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作文我家的年味200字(我家的年味作文三年级)

作文我家的年味200字(我家的年味作文三年级)

更新时间:2023-03-26 11:43:12
作文我家的年味200字(我家的年味作文三年级)

作文我家的年味200字【一】

只要妈妈总往超市跑,扔回来大包小包的东西;只要爸爸乖乖地干那些平日里绝对不干的家务活;只要我老被叫来叫去,忙得不可开交,像个小跑腿似的……那么不用翻日历,就知道——要过年了!

为了做好迎接亲朋好友的准备,各种装饰品、花束纷纷新鲜出炉啦!我们家大门上多了一个金灿灿的“福”字,咦?怎么是倒的??“小傻瓜!”妈妈用手指戳了下我的脑门,“把‘福’倒着贴,不就是意味着‘福到’(倒)了嘛?”“哦!”我捂着脑袋,冲进了客厅。哇!好香啊!百合纯白的花朵在绿叶的衬托下格外纯洁,散发着诱人的甜香。目光朝前看去,爸爸往窗户上贴两只“小牛”,小牛手中的上写着“吉祥”“如意”。看来,年味儿已悄悄在我们家漫延开来了……

大年三十:许多亲朋好友光临了“寒舍”,“寒舍”顿时热闹非凡。终于到吃年夜饭的时间了!这可是妈妈、外婆、奶奶齐上阵做出来的。她们可都是各家的一把手呢!一个个色香俱全的菜肴被端了上来,我的口水已在嘴里酝酿好久了。汤圆有咸有甜,象征着团团圆圆;年糕又软又糯,又香又甜,在2009年我们一定能像年糕的谐音般——年年高;外婆的拿手好菜饺子自然是少不了的,饺子的馅儿五花八门,还形似元宝,除了好吃,还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这些充满浓浓的年味儿的美味都让我回味无穷!啊,好饱!

大年初一:到了外婆家,我就被大人们拉去说“吉祥话”。我大大方方地说:“大家好,祝大姐在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身体健康事业有成财源滚滚……”话音刚落,一个个红红的`东西向我飞来,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接住了我的红包。我虽然嘴上一刻不停地说着谢谢,但目光一刻也不肯从红包上收回,小财迷本色尽显无疑。传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哦,因为“岁”和“祟”同音嘛!今天红包大丰收啦,只感觉着红包充满过年那喜气洋洋的年味儿呢!另外在此提一句:今天我就不写作业拉!因为听外婆说,今天做什么,以后一年都会做这件事。所以我得出的结论就是:大年初一前外不要做作业,否则就会一阵年都沉浸在作业的海洋里哦!

大年初五:都说是迎财神的日子,但我觉得,鞭炮、焰火大作,还不得把财神搞得晕头转向,不知道究竟去哪个人家了呢!不过现在管不了那么多了,因为十二点的钟声已经敲响,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一个个焰火朝空中射去,五彩缤纷,美丽繁复,看得我眼花缭乱!火星慢慢落下来,把年味儿带向千家万户。

这就是我家的年味儿、中国的年味儿,充满浓浓的传统气息、又不失现代风味。在这样的新年里,请绽开笑脸,过一个好年吧!

作文我家的年味200字【二】

我的爷爷是北方人,在爷爷的老家,每当过节家家户户都会围在一起包饺子吃。爷爷说,早在古代人们就有包饺子的习俗,新春佳节大家吃饺子,是辞旧迎新、祝福吉祥的意思。每次过年我最喜欢最盼望的也是与爷爷一起包饺子。包饺子要准备好面粉、肉、蔬菜等等好多种材料,所以今天我早早的起床,与妈妈一起去菜场把这些材料搬回家,准备大显身手。

