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4年级上册同步作文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同步作文通用版)

4年级上册同步作文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同步作文通用版)

更新时间:2023-09-06 09:43:11
4年级上册同步作文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同步作文通用版)

4年级上册同步作文部编版【一】

这篇文章向我们描绘了龙潭公园秋天的美景。

写景,要抓住景物本身的特点,也要抓住季节的特点。本文的小作者就是抓住了秋天的龙潭湖进行描写。如“秋天的枫叶火红火红,果树上挂满了各种已经成熟的水果,以及在秋风吹拂下一片片如蝴蝶一般在翩翩起舞的叶子”。这些十分明显地突出了秋天公园的美景。

写景不能单纯地把景物描写下来,那样就会单调乏味,要是调动起内在的深情,并付之笔端,使“万水千山皆有情,”那么文章就声情并茂,感人至深了。本文的小作者就是在描写秋天的龙潭公园的迷人之处带给人们美的享受时,抒发出自己对这一美景的热爱之情。

文章篇幅虽说不长,但小作者已把秋天的公园景色描写得淋漓尽致了。

4年级上册同步作文部编版【二】

1、在今后的教学中,精简课堂,删繁就简,不要低估学生的能力。

2、重视阅读,加强阅读,多读多悟,在读中感悟和理解。

3、重视每单元中课与课之间的联系。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在备课的过程中要进行充分的预设和生成,及时处理课堂生成。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一定会弥补不足,积极向各位前辈老师求教。

4年级上册同步作文部编版【三】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以“儿童生活”为主题,本单元的4篇课文以儿童的视角,表现儿童的生活。本单元教学的重点之一是“阅读课文,能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

《一封信》是本单元的第三篇文章。这篇文章主要记叙了主人公露西的爸爸因出国工作,要半年才能回来,露西因为想念爸爸而给爸爸写信的故事,字里行间透露着真挚、温暖的亲情。题目是“一封信”,实际故事中的露西前后写了两封信。第一封信是露西独自写的,句句都是她的心里话:因爸爸不在,生活中有很多不开心的事,她有满腹的委屈想跟爸爸倾诉;第二封信是在妈妈的帮助下完成的,循循善诱的妈妈成功地将露西的情绪调整过来,在信中向爸爸报告了生活中快乐的事情,把这份快乐和爸爸分享。两封信的内容虽然不同,但是都表达了对爸爸的思念,期盼着爸爸的归来。

教学时,我让学生在学习生字词后充分读文,通过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朗读,在朗读中读懂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重点是让学生找出两封信的内容进行对比。在第一封信的朗读中,学生越来越能体会到露西伤心的感受,特别是几名留守儿童。我问他们:“你们是不是和露西一样想念自己的爸爸?”孩子们回答:“是的'。”我话锋一转,接着问:“可是,爸爸在遥远的地方,当他读到这封信,会是什么感受?”“伤心、难受、不高兴、担心、不放心……”虽然很多词语的意思是重复的,但是他们能真正体会到一种真挚的情感。然后学习第二封信,我让学生先找出信的内容后进行朗读指导,提问:“读着第二封信,你有什么感受?”很多学生说越读越开心了。

接着,我通过课件,先出示第一封信,让学生找出第二封信相对应的内容,对比阅读,抛出问题:露西前后两封信,你更喜欢哪一封?为什么?我让学生先思考,再小组讨论,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最后指名汇报。第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喜欢第二封信,因为第二封信能让爸爸放心,安心工作。第二个学生站起来,这是一个回答问题十分积极,但是站起来常常不知道要说什么的学生。在我的鼓励下,蹭了半天,终于说出喜欢第一封,我继续鼓励他说出喜欢第一封信的原因,但是他说出的原因仍是让爸爸放心,与第一封信相反了。

另一个孩子举手了,这是一个有点懒散,学习不够积极,但表达还比较清楚流畅的孩子。他站起来,很明确地回答了他喜欢第一封信,孩子们又以为是他说错了,部分学生已按捺不住,有的甚至发出了“么、么”的质疑声。好像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喜欢第二封信就是固定的答案,只有回答喜欢第二封信才是正确的。我告诉他们:问题没有标准的答案,只要能说出原因都是可以的。然后再次问站起的那位同学,你喜欢的是哪一封?他还是很肯定地回答:喜欢第一封。停顿了片刻,他接着说:“我的爸爸从小就没有照顾我,妈妈从小照顾我,很辛苦,我想让爸爸知道。”我突然感觉眼睛有点模糊,孩子的回答是我不曾意识到的,他真实的话语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内心。但接下来我有两点需要好好引导学生:

