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一篇新闻题材的作文(以新闻为主题作文600字)

一篇新闻题材的作文(以新闻为主题作文600字)

更新时间:2024-06-01 18:22:14
一篇新闻题材的作文(以新闻为主题作文600字)

一篇新闻题材的作文【一】

昨天是5.12一周年,全国都举行了各种纪念活动,而晚上我守候在电视机旁边观看了“人民至上”的特别节目,在整个观看过程中我的眼泪总在眼眶里打转,我被很多情节感动了。

第一个感动我的是总理,家宝总理您辛苦了,您的肯定是一个好的人民公仆,要是所有中国的公务员与官员都有您一半那么中国会比现在更加高效更加繁荣。您的每次出现肯定让人民感到心里踏实。您也要好好休息保障身体健康。

第二个感动我的是那些老师,那些已知名字的和那些未知名字的。他们用实际行动保护了孩子,那是一种大爱一种无私的爱。我想对你们说老师我们会永远记住你们的,你们是我们最爱的人。尤其是谭千秋!有一个镜头一直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湖大的师生们手里拿着蜡烛,举着条幅一位带着眼镜魁梧的同学高声呐喊着“千秋学长,我们的骄傲”。而现在一些大学里老师,教授们你们在追求什么?你们的迂腐堕落有没有感到羞愧?你们的所作所为让人唾弃。

第三个感动的是我们最可爱的人“人民子弟兵”,在战争年代你们用鲜换来了和平的今天,在和平年代你们仍然用鲜保护着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不管是火灾、洪水、冰灾还是地震,你们的出现就是人民的希望。同志们你们辛苦了!

第四个感动我的是。志愿者已经记不清有多少志愿者了,他们有的是企业家,有的是白领有的是工人,他们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救人。感谢你们,敬佩你们。

第五个让我感动的是那些坚强的孩子们。林浩、郎铮、薛枭、李月,你们很坚强,很勇敢,不要放弃好好生活。

中国万岁!

一年前的5月12日14:28分,时间凝固在了那个时刻。刹那间,山崩地裂……往日热闹的校园、街道、社区、医院顿时变成了充满痛苦、呻吟的地狱。地震,让神夺去了无数生命。

悲痛萦绕在人们的心中,一年前的那个时刻,人们仿佛又听见了楼房倒塌,大地撕裂的声音……

在这突如其来的灾害面前,无数的英雄普写出了生命的赞歌!有遭遇灾难的同胞,有任劳任怨的.人民子弟兵、救灾队员,有拯救生命的白衣天使……群星之中,有一颗特别的小星星印入我的眼帘,他是林浩。一个只有九岁的小男孩,地震来临之际,他把生置之度外,去救废墟里的同学,他那么的勇敢无畏、坚强沉着,面对困难没有落下一滴眼泪,而当见到生离别的父亲时,他却成了哭得最伤心的孩子……

也有这样一个人,他不是白衣天使,不是抗灾战士。他是我们敬爱的温家宝爷爷。他冒着余震不断的危险,第一时间赶到受灾现场,指挥大家勇敢战斗,给人们增添精神的力量和战胜困难的勇气。

还有那个与神抗争了76个小时的陈坚,他临前留下的话语:“……我希望你们大家都要坚强!绝不能被困难吓倒!”

啊!只有不屈的中国人才这样的伟大!

我们流泪,因为我们感动!我们高歌,因为我们感谢!我们礼赞,礼赞生命的伟大与传奇!

一篇新闻题材的作文【二】

??老人为题材的作文

老人始终静静地坐在矮屋前的石梯上,始终微笑地看着过往的人们向他们问候着,却始终收获着旁人的冷言冷语和那双双奇怪的眼神……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用“疯老太太”湮没了老人的姓氏;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开始以消遣老人为开心的热点话题;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大人们习惯用老人来吓唬爱吵闹的孩子们;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匾额如此冷漠无情……不知道,真的不知道,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因为他们自己也忘记了是为什么……

儿时,看着老人安静的坐着,向那些认识的或不认识的人们搭讪着总会有些心有余悸,然后自己也灰溜溜的“逃走”,只留下老人那双让人读不懂的眼睛。大人们都说老人那时造了孽,儿子不成器,现在终遭报应了!

