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我读一本书作文600字(精读一本书作文600字)

我读一本书作文600字(精读一本书作文600字)

更新时间:2023-01-08 16:04:07
我读一本书作文600字(精读一本书作文600字)

我读一本书作文600字【一】

妈妈说,四大名著是古代文学中的精华,是传统文化的`珍宝。作为一个中国孩子,就应该好好读四大名著,因为四大名著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贝。

我最喜欢的就是《西游记》了,我现在已经把《西游记》读了三遍了。每一次读,都像在《西游记》里旅行一样,跟着孙悟空一起上天、下地、斗妖降魔,感觉棒极了。

我太喜欢孙悟空了,他就是我的偶像。孙悟空本领高强,会七十二变。敢闯龙宫、大闹天宫,把高高在上的玉帝吓得钻到桌子底下。他太勇敢了!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不怕困难,敢于和一切妖魔鬼怪斗争。看到孙悟空打败了妖精,我会忍不住为他鼓掌;看到孙悟空被红孩儿的三昧真火烧烂了衣服,我会禁不住为他担心着急;看到孙悟空一次次把妖怪骗得团团转,我不由地为他拍手称妙……

在《西游记》的世界里,我一会儿哭,一会儿笑,成了地地道道《西游记》迷。以前我最喜欢的动物是小狗,自从读了《西游记》,我最喜欢的动物就变成猴子了,我甚至告诉妈妈:“以后给我买书包,一定要买孙悟空牌子的。“妈妈笑着说:“你真是走火入魔了!”

哎……没办法,只要沉浸在《西游记》这本书里,我就无法自拔。传统文化的魅力真是太大了,难怪妈妈说它是珍宝,我要一直拥有它。

我读一本书作文600字【二】

虽然读书、思考甚多,冯立却坦言自己不算是一个成绩好的学生。中学时代,他一度不被看好,但超常发挥的高考和自招还是让他幸运地进了人大国学实验班,学了自己最感兴趣的专业。凡是感兴趣的东西就去学,本科期间他在人大、北大、北师大等学校旁听了20门课,“是像选课一样听课写作业的”,他补充,“比起为了名气去听课,可能真正教得好的老师反而帮助更大”。本科期间对他影响最大的三位老师——讲授社会调研方法的潘绥铭老师、讲授文学阅读的王以培老师和指引音乐赏析的毕明辉老师——都是在旁听课时认识的。

“除了与学习有关的奖学金,其他的奖学金我都拿了”,他带着一点自豪,特别说起自己本科时期参加的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这个项目他带着两个同学一起,写了八万四千多字的报告,获得了全校人文组的第一名。课题与名人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有关,初时没人愿意参加,他只好拉来好友与下铺的哥们儿,三个人一起回到他的老家湖北黄冈做调研。“很多名人啊,李贽、闻一多、黄侃、熊十力……”一连串被写在中国历史上的人名从他的嘴里冒出来,“这些人的故居和讲学之地我们全都跑遍了”,“不过收获最大的应该是呼吁复建了黄侃夫妻的合葬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想必是很多人的梦想,对冯立来说,这也是他正身体力行的东西。

2015年是冯立在清华历史系读博士的第二年。从人大搬到清华,问到清华有哪些不一样的资源值得同学们珍视,他最先称赞的不是大家引以为傲的食堂和宿舍,而是仿佛挖到宝藏一样得意扬扬地说,清华图书馆能提供的服务超出一般同学想象,比如说可以办北大图书馆的借书证,这一点很多人都不知道,而且清华图书馆的借书期限为8周,远远长于一般学校,特别是还能借很多台版书,这都是其他学校所没有的资源。这样的口袋一旦被打开,话题就一个接一个被倒出来,他仿佛是对自己的玩具了如指掌的小男孩,坐拥数座自己无比熟悉的图书馆,大到历数全国能够外借台版书的高校,小到一个博士生一个月最多能借59本书,侃侃而谈,显得异常满足。他在文章里写阅读速度时说,“没有100本的阅读量无从谈技巧,没有300本的阅读量无从谈速度”,而认识他的人则戏称,他有时候让人觉得“没有读过几百本书无从与之交谈”。

我读一本书作文600字【三】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古诗以短短的二十八个字,生动地描绘了清明节在他乡的诗人心中的苦闷。当时,天阴沉沉的,诗人在急急地赶路,恰巧又遇小雨,更加剧了心中的苦闷。于是想借酒消愁,向放牧的小童询问何处有酒家,小童伸手一指便是杏花村。

