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小学生作文书架里的我(小学生我的作文集封面)

小学生作文书架里的我(小学生我的作文集封面)

更新时间:2023-12-10 21:55:51
小学生作文书架里的我(小学生我的作文集封面)

小学生作文书架里的我【一】

读书这个词大家都非常熟悉,但是在读书和选书方面就不一定能懂了。古人在《弟子规》这本经典中写到“非圣书,摒勿视。蔽聪明,坏心志”。在读书时也有这样的讲究,“读书法,有三道。心眼口,信皆要”。

我的青春就是从读书开始的。

在上一年级的时候,爸爸就明智的给我选择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弟子规》,还给我找了一位教我读书的崔老师。当我第一次到崔老师家的时候,崔老师一见面就先和蔼可亲的像我们鞠了一个标准的九十度躬。当时我还小,只知道老师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所以就糊里糊涂的轻轻弯了一下腰。我的第一堂读书课就这样开始了。

在一个十多平米的小客厅里。崔老师领着我坐在一张桌子旁。她坐在我的对面。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的和崔老师接触。她长着圆圆的脸蛋,细而黑的眉毛下有着一双安详、慈爱的眼睛,说起话来柔和、缓慢。我的心一下子就不紧张了。这时,崔老师说:“老师先给你讲一下为什么要鞠躬,一是鞠躬是给自己鞠的------时刻提醒自己保持谦恭的心。二是鞠躬是给对方鞠的-------学会尊重他人是做人最基本的美德。好了,接下来我们就开始学习读书。崔老师说:”读书有几个要点。1、要先洗手,目的是要保持书本的整洁。2、要静坐一会儿,目的是去除好动的毛病。3、读书还要做到《弟子规》的“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这句话的意思是告诉我们在读书的时候要口齿清晰,咬字要清楚不要太快,更不要模糊不清。然后崔老师就一段一段的教我读书《弟子规》,直到读熟为止。读书完后我的心里非常的清净、安详。这种清净、安详的心一直伴随我到现在,虽然有的时候还会浮躁,但一想起崔老师的教诲。我的心就会很快平静下来。

那时,崔老师还跟我讲过,《弟子规》原名叫《训蒙文》,是由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根据《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所编写的。后来经过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编成一千零八十字的《弟子规》。有道是“读书百遍,其意自现“。只要我们用真诚、清净的心来做事,来读书。就没有不成功的事情。

就这样,我少年时代就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后来,由于离开了崔老师,读书的习惯就开始时断时续了。现在才感觉到特别后悔,后悔那时没有抓紧时间好好学习。书到用时方恨少,我现在悔悟了,决心继续坚持学习读书。争取让经典读书伴随我的一生。

小学生作文书架里的我【二】

读书是一件快乐享受的事,人们一般总是把它当作一件雅事、正事来做,但在生活中它其实是一种偷懒和贪图享受的行为。

书是生活赐予我们的珍品,世上凡于人有好处的事,无不困苦艰难,比如良药是苦的,工作是累的,想获取某些生活的利益就要付出相应的劳动。唯有读书,不仅有益、有趣,更简便易行,使它成为人类所有的行为中最值得赞美的事。 我所说的读书是一种闲情逸致式的,是把读书仅仅作为一种爱好来谈的。

爱好的前提,第一是要有兴趣,第二是要有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凡爱好者必从兴趣中来,无论什么爱好,兴趣都是第一位的,它可以开发创造力和提供持之以恒的动力。至于时间嘛,绝对没有空闲时间的人是没有的,如果推托没有时间,可能是缺乏心情,更主要的恐怕还是没有足够的兴趣。 读书的好处如长知识、培养学问之类在此一概不谈,只说读书的乐趣和享受。一个人能够有自己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读自己喜欢的书,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快意的.乐事。

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会有愧悔的事发生,只有读书一事是极少有这种情形的,除非因忘记时间而误了别的事,但那样首先应该责备的也是自己,而并不关书的事。 一个惯常节俭的人,在花钱上不免时常痛惜,虽然在购书时一样也会谨小慎微,却从不会因买下一本书而后悔。书架上的任何一本书都不会令人感到不值,而且时间越是久远越会觉出它们的宝贵。幸好,如今这年代,买书对于我们来说,还并不是一件多么奢侈的事,虽然常常下不了决心去买一本自己喜欢的书,但以书的价值来说,那书价实在是太过便宜了。比如一本五元钱的书,只要能在其中得到一个道理、获取一条有益的知识,可携带并享用终生,就已经很值了,何况一本书中又何止一两个道理和教益呢!好吃的东西,吃完就没了,再华丽的衣服,也有穿坏的时候(往往有时候不等到穿坏就已经过时了,但我们从书中所得到的乐趣却是充实的、长久的,还是可以重复多次的。可以说花钱买书是这世上最划算的一种消费(只可惜人不能只靠读书而活着。 每次,在读了一段书后,你都会有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免不了要伸臂舒胸吐口长气,读书的疲劳是因为你有所收获。书令我们振奋,积极乐观,而又兴趣盎然,最恰当的则正如培根说的:“阅读使人充实”。