我现在尚且不能参透这因果,何况那时还小。只是说的人多了,也就听得多了,就没有人会花时间探讨了。偶尔会听见大人们训斥孩子:“你再闹,我让疯老太太把你领去”,然后,孩子便会消停了。

母亲还算是有涵养的,从不允许我们这样叫老人,按辈分还得叫她一声太奶奶每次路过矮屋子前,她总是对我笑着,偶尔说上两句话:“上学了?”“放学了?”起初还是有点害怕,但出于礼貌还是点头应付一下。后来,或许是熟悉了,感觉老人并无恶意,也就慢慢熟识了。

每次路过都会与她谈上几句,她有时也会问我学校里有趣的事,我也很乐意说,因为父母大多时候都很忙,没时间听我谈着那些“无聊”的话题。有时间的话,他们宁愿看看电视,或是早早的睡下了。

刚开始的时候母亲还会叮嘱一下我少与老人说话,可后来也不予理会了。童年就这样不知觉的溜走了,我告别了那条小路,也告别了路过小屋的机会。在另一个陌生的城市里,我偶尔也会怀念那小屋,那老人,但那毕竟只是偶尔。

有一次回家,偶然路过矮屋子门前,又看见老人,她还是那样静静的坐在石阶上……人们还是以那样的眼神打量着她……隐约听见她说:“很久没见那孩子了,别人都管我叫疯老太太,别的.孩子见了我也就只会躲得远远的,或是用石子扔我,只有她不会,也只有她会叫我一声太奶奶了”。一时间,我突然觉得有一点可悲,老人真的很容易满足,可是人们呢?连那么一点同情心都吝啬,连那么一声问候都不肯施舍……我向前走了过去,硬是挤出牵强的笑容:“太奶奶,我回来了,吃过饭了么?”她笑着打量我,没有说话……

我回学校的时候,她依旧坐在那里,那样子那矮小,等我走离很远的时候,隐约听到一个声音“放学了就早点回来,在学校被人欺负的时候记得回家”……

或许,人就是这样吧!总是吝啬着,自私着,冷漠着。他们总是让别人活在自己眼里,然后自己躲到别人眼里小心翼翼的活着!又有几个人能像老人一样坦然的活着?不管外界的是非,不管别人说什么。我们总是珍藏着自己的同情心,不肯给别人一点施舍,殊不知,我们只要施舍一点点,哪怕一点点,别人就会感激不尽……

多年以后,坐在矮屋前忍受着别人冷嘲热讽的该会是我们吧?只是怕到时我们不会有老人这样的胸襟了!

一篇新闻题材的作文【三】

??国题材的叙事文

话说有一次诸葛亮,刘备,孙权,关羽四人同乘飞机,突然遇到紧急情况,需要跳伞逃生。这时候才发现机上只剩下三个降落伞包。大家一阵紧张,这时只见诸葛亮摇摇羽毛扇清清嗓子,说“这样吧,山人出几道题,能答上来的,就跳伞,答不上来的只好自己跳下去了”。其他人没办法只好同意。

诸葛亮再摇了摇羽毛扇问刘备“天上有几个太阳?”刘备一想简单,回答“一个”于是拿了个伞包下去了。诸葛亮再问孙权“天上有几个月亮”孙权回答“一个”也拿了个伞包下去了。最后轮到关羽,诸葛亮问“天上有几个星星”曹操一怔,懵了得回答不上来 只好自己跳下去了/ 没想到竟然跳在了海里 捡回一条命。关羽暗自庆幸。

第二次又四个人坐飞机遇到紧急情况,四人一商量,得,还是老办法吧。诸葛亮又摇起羽毛扇问刘备“当年周武王战败绉王的那场战役是?”刘备一想简单,回答“牧野之战”诸葛亮点点头,于是刘备拿了个伞包下去了。诸葛亮再问孙权“那场战役了多少人”孙权想了想说“大概有三四万”诸葛点点头,孙权拿了个伞包也下去了,关羽不禁偷笑想“诸葛亮呀诸葛亮呀,本人可是贯古通今,尤其是军事,这次你可是栽了 !呵呵。” 只见诸葛亮问“他们都叫什么”关羽一听差点没晕过去,只好自己跳下去了, 没想到竟然又跳在了海里 捡回一条命。关羽暗自笑“md,老子命大,看你诸葛老头能把我怎么办?!”

第三次同样四个人坐飞机,飞机又遇到紧急情况,关羽一想,诸葛老头又要整我,干脆我自己跳下去算了,免受侮辱。于是一横心,跳了下去,在空中高速下降中。只听得上面诸葛亮的笑声传来“关羽啊关羽,妄你聪明一世,哈哈,今天飞机上有四个降落伞!”