读完这首古诗,我似乎看到了这样的景象:在烟雨弥漫的山野中,在泥泞难行的小路上,总有顶着朦朦细雨,来来往往的扫墓人,他们或三五成群,或形单影只,前去为故亡的亲人扫墓。远山隐在云雾里,近树笼在孤烟前,小桥流水,青山远望,雨洗青草,风吹柳摆。好一个伤感的行旅,好一幅凄迷彷徨的'图画。

诗人只用了“欲断魂”寥寥三个字,便将扫墓人对亲人的思念、对亡者哀悼的心境跃然纸上了。

“断魂”,本是形人们悲痛欲绝的心境,意同痛断肝肠。逝者已去,当时那种哭天抢地的悲情不可能持久,而对亲人的怀念却是永远难于割断,一个“欲”字,又使扫墓人此时此刻怀念逝者的那种断魂般的伤感呼之欲出。

祭奠先人,碑前洒上一杯酒,寄托哀思。环顾四周,唯见一片烟雨茫茫,不见人家与炊烟,何处沽得一壶酒?忽见一牧童骑在青牛背上,吹着一支短笛,悠然而来。上前打听,牧童遥指着远方的杏花村。全诗至为此,凝固成一幅静止的图面,给人留下无限遐思……

杜牧这首古诗已成了清明扫墓的千古绝唱,短短二十八个字,有景有情,唱出了江南清明那醉人的雨、花和酒,衬托着人们对远逝亲人的哀思,情真意切,恰到好处,似一幅淡淡的水墨画,意境深远,寂寞空旷。

我读一本书作文600字【四】

我最喜欢读《西游记》了,因为里面有我喜欢的人物比如:孙悟空、猪八戒、还有太上老君和牛魔王等,但是我最喜欢的是美猴王孙悟空。

孙悟空有很多很多故事,其中他大闹天宫的那个故事特别精彩。孙悟空做了齐天大圣后结交了很多朋友,日子过的自由自在。这天,王母娘娘开蟠桃会令七仙女到园中摘仙桃,谁知一到门口就被孙悟空挡住了,问:“你们来这里干什么?”她们说:“今天王母娘娘开蟠桃会,我们来摘仙桃。”孙悟空一听可高兴了,这下可有吃有喝了。于是他拔下几根毫毛叫声“变”就变成几个瞌睡虫爬到七仙女的身上,一会她们都呼呼睡着了。孙悟空偷偷溜进了天宫,用同样的方法使众仙也都睡着了。他便抱着酒缸喝了个痛愉,大圣喝的晃晃悠悠的走出来迷了路结果走到了炼丹房,他看见有五个葫芦便拿起一个,看看里头有什么东西,结果全是金丹。他便像吃炒豆一样吃了个精光。他吃完了金丹酒也醒了,一想自己把蟠桃会弄的一塌糊涂,把金丹给吃光了闯下了大祸。于是他想逃回花果山,走时还不忘带了一些美味佳肴回去给猴子猴孙们吃。

玉帝知道了,马上派十万天兵天将,托塔李天王、哪吒三太子去捉拿孙悟空。孙悟空手拿金箍棒,在天罗地网里横冲直撞,勇猛无敌。而天兵天将先不说捉不到孙悟空,就是连小猴都没捉住,只抓些狼豺虎豹,他们就败下阵来。

孙悟空还有很多很多精彩的故事,我下次再给大家说吧。

我读一本书作文600字【五】

冯立一直保持着这样一个习惯,每读完100本书,就要写一篇总结性的文章,从一个主题入手,或谈谈读书所得,或谈谈阅读技巧,最后还要为这100本书评选出一个前10名的最佳榜单。已是历史系博士二年级的他已经完成了第17个100本读书计划,仔细算一下,相当于一年读200多本书,平均三天读两本。这样的速度,恐怕绝大多数人都是望尘莫及的,更别提长期的坚持了。

在想象中,这样一个读书大神不仅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还有可能有些“呆气”。然而在咖啡馆见面时,他与所有普通的清华同学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有些胖,笑眯眯的,若非要说有什么不同,大概是他身上有一种少见的自信,有点像老北京的侃爷,仿佛见惯一切随时都能说个不停。他几乎可以轻快流畅地回答所有抛出的问题,对人名非常敏感,对读书时间和数量有着精准的记忆,对陌生人的好奇也早有准备,唯独在提及女朋友的时候才从一个分享会的模式中走出来。“我和我女朋友就是在甘阳老师办的一个学术夏令营上认识的”,这是他第一次露出腼腆而放松的笑容,提醒着大家他只是一个普通的男生。

谈及读书的缘起,也似乎有些普通。只是觉得大学过了一年有些荒废,想看看能读多少书,冯立很轻松地说,没想到大四上学期就提前完成了三年读完300本书的目标,一读就停不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