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做好面食作文(捏面食的作文)

做好面食作文(捏面食的作文)

更新时间:2023-11-17 03:32:35
做好面食作文(捏面食的作文)

做好面食作文【一】

拥有一个好孩子是每个家庭,每位父母梦寐以求的愿望。但所谓的好孩子应该是怎样的呢?标准又是什么呢?在这,我不得不提一本书——《我要做好孩子》,这本书告诉我们什么样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好孩子。

书中介绍的是一位小学六年级学生金铃的“好孩子之路”。她告诉我们好孩子不仅要成绩好,心理更要健康,心理健康才能“塑造”一位真正的好孩子,因此“好孩子”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与奋斗,更需要旁人尤其是父母的理解、鼓励和激发。就像金铃,原本在别人眼里各方面并不突出,所以也不被重视,但金铃通过跟家长的“抗争”,老师的“沟通”,于是大家懂她了,开始支持她了,让她走上了“好孩子之路”。现在好多家长都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塑造自己心目中的好孩子,把孩子的兴趣爱好随意篡改,各种补习班、兴趣班排的满满的……却不知道这不仅让孩子们失去了自由,失去了童年的乐趣,更从内心生出排斥感,造成孩子的心里压力越来越大,简直是对孩子的身体尤其是心理的摧残与迫害。

当然要走上“好孩子之路”,我们自身的好性格也不容忽视。金铃“自来熟”的性格和她的善良执着,令她保留了“天真纯洁”的“大道理”。金铃不管是男女老幼、尊卑贵贱的人,都能成为“知心好友”,不像那些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公主、小皇帝那样目中无人,也不会像穷人家的孩子那样自卑。养成拥有快乐、活泼、天真的性格是构筑好孩子之路的阶梯之一。

家长们,你们是否有以上的缺点?好孩子们,你们是否也有以上的优点呢?释放孩子们纯真的童心,活泼的性格,家长真正理解关爱孩子,在孩子的每一个重要时刻,有父母的陪伴、鼓励,“好孩子”就近在咫尺。

做好面食作文【二】

四月份班级推荐书籍是《我要做好孩子》,作者是黄蓓佳。

当老师告知我们这本书的书名时,我一听书名,就觉得这本书应该不好看,因为它把问题放到了好孩子、坏孩子上。怎么样去定义好孩子、坏孩子呢?这本书给了我们答案。

书中讲述的是一位六年级学生——金铃。她学习成绩中等,但她是一位机敏、善良、正直的女孩子。她为了让老师、家长满意,做了种种努力,并为了保留心中那一份天真、纯洁,与家长、老师做了许多“抗争”。最后,和同学一起充满信心地走进考场……

这本书讲述的校园生活,非常真实,语言流畅,情节生动。我印象最深的一篇故事是:当家理财好滋味。在这篇故事里,金铃为了要给幸幸买一个芭比娃娃,知道妈妈不会同意,便想自己攒钱,于是她就萌生了当家这个念头,她是这样说服妈妈的:1、当家理财可以锻炼我的办事能力,这是你一向希望我做的;2、你平常总是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我当一个月家,肯定能提高节约观念,以后不会再大手大脚花钱,这也是你希望我做的。因为金铃要钱有用,所以她给家里的开销十分少,以至于他们家这一个月都非常少吃肉。最后,金玲看着手里的钱一天天变少,决定要妈妈收回她的当家权,她说:“现在我真的懂事了,知道你们养活我很不容易,我决定交回当家权,也不再要求报答。”金铃拿这些钱去给幸幸买了一个漂亮的芭比娃娃,幸幸很开心。卉紫觉得很欣慰,心想女儿真的是长大了。

好孩子的定义不是成绩,因为有些好孩子会怕老师批评他而撒谎,那样就不能说他很好,那怎样才是好孩子呢?善良、纯洁、正直、诚实、乐观、礼貌……其实,每个孩子都可以做好孩子,每个孩子也都是好孩子。

什么是好书,这个问题我本以为我已经解决了。但,当读到这本书时。我不得不从新想一想,什么书才算是好书。

做好面食作文【三】

我出生在农村,从小有点娇生惯养,养成了很多坏毛病,尤其是家务之类懒得做。后来一路读书,离家越来越远,有些事情不得不亲自动手,比方说洗碗、洗衣服之类。我觉得,但凡懒人,其缺点是不爱动手,其优点是喜欢思考,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捷径。