关羽“啊

 

一篇新闻题材的作文【四】

它所用的材料不多,但对于质量的要求却很高:风筝线要牢固,风筝面要轻却又不能太薄,两边的尾翼要对称等;任何一个步骤除了差错都会导致风筝起飞失败,才更需要我们认真对待。

中国的传统风筝有着吉祥和祝福之意,我们制作的是其中简单形状的三角风筝。风筝上的图案绘画表示不同的象征意义,我们制作的风筝虽然比起市场上的华丽复杂的风筝要简陋,不过它却是独一无二的。指导老师让我们将自己的心意绘在白色的风筝面上,同时又让我想到了里很喜欢的的一句台词:

“Don'tletanyonetellyou'redifferent.”

我们的`青春是一个无法掉头的单行线,因此才给我们更多的惊喜和冒险,这需要我们自己去探索,去创造。工厂里模具翻出来的东西千篇一律,独一无二才是我们需要的东西。不要让自己被套上自由的枷锁,学校不是工厂,学习不是模具。硬来吸收才不会得到所谓的知识。只有亲身体验到了,才能灵活的去运用这些思想。社会实践教给了我们这个道理。

我很高兴这是一次不错的收获。

一篇新闻题材的作文【五】

“难忘的人,难忘的人……”哎呀,它可真难,害得我大脑飞快运转也想不出来。写谁呢?对,就是他了。

他一头乌黑的秀发,个头是班里的“海拔第三”,胖胖的.身子,是家长眼里的小胖墩。虽是个男孩子,却长者一双弯弯的柳叶眉。想起宋丹丹的那一句台词“柳叶弯眉樱桃口,谁见了谁都乐一口。”他十分讨厌自己这双秀眉。不过,他炯炯有神的小眼睛却和高仟的一模一样,真乃“五二奇景”。

要说他的“光辉事迹”却有一箩筐。就说看书吧,他看书十分有特色,那就是一句歇后语“一秒跑完了马拉松——快。说他快,那可名不虚传。记得有一次,他看《三个火枪(qiang)手》看得十分入神,就像一个机器人似的,目不转睛。看到打斗的情节时,你肯定会听到“,。加油。”当主人公战斗胜利后,你一定会看到他手舞足蹈起来。有一次,他竟在上活动课时,在教室外面,坐着凳子,认真地看起书来。同学们都把他当成活人雕塑了。

他也是一个追星族。他是周杰伦的铁杆歌迷。对周杰伦的歌如痴、如梦、如醉,仿佛融入了周杰伦的感情世界。在他的眼里,周杰伦的双截棍舞得最酷。《双截棍》的节奏激越,动人心旋。《最后的战役》可以感受到战争的冷酷无情。《七里香》仿佛一首香诗,一阵清风……你瞧,他又在哼周杰伦的歌了“我就是这条龙………”。

哈!想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我最最熟悉的人。那就是我自己。

一篇新闻题材的作文【六】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是一年四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部分,所以中秋也被人们称为仲秋。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有: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广为流传。

晚上,我和爸爸妈妈来到爷爷家。过了一会儿,伯伯、表哥、表姐……都来了,我们一起共度中秋佳节。为了迎接他们,奶奶坐了一大桌丰富的饭菜。饭桌上,大家一边说说笑笑,一边品尝着丰富的饭菜。饭桌上,大人们总少不了喝酒,所以他们便用酒来互相祝福。我们小孩子不能喝酒,便用饮料代酒,互相祝福。浓浓的`亲情在饭桌上传递着,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

吃月饼也是中秋一大习俗。相传,元朝末年,朱元璋发动农民起义时,用月饼作为秘密传递通知的方法,约定八月十五中秋节起义,起义成功,取得了胜利。后来人们以中秋吃月饼来纪念义军的胜利。现在,月饼已经演变成合家团圆的象征了。

吃过晚饭后,我们大家每人手里拿着一块月饼在院子里赏月。别人都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而今年,却是“十五的月亮十五圆”。今年中秋节的月亮犹如一轮金黄的玉盘,高高的挂在静谧的夜空中,点缀了整个夜空,星星调皮地眨着眼睛,好像在祝我们中秋佳节快乐呢,看着这些星星,我会心地笑了。皎皎的月光像水似地泻向大地,照亮了整个院子,风很轻,月光很美,夜空很静,这一切构成了一副美丽的画卷!

