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写母亲的作文(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写我的妈妈)

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写母亲的作文(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写我的妈妈)

更新时间:2024-04-09 04:04:34
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写母亲的作文(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写我的妈妈)

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写母亲的作文【一】

清晨,小街上异常的繁忙,人来人往象畅通的小溪。忽然,两辆自行车撞在了一起,两个小伙子吵了起来,互不相让。像一块石头横在街中,“小溪”流动缓了下来,渐渐停滞了。

有一个上班的大汉走了过来,大声的喊:“快点让开,人家不用上班吗?”小伙子说:“不让。”大汉生气极了,又跳又骂。

一位妇女骑着自行车小孩上学。妇女喊道:“快让开,别人不用上学上班吗?你们拦着别人的路了。”小伙子听了妇女的话,生气地说:“讨厌,不关你的事。”

一辆货车开了过来,车主气冲冲地对小伙子说:“你们也不想想,堵在这里不让别人走,上班的、上学的、运货的,都被你们拦住了。”

小伙子也气冲冲地回答:“我们的事不用你管。”货车车主气得脸都红了,不停地按着喇叭……

就这样,大街上越来越吵,住在路旁的居民都来到了街上,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两个小伙子看到这么多人围着自己,有点不耐烦了,可就是不肯互相让步。

这时,一位老奶奶走了过来。她对小伙子说:“我们应互相让步,互相友爱。你们看,因为你们两个吵架,就堵住了这么多人,耽误了他们的时间,值得吗?你们互相让一下,事情不就过去了?”两个小伙子听了老奶奶的话,低下了头,对在场的人说:“对不起。”说完就让开了。

于是,大街上的人和车又开始流动了,“小溪”又变畅通了。

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写母亲的作文【二】

冬天的一个晚上,窗外刮着凛冽的寒风,飘着鹅毛大雪。

吃过饭,妈妈收拾完碗筷,便坐在炕上,穿针引线缝制一件棉衣。我坐在灯下做家庭作业。屋子里静极了,只有墙上的掛钟滴滴答答地响着。

也不知过了多久,我做完了作业,便钻进暖乎乎的被窝,很有兴趣地看着妈妈做活。只见她埋着头,一针一针地缝着,那针脚又密又匀。不一会儿,线用完了,她低下头,用牙齿将线咬断,重新穿好线,把针尖在头发上蹭蹭,又埋下头继续缝起来。这件棉衣比较大,我猜想,那一定是给姐姐缝的。其实呀,妈妈也该给自己缝一件了,她那件棉衣也穿了两三年了……不过这棉衣的面料看上去老气了点……我想着想着,不知不觉睡着了。

睡着睡着,我被一阵咳嗽声惊醒。我揉揉惺忪的眼睛,定眼一看,都十二点多了,可妈妈仍然在灯下缝着。夜深了,窗外的风越刮越猛,雪花变成了雪粒,打在窗上啪啪直响。屋子里已经很泠,妈妈缝一会,就用嘴呵呵手。我心疼地说:“妈!您该睡觉了!”妈妈抬起头,吃惊地问:“吵醒你了?你快睡吧,我一会就好。”哦,我想起来了,明天姐姐要到县里开会,难怪妈妈要连夜赶制呢。

第二天一早,妈妈把我叫醒。我起床一看,炕上放着一件新棉袄,桌子上摆着热腾腾的饭菜。妈妈平静地对我说:“快洗洗脸吧,上学前,把这件棉衣给东头的五保户王奶奶送去。”我听了先是一愣,接着,一股暖流便涌上心头,我一下子搂住妈妈,激动地说:“你真是个乐于助人的好妈妈!”

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写母亲的作文【三】

我的表妹叫王一航,她喜欢舞蹈,学习成绩也很好,但唯一不好的是有一股驴脾气。

她长着一双大眼睛,苗条的身材,扎着一对带着蝴蝶结的小辫。走起路来小蝴蝶结摇摇晃晃地,十分可爱。

她是一块学舞蹈的料,每次写完作业她就练舞蹈,一会儿下腰,一会儿劈叉,直到练到满头大汗为止。有时我说:“小妹,别练了,歇会儿吧!跟姐姐去吃雪糕,再看会电视。”小妹却说:“不行,昨日没练,这天务必补上。”小妹真的是个很用功的孩子呀!

说起她的驴脾气来,我简直是服了她啊!记得有一次我说:“小妹,我跟你说一个人,从前有一个人姓驴,有一个很大的驴脾气,叫人忍无可忍,这个人就是王一航。”她一听,就挎着我的胳膊,然后就伸出她那长长的指甲,边绕边学驴叫,伸出连个小手指使劲掐我。还有就是她不顺心时,她的脸上立刻就会晴转阴,我想:这是驴脾气又来了。果然,她冲着姥姥大喊大叫,使劲的跺地板。

其实除了有脾气之外,她也活泼可爱,还有一股机灵劲。有一次我跟她玩捉迷藏,我藏在了卫生间里,半天没有动静,我得意地想着,这回小妹输了。谁知,小妹喊道:“姐,姑姑叫你吃饭。”我想都没想就从卫生间里走了出来。小妹看见我从那出来了,上去一个箭步就抓住我,她高喊:“抓住了,抓住了。”这真是把握气的半。

这就是我的驴小妹,虽然驴,但她让我感到了快乐,我十分喜欢她。

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写母亲的作文【四】

一次数学考试,我的成绩严重下滑,数学老师林老师点名让我放学后留下来。我忐忑不安,不用说,肯定是要将我骂得狗淋头。

放学后,林老师先是耐心地向我讲解了题目,再是让我改正。有一题我怎么也理解不了其中那抽象的奥妙。连续三次,我都做错了。我原本就不平静的心变得更加浮躁,再次审题一样是漏洞百出。

林老师似乎看穿了什么,将我带到了办公室里。她拿出了一个数位板——屏幕,上面有一个红色的十字架在四个角跳来跳去。林老师让我什么事也不要想,就盯着十字架看。

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我的目光随着十字架转移。突然,屏幕黑了。

“林老师”我转过身一看,林老师早已不在我身后。“在这三分钟内,你的注意力一刻都没有转移过。你全神贯注时,甚至都没有发现我离开了。”

老师的话我似懂非懂,于是又坐下来听解题的方法。事情不尽人意,我还是没有完全听懂。“值得欣慰的是,你已经比上次进步了。你的心已经静下来许多,注意力也更集中了。回去多查一些资料,就离成功不远啦。”老师摸摸我的头,看了下表,又说:“时间不早了,下午早些来。如果还不能理解的话,我再给你讲。”

尽管已经上了初中,告别了小学生活,但林老师尽职尽责的形象一直深深地烙在我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