读书的乐趣不仅限于看书,有时候常常令人忍不住要与人畅谈读书的感受,或者要提起笔来直抒胸臆,实在都更是一种莫大的乐趣。不止一次有人问我:“你写那些东西有什么用啊?”或者:“如果你不想发表,干脆就不要写了!”我只好笑笑,敷衍两句,因为这正是读书的至乐,是很难说清楚、也不必对外人说的啊! 有一种书读起来令人爱不释手,非要一口气读完不可,若因时间或事务所拌,不得连篇累牍痛快地读下去,则连续几天里,思里念里都是它的影子,好像掉了魂儿一样,好比是对恋人一样的想念。捧在手里阅读时的专注和欣悦之情也像是对着亲密的爱人一样。当然这样的书是不多的,且总以少年时多能遇到,因为它需要一种涉世不深的真挚情怀,就像友谊,最纯真的都是少年时结下的。 年轻时往往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书,兴趣却来得比任何时期都要大,也更广泛,这时应该多读各种书籍,既可以增加见识,又能于其中发现自己的喜好。

不同年龄、职业、身份,对书的种类和兴趣不尽相同,读书的兴趣与个人的素质和性格又有着密切的关系,有时又因心情的不同而发生各种变化。但不论是谁,无论怎样,读书都是一件绝妙的赏心乐事。 有那么一种好书、好文章,或者先闻其名,或者先探得一鳞半爪,往往忍着,先不马上就看,一定要找个最安心舒适的环境,在自己的小屋里,顶好是躺在床上,夜深人静时,才肯拿出来慢慢品味,就像一个孩子,得到一块美味,舍不得就吃,每次只肯舔一舔--当然,这样的孩子,现在大概不会有了。

美味不可多得,亦不可轻啖,象猪八戒一样吞吃人参果,实在可以说是暴殄天物。 有时候要买一本心慕已久的好书,书肆地摊上的货色是绝不考虑的,--这大概类似于娶妻必要名门大户一样,是虚荣心在作怪吧。必要于各大书店间反复查访比对各种不同的版本--如今社会上各种出版社的书如雨后春笋又如过江之鲫,可谓多如牛毛而又良莠不齐,如此繁荣鼎盛的局面虽说是件好事,只可惜要找到一本称心如意的好书却并不容易

小学生作文书架里的我【三】

曾记得第一次偷偷地画卡通,那是二年级时订了一份漫画杂志,老师一发下来就塞进了书包,放学回家打开书准备做作业时,“中国卡通”四个大字却跃入我的'眼帘,那封面上画的美少女,像有一种强大的磁力吸引着,把书包往椅子上一扔,就看起了漫画书,当我看见那甜美的主人公时,那明澈的眼睛,让我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冲动,想把她画下来,我把漫画书在一旁,找来纸和彩笔,就全神贯注地画了起来。

突然,门“吱”一声开了,我猛地抬起头一看,一个大脑袋探了进来,他轻轻推开房门走进屋内站着,他那一双眼睛泛着严厉的目光,静静地看着我一语不发,仿佛是一块岩石,我害怕极了,恐惧像呼啸而来的海浪卷着浪花瞬间将我吞没,我战战兢兢地站起来,心里像揣着一只小兔子,怦怦地跳个不停,低着头双手不断地揉着衣角,等待一顿训斥,爸爸来到书桌前,看着没有画完的卡通画,他没有疾言厉色的训斥,也没有居高临下的口气,更没有顽固不化的面孔,他微笑着说:“画得还不错,有点像卡通人物。”看着他慈祥的面容,我在心里念叨:“你真是我的好爸爸。”接着,又给我立了一条规矩,一定要在作业完成后才能画画,我压低声音回答通道:“哦,知道了。”就这样画卡通变成了我读书之余最好的放松。

我现在不仅没有厌倦漫画,而且越画越喜欢,越画越感兴趣,越画越快乐。在那里,草是绿色的,天空是蔚蓝的,水是清澈的。漫画,我的伙伴,我愿永远与你相伴。

小学生作文书架里的我【四】

亲爱的书架:

你好!

还记得我吗?我是你的小主人,你是我最值得纪念的东西之一,因为你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个书架。上面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你从小伴我长大,你可能看不见我,但是你“身上”的书我一本本的都读了。这些书让我受益良多,让我知道了人类漫长的发展史。从什么都不懂的原始野人,到繁华的古代王城,再到如今科技发达的二十一世纪。在这漫长的历史中,既有平庸的人,也有杰出的人物,如刘备“三顾茅庐”只为请来诸葛亮一人,再比如管仲助吕小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在这些形形色色的人与事中,既有生离别,也有运筹帷幄……这些书中留下的不只是一个个干枯的文字,更是前人留给我们的经验和道理,每一个故事中都蕴藏着一个个道理,让我明白了许多。

亲爱的书架,在你的“身上”不只有一段段的历史,更有对我们国家的介绍,我深入了解过后,更加领略了中国的博大精深。书中写道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自开国以来,上下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我再次感叹中国的历史长河太长了。当我读完民族介绍后就想:中国五十六个民族,语言有很多种,虽然国家一直提倡说普通话,但是有些少数民族也有自己的语言文化,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说普通话虽然方便交流,但还是应该学会自己名族的语言。如果不这样做,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都只能在教科书中看到了。

书架,你的书带给了我许多的思考,正如古人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谢谢你让我阅读并一路伴我成长。

此致

敬礼!

你的主人:黄怡菲

20xx年5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