1、表扬孩子真实的回答,说出了自己真实的感受,并告诉大家平时要能发表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自己的见解。

2、引导孩子们正确看待父母的不在场,学会体会父母的辛劳。因为孩子们都是农村的,很多父母不得已外出打工,缺少了对孩子的照顾与陪伴。

通过引导,孩子们体会到了父母虽不在身边照顾自己,但他们一样爱我自己,他们在外面上班也很辛苦。最后我让学生思考一个问题结束这一课的教学:你想做个怎样的孩子,不让爸爸妈妈总为你担心?孩子们现在能各抒已见,说出一些具体的想法。

通过《一封信》这篇课文的教学,我想到了:教学中要尽量给予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孩子们的内心,对孩子们的思想、言行引导也才更有针对性。

4年级上册同步作文部编版【四】

现在是十月一的假期,今天的天气不是很好,雾霾现象重出江湖,虽然是这种天气状况但也不能影响北京市民出行的脚步。在这样一个愉快的假期我同我的家人来到了北京最著名景点之一的北海公园。

由于是假期的缘故路上交通不是很通畅,所以我们选择了最绿色最环保的出行方式乘地铁坐公交。就算是这种天气大街上仍旧是人流不断,经过大约两小时的苦战我们终于“”到了北海公园。这时的门口早已人山人海,排了好久一阵子的队才买到了票。买了票,我们就开始游览北海公园。我们先看了公园里的湖,湖水十分清澈,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波光粼粼,湖面上还漂着十几艘莲花船,好像湖上的莲花。接着,我们又看了公园里的演出,演出都十分的精彩,有跳新疆舞的,有跳肚皮舞的,有敲鼓的,还有唱藏歌的……然后,我们又看了许多的花卉,好像一幅幅用花做的画。

但最著名的还是北海公园里的白塔了,我们美术老师也给同学吗都讲过,北海公园的白塔其实是一座藏族的喇嘛塔。我在白塔的旁边着了好多的照片。我最喜欢的就是公园里的石头,石头都千姿百态,我就像只小猴子,一会儿爬上这块石头上,一会儿又爬到那块石头上,石头有的像乌龟、有的像兔子、还有的像一张床,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呀!

但是很快,时光就从我们的身旁过去了,我们也转完了北海公园,今天虽然没有看到九龙壁,但我今天也还是有收获的,因为我看到了很多壮丽的景观!

4年级上册同步作文部编版【五】

从学生的切身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课上,我先让学生扫清生字障碍,然后通过辩论的方式,针对“第一封信和第二封信哪一个更好”为辩题,进行了激烈的辩论。大多数学生会选择第二封信,观点就是:爸爸远在国外,不想让他担心家里的事。而也有人觉得第一封信更好,理由是第二封信写得那么欢乐,然后又说思念爸爸,就会觉得很虚伪。但是因为第一次辩论,孩子们热情过于高涨,在孩子们激烈的辩论后,我让他们把自己的想法写在作文本上。这样,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课文,理解了露西的心情,把学生带进了露西的内心世界,同时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4年级上册同步作文部编版【六】

??年级数学上册面积换算与改写同步练习

1,12.5公顷=(平方米78000平方米=(公顷

2,68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0.75平方米=(平方分米

3,27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1.4公顷=(平方米

4,4.5平方米=(平方分米24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5,3平方米=(平方分米48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6,4.08m2=(dm26200平方米=(公顷

7,90平方厘米=( 平方米4.3公顷=( 平方米

8,5平方米8平方分米=( 平方米=( 平方分米

9,108平方米=( 平方分米 9千米=(米=(分米

10,2.25平方米=( 平方厘米0.05时=(分

11,18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800千克=(吨

12,375厘米=( 分米600平方米=(公顷

13,2.6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400平方分米=(平方米

14,5.7公顷=( 平方米

15,302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16,0.45公顷=(平方米68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17,5.34平方米=(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分米

18,9平方分米5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