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学扎染布料150字作文(扎染作文300字写作的过程)

学扎染布料150字作文(扎染作文300字写作的过程)

更新时间:2024-05-02 08:56:03
学扎染布料150字作文(扎染作文300字写作的过程)

学扎染布料150字作文【一】

欢迎来到贵州师范学院,这里是贵州师范学院广播电台,广播电台隶属于校党委宣传部并由其领导,是贵州师范学院政治团体属性的舆论宣传与文化结构。广播站一共分成四个部分,分别是:

一、播音部 播音部主要负责周一到周五的播音工作,分为早间新闻午间新闻和下午栏目,其中下午栏目分为:音乐类(内容是娱乐新闻、流行音乐、经典电影等)生活服务类(内容是生活小窍门、旅游攻略、天气预报、各地美食等)情感类(内容是亲情、友情、爱情、生活、兴趣、爱好等)介绍类(内容是时代印象、一周一推荐、轻松一刻等)语言类(内容是英语口语、实用的英语小技巧等)

二、秘书部 秘书部主要负责大小会议通知、会议记录、考勤负责、整理数据资料、安排值日工作、以及院史馆的管理等。

三、外宣部外宣部是宣传部和外联的合体,主要日常工作是通过稿件海报横幅来宣传社团的各项工作及活动同时为社团各项活动筹集资金等。

四、网络信息部 网络信息部主要是负责广播电台网页、微博、贴吧、网站、QQ空间的更新以及管理。

五、采编部采编部主要是负责学校大大小小活动的采访以及编辑新闻稿,然后将整理好的新闻稿交给播音部,这是广播电台今年新成立的部门,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以上就是广播电台的简介。我们广播电台相信,这所大学会给你学习和生活的舞台,广播电台也会陪你走过这令人难忘的大学四年,所有人都会恋恋不舍,都会发现自己原来深深地爱着这所学校,包括你,也包括我。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大学的`四年很快就会过去,在这四年间你可以选择你想做的事,喜欢做的事。你愉快的时候可以让我们一起分享快乐,你难过的时候我们也可以一起面对悲伤。只要你热爱广播,热爱广播电台。那么就来加入我们吧。在这里你可以尽情施展你的才能;在这里我们一起工作,一起欢笑;在这里相信你一定会有所收获。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你们是新的力量,有了你们的加入相信广播电台的明天会更美好!以后的日子让我们并肩作战,遇到困难一起解决,快乐一起分享,齐心协力将广播电台做大做强,打出我们贵州师范学院自己的品牌。最后代表广播电台的各位成员真诚的欢迎你们的到来。

学扎染布料150字作文【二】

有一天,布袋、纸袋和塑料袋在街上碰面了,它们谈起了环保的问题。

塑料袋先开口了。它说:“我肯定是最环保的了,你们看有多少人在用我,我可以使用很多次,而你们再看这纸袋,它要是被水浸湿了,就会软掉,甚至烂掉不能用了。”纸袋被气得不行了,它说:“谁说的!我才是最环保的,人们买熟食的时候都愿意用我,我比你们卫生,而且我还可以降解,不像塑料袋埋在地下几十年都不腐不烂,白色污染的罪魁祸首!”

“你们两个别吵,我来说说吧!”布袋子不紧不慢地开口了:“首先,我不说我是不是最环保的,我先说说你们的主要原料吧!”“什么啊?”塑料袋问。“你的`主要的原料是石油!”布袋子说道。布袋子又发话了:“你刚才说你是最环保的,你错了!大家都知道,石油是很宝贵的,塑料袋这么多,都是我们国家宝贵的石油啊!”塑料袋害羞地说道:“唉,我错了。我不该这么骄傲,我原来是国家宝贵的石油……”“你知道你错了就好!”布袋子回答道。布袋子又说:“我再来说你———纸袋,你知道你的主要原料是什么吗?”“我不知道。”纸袋子回答道。布袋子说:“你的主要原料是我国急需保护的树木!如果世界上的人日常都用纸袋的话,那么全世界的森林用不了多久就会从地球上消失,想一想到那时候地球会变成什么样?”“啊!”纸袋子惊奇地喊道。纸袋子红着脸,低着头说:“唉,我以后要提醒人们不要再用一次性纸袋了,还有一次性纸杯……”最后布袋子说:“结论出来了,你们说,谁最环保?”“当然是你了,布袋子!”纸袋和塑料袋异口同声地说。

所以,大家以后一定要多用布袋,少用纸袋和塑料袋。记住,出门买东西一定要拿上布袋子噢!如果人人都注重环保,那么我们的家园将会变得更加美丽!

学扎染布料150字作文【三】

今天下午,妈妈让我学骑车。妈妈帮我扶着,我骑在上面,车把不听我指挥,拐来拐去的,好难学呀。但是我一定要学会骑车。

学扎染布料150字作文【四】

学扎染布料150字作文【五】

文明,道德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凭空说教不如“言传身教”,我要给孩子做个好榜样!在上下楼时我会主动谦让他人通过,有年纪大的长辈搬抬东西时,我会主动凑上去搭把手......日子久了,儿子开始仿效我,学会了谦让,学会了尊重他人。记得有一次,在楼前的拐弯处,有一个母亲骑着电动车带着孩子,也许是拐的有些急,一不小心摔在了地上,儿子不由分说的连忙跑过去,抱起了小弟弟,那位母亲站起来感激的搂着我的孩子亲了又亲!我很欣慰的看在眼里,美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