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科研人员研究疫苗的作文(关于接种疫苗的作文500字)

科研人员研究疫苗的作文(关于接种疫苗的作文500字)

更新时间:2023-11-13 04:23:35
科研人员研究疫苗的作文(关于接种疫苗的作文500字)

科研人员研究疫苗的作文【一】

昨天,我们学校组织所有班级打疫苗。

上午,我们的班主任胡老师,在第二节课下课时走进教室喊了一声“所有人出去排队!”我们到外面排好队,不知道要干什么去?这时,陈梦馨同学说:“好像是去打疫苗。”听到打疫苗三个字,我顿时害怕起来,脑海中浮现出了许多小时候打针的画面。

我们走到多功能厅门外,老师开始报着名字。听着一个个的名字,我的心加速跳了起来。“方明萱!”老师点到了我的名字,我越来越紧张,感觉心都要从身体里跳出来了。

老师领着我们进了多功能厅,我跟在几个女生后面排着队。我看见一位刚打好针的同学,就问他:“疼吗?”“不疼。”他面无表情的回答着。接着,我又看见了一位满脸泪痕的同学,她一边哭一边嘀咕着:“好疼呀,呜呜呜!”说完,又哭了起来,她这个举动吓坏我了。顿时,我心里涌出了许多问号:打疫苗到底是疼还是不疼呢?

这时,我看了一下窗外,外面乌云密布,连鸟儿都不唱歌了。

终于到我了,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坐上了椅子。医护人员让我把左边衣服袖子撸起来,我乖乖地照做了。只见阿姨从一个箱子里拿出一个一次性针管。再从另一个箱子里拿出药水,把针管插进药水瓶里,把药水吸进针管,再在我的胳膊上涂抹了一些消毒水。看着阿姨这娴熟的动作,黄豆般大的汗珠从我的额头上往下冒。突然,针扎了进去,嗯?不是很疼吗?开始注射药水了。“好辣,好辣!”我喊到。阿姨拿出蘸过消毒水的棉签帮我按住伤口。过了一会儿,我感觉疼痛像都飞走了一般,舒服极了。原来,打疫苗也不是那么疼嘛。

这时,我又看了看窗外,外面的乌云都散开来了,树上的小鸟儿也唱起了快乐的歌曲来,我顿时觉得春天又回来了。

这次打疫苗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凡事不要还没有尝试,就去否定它。

同学们,打疫苗不仅是为了保护我们的生命安全,也是为国家减轻了负担,你们也来打疫苗吧!

科研人员研究疫苗的作文【二】

不妨问问自己:在工作中哪些问题是急需解决的?是课堂教学质量不尽人意?还是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理想?这样做往往能帮你发现你所需要的问题,如: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如何确保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又如,有些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很有成效,特别是对一些“捣蛋”的学生的教育管理很有一套,于是有些教师就提出:能否用非常规方法对班级进行管理?

科研人员研究疫苗的作文【三】

转眼间又到月底了。

这个月最重要的是把陈大伟老师的《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读完了,断断续续,总算看完了。

谈起读这本书的初衷,主要是由于自己对教育科研的痴迷,感觉自身理论功底太薄,于是就搜寻相关书籍,加上先前零星地对陈老师的文章的拜读,深深的对陈大伟老师的思想所吸引,就有了深入读这本书的冲动和!

网上购书,方便及时。拿到书本,封面上的一句话吸引了我:爱自己,栽培自己,做一个幸福的科研型教师。是啊,从教二十余年,怎么就没有感觉的做教师的幸福呢?问题在哪里?陈老师的经历给了我最好的诠释,他从一般中学教师,到政教主任、教科室主任,副校长、校长、教授;从中学到中专,再到大学,一步一个脚印,坚实而有力,快乐而充实,一路前行,一路思考,有过迷茫,有过徘徊,披荆斩棘,走出了自己的一片蓝天。

这本书采用《论语》对话式的结构,读之不在浮躁和厌倦,似陈老师就在眼前,两位对话老师睿智的见解和提问及迷茫,似乎与自己有关,不敢有半点马虎。就如陈老师在自序中所言,大多一线中小学教师做教育科研"乘兴而来,败兴而归",自己亦有同感。陈老师以人的幸福生活为依归,致力与从人本的角度思考教育科研的立场,打破了单纯理论的单调与乏味,开启了工作、学习、生活一体化的自我专业成长的新思想。

佛语云:"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窥道在天在屎溺",文化无处不在,关键要培育自己的"道法自然"的意识,有了这样的意识,何时不学习?何处不成长?

这本书共分五个话题:

之一:教育研究,我心有主。陈老师用《中庸》里的一句话开始:"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从哲学层面上思考和研究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意义,是整个讨论的灵魂和核心。

之二:修炼发现研究问题的慧眼。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研究、实施行动、反思总结是如何做研究的一般方法。问题是我们的朋友,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发现问题的过程就是我们认真实践过程、思考的过程。

之三:规划研究行动。良好的计划是成功的开端。思考研究价值所在,意义如何,怎样界定范围与对象,研究思路是否清晰可行,具体研究内容能否操控等等。也就是说,做一项研究应该问一下自己:为什么要做?要做什么?怎样去做?结果会怎样?这是我们必须首先要弄清楚和思考的。

之四:脚踏实地做研究。"行生于言",再好的计划,没有行动都是一句空话。计划很重要,行动更重要。具体如何做,不同的研究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

之五:成为优秀的研究型教师。"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做教育科研就要做到实事求是、尊重他人、维护儿童权益。同时,充满人文关怀、理想主义,拥有怀疑精神、不畏艰难,采取合适、有效的方法,如此,我们才能实现快乐、幸福的专业成长,才能感受到从事教育职业的美妙所在!

书是读完了,读了之后,又记住了什么呢?又何必去记住一些什么呢?我想,读书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不能刻意去追寻什么,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思想,反思自己的行为,指导自己的行动,感觉不到苦,体会不到累,在无言中度日,在不知觉中成长,这也许就是我读书的目的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