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年味为话题作文600字(以年味为题的优秀作文600字)

年味为话题作文600字(以年味为题的优秀作文600字)

更新时间:2023-12-10 04:41:32
年味为话题作文600字(以年味为题的优秀作文600字)

年味为话题作文600字【一】

今天是小年,吃着香喷喷的祭灶饼、甜滋滋的芝麻糖,听着附近此起彼伏的鞭炮声,——该过年!还别说,这年味儿也越来越浓。

不记得从哪天开始,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不绝于耳,大人们,小孩儿们,一个个玩得欢天喜地。放寒假,要过年,谁不高兴呢?你听,“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的声音传过来,引得过路人也驻足观看。

走在大街上,我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劲,抬头一看,突然发现马路上面挂满彩色的霓虹灯和红色的小灯笼,笔直的马上一眼望不到边都是一片红。从远处看,在那蓝色的天空中,这些彩色的霓虹灯如同繁星点点,闪闪烁烁的镶嵌在空中,而那大红灯笼,挂在那里,别提有多么引人注目。瞧,一排又一排,排列的整齐美观,使我目不暇接,新年,已经向我们走来。

走在马路上,也不像以往那样冷清,现在真是人来人往,一个接一个的临时商铺开业,卖的都是春联、鞭炮,糖果,一家挨着一家,看这家,忍不住又跑到那家。过新年,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我便兴高采烈的的挑选一副。而人群聚集地的十字路口,则有勤劳的商贩摆上包装精美的水果、饮料等礼品,更方便人们的购买。

走在超市里,人们的叫喊声,谈话声震耳欲聋,看什么瓜子、花生、礼品盒,红彤彤的一大片,大多数都围绕着“红”这个字,真是红红火火迎新年。而人们购买食品礼品时,也不像平时货比三家,看好东西直接放入购物篮,看,每一个人的购物篮都堆得像一座小山。

在家中,我们也闲不,全家齐动手,开始一次迎新春大扫除。我负责把我的小屋收拾的干干净净——书整齐地放到书架上,废旧的东西放到垃圾桶里,书桌擦拭得干干净净,OK!望着那干净整洁的小屋,我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高兴——开开心心迎新年!

年味越来越浓,新年正向我们走来!

年味为话题作文600字【二】

以前每到年三十晚上,我们家会依循每年的惯例——在外打工的儿女们回家过年。只要爷爷住在哪个长辈家,那么其他叔叔、伯伯都会携着老小聚集在哪个长辈家。

大年三十,一家人团聚的时光。几杯酒下肚,长辈们聊得最多的就是那些旧时光。他们在以前受过什么罪,尝了什么苦,听得人一下就知道他们是想让我们这些小辈知道过去的那些年,日子有多难熬,也是要我们知道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这样的话题,在这样一个全家团圆的日子更值得探讨。

这就是,年味。

记得小时候,也只有在过年时才能奢望有一件新衣服,并且也只能在大年三十的那一天穿上。年夜饭总是一年里最丰富的一餐,吃饭时,亲人们互相交谈,敬酒。偶尔,长辈们会塞给小辈们一个大大的红包。那时还不会推诿,拿过来就往街上跑,心里乐得仿佛这红包里的十块钱能买下世界上所有东西似的。

这就是,年味。

过年,家里最常做得,就是鸡。舍不得自己养的,就会去挤满人的集市上借着过年砍半天价,买来一只,回来一家人动手。有一次,每年都负责鸡的爷爷突然让爸爸来鸡。爸爸手忙脚乱折腾了一通也没着。爷爷无奈,只能拿上菜刀自己动手——一刀见。之后拔毛,清洗,掏内脏。也就是这时候,家里养着的几条大狼狗能吃到很多肉。

这就是,年味。

然而,这个年……

妈妈问我吃什么时,我道:“随便买点什么吧!”后来,我突然想到在老家时奶奶问我吃什么时,自己却恨不得把所有的食物名称都讲出来。可是,现在……

年味,哪去了?

年味为话题作文600字【三】

记忆中的过年是张灯结彩喜气洋洋;记忆中的过年是鼓鼓的红包、五彩的烟花震天响的爆竹;记忆中的过年是爸妈操办年货的忙碌身影;记忆中的过年总是恰如其分如其而至的皑皑白雪;记忆中的过年是对辞旧迎新的满满期待……而如今,过年似乎只成了孩童时代的幸福回忆。年夜饭热闹的不是家而是酒店,我们普遍感觉到年味儿淡了,兴趣儿没了。再不回忆就真的忘了,让我们重拾那些被遗忘的时光,打捞起那些记忆中的年味儿吧!

“打年糕”

每到农历年底,家家户户都会用糯米磨成的粉打成年糕,并作为春节走亲戚的传统礼物。“年糕”,“年高”,预祝着来年更高,因此,年糕成了民间祝福青朋好友年年登高的好口彩!

