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红色教育基地征文作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作文小学生)

红色教育基地征文作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作文小学生)

更新时间:2024-05-22 06:00:14
红色教育基地征文作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作文小学生)

红色教育基地征文作文【一】

年幼时,父亲常教导我:“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心身事莫为。”那时我还不理解这句话的真正要义。此次,我有幸参加了“红色追寻”采访活动,在车流如织的蔡锷北路边一个小小弄堂里,找到了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旧址。这里曾是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徐特立先生的办公地。在旧址陈列馆里,一副字迹隽永的对联使我倍感亲切:“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心身事莫为。”

随行采访的文史专家介绍,徐特立先生1938年9月赴延安出席党的六届六中全会,途经湘潭,在一家油盐店住宿了一晚。当时店里几位青年店员围坐在徐老面前,要他讲革命道理。徐老从国家大事谈到社会生活,深受鼓舞的青年要求徐老题词留念。次年12月,徐老便履诺为他们题写了这副对联。

此联,语重心长。上联中的“家国”,应该是指齐家治国。一个人应该先修身,尔后才有可能齐家、治国、平天下。“无益身心事莫为”,告诫我们,对身心健康没有益处的事情不要做。

今天重温徐老的金玉良言,感慨万千。作为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我们,应该常读一些利于家国的好书,这对个人修身,陶冶情操,树立崇高理想,服务于国家的建设是大有裨益的。

红色教育基地征文作文【二】

育人的长河奔流不息,历史的气息扑面而来,前人的声音时在耳畔,国家的记忆在我面前。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这是一个伟大而又艰辛的一天,循环往复的历史演变从这日开始……

一声炮火点亮了黎明的夜空,两万五千里的长征就此开始。队中几乎全是不满三十岁的年轻人们,有的甚至不满十周岁就要接受战争的残酷,鲜的流淌,危险的逼近。两万五千里的路途,两万五千里的残酷等待着他们。我想他们不单单是足迹上这两万五千里,更多的是心灵上的两万五千里。一里一困难,两万五千里,两万五千个困难,突破了,会像凤凰一样浴火重生,失败了,等待他们的则是无边无际的地狱。两年的风霜,改变了很多,留下来的仅一半而已,他们是佼佼者中的佼佼者,只有这一半的人才获得了重生,真正走出了属于自己的红色足迹。

红色,脑海中先想到的是鲜的颜色,寻访红色足迹,寻访先辈们挥洒液的地方,先辈们奋斗的精神,是我们新一代所要传承的,我们要有红色精神,不惧鲜挥洒,要汗水洗去前辈留在这里的鲜,创造我们的时代。

一九一九年到一九四九年,三十年的时间,去推翻一个专制的,错误的政权,建立一个真正为人民服务的政权。人生能有几个三十年!一百年前的先祖们,用反抗成就了巴黎和会上的不屈服,七十年前的前辈们,用肉铸成了他国绝不敢来轻犯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那么,现在的我们,将会用学习使得国家富强。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我们的努力可以造就中国的辉煌!

红色教育基地征文作文【三】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1周年了,怎能不去看看那些曾经伟大的抗战足迹呢?

从南京大屠纪念馆走过,你会看到历史的凝重,你会发现野蛮的残忍,你会领悟南京的伤痕。也许你没经历过,但历史牢牢为你记着,那场满城风雨的大屠。

这是一座类似灰色金字塔的建筑,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雕像,刻的是一位衣服破烂的妇女抱着奄奄一息的孩子,仰天长啸,像在抗议命运的不公。几个黑字重重地写在灰色的大理石墙壁上:遇难同胞300000。数字大得让人震惊,标的很粗,但是感觉却会万分清晰,谁会知道它的下面到底藏着多少凄惨无辜的灵魂。你看一面面雪白的墙壁上,那些触目惊心的画面,受伤的老人,逃跑的孩童,受欺负的女孩子们,被捆绑着的人们,失去父母嗷嗷待哺的婴儿,还有燃烧着熊熊烈火的南京城……都清晰地从照片中走出来。他们的档案,严严实实铺满馆内的墙壁,拧巴在一起。

滴答,这馆里钟声太大了吧,走近一看,我渐渐地看见了三个大字“十二秒”,便走了进去。黑暗的房间里墙上也后很多很小的照片,散发着微弱的亮光,看了注释后才明白——墙上那模糊得看不清的照片,是遇难者者的照片。每隔12秒,一个照片就将在墙上落下,并发出像水滴落下的声音,这样就代表这个人从此结束了宝贵的生命。因为——据统计,那么,日军每隔十二秒就会一个人。这是太残忍了!它们仿佛像一把刀从我的心头划过,把我的心划痛。我又走向了“万人坑遗址”,这里面显得很冷清,有很多具尸体,惨不忍睹……

我的素描老师曾经当过兵,虽然还没真正上过战场,战争就结束了,但是,他说,那些被战争折磨得痛苦不堪的战友永远深深刻在他的脑海……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让我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触摸历史的脉搏,传承英雄的精神,让往日的抗战精神,照耀你我的存在,追寻前辈的足迹,聆听不朽的精神,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寻访红色足迹,向历史、向中国、向革命勇士致敬!

