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有关陶渊明的作文1500(陶渊明 作文素材)

有关陶渊明的作文1500(陶渊明 作文素材)

更新时间:2023-11-17 17:26:55
有关陶渊明的作文1500(陶渊明 作文素材)

有关陶渊明的作文1500【一】

尊敬的五柳先生:

从没有想到过会给您写信。晚生与您相隔一千六百余年,既不能,更无才为赋。然读先生之诗文,觉与君感怀相通,情之所至,不可不表,故写此一信。

君之《桃花源记》一直是历代读书人所熟知的名。其文语言精练而不落俗套,文中的寓意和境界更是为人所称道。说起这文章,就使我依稀联想起四五岁时,我的外公就曾经给我讲过这个故事。当时谈不上深究领悟,心中却感到伤感和神秘,似乎朦朦胧胧明白了一点什么。此后十年,始终没有忘记这个故事和它所带给我的萦绕于怀的莫名情愫。

小学时在父亲的督促下,我半懂不懂地背下了《归去来辞》、《桃花源记》和几首《归园田居》,对先生的和遭遇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如今再读这些诗文看到的不仅是您精彩的文笔、飘逸的风格,更看到了您无奈与洒脱纠缠、落寞和不羁并存的心境。您看似洒脱的感慨背后,是一颗失意且失望的心。“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这既是归于田园的欢快,更是对于苦苦挣扎在尘世之中的悲叹;“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这样的句子也只能出于先生这样看透了尘嚣,阅尽了冷暖的真隐士之手。我喜欢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温情,喜欢您“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风骨,喜欢您“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的不羁。您因为官场的黑暗,所以“不为五斗米折腰”,兴高采烈地“舟遥遥而轻飏,风飘飘而吹衣”,也不过是为了忘怀心头的失落和悲愤吧!能心境旷达,宠辱皆忘地潇洒一生固然自在,但在那兵荒马乱的动荡年代,您又能在哪里找到真正的桃花源呢?我喜欢您的平和与大度,却又看出您不愿提及的心酸与悲苦;我陶醉于您笔下的山水田园,却无法忘记您要逃避的黑暗。一个文人,在面对人情世故的官场、动荡不安的社会时,到底是应该守住良知和人格,艰难地在其中苦苦挣扎,为自己的抱负和理想做一点事,还是应该丢掉乌纱帽,不问国事,不劳案牍,在山水之中发一些感慨——谁都无法做出最合理的价值判断。毕竟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下,谁都有权利做出有利于自己的选择。寄情于山水是无可厚非的,乐于安天命也是无可指责的。我只想冒昧地问一句,您就真能“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吗?

能与您讨论,实属荣幸,若有唐突之处,望能见谅!

有关陶渊明的作文1500【二】

尊敬的靖节先生:

您日日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生活;您欣赏着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自由;您向往着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源。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对于这段话,您是否还记得?不错,这正是您那千古名作《桃花源记》中的一段话。我们在前不久学习了这佳作,我真的感触颇深。您一直期盼着过上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劳作,和乐富足的平静生活。但在那个动荡不安的社会中,这无疑是个梦,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梦。但是在今天,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过上了如桃花园中人们的生活,也是您所期盼的生活没有战乱,和乐富足。我想,您一定很羡慕吧,如果可以,我真想邀请您来做客呢!

在千百年前,您曾胸怀大志,一腔热,希望能够建功立业,报效国家。可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您因不愿与其他为官之人同流合污、祸害百姓,而选择了弃官还乡,从此过上了田园式的隐居生活。隐!简简单单的一个字确如此艰难,谁又能愿意抛弃浮华与功名,甘愿默默无闻呢?多少人选择隐,却又不甘隐。而您为了自己那份初心与坚持,毅然与世俗决裂,过起了隐居生活。而那之后,您在哪,哪里就是桃花源。

茫茫仕途,您看透了官场的腐朽险恶;广阔天地,您尝遍了人世间的喜怒哀乐;白驹过隙,您走过了生命中的黑暗孤寂;千百年后,您的名字铭记于心。

祝:安康喜乐!

汤宁静

20xx.3.7

有关陶渊明的作文1500【三】

陶兄:

久仰你大名了,今日我有幸给你写信,真是人生一大乐事啊!也劳您在百忙之中指教一二。近日,我拜读了您的大作,深深地被您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性格所震撼;也深深地羡慕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清闲;更深深地被您的“衣沾不足惜,但使愿不讳”所折服。

您的大作无不表现出您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对田园生活和隐居生活的向往。酒,是你的钟爱;诗,是您的寄托;菊,是您品格的化身。您居陋室而不悲,因为那里没有现实生活中的污浊;您常常食不果腹而不躁;因为你有食粮。我对陶兄您十分敬佩,您是我心中的偶像。因为你如菊一般,是位隐士。但我不明白,一味的隐居会解决问题吗?隐居,在我看来就是逃避。为什么不学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为什么不学梅“孤芳自傲”!

