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寻找与发现作文(关于发现为题作文)

寻找与发现作文(关于发现为题作文)

更新时间:2023-12-23 19:01:05
寻找与发现作文(关于发现为题作文)

寻找与发现作文【一】

于丹老师一开始就问了我们小学生快乐吗?我觉得不快乐,因为我们没有玩的时间,因为我们有写不完的'作业,因为学校不组织实践活动……这个时候我觉得我非常的不快乐,但是又听了于丹老师引用古人的一句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觉得不快乐是我的态度不对,因为我没有把学习当做一种爱好,没有在知识的海洋里去钻研去遨游。于丹老师还告诉我们,学习知识并不是人一生最重要的事情,还要学习人如何去生存的本领,学习如何去劳动,学习如何去感恩,学习如何与人交流,学习如何自力更生等等。在一些调查报告中,这些方面我们都不如美国的小学生。

于丹老师讲了一个寓言:“一天,孔子的一个学生问:‘什么是孝?’孔子回答说:‘色难’。”但什么是“色难”呢?也就是晚辈孝顺长辈,千难万难,也难不过晚辈给长辈一个好脸色看。想想自己,平时总觉得父母对自己的付出是应该的,自己稍微有不如意的地方,就会顶撞父母,还对父母吆三喝四,想到这里,我就觉得自己对父母不孝顺,脸都红了起来。今后对父母孝顺首先要做到“色难。”

通过这次于丹老师的讲座,让我明白了在学校如何去做一个优秀的小学生,在家里如何做一个孝顺的好孩子,在社会上如何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寻找与发现作文【二】

常常听说有热心的名家,为年轻人开列必读的书目。若是立志做学术研究,有些资料确是必须涉猎;但若仅仅是阅读,很难说有哪一部作品忽略不得。阅读是私密和个性化的,名家心目中的经典,只是名家身上的名牌服装,精美是一定的,但不是谁穿上都合身。

好书的阅读需有长久的耐心。流行书刊读着省时省力,但它是用来消遣的,只适宜在旅行或等人的间歇翻看。这种读物着意卖弄新奇情节和机巧文字,虽然能给人小小的快乐,甚至还包涵着点经不起推敲的小哲理,但它顶多能算作一杯提神的清茶,不喝也罢。一本好书中,情节和文字不过是精致的道具,如果光顾对道具喊好,不去体悟道具背后的'深长意味,实在是对好书的辜负。阅读,应该像世故的人判断陌生人的品质,在表象外下大工夫。很多书除了需要细心的阅读,还需要不浅的阅历,经遇过坎坷波折,见识了世态人情,才易懂书中甘苦。这就如同喝酒,总得有些酒量,才能品出酒的种种妙处,若是没点酒量就去强喝,入口全是辛辣不说,醉过之后可能见酒都喊头疼。有作家就曾说过,许多英国人终身不读莎士比亚,是因为在幼年就被老师强迫着背莎剧。

一本好书就是一个丰富的世界,等待着有人打开它,细细揣摩它的骨肉,体察它的细枝末节,感知它的体温、呼吸它的特殊气息,并隐约地认识写书的那个人。某个作者的书读多了,对这个人的了解可能会超过对身边朋友的了解。如果读到了百读不厌的书,还对作者怀有莫名的好感,那就是找到了真正喜欢的书。明白了喜欢谁写的书,就值得去买这个人的全部作品,尤其是要买到这个人的传记,另外还可以搜集关于这个人和作品的评价。这样,就把一位朋友完完整整地请进了书房,成为永远养目养心的宝贝。

找到自己喜欢的书,是很重要的收获。读书人为书耗费了大块时间和大把精力,如果连这点收获都没有,那就像一个人结交了一辈子朋友,到最后找不到一个知己一样令人沮丧。只是,知心朋友是互相沟通和接近的,而喜欢的书却总是躲在书堆里,默默地等着读书人去慢慢寻找。

寻找与发现作文【三】

那天,我们上路了。我们迈出学校的大门,走在街道上,迎来阵阵秋意的凉风,感到舒服和惬意。

渐渐地,这种感觉下意识的消失了,我感觉有些疲惫了,累了。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真希望时间走得快一点,或者下一点雨刮些凉风。但这些都是幻想,有时我实在忍不住了,就会在心里默默地念:“坚持就是胜利...可我们还是坚持不住,头上顶着火热的阳光,我感觉到汗从我的额头滴到了地下。真是苦,但这些还不算苦的。到天桥时我们休息了一会。但这不算好的,因为在人类疲惫的时候休息,会产生惰性,更不愿意走了,会感到脚疼。之后,我们一步一挪的走着,疼着,累着,汗水如雨一样地在我们的`肩上背上。在我实在走不下去时,我回溯起:“坚持就是胜利!”这句老话,就像无尽的源泉,支撑着我们。就这样我一直跟在队伍的最前方,终于赢得了基地的到来。一到基地,大家的本能反应就是冲进宿舍,抢占位置,倒床就睡。也难怪,走了20公里的路,大家都很累了。

午饭后,我们去编了中国结,制成了简易赛车。天色逐渐晚了下来,到我们晚餐的时间了,这回要我们以组为单位去包包子。我们到了厨房,都面面相觑,一脸茫然,不知从何下手。“我来切菜。”我们组的其中一位道。“我来和面。”“让我擀面吧!”我们就这样分工开来,而我也担任了清洗面盆一职。在包包子的过程中,我们也不免提醒对方“要少放盐”“喂,酱油放多了。”“面皮别擀那么大好吗……”我们在一起合做的包子很有特点:有大有小,有面皮厚的有面皮薄的,最主要的是我包包子并不太熟练,但在同学的热心帮助下,还是包出了像样的包子,他们都说我的包子“小而可爱”,像是一个个白白胖胖的脸蛋儿我们一组人围着正在蒸的包子,我们都期望掀锅盖的那一刻——还有5分钟,还有4分钟,3分钟,两分钟……“这20分可真长,总算能掀锅了!”我们不禁感叹道。在锨锅的那一刹那,一缕热气腾腾的香味扑鼻而袭。我们品尝着我们自己的成果,自己的美味,将它吃在嘴里,香在心里,心生一种莫名的欣慰。来时的累已一扫而光!

这次,我的感受颇深:在去基地的路上,虽然很累,却锻炼了自我的意志与毅力;制作中国结,让我了解了中国过去民间的风俗习惯;包包子,让我懂得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尝到了自己努力的成果,这都是在学校学不到的。

第二天,我们开开心心的踏上了返回的道路。跟原先不同的是:我们都没有感觉到累。也许是大家都跟我一样,还在回忆昨晚包子的味道吧。我们各自谈着这回的心得,起兴的,还唱起了歌。总之,这次的基地之旅就在这洋溢着同学们欢声笑语的道路上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