法说个清清楚楚。如同遇见一位蒙着面纱的女子,神秘又富有魔力,想去揭开它,细细端详那绝世的容颜,陶醉在梦一般的意境中。

可是,繁忙的学业和应试的压力,使得这一切成了一个虚无飘渺的梦,暂时搁浅在青春岁月里。

高考后,因各种阴差阳错,未能进入中文系,离古典文学也越来越远。后来身处象牙塔,手执教鞭站在三尺讲坛上,为生计而默默地耕耘。衣食饱足之余,那个旧时的梦却不停地在召唤。

及至中年,终于再次捧起宋词,掬一缕床前的月光,和着一首首或柔美婉约或清遒豪放的曲调,一幅幅绮丽多姿的人生画卷辅陈开来:

闺阁绣楼里的如花美眷,面对绿肥红瘦,感叹似水流年;

深深庭院里的豪门贵妇,独倚阑杆,望断明月高楼,问云中谁寄锦书来;

秦楼歌馆里的红粉佳人,恋恋不舍地看着金鞭美少年,跃上青骢马飞奔而去,从此绝了音尘,空留玉楼人、琵琶弦上诉相思;

科举不顺的士子,见榜上无名,满腹牢,想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官场受挫的落魄文人,沉醉于美酒红颜,在温柔乡里暗自销魂,用短暂的欢娱,对抗失意的人生;

驰骋疆场的热男儿,面对壮志难酬,连梦里都在沙场秋点兵;

失去江山社稷的一代君王,在艰难屈辱的流亡岁月里,以泪书写亡国之痛……

只要心中有情,那怕无关风花雪月,都可以借词来抒发、来吟唱。宋词的世界里,有诉不尽的相思闺怨,吟不完的离愁别绪,道不尽的人间沧桑。

一首首词、一段段感情,一种种人生,令人感慨万千,迫不及待地想表达出来,与人分享,于是有了这部《宋词中的娱乐圈》。

之所以凸显娱乐,是为了还原词的最初功用,它依附于酒宴音乐,为花天酒地、醉生梦的宾客助兴而唱。可以说,词应歌而生,因娱乐而兴。

宋朝是一个讲究及时行乐的年代。盛世汴京,繁华似锦,处处烟花柳巷,罗绮飘香,莺歌燕舞。人生如梦,恨欢娱太少,岂能辜负眼前的诗酒与锦绣年华。邀三五知己,捧起玉液琼浆,听十七八妙龄女子,手执红牙板,唱“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样的人生,何等逍遥!

故到了宋代,词有幸遇到了最肥沃的`土壤。这颗前朝遗留的种子,迅速落地,生根发芽,枝繁叶茂,开出最绚丽灿烂的花朵,以一种自信柔媚的姿态绽放在文学百花园,并且拥有了一个更为鲜明响亮的名字----宋词,与雍容外放的唐诗一起争奇斗艳。

该作品以丰富的历史知识为背景,以名人的佚闻趣事为素材,通过对两宋二十六位词家的重要作品进行赏析和解读,勾勒出一条宋词发展的轨迹,完整地再现了大宋王朝音乐文学的发展与历史的兴衰。

与宋词的相遇,是一场心灵的旅行。如果愿意,请从俗世红尘中抽出些宁静的时光,让《宋词中的娱乐圈》带您穿越回大宋,去感受那个醉生梦的时代,在余音袅袅的曲调中,忘记流年,忘记伤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