望着那皎皎的月亮,我心想,一定有许多人现在异处他乡,回不了家和家人团聚,就借皎皎圆月思念家人及亲朋好友。

我爱这美好的中秋佳节!

一篇新闻题材的作文【七】

时间过得真过,眨眼间又到了八月十五中秋节——一个象征着团圆的日子!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东亚诸国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节赏月和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

中秋节这一天,我们家的饭菜并不是很丰盛,唯有一个十分的特别,那就象征着团圆的月饼,我们每个人的眼中都蕴含着亲切,甜蜜,幸福和快乐!夜晚,满屋都是温馨的!

人生在世,离离合合,聚聚分分,都不能阻隔人们对这天的向往和期盼。皓月当空,夜如白昼,总有丝丝的牵挂和祝福,潺潺的流进心田。嫦娥也定是在中秋这天,望着月宫的桂花树静思,情到深处,泪水流过脸颊,一串串。她忘情地张开双臂,丝带飞舞,衣袂飘飘。恍惚间,人像鹅毛般飞了起来,她奔向了属于她自己的天堂,一个神话诞生了。

我坐在院子里,仰望夜色朦胧的天空,今晚的月亮很圆很圆,却不是很亮,只有那么一丝淡淡的月光洒向大地!虽然仅有那么一丝,却也令我沉醉于中,无论月亮是否圆,是否亮,在我的心中它都一样!

我爱这个节日,我爱这个充满温馨,充满爱的节日,在这一刻我真诚的祝大家中秋节快乐!更真诚的对我的亲人说我爱他们!

一篇新闻题材的作文【八】

今天晚上,老师组织我们观看了大型电影记录片《人民至上》。这部电影真实的记录了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在四川汶川县发生的里氏8级的强烈大地震,电影真实的反映了在地震灾难过程中发生的一切。

去年的今天是一个令全国人民悲痛的日子,灾难在14点28分这一瞬间发生了。6万余人于倒塌的房屋下,数万人被埋在废墟下,党中央、国务院在第一时间做出部署,胡、温总理等许多中央领导亲临地震灾区,领导了全国人民展开了一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救援行动。在余震不断的情况下,党中央派出人民解放军战士在第一时间赶到灾区进行生营救。地震造成了通讯中断,山体滑坡和泥石流阻断了去汶川的路。很快党中央组织了伞兵从空中跳伞进入汶川进行营救。与此同时,解放军部队、武警部队、公安、医疗队,还有多名将军率领的突击队先后向汶川进发,进入灾区行政村进行营救。他们顽强奋战,有的几天几夜不合眼,从废墟中将一个个生命救出来。他们中有的因劳累过度倒下了,献出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还有一架飞机因地形不利和天气原因在营救中全部遇难了……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大灾面前,许多善良的人都伸出了友爱之手,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和解放军一起参加救援。他们当中大到62岁,小到19岁。这些志愿者中有爱心企业家——陈光标,他带领员工为汶川开辟了第一条公路,第一个停机坪,使得救援物资能源源不断的运往灾区;也有公司经理陈岩等人,他们自己开车进入汶川,加入国家救援队,没日没夜的奋战在第一线;也有免费为灾区运送物资的出租车司机。与此同时,全国人民和华人华侨踊跃捐款捐物;干部、学生挽起衣袖走上街头,排队献;国际组织也积极提供财、物援助。

在这场灾难来临时,许多人都变成了可歌可泣的英雄,值得我们去学习,他们中有用自己身体护住孩子的母亲,有用身体来护住学生的老师……

在这举国同悲的日子,党中央国务院视民之哀为国哀、视民之难为国难,在5月18日发布公告:定5月19——21日为全国哀悼日,下半旗致哀。

时隔一年,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在以人民为中心,科学发展的理念下,在全国人民的关心下,今天的汶川站起来了,田野上重新忙碌着农民的身影;工厂里重新响起了机器的轰鸣;学校了重新响起了朗朗的读书声。古老的村寨也迎来了全新的开始。

影片结束了,这时动人的旋律响起来。我也被深深的感动了,“尊重生命,以人为本”。在党和政府的伟大领导下,四川站起来了,汶川站起来了,我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任何困难都难不倒我们伟大的中国人。让我们手拉手,肩并肩,心连心,同四川人民一起走向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