与其逃避,不如面对,与那污浊的社会一搏,留下千古美名。我还有一事向请教陶兄。酒,乃文人墨客皆爱之物。苏轼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曹操“酾酒临江”,赋诗写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边塞诗人有“葡萄美酒夜光杯”……但到最后,哪个不是“借酒消愁愁更愁”呢?既然如此,为何要靠酩酊大醉来增加自己的痛苦呢?陶兄,您也是诗坛之中爱酒之人。您能告诉我原因吗?您是否亦是为了逃避而用酒来麻醉自己呢?用酒来控诉自己处境的不平吗?还是用酒来寻求那短暂的快感呢?若我所问有不当之处,还望陶兄您能勇敢地面对现实,成为污浊社会中的一枝菊花,一枝独秀。

人各有志,只要您认为自己所为没有违背自己的原则,也就此生无憾了。陶兄,打扰了,就此搁笔。此致敬礼

您的仰慕者:朱江鹏

有关陶渊明的作文1500【四】

千年前,你,作为身处晋末乱世的隐士,少年时曾胸怀大志,接受儒家思想,希望建功立业。但在出仕了一个时期以后,现实让你无奈,你不愿与当政的人同流合污,便选择了一条退隐归耕的道路。

初识你是在你的家,桃花源中五柳后的小居。你的家在一片与世无争的静谧的土地上,在吁陌交通的鸡犬相闻间。我叹你如何寻得这一方净土,山也清丽,水也清丽;人皆安详,心皆安详。你欣然地右手执卷,左手牵壶,来往于这片山水田园间,微醉的身形挪移着,映在那些池竹稻麦上。壶中的可是那忘忧醒神的酒,让你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手中可是那千年无人懂的丹青妙卷,唯让你不求甚解地会意去了其中的快乐?人世间没有你陶渊明,可你到底身处天地间,身处那一片桃花源。

你忆起归家的情景,欢喜与释然写在脸上,荒芜的山径,还依稀留着些一般不愿随流而去的松菊。仆童相迎,他们身后,还有你尚未更事的孩子倚在门边。当然,还有使人敞怀的好酒在杯中静候。你坚定地说:“隐,我没有选错。”

是啊,多少人试图作出这样的选择,走出的又有几个,出而不复人的又有几个?心不够恬淡,哪怕是淡泊明志的诸葛孔明也坚守不住那一亩三分净土。却唯有你,为那一壶一卷与世俗决裂,毅然把自己“关”了起来。隐,使你守住心而不动。世间纷扰,诱惑却也不可避免。你当年无心而出山时,定不曾多想鸟倦飞而知还之日。可这日子来得到底是快,也使你悟得更快,放得更快。时至今日,我依然仰视着你释怀的神话,坚信着包容万物而无染的心胸的存在。还有你的文章,隐退尽了锋芒而泛着桃花源间的落英之芳与东篱黄花秋放之味的气息,一起塑起了我心中那个壶卷于手、坦然于胸、土灰掩面却神采非常的你--陶渊明!

陶潜,也许你这一生的名声也便是你一生的铭记,一生的宿命:你埋没于世间滚滚风尘中,潜进那自乐的心灵家园里。俗世寻不见你的神采,九泉却掩不尽你的魂风。千百年后,你浮现于我面前,你,陶渊明,那南山下的采菊老人,却似无意地携走了我心间的一瓣菊香。

采菊东篱下,举目眺南山。

南山不可见,唯觉香满怀。

有心云常在,倦飞鸟无从。

笔泄山野句,神醉酒壶空。

有关陶渊明的作文1500【五】

尊敬的陶渊明先生:

您好!

听说您是一个隐居山林,自给自足的世外高人,我很感兴趣,于是我除了您的一些资料,知道您的生平和您所生活的年代,了解到了那个年代是一个很黑暗的年代,而您在那个年代里保持着自己个性,选择自己愿意的生活,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通过您的作品,我揣摩您的内心世界,我发现您内其实没那么洒脱,其实您的内心很苦,您对那个世界的黑暗统治极为不满,但您知道自己无力改变那个现实世界,所以您只能够选择辞官归隐,选择那离黑暗远一点的躬耕田园生活。也因此您把理想寄托在您的笔下,您的诗文当中。

进入中学,我们学习了您的不少作品,有《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有《归园田居》、《饮酒》等,课余时间我也阅读了您的您的不少有名的作品。接触您的作品后,我感觉与您走的越来越近了,也慢慢的崇拜起您来了。您在《桃花源记》里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那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自由快乐,彼此和睦相处,是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我知道您十分向往和一直追求那样的美好世界,您也知道老百姓们也很向往那样的美好世界。尽管您的愿望没有实现,但是您的世外桃源一直都是后人们想要实现的愿望。我喜欢您笔下的世外桃源,也希望这个世界永远和平美好。同时,我也在此由衷的赞叹您的丰富的想象力。

陶渊明先生,最后我要说的是,您是传奇,更是经典!

有关陶渊明的作文1500【六】

陶先生:

你好!

你知道吗?当东篱的黄菊,苍翠的南山。相与还的飞鸟在夕阳下交相辉映事,我不禁在心中感叹你那超远脱俗,不为名利所惑的心境,好一幅晚秋见山图,大自然的纯真意趣全都投映到了你的诗里,也投映到了我的心里。我想这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应当是你所终生追求的吧。

喜欢你不矫揉做作、不做违心事的性格,更喜欢你笔下“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源。

没当想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美景,每当想到“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佳话。心中的向往之情,油然而生,但当我了解到当时也民不聊生。动荡不安的社会时,不仅对有着引人入胜文笔的你充满了敬佩之情,想到,那没有剥削和压迫、人人平等、自由、美好的生活,便是你对人民大众的美好祝愿吧。

你的志向是如此的“出淤泥而不染”,哪怕是“草盛豆苗稀”的劳动,你似乎不以此为苦,反之以此为乐。

你的作品,在黑暗的东晋大放异彩。

你的性情,在如今的社会放出光芒。

最后,祝愿你在遥远的东晋找到属于你心目中的桃源。

92%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