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关于坚守良知的作文结尾(良知为主题的作文800字)

关于坚守良知的作文结尾(良知为主题的作文800字)

更新时间:2024-05-23 02:19:00
关于坚守良知的作文结尾(良知为主题的作文800字)

关于坚守良知的作文结尾【一】

站在川流不息的大街上,我遇上了一道难题。

快车道上,大大小小的汽车呼啸而来,就像河流;慢车道上,自行车、电动车交错而行,毫不停留;人行道上男男女女步履匆匆,快速经过。似乎没有一个人发现,在道路旁的红绿地砖上,伏卧着一个老人。

那是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从他弓着的背和斑白的头发,可以看出他上了岁数。我快步上前,向老人伸出手,想把他扶起来,可是就在我的手将要碰到他的手臂时,妈妈曾经告诉过我的话,忽然清晰地从脑子里蹦了出来:“现在社会上什么人都有,可不要上当受骗了!”想到这儿,我伸出的手收了回来,弯下的腰直了起来。可是,老人还伏卧在地上,我甚至听见了他的呻吟。我向四周看了看,没有人注意这里,大家好像都很忙碌,走自己的路,看自己的前面,目不斜视。

这让我想起了《钓鱼的启示》中的故事:作者钓到了一条大鲈鱼,可是鲈鱼捕捞开放的时间还没到,当时那里只有作者和他的父亲。父亲坚持要儿子把鲈鱼放回湖里,然而作者在道德和诱惑面前作出了抉择,最后还是把鲈鱼给放回去了。

我再次伸出手,可是又怕万一老人有个三长两短,会不会别人认为是我撞倒的,可是不扶,就由他趴在这里,时间长了,有个什么三长两短,可怎么办呢?他毕竟是一位老人吗。

道德看起来只是个简单的选择,可是做起来却很困难。如果人人都能遵守道德,放弃个人利益,那么这个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扶,还是不扶?看似一件非常简单的小事情,一个非常小的动作,它也是一件难事、一道难题。

关于坚守良知的作文结尾【二】

百川,奔腾不息东汇成海,这是浪花对大海的坚守。

小草,一枯一荣茂绿成地,这是小草对大地的坚守。

白雕,不该习性保持洁白,那是对品性傲然的坚守。

生命中,因为有了坚守,铁树会开出美丽的花,水滴能穿石,铁杵能磨成针。坚守让我们多了一份仰慕,坚守更让我们悟出许多的道理,懂得了许多人生的真谛。

五千年中外历史纵横,道出了多少英雄儿女,正是有了他们的坚守,才有了屹立于世界之林的中的今天。秋瑾先生,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之下没有妥协;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之下没有屈服。布鲁诺坚持自我,坚持真理,在熊熊烈火中就义凤凰涅磐,他们在生命遭受威胁的时刻,依然坚守自己的灵魂和信仰,坚守她对祖国和真理的承诺。这份坚守让我们无数后来人敬仰而肃然起敬。

佛学大师南怀瑾,几十年来,在寺院中研读佛学经典,黄卷青灯古佛旁斋戒素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三年批阅佛教经典《大藏经》,终成一代大师。终身奉献于禅宗,这种坚守使他的灵魂涅盘,心灵突围,超然外物,终成大器之才。

回首遥望过去,那些因坚守而成就一世美名的人数不胜数。两千多年前,在北海边上,有一位仗节的牧羊老人,他用坚守铭记对大汉忠贞不渝的信念,在漫天大雪中,把那光溜溜的节杖坚守成一段传奇。他拒绝了荣华富贵的引诱,在大漠黄沙中渐行渐远,那枯瘦的身躯驱赶着羊群变成了一段不朽的历史。大浪淘沙,千古人物,斗转星移,便是几多春秋。

浙江磐安县中学老师陈文武强,每天都用一根绷带将患有老年痴呆的母亲绑在身后,用电动车带着母亲上班,几十年如一日,不畏辛劳。他每天在上班的同时,还要照顾母亲的起居饮食,尽管生活上的事情很多,可他的教学任务依然完成的很好,孝子陈文武强用几十年的坚守,回报这份母爱,虽然母亲的记忆走远了,但爱不会,它会在儿女的肩膀上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学会坚守,感悟人生快乐;学会坚守,感悟人性的美好;学会坚守,成就时代美名。

关于坚守良知的作文结尾【三】

康德说:“世界上有两样东西让人不断探寻,其一是头顶璀璨的星空,其一是心中的道德律令。”

一个人的底线便是他心中的道德律令。纷繁的世界,芸芸众生,各有各的姿态,或高或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眼光,看到的世界不尽相同,但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的坚守。

回眸历史的长河,让我们的心为之一动的是那些始终不放弃自己坚守的人们。

陶渊明是一个隐士,无数后人仰慕他的傲骨,也向往他那归园田居的怡然自得。不为五斗米折腰,这是他的底线。官场的污浊让他窒息,也许可以同其他为官者一样,选择低眉顺眼,选择随声附和,但这一切都和陶渊明的理想相去甚远。“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时至今日,我甚至仍能从他的吟诵中感到一种莫名的轻松、欣喜,他在坚守着。

屈原,一位江边的吟游诗人,用他的一生苦苦追寻着他的理想。总有人不理解,也总有人追问,正如那个江边的渔父。“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但屈原毅然选择了坚守,“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当自己的理想和现实强烈冲突时,他没有悔恨自己的坚守,徐徐走向江中。他的悲剧被人们诉说,他的坚守也划破天空,成为星宿中明亮的一颗。

目光回到近代,忽显一阵纷乱,但让我们铭记的那些名字依然字字清晰。“戊戌变法”失败,有人劝谭嗣同逃跑,也许有一天能卷土重来。但谭嗣同却慷慨激昂:“有心贼,无力回天,得其所,快哉快哉!”他说,各国的变法都有牺牲,就让我来做中国的第一个。他至都以天下为己任,坚守着那个离他似乎还很远的家国梦。

历史上的那些坚守让人感动,无不显示着那些独立不迁的人和他们的铮铮硬骨。

今天,我们将他们重新提起,让他们给予我们力量,在这个信仰、底线缺失的时代勇敢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