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我喜欢的课外阅读作文600字(阅读课外书的收获600字作文)

我喜欢的课外阅读作文600字(阅读课外书的收获600字作文)

更新时间:2023-11-21 06:15:54
我喜欢的课外阅读作文600字(阅读课外书的收获600字作文)

我喜欢的课外阅读作文600字【一】

闲暇时,我拜读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受益匪浅。其中“教给儿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时间”一建议给我印象深刻。

卢梭的“寓教于乐”总让我困惑,我常常思考:究竟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在快乐中学习呢?纵观今天背负着“升重点,考大学”沉重包袱。

孩子们,他们哪还有心思去玩,哪里还有时间去乐呀!

“一个人在求学时代最宝贵的财富就是自由支配的时间”,虽然减负已不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我们仍能听到许多学生埋怨的声音,细问起来,原来,每天做完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回家还得完成家长的若干作业。邻居家的小男孩,放学回家很少出门活动,就连寒暑假也不例外,每天都关在小房间里做妈妈布置的什么《江苏正卷》、《课外补充阅读题》等习题集的,碰到难题(特别是些联系生活谈感受的题目)必过来问我,细看一下整本习题集,无非是些常见的题目,好些题目与学校统一的练习册雷同,甚至一模一样,而真正能开发智力的题目寥寥无几,孩子就在这样每天练了又练的习题中荒废了自己美好的童年时光。“最宝贵的财富”也在不知不觉中浪费了的。

每每想到这儿,初为人母的我都会发誓将来要让自己的女儿从繁重的“家作”中解放出来,我会和她做游戏,看她画画,欣赏她唱歌跳舞,引导她读书明理,带着她去看路边艺人奇妙的手艺……带着她认识大自然,认识社会学习在学校中看不到学不到的知识。

在社会要求学校给学生减负的同时,我们也呼吁各位家长给孩子减负的。现在正是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年纪,正是他们好动好玩的年纪,如果每一位家长都能正确对待他们稚嫩的问题,欣赏他们童趣十足的举动,多给他们“最宝贵的财富”,我相信每个童年在记忆中都会是五彩缤纷的。

我喜欢的课外阅读作文600字【二】

爱读书的人,往往两个地方是多见的。一是在读书馆、二是在书店。多读书的人,拥有的知识也同样的多;这时候就觉得学的很少,学海无涯。“知识就是力量”这是一位伟人曾讲过的。多读书,多有知识,同时就有力量、财富。在这个知识竞争激烈的时代,没有文化绝对是不行的。知识的卓越也将为个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收入。

我喜欢的课外阅读作文600字【三】

这几天,我读完了《小学生课外阅读》这一本书。这一本书中的故事也都非常的有特性:有的很感人;有的`很有趣;有的有警告的力量。并且每个故事还十分的都很吸引人。让我看了第一遍还想看第二遍、第三遍。在这一本中,我最喜欢的还是“贝多芬”。

这一篇主要讲了贝多芬从小到大经历的一些事情。贝多芬一生的遭遇,是十分悲惨的,他的一生非常贫困,受到病魔的困扰,直至失去了听觉。虽然他遭遇到了许多折磨但最终还是克服了这些不幸,并且为人类创造了富丽堂皇的艺术。

看了这一篇,我深深的受到了贝多芬的感到,尽管贝多芬的生活的道路是非常的坎坷,可是他不畏艰难困苦还是征服了重重的困难,最后,他终于成功了。

我也非常喜欢也非常佩服贝多芬。我佩服他是因为他有不畏艰难,不怕困难的勇气。在我们的身边,也还有许许多多的人像贝多芬一样,是十分值得我们学习。

看完了《小学生课外阅读》这本书,从中我也学到了很多很多的知识。

我喜欢的课外阅读作文600字【四】

这个星期,我读完了《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这本书里有很多章节,每一章节都有着许多好故事。

里面有《冰心,走过一个世纪的爱》《文学名著故事》《战争与和平》《海伦·凯勒》《没有魔法的童话》《贝多芬》《奇妙的声音》。在这其中里,我最新欢的是战争与和平这一编里的《16秒的生抉择》。这是一篇歌颂李剑英烈士的故事。故事中主要讲了20xx年11月14日,兰空某团驻地天气少云,能见度大约10公里,飞行员李剑英驾驶歼击机双机起飞,执行空中巡逻游猎任务。降落的时候,突然遭到鸽群撞击,在短短的十六秒,李剑英没有跳伞,而是‘要调整跳伞’‘看迫降行的话,我把起落架收起来。’、‘我把起落架收起来,迫降!’但是,在离地面39。3米的时候,被高出地面3米的水渠阻挡,飞机撞击后爆炸。

为什么李剑英没有选择跳伞?因为在跑道延长线的两侧680米的范围内分布着7个自然村、一处高速公路收费站和一个砖瓦厂有814户,三个村庄268户,居住着3500口人。他如果选择了跳伞,就会危及到三千五百口人的生命安全,他宁愿牺牲,都不会跳伞。多么高尚的精神、品质,多么的坦荡、无私、多么高尚的境界啊!他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撼天动地的壮歌。我们,都要学习他的精神、品质!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还有很多感人、发人深省的故事,读了,你都会有收获。

我喜欢的课外阅读作文600字【五】

小说叙述十六岁的主人公满怀着上大学的愿望,告别了年迈的外祖母,从下诺夫哥罗德来到了伏尔加河岸的喀山市。到了喀山,主人公就清楚的看到,严酷的现实生活使他上大学的美好愿望顿时化为泡影,因为他必须直面人生,必须首先为生存而受雇去干活。于是喀山的贫民窟、穷街陋巷和轮船码头变成了他踏上人生之路的头一所社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