记忆中打年糕的人必定是村里力气最大最壮的男人,巧女人们再灶头烧火,把磨好的糯米粉放在蒸笼上蒸,等粉蒸软,就放在洗干净的“石臼”里,男人们挥动石榔头,一下一下的打下去。散开的糯米粉在经过无数次的击打后,和成了一团,“年糕”就打好了,然后大人们趁热把一整团年糕扑在竹匾里,慢慢的用手摁,直到年糕被铺成很薄,那么等冷透了就可以切成一小块一小块,浸在水里,可以吃到3月。我们小孩子最愿意围在那里看打年糕,然后好心的叔叔们会掐一小块刚打好的年糕分给我们,并祝福每一个孩子:“吃块“糕头”,明年长得更高!”拿到“糕头”的我们边吃边跳着去玩了。

“贴春联”

记得小时候,年三十早上,妈妈早已用面做好了浆糊,然后喊我们起来贴、贴年画,妈妈搬个凳子贴,我们负责看是不是贴歪了,这个时候你总会听见稚嫩的孩童声:“左边一点…不对,再移到上面……”欢快而热闹。哥哥喜欢门神画,一黑脸浓须,一白面虬髯,两个武将看守大门,记得有张飞关羽,也有马超赵云……爸爸会从厨房里喊我们:“福字要倒着贴啊。”故名思义就是“福到”。正厅上方是“开门见喜”,灶头旁是“火烛小心”,米仓面缸是“五粮满仓”,猪圈羊圈是“槽头兴旺”。春联贴好了,整间房子喜气洋洋,万象更新的气氛就有了,年味就更浓了。

“放爆竹”

小时候,最开心的,莫过于跟在大人后面放鞭炮。什么麻雷子,闪光雷……都是只敢远观,不敢近玩焉!唯一能过过瘾的就是一大串长长的呲花吧!而且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自家院子玩不够,还要带出去跟村里的伙伴们比划着。男孩子们把几百响的鞭炮拆散,一个个的放,或者插在沙土里排成圈圈放……全然不顾大人的训斥,一不小心会把小脸炸成麻花脸。更有顽皮的男孩喜欢点燃鞭炮吓唬过路的女小女生,这厢被吓得大哭,那边哄笑着逃之夭夭……

“穿新衣”

对于儿时的我来说,过年还有一件最开心的事就是有新衣穿,我可以臭美下。农村的孩子平时几乎不买新衣,一般都是大的穿不着剩给小的穿,只有过年了才会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新衣,那种兴奋那种骄傲不言而喻!年三十晚上总是在镜子前穿着比划再比划,然后小心翼翼的折好放床头,等着天一亮,就可以穿着新衣跟村子里的伙伴聚集在稻场上,攀比着,羡慕着。在记忆中,我最得意的那年就是妈妈给我做了件缎子的唐装,红色的,漂亮又喜气,呵呵,羡煞好多小伙伴!

“拜年”

于大人来说,过年是一年里开销最大的时节,而于孩子的我,最喜欢走亲戚拜年。因为到一家,就会有红包拿,我们叫“压岁钱”。那个时候大人怕我们花掉,总是跟我们说:“压岁钱拿了要放在枕头底下,那么读书就会读得出了。”所以纯真的我总会把一个个“压岁钱”叠好压在枕头下,等春节一过,如数给父母。

又到一年过年时,剩下的是应付一个个“年会”的疲惫与恐惧,静下来,品一口叫作“苦恋”的咖啡,挥之不去的是对岁月的感叹:还是以前过年有味道……

年味为话题作文600字【四】

春的到来,使万物复苏,新的一年也悄悄地潜入生活中,过年了!年味悠悠,使这个年锣鼓喧天,使这个年非同寻常。

浓雾滚滚而来,火锅上冒着麻辣的香气,家人把一锅锅炖热的菜端上桌,我们团聚一堂,我们举杯同庆,热闹的年味在默默不语中展现。

灿烂的烟火在空中飞旋、舞蹈。五颜六色的烟火直冲云霄,在天际绽开,它是无数智慧的精灵,它是一簇鲜艳的花朵。五彩缤纷的年味伴着烟花落地,生根发芽。

篝火在燃烧,我们一个紧接着一个跳过了火堆,这是新年的尘洗,这是新年的祝福。火焰还在燃烧,年味也在其中肆意飞扬。

长辈递出“丰满”的红包,是蕴藏着对我们新一年的期待。学业进步,健康平安,快乐永驻,美好的祝福在鲜艳的红包里,美好的年味也夹在丰厚的压岁钱中。

拥挤的站台,火车飞速急驰而来,人们一拥而上:有的抱着小孩,不停地哄着孩子;有的扛着三四袋行李箱,额头上渗出了许多汗水;有的不停歇地接着家人的电话,脸上却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火车上拥挤不堪,可一想马上能和家人团聚,年味就充满在了街道中。

大年初一,大街上张灯结彩,还未到元宵节,却已挂满了红灯笼,各式各样,五彩缤纷,琳琅满目,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城镇里,有一股浓浓的年味在延伸,它没有尽头。喜庆、热闹的年味在每个人心中,它在无形中变得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