红色教育基地征文作文【四】

每到星期一升旗时,当我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就会心潮澎湃,激动不已。脑海里总会浮现出无数革命先烈的身影。

记得伟大的领袖毛泽东主席曾说过:革命烈士永垂不朽!是啊,我们鲜艳的五星红旗就是革命烈士用他们的青春,他们的热染红的。是他们用鲜,用生命为我们创造了现在的幸福生活。现在,他们虽然身躯不在了,但他们的精神,他们的事迹却永垂不朽。

在无数的英雄人物中,我最敬畏的就是少年女英雄刘胡兰。刘胡兰一个十五岁的女孩子,出生贫苦,却爱憎分明。十三岁就参加了抗日儿童团,十四岁就当上了区妇女干部。为了抗战的胜利,毫无畏惧的躺在了敌人的铡刀下,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1947年春天,毛泽东主席听说刘胡兰的事迹后,感动而心酸的挥笔写下:“生的伟大,的光荣“八个大字。高度赞扬了这个年纪很小的大英雄。

我们和刘胡兰的年纪差不多,生活在非常优越的环境里,却还感觉不到幸福,抱怨学习辛苦。现在想一想,是多么不应该呀。

我们应该踏着革命烈士的足迹,继续前行,努力学习,争取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贡献。

红色教育基地征文作文【五】

八月十五,全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吃着丰盛的晚餐,谈笑风生,看着电视剧炮神,不免让我感触万分。

电视剧里,山河和他的小伙伴们正在认真的上课,这时突然冲进了一队日本兵,把他们全都抓了起来,把六个八路军的孩子枪了。今天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不愁吃不愁穿,更不用担心外面有日本兵会冲进来,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是革命先烈们用他们的生命和鲜换来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

革命年代,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怀着对祖国的虔诚,对革命的热情,对实现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带领着全国人民建立了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平年代,我们不应忘记,南京城被屠的30万同胞;更不应忘记,伟大的长征精神。

开学第一课上的长征故事,依然历历在目。“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我们伟大的领袖亲自为红军长征写的一首诗。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红军克服重重困难,突破敌人的重重包围,两夺金沙江,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不怕牺牲,终于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开起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创造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奇迹。长征体现出红军在面对各种困难、险境时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长征精神就是不怕困难,永不放弃的精神!

我想起了自己,平时数学一遇到难题,就等着爸爸讲给我听,不爱动脑筋思考;在学习上,碰到一点儿挫折,就心灰意冷、不敢迎难而上。红军长征路上困难重重,我们的学习之路也不是一路平坦。长征虽已离我们远去,但长征精神不应忘记。我们要传承长征精神,不怕困难,努力学习知识,勇于战胜学习中遇到的“敌人”,为建设我们富强美丽的国家不断地努力,像长征一样,终达胜利。

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我们要学习这些红色精神,要有理想,有信念,要为祖国的强盛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历史的红色足迹是革命先烈们踏下的,未来的红色足迹是要靠我们新一代踏下。我们要高举革命先烈们的旗帜,立志做有思想、有道德、有知识、有纪律的青少年!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红色教育基地征文作文【六】

年幼时,父亲常教导我:“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心身事莫为。”那时我还不理解这句话的真正要义。此次,我有幸参加了“红色追寻”采访活动,在车流如织的蔡锷北路边一个小小弄堂里,找到了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旧址。这里曾是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徐特立先生的办公地。在旧址陈列馆里,一副字迹隽永的使我倍感亲切:“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心身事莫为。”

随行采访的文史专家介绍,徐特立先生1938年9月赴延安出席党的六届六中全会,途经湘潭,在一家油盐店住宿了一晚。当时店里几位青年店员围坐在徐老面前,要他讲革命道理。徐老从国家大事谈到社会生活,深受鼓舞的青年要求徐老题词留念。次年12月,徐老便履诺为他们题写了这副对联。

此联,语重心长。上联中的“家国”,应该是指齐家治国。一个人应该先修身,尔后才有可能齐家、治国、平天下。“无益身心事莫为”,告诫我们,对身心健康没有益处的事情不要做。

今天重温徐老的金玉良言,感慨万千。作为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我们,应该常读一些利于家国的好书,这对个人修身,陶冶情操,树立崇高理想,服务于国家的建设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