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高一作文书柜里的故事(想象作文书包里的故事范文)

高一作文书柜里的故事(想象作文书包里的故事范文)

更新时间:2024-03-20 17:46:25
高一作文书柜里的故事(想象作文书包里的故事范文)

高一作文书柜里的故事【一】

老奶奶家在树林里,她可会讲故事了,大家都喜欢听。

一场大病后,老奶奶不能说话了,不能讲故事给小动物们听了,怎么办呢?

于是,老奶奶开始包粽子。她把故事都包进了粽子里,谁吃了粽子,谁就会讲故事。

吱吱吱,吱吱吱,啊,来了一只小松鼠。

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

小松鼠吃了粽子,肚子里马上有了故事,可小松鼠不会说话,一个劲地叫:“吱吱吱……”

哩哩哩,哩哩哩,来了一只小狐狸。

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

小狐狸吃了粽子,肚子里也有了故事,可小狐狸也不会说话,一个劲地叫:“哩哩哩……”

吃了粽子不会讲故事,真急人。嗯,还得找个会说话的小朋友。

快看,那儿有个小姑娘在采蘑菇呢!

小动物们高兴得一起冲过去,吱吱吱、哩哩哩、叽叽叽,叫个不停。小姑娘吓坏了,扔下竹篮拼命逃。

糟糕!想个什么办法把小姑娘找回来呢?

有了,有办法啦!它们去采了好多好多蘑菇,撒在山坡上,撒在山脚下,一直撒到小房子跟前。蘑菇就像一把把撑着的小伞,站起来了。

过了几天,小姑娘又来了。嗬,这么多蘑菇呀!小姑娘采呀采,一直采到小房子跟前。

美丽的小姑娘,快来吃粽子,吃了粽子讲故事。

香喷喷的粽子真好吃,小姑娘吃了一个又一个。哈,故事全吃到肚子里去啦!

小姑娘讲了一个又一个故事,老奶奶一边听一边点头,小动物们个个着了迷。

小姑娘回家了,她拎了满满一篮蘑菇,还带了满满一肚子故事,要说给更多的`小朋友听。

高一作文书柜里的故事【二】

一张照片,记载着一个故事;一张照片,讲述了一段经历;一张照片,勾起了一份回忆;一张照片,饱含了一份情感。就是这样一张体形小而意义深远的照片,普通而又不寻常的照片,是多么值得我去收藏。

我最喜欢的照片,是二零零一年正月初一时,在我的新家三楼客厅拍下的。照片上清晰地看见,我和堂哥、堂姐、爷爷奶奶这祖孙五人坐在沙发上的合照,我的手里还拿着一个从面前桌上的盘子里挑出的大苹果。每逢从相册里翻出这张照片时,照片背后的故事,我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那是我两岁时的正月初一,爷爷奶奶带着堂哥、堂姐、叔叔、婶婶到我家作客。在闲聊的过程中,爸爸让我和爷爷奶奶、堂哥堂姐祖孙五人合影留念。知道了我坐的位置后,我急忙找理由,让爸爸先和我上四楼。

上到四楼,爸爸问我要干什么。我把心里话说岀来:“为什么我不是坐中间?”“因为堂姐是你们三个小朋友中最大的,而且你和堂哥都是爷爷奶奶的孙子,当然要在爷爷奶奶旁边。”爸爸答道。“可是奶奶已经这么老了,要是让别人看到会不会笑话我的?”“你这样想就错了,”爸爸接着又语重心长地教导我,“别人怎么会笑话你呢?奶奶虽然年纪大了,但是她为了我们这个家,经历了几十年的艰辛,才有今天的幸福。我们作为晚辈的应当孝敬和爱戴她才对。没有奶奶,就没有爸爸,没有爸爸,就没有你呀!”我恍然大悟,认识到刚才自己出现的错误。如果让别人在照片中看到我坐在奶奶旁边,不但不会取笑我,反而会认为我是一个孝敬长辈、富有爱心的好孩子呢!