从初中开始我就住校了,所以吃饭的碗必须自己洗。可那时没有洗洁精,也没有餐巾纸,打热水又要排长队,怎么办?我首先撕作业本上的白纸洗碗,感觉吸油性还可以,后来发现长期这样不行。正好从教室到食堂要经过一块菜地,菜地里有很多又大又粗的南瓜叶,于是我决定用其一试,不想效果奇好。接点冷水,用调羹按住南瓜叶在碗里转几圈,又干净又快速,还不用弄脏手。开始的时候,只有我一个人这样做,慢慢地就传开了;开始的时候,只用南瓜叶,慢慢地其他菜叶也用上了,最终导致全校的菜地遭了殃,也许这就是技术进步的副作用吧。

后来读大学,因为爱运动出汗多,衣服要经常洗,毕竟是大人了,得注意卫生、顾及面子,尤其不能让女同学笑话。可洗衣服也是件麻烦事,怎么办?不知那时候有没有洗衣机,反正我没见过,但我的方法和后来洗衣机的原理如出一辙。我首先把衣服放到桶里,撒上洗衣粉,用水浸泡好,然后就去和同学玩了。玩了回来,我就开始用脚踩衣服,踩几分钟,冲洗几次,拧干晾好,任务就完成了,真正动手动脚的时间,前后不到十分钟。和那些一直坐在凳子上,一件一件从头洗到尾的同学比,不知道要潇洒多少倍。我的这个方法,先是在本寝室推广,后来整个宿舍楼的同学都用上了。其中一个有音乐天分的.同学还以此为素材创作了一首“洗衣歌”,将劳动之美升华到了艺术的高度。

成家之后我才发现,一个农村出来的人找一个城市出来的人做老婆真是麻烦不断,而且这麻烦远不象读书时碰到的麻烦那么容易解决。按照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城市文明于农村,乡下人应该向城里人看齐,但理论上的东西一旦用于实践,经常会矛盾重重。两口子生活在一起没过多久,老婆就着手对我的坏毛病进行全面深化改革。首先是吃饭,必须细嚼慢咽、先客后主、使用公筷等等;其次是洗衣服,内衣外衣要分开洗、深色浅色要分开洗等等。我当然不能说这样做不对,但总觉得没必要太讲究。我的理由很充分:在乡下的时候,一大家子稀里糊涂一起吃饭一起洗衣服,不是也挺健康、挺长寿吗?但老婆这个角色往往是不讲道理的,她需要的或者说喜欢的就是无条件执行命令。刚开始,还和她斗争一番,后来发现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为了维护安定团结的家庭局面,我只好忍辱负重。还别说,当自己慢慢习惯了老婆的三规六矩之后,感觉还挺享受,或许这就是文明的力量。

尽管如此,但我还是不想做得太完美。其中方法之一就是经常犯一些小错误,暴露一些小缺点,以此换来老婆的批评甚至“撤职”、“下岗”。就说洗青菜吧,为了让老婆觉得干净,我拧小水龙头,用流水一条一条慢慢洗,这副德行,老婆当然看不下去了,叫我滚一边凉快去。再说洗碗吧,我知道洗完之后老婆总要过来检查,就故意留一点污渍。这样几次三番之后,我最讨厌的洗碗之事就基本告别了。

好好想一想,老婆也不容易,同样上班挣钱,回到家了还有一堆家务,所以有时候她心里有点怨气、顺便发点脾气也是很正常的。我觉得,一个男人尤其是在老婆面前,完全可以傻一点、懒一点,这样就能衬托出老婆的聪明和勤快乃至重要性来,从而达到让她高兴的目的。就像我,一个爷们难道真的洗不了几个碗吗?但知道老婆出差要回来了,故意留的,给她创造一个骂人的机会。因为我心里明白,就算我把碗洗了,她也会从其他地方挑出一些毛病来。

“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散得快。”这是农村老家的俗话,作为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我觉得不仅富含哲理,而且日久弥新。夫妻生活在一起毕竟是漫长而复杂的,如何和谐相处,其实既是一门技术活,也是一门艺术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