全家人动手,一会儿功夫各种材料准备就绪,可以开始包饺子啦。爸爸先把肉、姜葱剁碎后混合在一起,再放一点盐与酱油,搅拌均匀做成了饺子馅儿;另一边,爷爷正在和面。和面可有大学问,爷爷在面粉里放了几个鸡蛋,把温水慢慢倒进面粉盆里,筷子不停的搅动,所有的干面粉都粘在一起像面疙瘩的时候,又开始用手揉,直到面的表面光光的像橡皮泥,就说明与好了。接下来是擀皮,把面团揉啊揉,揉成像一条长长的小蛇,然后用刀切成一小段一小段,再用擀面杖擀成饺子皮。爷爷说饺子皮要中间厚边上薄,中间厚能防止饺子漏馅儿,边上薄吃起来口感好。我与哥哥姐姐们用手指沾一点点水在饺子皮边上抹一圈,把做好的肉馅放进擀好的饺子皮中,再把饺子皮合拢、捏紧,这样一个饺子就包好了。全家人齐心协力,一眨眼的功夫饺子已经整整齐齐站了一桌。

饺子包完了,现在该干什么呢?对啦,该把饺子下锅了,一个个白白胖胖的饺子在锅里翻滚着,等他们都浮上来,加凉水继续煮。十五分钟过去了,饺子们可以出锅啦…闻一闻,啊,真香!我迫不及待的用手抓起一个饺子就想往嘴里放,“呀!真烫!”饺子没吃到,烫得我不停地吹着手指…奶奶笑着说:“别急别急慢慢吃……”饺子吃在嘴里,味道真美味,好吃极啦!全家人一边大口吃着饺子,一边夸我包的饺子好吃,我嘴里与心里都美极了……

作文我家的年味200字【三】

每逢春节,年味儿就渐渐地萦绕在我们身边。喜庆的红色成为了春节中的一抹亮色,出现在商店、街边,甚至路灯上。随着春节的到来,年味儿也随着人们的喜悦被大家带进了自己家的大门。

王安石曾经写过: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贴是春节不可或缺的传统,家家户户把大红色的对联贴在家门上,营造出一种喜庆的节日气氛。

前几年,我们家都是从商店买一幅对联来贴。可是今年,却得由我亲自创作并书写对联。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活儿。对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要求对仗工整,上下联互相对应,就连古代的七言绝句也很难做到这一点。现在,这个重担就压在了我的头上。

我决定用最工整也最方便的楷书在红色的对联纸上书写一联幅七言对联。思来想去,我采取了普遍许多对联的主题:辞旧迎新。所谓“辞旧迎新”,新年渐渐地来到了我们身边。有了大体的框架,创作对联就显得方便得多了。最终,我创作了这样一幅对联:上联:瑞羊挈寒乘风去;下联:金猴携暖迎春来;横批:辞旧迎新。意思就是羊年带着寒风离去了,而猴年带着暖气到来,迎接新一年的春天。

接下来,就是写对联了。每一个字,我都写得十分缓慢,生怕写错了一个字。但是,当写到下联的“迎”字时,我却多写了一撇。我赶紧换一张纸继续写。终于,我写下了最后一个字“新”。我欣喜若狂,赶紧把对联贴在了我家的大门上。

完成了对联,我心里的大石头放下了,并且骄傲自得地在家里转了一圈。表姐在帮我剪窗花,贴在窗户上;妈妈在卷春卷,香味四溢;其他人到哪儿去了?他们都在走亲访友呢。虽然没了鞭炮,但那浓郁的年味儿还是按时飘到了我们的家里。

买来的对联虽然比我写得好看,但我自己写的对联却不知不觉地令我家的年味儿更浓郁了。

作文我家的年味200字【四】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这一声声整耳欲聋的爆竹声中,我们再一次迎来了令我们期待的春节。这一回,我就来讲一讲我们浙江的风俗吧。

NO。1吃

在大年三十的年夜饭中,各式各样的美食就可以让我们几个吃货“飞流直下三千尺”了!不过,这些美食可是意义非凡的,你瞧这一条如黄金般闪着金光的仓鱼,就希望这我们年年有余;一只只圆溜溜,白白的汤圆,也希望我们一家团团圆圆;还有那一碗金黄的鸡汤,代表了长辈对晚辈“展翅高飞”的期望。