我高兴地回到三楼客厅,轻快地走到我拍照所坐的位置上,满怀敬意地拿了一个大苹果,递给奶奶。奶奶微微一笑,把苹果递还给我,慈祥地说:“奶奶年迈了,牙齿不中用了,乖孙的心意奶奶心领了,还是你吃吧!”这时爸爸喊道:“大家看我这里来!”我手里拿着奶奶留给我的苹果,凝望着镜头。只听得“咔嚓”的一声,这一美好的瞬间永远地留在了照相机里。晒出相片后,我又拿去过塑,收藏在相册里。

一张照片,里面有着一个这样的故事;一张照片,令我的思绪飞回到十年前;一张照片,给我一次爱的教育。就是这样的一张既平凡又不平凡的照片,它教会了我要学会尊敬和爱戴长辈。这样,才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让我们的家庭更幸福,让我们的社会更和谐。

高一作文书柜里的故事【三】

渐渐长大的我不再喜欢香甜可口的巧克力,也不再喜欢有趣的电视剧,只喜欢我的小书柜,因为书柜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我的书柜有一个胖胖的'身体,穿着蓝颜色的衣服,分为写字台和书柜两部分。下面是写字台,上面有四层长方形的书架,第二层还嵌着一个小正方形的格子。书架上放着好多书,还有我喜欢的小东西。第一层放着一套《十万个为什么》和《安徒生童话》;第二层放着我的相册,那个小正方形格子里放着我做手工用的纸卷筒和装各类作业本的一个小箱子;第三层放着《小学生优秀作文》和《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等;第四层放着《谜语大全》、《笑话大全》、《漫画书》和芭芘娃娃,还有乒乓球拍。

当我烦恼时,就从书柜里拿出《笑话大全》看,书中的笑话一下子就把我的烦恼抛到了九霄云外;当我遇到不会写的字时,就拿出字典来查;当我写作文时,就从书柜里拿出《十万个为什么》或《小学生作文》来参考一下;当我无聊时,就拿出《漫画书》看一看,也会和我的芭芘娃娃玩一玩,或者拿出我纸卷筒一会儿做个望远镜、一会儿做宝塔玩,马上我的时光又会很快乐了。每次我看完书,都会把书放回原位摆得整整齐齐。

这个书柜是我学习的好帮手、生活的好伙伴,它既是一位满腹经纶的老师,也是我亲密无间的好朋友。我爱我的的小书柜!

高一作文书柜里的故事【四】

今天,我不经意间翻了一下相册,突然,一张照片进入了我的视线:再那个照片上,有一个穿裙子的小姑娘,在种什么东西,小女孩脸上洋溢着欢乐的笑容。忽然,我的脑海里掠过了一个清晰的记忆。哦!原来是小时侯种糖的事,一直到现在,对那件事我仍然还记忆忧新!

我闭上眼睛,时光仿佛回到了十年前。

小时侯在老家时,妈妈经常会栽种一些花,我就天天跟在妈妈后面。妈妈栽花,我就栽花;妈妈浇水,我就浇水。时间长了,耳濡目染的,我栽花的动作学的有模有样的。我一边栽花,一边想着另外一件事。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找了一个阳光充足、土壤肥沃的好地方,把我最爱吃的糖果种了下去,天天盼着它长出又大又茂盛的糖果树来。可是,过了好长时间以后,妈妈的花已经结出了饱满的果实,我的糖果树却连芽也没发。我去问妈妈,妈妈笑着说:“傻孩子,只有植物才能发芽,糖果是发不了芽的!”

虽然,我的愿望破灭了,但我仍不以为然,还是该怎么玩,就怎么玩,心里没有一丝失落感,也不会有烦恼。

我睁开了眼睛,时光又回到了现在。

当时的我是多么愚蠢啊!但小时候的故事给了我许许多多的快乐!

我的心里有些失落,失落的是我长大了;失落的是我不能再过那无忧无虑的生活了;失落的是我的童年一去不还了。

虽然,童年已经过去了,但是,我依然可以从那些照片上的.一个微笑,一个眼神,找回我童年的感觉。

我合上相册,好像又找回了我童年的影子,童年仿佛重临于我的心头!

高一作文书柜里的故事【五】

??写书柜中的老鼠

很早很早以前,有一只猫和一只老鼠住到了一起。那时候,猫并不吃老鼠。 冬天快到了,它们买了一坛子油准备过冬。老鼠说:“不放在家里,我嘴馋,不如藏到远一点儿的地方去,到冬天再取出来吃。“猫说:“行啊。”它们趁天黑,把这坛油送到离家里十里远的大庙里藏了起来。

