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以一种食物传递情感的作文(通过食物表达思念之情作文)

以一种食物传递情感的作文(通过食物表达思念之情作文)

更新时间:2024-04-01 22:45:05
以一种食物传递情感的作文(通过食物表达思念之情作文)

以一种食物传递情感的作文【一】

满文军在台上深情演唱,我却在台下默默啜泣。我这时真正懂了你——母亲。

说起妈妈,话就长了,可以用许多词来形容:烦人,讨厌,唠叨,罗嗦,我可以一口气说出很多。但最重要的是,妈妈生就一张婆婆嘴,唠叨起来叫你头疼。别的不说,就说我去春游的事吧,你就知道了。我要走了,几个同学已等候多时,妈妈叮嘱我:“路上小心,当心车子!累了,自己要注意休息。”我跨出了门槛,她又说了:“要早点回来,不要在马路上玩耍,要听老师的话,遵守纪律;有什么事,记得打电话给我。”我走远了,她还在门口唠叨些什么。我想:她一定知道我听不到了,可那惯性的唠叨还在向前滑行。中午还没过,她已经打来了无数个电话,一会儿问你都在干些什么?没出什么事吧!一会儿问有没有不听老师的话。我听得头都晕了。晚上就更别提了,一个接一个的来电,电池也没电了。看!这就是我的'妈妈!可是有一天……

那天,我作业写得很晚,到了9:30也没完成,摇曳的灯光下只有一个背影,突然一杯热乎乎的奶茶递到了我的面前,旁边还有一双粗糙的手,我回头一看,是妈妈。我凝视着灯光下的妈妈,那深陷的眼睛,那瘦削的脸庞,凌乱的头发,突然发现一天中的妈妈居然老了很多。我轻轻为她抚了抚,发现她原本乌黑的头发中间竟有了几根白发,而我的妈妈才三十八岁啊!我顿时感到内心一阵酸楚。

我感到心里如翻江倒海一般,不能平静,泪水刹那间涌出,妈妈为了我操碎了心,而我却总认为这是唠叨,我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中。

妈妈,你知道吗?无论女儿走多远,女儿的心永远和您在一起,女儿会像您一样坚强勇敢,用一颗真心来爱自己的女儿。我擦干了眼角的泪水,耳边依旧是那首歌。

“你,静静地离去,一步一步孤独的背影,多想伴着你,告诉你其实我是多么爱你……多想靠近你,告诉你我其实一直都懂你。”

以一种食物传递情感的作文【二】

敬爱的李老师:

您的身体好吗?

您想不到我会给您写信吧?虽然我们天天见面,可您知道我在想什么吗?虽然我在您心中一直是一个爱作小动作的学生,可你知道吗?我虽然手中拿着橡皮可我的耳朵还在听着您的讲课。就是因为我手里拿着东西,所以老是受到您的批评,可我这个毛病我想改却总是改不掉。

您知道吗?我每次来到您的办公室接受您的批评时,我觉得像是世界末日到来一般的恐怖和可怕。我想让您以后少批评我一点,我一定会尽快改正的!不要总是在老师、家长和同学的面前批评我,每每让我感到无地自容,因为其他好同学都不和我玩了。

我知道以我平时的学习成绩肯定评不上“文明学生”,同学也不会选我当“三好学生”,可我希望您能给我一个奖,虽然我学习和表现现在不好,但并不代表我以后不好。世界上好多伟人小时候并不好,但经过努力长大后成了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小时候学习不好都被老师赶出了校门,可他长大后照样成了大科学家。我想今后您是否能多给我一些鼓励,我决不会辜负您的期望!

此致

敬礼

您的学生王雅清

以一种食物传递情感的作文【三】

中国的教育理念习惯于让受教育者严格按照教育主持者的意志、愿望、要求、按部就班地进行。几千年以来,无论是封建社会的教育体制还是近代现代的教育体制,虽然在教育的内容上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领导与被领导、支配与被支配的这种关系,却从根本上没有得到改变,学生与教师之间始终存在着一定的不平等的距离。

现在的教育虽然倡导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但由于受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的影响,教师学生都有一种“放不开”之感。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按教师的目的去学习,能考出好成绩吗?面对这样的现实,如何既让学生成才又要与教育要求相协调呢?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首先需要弄清楚的是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什么?那么教育的终极目的到底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教育的终极目的应该是:教育者对被教育者进行的对生活、对学习、对工作、对行为等方方面面的一种良好的综合习惯的培养。

