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修辞手法写景物作文300字(用两个修辞手法写景300字)

修辞手法写景物作文300字(用两个修辞手法写景300字)

更新时间:2023-11-24 16:23:54
修辞手法写景物作文300字(用两个修辞手法写景300字)

修辞手法写景物作文300字【一】

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或基本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主要方式:

1、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

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对。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

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

例句: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举例:

地大物博感恩戴德山穷水尽谦受益,满招损家喻户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披星戴月口诛笔伐口蜜腹剑山珍海味山重水复

修辞手法写景物作文300字【二】

陈望道的符号学思考大多集中于第二篇,他认为“语言文字的声音、形体、意义,都有固有和临时两种因素”,储存在大脑中的声音、形体与意义都是抽象的,只有固有因素,在实践与运用中才被赋予临时因素,被赋予具体的用法。这里是说,经验世界被范畴化后储存于大脑,此外能指与所指的联系同时具有理据性与任意性,就这两点而言与索绪尔几乎是一致的`。

但同时他更加强调了社会因素的作用,语言活动中必须有情境与题旨的参与,这一点其实在全书中是一以贯之的,在《发凡》全书中,其实是有能指与所指稳定结合的锚点的,如陈望道认为消极修辞的记述表达法式是“概念的、抽象的、理知的”,而积极修辞的表现表达法式则反之,而即使是表现境界中也可以使用消极修辞,《发凡》认为表现法式受社会意识影响最深,其实就是说记述法式更接近“固定因素”,是更接近事物概念本身的。我们在接受消极修辞的语言的时候,实际上是在就语词本身进行概念与逻辑的推算,而积极修辞则是通过社会经验进行联想,但同时陈望道也指出,积极修辞与消极修辞并不是截然分明的,二者常常缠夹不清,一句生动的言语中自然也包含有记述的成分,所以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两种思维方式应该是常常同步发生的,只是我们对二者运用的强度有些许差异。这种观念并不是模糊积极修辞与消极修辞的界限,让原本清晰的分类重归混沌,实际上在研究中还是可以明确区分二者,可以看到这里已经使得修辞超越了能指与所指一一对应组成的组块各自孤立的排列组合游戏本身,而进入了更深层的语义学层面,给了语义分析一定的启发,也是陈望道不片面追求便捷而削足适履的科学精神的体现。

修辞手法写景物作文300字【三】

科学的分类体系是陈望道在《发凡》中多次强调的其创新之一。陈望道的分类体系,科学之处一是如他在文中所说,可以将几乎所有修辞现象都包纳在内而不受时间地点限制,不管是积极修辞还是消极修辞,具体到《发凡》的重点即积极修辞中的“辞格”部分,即使新出现的新的修辞手法,也能很快在陈望道的分类体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因为文辞语言不外乎材料、意境、词语与章句,所以他的分类方法包孕能力很强。

还有一个科学之处就是辞趣的提出,陈望道首先提出了“辞趣”的概念,辞趣指的是语言文字本身情趣的运用,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方面:辞的意味,辞的音调和辞的形貌,辞趣的提出在某种意义上模糊了辞格运用与否的界限,即存在一些不那么完善的.“辞格”,这种辞趣来源于人对表现力的追求,并不一定要使用界限分明的辞格才能让语言较强的表达能力,于是辞格运用与否之间,表达与记述两种法式之间呈现了一种顺滑而自然的连接,这对一门严格限定范围的学科来说是有积极意义的,很明显陈望道是直接从经验材料入手对修辞活动进行研究,《发凡》受其时尚未建立为体系的传统修辞学框架影响较少,而又掌握材料较多,故而不是粗暴地根据构想出来的框架限定学科范围,他对修辞活动的产生机制了解较为深刻,才能在经验材料上直接进行较为全面的总结。

修辞手法写景物作文300字【四】

其次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分类方法本身就是他采取的研究范式的体现,陈望道在《发凡》第一篇的结尾声明是采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来研究修辞学,强调“内容决定形式”而“内容”本身又常为“立场、世界观和社会实践”所决定,任何“内容”都能产生各自的形式,而不是视原先的修辞概念为“有标记”的,而原先的白话概念为“无标记”的零形式,具体到这个分类框架中,我们可以发现,陈望道提出积极修辞与消极修辞的两大分野是难能可贵的,“没有修辞就没有任何表达”,在这里他赋予了各种“内容”同样的地位,即使是所谓“粗俗”的市民口语,也没有任何理由比积极修辞低级,如果一个人生活的环境并不需要使用过多的积极修辞,只有所谓“平淡乏味”的修辞能帮助它们很好地适应情境与题旨,我们又有什么资格嘲笑它们的语言“低级”呢?

