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情境作文提纲(事情作文提纲)

情境作文提纲(事情作文提纲)

更新时间:2024-05-16 04:56:57
情境作文提纲(事情作文提纲)

情境作文提纲【一】

1、请铭记孩童时期那天真无邪的笑。(用自己小时候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里的故事构段)

2、请铭记青年时期那羞涩的笑。(朋友阅读徐志摩的及他与林徽音的爱情故事,一位老人寻找初恋情人的故事)

3、请铭记中年时期经历沧桑变幻后舒心的笑。(诗文增色。写爸爸妈妈的日常故事)

情境作文提纲【二】

人生在世,不外乎生老病,铭记那些在生命中绽放过异样光彩的花儿,它们将会是我们勇敢走向未来,并回首过去珍惜现在的保证。铭记那些幸福的\'花儿,我们终将拥有幸福。

情境作文提纲【三】

要走的,不论怎么样都拦不住。就像偌大的灵堂中,只剩下我和爷爷又如尘埃一样静默在一片寂里,不同的仅仅是,他躺在冰冷的灵柩里,而我还活着。还活着的还有很多人,不过只有我一个独自面对他即将被火化前的模样。这一刻,我明白了独自面对其实需要勇气。

情境作文提纲【四】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堂精彩的数学课,往往有一个成功的开始。课堂导入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各种教学媒体和教学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唤起学习动机,明确学习方向和建立知识联系的一类教学行为方式。”它是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第一个环节。课堂教学的导入,犹如乐曲的“引子”,戏剧的“序幕”,有酝酿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任务。精心设计的导入,能触动学生心弦;立疑激趣,使学生产生“欲罢不能”的求知渴望,从而情绪高涨、精神振奋地投入学习,以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如在讲三角形的稳定性时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自己拍摄到的自行车、摩托车的停放过程。让学生观看之后,再让他们探讨:为什么把它们的两个轮子与支撑架三点着地就能把其停稳当呢?相反,支撑架收起之后能使它们还稳定的站立吗?在此案例中,教师以学生所熟悉的身边具体事例为依托,引入新知识。教师的设问也恰到好处,充分发挥了“激其情,引其疑”的作用。教师从学生熟知,却又不能做出恰当的解释的身边事例导入,就能使其求知被充分调动起来。由此可见,在多媒体课件中选择身边事例为情境导入时应“当其时,适其时”,才能使我们精心创设的导入情境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这种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图文并茂、动静相融的教学情景,促使学生脑、眼、耳、手、口等多种器官同时接受刺激,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这种交互式的计算机技术为学生的主动参与提供了条件,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

情境作文提纲【五】

笔者对开展情境教学的09级酒店专业(1班学生和采用传统讲读教学方法的(2班学生在英语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方面做了调查分析。

两组学生入学时英语平均成绩基本相同,在学习酒店英语课程一年后进行考核,结果(1班学生的平均成绩为81.50,比入学时成绩提高了25.60%,而(2班学生的平均成绩为69.20,比入学时仅提高了0.06%。

在学习兴趣的调查方面我采用的是问卷调查,主要调查内容为英语学习兴趣的程度:“高”、“较高”、“一般”、“较低”、“低”。结果(1班学生的选项在“高”和“较高”上占到了全班总人数的88%,而(2班的学生有73%的选择了“较低”。

从以上数据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情境教学法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方面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综上所述,情境教学法在高职高专酒店英语教学中的实施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有必要的。所以,为给国家和社会输送更多合格的酒店服务专业人才,我们必将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让情境教学法深入到酒店英语教学的每个环节,培养出能够熟练运用酒店英语知识,具有较高的职业能力和素质的酒店服务人才。

情境作文提纲【六】

数学不是一门孤立的科学,孤立主义的数学文化,一方面拒人于千里之外,使人望数学而生畏;另一方面,又孤芳自赏,自言自语,令人把数学家当成“怪人”。如何使学生热爱数学,就需要教师传播优秀的数学文化,让数学教学变得生气勃勃、有有肉、光彩照人。例如,在讲《圆的认识》这一课时,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地为学生展示圆在人类历史、生活、文化、审美等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比如:“圆与桥梁设计”“圆与中国剪纸”“圆与中外建筑”“圆与著名标志设计”等,让学生欣赏“自然中的圆”,欣赏“人文中的圆”,让学生感受圆的神奇魅力;用数学的眼光解释生活中圆的应用,努力使圆所具有的文化特性浸润于学生的心间,让学生的数学成长与美丽同行。在本节课的实践中,学生对圆的认识、圆的美丽有着深刻的感悟,觉得数学课堂丰厚有趣,数学文化的魅力真正地渗入教材、到达课堂、溶入教学,学生觉得数学非常平易近人,不但丰富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发展了学生的多种能力,这样通过文化层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喜欢数学、热爱数学。 这种超越时空的情境创设,正是借助于先进的媒体技术,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就是一种享受,一种乐趣,这种教学环节的设计,弥补了数学课堂受时空限制的缺陷,填补了学生在学习本节课知识、信息等方面的“空白点”,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了解到数学知识的产生首先源于人类的生活或生产需要,感受到数学在人类发展历史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