中国有一句俗语叫“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句话隐含了这样一个道理:学习是没有时间限制的,无论是少年、青年还是老年,都要养成不断学习的习惯,这样才能不断进步,这实际上与现在提倡的终身学习是一脉相通的。而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在对事物开始感知认知的青少年阶段尤为重要。这个阶段如果养成了良好的综合习惯,对一生的成长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如何养成这种良好的综合习惯呢?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做好对学生从小就进行“习惯成自然”的培养。前几年媒体上曾报道过这样的新闻:中日两国青少年学生举行“冬令营”联欢活动,日本的学生只有教师组织带队,而中国的学生大多数有家长陪护;日本的学生能够自己亲手制作饭菜,而中国的学生却需要大人们的照顾;日本的学生在寒冷的冬天仅穿着单薄的衣裳,而中国的学生却着数件棉袄还不停地颤抖。两相比较得出的结论是:日本的学生有自己照顾自己的习惯,中国的学生有依赖大人照顾的习惯。

此处笔者并非是褒日贬中,举这个例的目的是要说明:同是生活在一个星球上、同食五谷杂粮的孩子,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异?这难道还不能引起人们的深思吗?日本的孩子为什么从小就会自己照顾自己,而中国的孩子为什么不会照顾自己,这应该与从小接受的教育习惯有关,而且至关重要!

国外发达国家究竟是怎样教育孩子的,我们大多数人只能从媒体的报道上了解一些。但我们是怎样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教育的呢?我们完全可以对照自己的教育方式来进行一下反思:孩子在未入学之前,我们对他们进行的是“孔融让梨”的“礼义”式教育;带孩子去朋友家做客,事先要对孩子进行“循规蹈矩”的“规矩”式教育;孩子不小心做错了事,则对孩子进行“棍棒成才”的“打骂”式教育;孩子们在一起玩游戏,就要对他们进行“爱护新装”的“干净”式教育。孩子在入学之后,我们对他们的教育要求就相应地升了一级:成绩在班上一定要进入前三名,一定要获得“优秀三好学生”的荣誉,各种比赛一定要获奖,在学校一定不能犯任何错误,一定要遵守校规班纪,一定要考上重点高中、考上重点大学;更甚者还对孩子作出了许多“不能”的要求:不能与同学追逐打闹,不能与异性交朋友,不能多管与学习无关的“闲事”,不能去同学家玩,不能带同学来家里玩,不能看电视,不能去上网。凡此种种,在我们的生活中还少见吗?这样教育培养的结果,不难想象,会是一种什么样的“人才”!如果我们的教育总是这样延续下去,那恐怕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综上,我们对教育的最终目的应该报予重新认识和理解。笔者以为,教育并不是一定要教给学生全部的“师知所知”的知识,而是要教会学生“师知所会”的方法,进而使学生养成对学习、对生活、对工作、对做人、对劳动、对行为、对社会等方方面面的良好的综合习惯。学生一旦养成了这种良好的综合习惯,就能使这种习惯伴随一生。这种习惯一旦形成,我们的孩子还需要大人们处处都去呵护吗?所以,我们需要的教育并不是教多少知识给孩子,而是要教会孩子养成一种终身受益的行为习惯。

以一种食物传递情感的作文【四】

那天,学校收书本费,老师让我和小刚但任收费员,而老师在一旁记编号。早晨,我来到学校,校门早早的就打开了,我立刻就跑进教师,看到人还没有全来,可班主任已经到了,我和老师打完招呼放下书包,便神气的往台上一站:哈!这回收费员的工作是我的了。不一会,晓刚也急急忙忙跑进教师,放下书包,快步走到了讲台上。我收一元、五元钱的,晓刚收十元钱的,于是收费开始了,老师开始叫号,一号、二号......随之我们手里的钱也渐渐多起来。

"三十六号"。这时老师叫了这个同学,三十六号在老师那里记上号以后,我便拿上了钱。可是我突然发现他多给了两元钱,我起了私心:嘿!真是天助我也,正好缺个稿纸本。我四下里望望,正巧没人发现。可就不巧的是,旁边的晓刚看见了这钱。于是悄悄凑到我跟前轻声说:”我可看见你私吞了两元钱,下课分我一元钱。我就不打你小报告!“没等我回话,他往旁边挪了挪,继续收钱。我那原本脆弱的心变得更加不安了。拿了这不义之财怎能心安理得。我不能告诉别人这样我不成了小偷?不管了,拿了就拿了,不还了。收完了钱给了老师。

三十六号的同学焦急的'跑到老师跟前:”我丢了两元钱,老师!“说完便伤心的哭起来。老师把钱数了又数,就是没多两元钱。老师问:”谁收的一元面值的钱?“我缓缓举起了手,老师把我叫起来,我感觉额头上渐渐沁出了汗珠,不知道哪来的勇气随口说道:”是正好的老师“,我坐下了。我看了看那同学焦急的表情,我的心动摇了。就算不要稿纸也不要丢了诚信!下课晓刚两手插兜来管我要钱,我拒绝了他,我要还给三十六号。”我立刻给你告老师“晓刚说。晓刚跑去告诉了老师,我把钱还给了三十六号。这回我说了善意的谎言,这是我捡到的,他谢了又谢,我的脸微微发热。老师并没有批评我,还夸我是有诚信的好孩子。现在想起来这是一件多么丢人的事情,不过我从中学习到了做人不能丢了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