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高中作文所用名言大全(高中作文经典名言警句)

高中作文所用名言大全(高中作文经典名言警句)

更新时间:2023-12-01 20:02:00
高中作文所用名言大全(高中作文经典名言警句)

高中作文所用名言大全【一】

比如,在课堂上,说到友谊这个话题时,我给学生讲了一句话Friends can be few, but must be well chosen,很多同学听后会觉得朗朗上口,似曾相识,为什么?其实这句话并非老师完全原创,而且改写了Samuel Patterson 的名言Books can be few, but must be well chosen。下面给大家列出我们在各类考试中常用,并且非常适合改写的名言。

Education commences at the mothers knee, and every word spoken within the hearsay of children tends towards the formation of character. ―― Hosea Ballou British educator

教育始于母亲膝下,孩童耳听一言一语,均影响其性格的形成。――英国教育家 巴卢 H

Education has produced a vast population able to read but unable to

distinguish what is worth reading. ―― George Macaulay Trevelyan British historian

教育造就了一大批人,他们会读书,但是不会区别什么书值得读。――英国历史学家 特里维廉 G M

高中作文所用名言大全【二】

看了关于南京大屠的历史资料,我的内心说不出的伤痛。

那是的事实,那是令所有中国人都感到愤怒和触目惊心的国耻——南京大屠!

1937年12月,日本侵略军侵占南京。进城后,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师团长谷寿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挥下,对我手无寸铁的同胞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的灭绝人性的抢劫、焚烧、破坏和屠。12月15日,日军将中国-军警人员2000余名,压赴汉中门外,用机枪扫射,焚尸灭迹。同日夜,又有市民和士兵9000余人,被日军押往海军鱼雷营,除9人逃出外,其余全部被害。

16日傍晚,中国士兵和难民5000余人,被日军押往中山码头江边,先用机枪射,抛尸江中,只有数人幸免。

17日,日军将从各处搜捕来的军民和南京电厂工人3000余人,在煤岸港至上元门江边用机枪射毙,一部分用木柴烧。

18日,日军将从南京逃出被拘囚于幕府山下的难民和被俘军人5.7万余人,以铅丝捆-绑,驱至下关草鞋峡,先用机枪扫射,复用刺刀乱戳,最后浇以煤油,纵火焚烧,残余骸骨投入长江。令人发指者,是日军少尉向井和野田在紫金山下进行“人比赛”。他们分别了106和105名中国人后,“比赛又在进行”。

《南京》里讲述的是日军大举进攻我国南京中的幸存者的所见所闻。

数十万人成为冷日本军的刀下亡魂,两万妇女惨遭强暴凌辱。他们还说他们在南京太无聊,就请一些妇女来热闹一下。其实那哪是请,简直就是抢他们抓来下至12岁,上至60岁的妇女,让她们受净百般凌辱,如果他们反抗的话,就她们的家人。有些女人和女孩都穿上男孩的衣服,有的甚至把头发剔光了。

日军到了街上后,就肆意屠手无寸铁的百姓。遍地都是尸体。有些人躺在地上装,结果被日本军发现,于是日军往尸体上洒满汽油,一把火,把那些尸体烧成了灰烬。

他们还把进南京的人留在城里,要不然就掉,为的是不让外面的人知道南京的现状。

他们还录下了他们给小孩糖吃,给难民水喝。但是却没录下他们强暴妇女的镜头。他们说日本皇军热爱生命,却在街头肆意人。

我记得,有一个老奶奶说,她小时候和爸爸妈妈妹妹躲在一起,可还是被日本军发现了。他被刺了几枪后,就昏过去。等她醒来后,发现爸爸妈妈倒在泊之中,她跑出去一看,妹妹被丢在外面,了。

有句话说的好:仇恨可以忘记,但是悲伤却不能忘记。

南京大屠是中国人惨痛的记录。

高中作文所用名言大全【三】

是的,“生活中,每个人的位置可能不同,但各有其价值。”我非常赞同命题人的观点,一般说来,位置与价值可能有一定的关系,但仅仅是“可能”,因为价值怎样不绝对取决于位置如何,位置不能左右价值的体现。

一个工地上有三个青年人,他们搬砖砌墙,都干着瓦工的工作。一位记者走过来问了一句:“你们在做什么?”甲不假思索地说:“我在砌墙。”乙认认真真地说:“我在盖高楼大厦。”丙想了想郑重地说:“我在建设美丽的城市。”记者本是随便地无心地问,可被问者的态度和回答的内容却截然不同。记者觉得很有趣,就问清了他们各自的姓名,并把此事记在本子上。不知不觉中五年过去了,记者翻看本又想起此事,尽管费了一些周折,但还是找到了那三个人。然而,三个人的情形却今非昔比、有了很大差别:甲还是瓦工,仍然在砌墙;乙已经成为建筑师,坐在办公室里画着他的图纸;而丙呢,居然成了甲乙二人的老板_国内外闻名的一家大建筑公司的总裁。你看,三个青年曾同处在建筑工地_砌墙的位置上,但因他们的观念不同、所追求的目标不同,其价值体现也就出现了大大的不同。这说明位置不能左右价值。

还曾听说这样一个故事;在一次“关于价值”的研讨会上,一位演说家连一句开场白也没讲,手里却高举着一张20美元的钞票。面对与会的200多人,他问:“谁要这20美元?”一只只手举了起来。他接着说:“我打算把这20美元送给你们其中的一位,但在这之前,请准许我做一件事。”他说着将钞票揉成一团,然后伸开五指,用眼看着手掌上的“纸团”继续问:“谁还要?”仍然有很多人举手。他又说:“那么,假设这样做又怎么样呢?”他把钞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脚,并且用脚碾了又碾,尔后俯视着地上又脏又皱的钞票说:“现在谁还要?”还是有人举起了手来。于是,演说家正式开讲了:“朋友们,方才我们己经上了一堂‘关于价值.’的很有意义的课。无论我把钞票高举过头顶、揉成团平放在手中或丢在地上弄脏它,我们还是想要它,因为它没有贬值—一依然是20美元。在人生路上,我们也会像钞票一样,处于不同位置、遭遇不同经历,但无论发生怎样的变化,只要我们能够想我所想、做我所做、急人所需,我们就永远不会丧失价值。”“说得好!太好了!”与会者以赞美声、掌声表达着自己的心领神会。

上述两个故事均来自于生活真实。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在此,无需学生我再多说什么:价值不受位置的左右,不论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