NO。2玩

在小孩眼中,最快乐的事莫非与在年夜饭后放烟花了!不过,在这背后,还带有一个传说呢——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年的怪兽,他无恶不作,人们对他束手无策,只能四处逃避,一直到他们的“救星”来了……

那一年,在年出现的前一天晚上,一位神仙对大家说:“这个怪兽年,虽说凶猛无比,可却有三的弱点:一,它怕亮,二,怕红,三,怕响。”于是人们开始分工,决定于“年”绝一战。

晚上,“年”来了,人们待它走进中心,刷在点亮灯火,把“年”困住,在跑出几个身着红衣的人,他们高声欢呼着,向“年”扔爆竹,到了今天,“年”没了,可这个故事和习俗却流传至今。

这,就是我家乡的年味。

作文我家的年味200字【五】

一年一度的春节来了,经协商后,我们一家三口决定今年春节回到徐溜老家过新年。

一个小时的车程就到乡下的集市了,我感受到浓厚的过年气氛。家家户户门上都贴上了春联和福字,各种鞭炮声噼里啪啦此起彼伏。街上的人们都穿着新衣服,脸上洋溢着欢快的笑容。年货更是丰富多彩,大型的烟花、水果、坚果、糖果让人眼花缭乱。

除夕晚上,我们一大家子热热闹闹吃完了年夜饭,都围坐在电视机前,一边品尝瓜果,一边欣赏春节联欢晚会,等待着新年钟声快快敲响。乡下这边叫“守岁”,可我却不知不觉睡着了。

大年初一一大早刚吃完饭,我就开始给长辈们拜年了,说一些吉利话语,祝他们鸡年吉祥,身体健康等。同时,我也收到了长辈们的祝福和红包,就是“压岁钱”,我感觉好开心啊。

春节过后,我们就回家了,但是老家过年那些难忘的场景还时时回荡在我脑海里。

作文我家的年味200字【六】

记忆中的年味总是恰如其分如期而至的皑皑白雪;记忆中的年味总是对辞旧迎新的满满期待而如今,年夜饭热闹的不是家而是酒店,我们普遍感觉到年味儿淡了,兴趣儿没了。再不回忆就真的忘了,正在变的时代,正在变的庆贺方式,让记忆中的年味更浓、更香、更让人怀念让我们重拾那些被遗忘的时光,打捞起那些记忆中的年味儿吧!

记得儿时,那个时代物资匮乏,过年成了最幸福的一件事。从腊八这天就预示着忙碌新年的开始。妈妈会把早就泡好的8种粮食倒在家里的一只大锅中,和往常一样我用力拉着风箱,伴随着有节奏的声响,灶膛中伸出了长长的火舌,驱散了严寒的冬意!那时一有空就喜欢抢着做灶膛边,你不知道那时一到冬天河里的冰就从河面一直结到河底,那个雪也是白茫茫的一片!这样的时候能坐到灶膛边是多么幸福的事,再来几只烤红署,在那个年代,那真叫一个美味啊!接着家家户户都会做炒米糖,那个小小的圆嘟嘟的肚子的机器,每隔五分钟就一锅香喷喷的爆米花出锅,来个七八锅回家拌着熔化的糖块,随意的挫成方块,揉成圆个,一会儿功夫几袋子的炒米糖就在眼前了!外加街上苹果桔子每样来个8个,再买点糖和瓜子,这样孩子们的年货就算备齐了! 接下来就是我扳着手指热切的期待新年的到来。只有过年,才有崭新的棉袄,头上扎着一朵大红花,心理美滋滋的!除夕了,岁末了。大人们早早的起了床,抓出关在鸡窝里的公鸡,把菜刀磨得更加的锋利,除夕鸡也是要讲究吉利的!不能补刀,一刀见是最吉利的。妈妈一整天都是忙碌的,灶旁的风箱“呼呼”的送着气,菜肴在铁锅里打着滚,院子里