有一天,北风呼啸,雪花纷飞,天气异常寒冷。有一只又饿又冷的老田鼠来到庙门口,他想庙里也许能找到点儿吃的,就是没吃的,躲躲风雪也好呀,边想边走进庙里。到了庙里,他左搜搜,右找找,什么吃的`也没有,他只好向一堆干草走去,想先躺着睡一觉,再找吃的。他躺在干草上,忽然闻到一股淡淡的香味。咦,这是猪油的香味。他便用鼻子嗅着沿着香味找。他找到一个坛子,小心的打开盖子。啊,原来是一坛香喷喷、白花花的猪油。他高兴地手舞足蹈,边吃边唱,一会儿把小肚子吃得鼓鼓的,吃饱喝足后,躺在干草上便睡着了。

这时,猫和老鼠也来到了庙里。因为风雪大天气寒冷,他们俩不想四处找吃的,便想到那坛油。当他们看到大田鼠和被吃了一半的油时,气坏了。猫一下扑过去摁住了田鼠,田鼠醒过来,喊道“怎么了?快放了我”猫说:“你这个不劳而获的家伙,敢偷吃我们的油。”大田鼠一听,原来是他们的油。他看着小老鼠,眼珠一转,便说:“鼠小弟,谢谢你。我只吃了一半,你那一半我还没帮你运走呢。”猫一听,原来他俩是一伙的,就和小老鼠打起架来。小老鼠怎么解释,猫也不听。老鼠不断地逃,猫不停地追。趁乱,大田鼠背起他吃剩的油逃之夭夭。

高一作文书柜里的故事【六】

学期里,每天放学,骑着公共自行车,开往东湖广场的路上,我基本上都能碰到一对老人。一些时候,是在三点一刻碰到,一些时候则是远远的在书画院望见他们,他们每次都在散步。

每一次碰见,都是不变的模样。老公公瘦得像根麻杆儿,穿着一身灰色的长袖衬衫,一条藏青色的褪色褪得很严重的长到盖住脚面的直筒裤,上面乱七八糟的一条条褶纹被洗得发白,一双手看起来几乎只剩下一副骨架,黝黑黝黑的,上面好像盖着层皱巴巴的皮,手指头上指甲又厚又黄。他的脸又黑又长,看久了可以让人联想到“驴”,上面的颧骨高高突起,深凹进去的眼眶里一双老眼凸了出来。脸上长满了褐色的雀斑,棕黄棕黄的。头发被剃的很短,不到一厘米,被岁月操白了头,只剩下了少数几根青丝。

老婆婆则一点儿也不一样,身上的衣服总是在变,一些时候是花麻色的土黄色短袖,裹一件浅灰色薄布外套,配一条深灰色长裤;一些时候则是灰点点衬衫,棕红色裤子露出脚腕子;还有时候穿的是紫灰色短袖。她是长得很胖的,身上积了一堆肉,走路的时候晃晃悠悠的,手臂明显比老公公胖很多,白很多,一张大圆脸像一个不特别标准的球体,有许些苍白。头发不长,两寸左右的银丝极其柔顺地贴在头皮上。她的腿脚不甚灵便,走路一瘸一拐,没有人扶的时候,一边走,一边摇摇晃晃,好像随时可能摔倒。

每次看到他们,刚开学的时候,老公公瘦骨嶙峋的双手紧紧抓着老婆婆的手臂,一步一个摇晃,陪着老婆婆散步,走的很慢很慢。老公公头上大汗淋漓,不时地擦一擦,老婆婆的另外一只手还抓着一根棕红色的拐杖。大概过了四五个星期,老婆婆手上的拐杖消失了,老公公扶的时候也好像不再特别劳累了,他们的速度快多了,原先总是在东湖广场看到他们,现在都是在书画院就与他们擦肩而过了。他们原先脸上冷冷的表情也变了,开始有说有笑。半个学期过去,老婆婆又拄起了拐杖,不过老公公不再在她旁边扶着了,而是站在旁边,用略显担忧的`眼睛望着她。快到期末了,老婆婆手上的拐杖也不见了,他们还是一如既往的散步,没有一天停过。老婆婆的脸上更多的,是和蔼的笑,老公公的眼睛里,流出的是无限的光彩。

有一次,唯一的一次,陪伴在老婆婆身边的,不是老公公,而是一个看起来十七八岁的大女孩,她们走过我身边时,我正等前面一辆车开过去,老婆婆在对女孩说话:“我那老头子啊,天天陪我走这条路,他很细心的,照顾我很到位,每天为我忙上忙下的……”

老公公一天又一天的陪伴着老婆婆,现在放假了,我不再看见他们,可他们也许还在继续,看似简单的陪伴,想要坚持却格外的难以做到。表面上只是一次又一次的散步,可更深入的看,则是发自内心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