这是与原先的文辞本位相对的,从语义上看,修辞义为修整文辞,陈望道“消极修辞”的提出破除了这一观念,这里有两点积极意义,首先,旧有的纯粹雕琢形式的修辞不再成为少数人所享有的技术手段,而只不过是适应情境与题旨的工具而已,于是修辞学中雕琢词句的“美感”便让步了,语言修辞与表达真正成了所有人的共同能力,或许不应有人为自己不加修饰的“低等”语言而遗憾。在第一篇中,陈望道明确提出自己的几个写作目的,其中之一便是消灭歧视,“将一切歧视文言口语的偏见立时消灭”,同时希望治疗两种病症,一是屑屑模仿病,一是美辞堆砌病,应该说,这在1932年语言新旧更替的中国是有重要进步意义的。

其次,这种让步给了言语更广阔的介入社会的空间,言语的目的在于适应情境与题旨,这就至少为语言的使用打开了两条通道,一方面失去修辞学束缚的言语可以径直走向萨特的“介入”,着眼于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体本身,完全投入对情境与题旨的高度参与,一些原先相对弱势的言语不需要汲汲于用旧“修辞”武装自己,而是可以直接投入战场。另一方面与萨特相对,巴特的零度写作也有了一定的反思基础,各种不同的言语与意识形态直接相连,修辞与否的准绳被打断后,不再有关于优秀语言的单向度的评价标准,反思的矛头便能够直接对准各种话语本身,亦即对准话语背后的意识形态,在这个方面,具有超出修辞学本身的积极意义。

修辞手法写景物作文300字【五】

呼呼呼,呼呼呼。春风姑娘在空中轻声呼唤着沉睡的小草:小草快醒醒啊,春天到了。

小草被叫醒了。它在土里揉了揉眼睛、伸了伸懒腰,听到了春风姑娘的呼唤声,小草扭动身子,一个劲地向上钻。小草终于钻出了地面,它睁开眼睛一看!多么美丽的世界呀!

春天,小草嫩绿嫩绿的像一条条绿色的丝带,给大地增加了许多生机。

夏天,一棵棵小草长得绿油油的',十分茂盛。远远望去,就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绿地毯。秋天,小草换上了一件淡黄色的新衣服。在秋风中慢慢干枯。

冬天到了,小草变得枯黄枯黄。有时候,小草被人们烧掉了。但是,它的根牢牢地抓住土壤,盼望着春天的再次到来。

修辞手法写景物作文300字【六】

春天,桃花开了,人们常说:“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是的,桃花是春天的使者;桃花是春天的象征;桃花是春天的精灵。现在就让我们来细细地享受这美吧!

走进桃花园,仿佛置身于仙境一般,远看,桃花就像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一样,真美!那花粉的是那样诱人;粉的是那样动人;粉的是那样迷人。看着桃花一天天地开放,仿佛是在迎接着人们的到来。闭上眼睛,啊,一阵诱人的香味扑鼻而来,真让人神清气爽。

走近一看,啊!桃花可漂亮了!五片花瓣都是不一样的,有大有小,又宽又窄,优雅自然。树上的桃花可真是千姿百态。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半开半掩;还有的完全开放了,安详的睡在枝头。瞧,那一朵花骨朵儿,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那样晶莹剔透。它就像一个羞涩的少女,时不时偷看一下,又缩回去了。那样的花衬托着这样的叶,这样的叶衬托着那样的花,显得格外美丽,而那半开半掩的花也很美,宛如像一个仙子在用魔棒让它快快开放呢!完全开放的桃花更美了!花瓣都成了一个平面,但还有点弯弯的,像一个小喇叭似的,说:“我开放啦!我开放啦!快来看!”桃花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美的让人心旷神怡。各种各样的花都在竞相开放。

一阵微风吹过,桃花的花瓣纷纷飘落。宛如像一个个少女在风中翩翩起舞。有的落在了小河边,与小河一起嬉戏;有的落在了上海,与世博一起塑造文明;有的落在了兵马俑,与历史一起传扬辉煌。

啊!桃花是完美的;桃花是圣洁的;桃花是美丽的。愿桃花永远美丽,愿春天永远美丽!

92%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