到处洋溢着清香!这是盼望已久的味道,是妈妈的味道!更是那份吉祥的年味!除夕的祭品已经摆在桌上,把酒斟在杯里,庄严的点燃香烛钱纸,祭奠已故的长辈,让他们在另一个国度也过着温暖的年!并祈求他们保佑全家的平安健康!接着放二个爆竹,迎接吉祥的新年!全家老少坐满一桌。一年到头最丰富的肴摆满了桌子!

团圆饭少不了鱼,寄托着父辈们的希望,希望年年有余,有头有尾!不过,在那个年代一碗肉是要从大年三十端到正月半的,所以每天也只能闻闻肉香!吃团年饭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吃饱了不能说不吃了,筷子也不要掉在地上,如果小孩不小心打碎了碗。大人们赶忙会说“岁岁平安”!  新年的钟声敲响了,爆竹声开始响起,孩子们直奔村里最有钱的人家,一只黑白电视早早地就搬到场地中间!不一会儿村里的男女老少都聚集了过来,全村人一起过起了新年!

一天天过去,接着就是正月半了,那也是我们小时候最快乐的时光,拿着烧着的麦穗杆子,从田头跑到田尾,嘴里不停地在说:“正月半捉毛虫,你家的菜铜钱大,我家的菜盘篮大,吃的肥头胖耳朵!”这毛虫总也捉不玩,总想着把自家田里的虫子都赶到别人家去。其实孩子们就是玩火把的借口! 新的一年即将到来,又让我想到记忆中过年的味道了!恐怕也只有在那个年代才有那种心境了!心中不免生出一缕淡淡的惆怅!

作文我家的年味200字【七】

春节是人们最隆重的节日。临近年关,远在异乡打工和上学的乡里人经历“春运“的重重考验,回到家乡,与家人团聚、共庆新年。

快要过年了,人们紧锣密鼓地筹办年货。大年三十晚上,各家各户桌上都摆满了香喷喷的年夜饭。饭桌上,家人有说有笑,唠唠家常,合计合计来年的打算,一起看看春晚,节日的气氛变得更浓了。饭后,老人、大人和孩子一起守岁,祈求新年更加美好。大年初一,家家户户张贴春联、放鞭炮,欢渡春节。人们见面个个面带笑容、互说吉祥话。小孩到本家近房(同一家族的人)去拜年,想多攒些压岁钱。整个乡村处在热烈的喜庆之中。

特别在大年前后,小镇上的集会便成了名副其实的“相亲会”。平时在外忙于打工的青年男女,恰好利用春节回家的这次机会解决了婚姻大事,也好满足家里老人的心愿。媒人约好地点,邀来男女双方见面。媒人帮着搭桥牵线,忙着撮合。双方的家人也都帮着仔细地打量。街上热闹的相亲场面,成了乡村过年风味独特的景象。

然而,在人们的印象中,“年味”似乎淡了许多。尤其是与近几年相比,人们更加怀念过去的春节。虽然过去的物质生活比不上现在,但是“过大年”远不是吃吃喝喝那么简单。吃喝只是物质匮乏年代给人们留过的心理暗示,本身并不是过年的重要内容。主要原因应该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缺失。大多数春联由原先的家人手写变为了街市上的印刷,人们已不能到裁红纸、写毛笔字、读春联的快乐了。人们过去之间的走亲访友也变为了呆在家中看电视或上网······于是人与人之间似乎多了层隔阂。

风俗正在简化,人情也日渐淡薄。原因就在与人们在追求更高物质生活时,却忘记了生育我们的“传统的文化”,令人担忧的是,无论乡村还是城市,这种趋势还在上升。难道以后人们只能在记忆中追寻那种“年味“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