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坏事变成好事的事例作文(没想到坏事变成好事了作文)

坏事变成好事的事例作文(没想到坏事变成好事了作文)

更新时间:2023-12-08 17:03:18
坏事变成好事的事例作文(没想到坏事变成好事了作文)

坏事变成好事的事例作文【一】

我们班的好人好事,那可不少,最近我们班又发生了许多好人好事,有好学生做的,也有那些调皮学生做的。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首先给您介绍的是--小郭,郭宜含。提起他,我门班同学准会想起他不光彩的事迹,总会想起他流“大米”的情景。但是本人今天介绍的是另一个他。

我们班负责洒水的小殷“同志”总是来晚,而小郭看见教室里没人洒水,他不像教室里其他同学一样示而不管,而是拿起洒水壶下楼接水去了。他先洒了走廊,又洒了教室。他洒水的过程中不像小殷“同志”洒得时候是不是有人大声小气地说:“你怎么洒得,洒到我衣服上了。”可见小郭洒得多么认真。这足以表达他对班级的热爱。

本人再向你介绍一位--魏舒捷。

星期三,我们听完报告会,走到教室前的时候,我们看见掉了可是没人管,杨老师就把它捡了起来,拿回了教室。魏舒捷到了教室,莫不做声地就拿起手抄报和胶带就去教室外贴。

这就是好人好事,只要你用你那双大眼睛认真观察,就会发现你身边的好人好事。愿好人有好报。

坏事变成好事的事例作文【二】

也许,有那么一个人,在前面一辆车子歪倒时,走过去,把车子扶起;也许,有那么一个人,在某人掉了东西时,喊住那人,告诉他:“你的东西掉了。”也许,有那么一个人……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身边,就有这样的一些好人好事。

五岁那年,姥姥和我去赶集。“韭菜便宜喽!韭菜便宜喽!新鲜的韭菜!快来买啊!”我和姥姥好不容易挤了进去,称了一斤。姥姥付了钱,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挤了出来。但是,年迈的姥姥和迷糊的我都忽略了这一点——韭菜忘了拿。回到家,我嚷着要吃韭菜炒鸡蛋,姥姥笑呵呵地找韭菜。找了半天,我才想起:忘了拿!我和姥姥马上下楼去菜市场。到了菜市场,远远地,就看到一个摊位在那儿。我马上跑过去,那位卖菜阿姨一看是我,马上拿起一袋韭菜说:“来,小朋友,拿好了。给你的姥姥去。”我仰起脸来,说:“谢谢阿姨!阿姨,你等我们那么长时间,为什么不走呢?”阿姨笑了:“孩子,你们付了钱,我就应该给你们。再说,我骗谁,也不能骗一位老大娘和一个天真的孩子呀。”我似懂非懂的点头,然后笑着摆手跑开:“阿姨再见!我下回还来买你的菜!”身后传来她清亮的声音:“好啊!小朋友再见!”

那时我还小,只觉得那位阿姨很亲切。现在长大了,我时常忆起她的音容笑貌,她淳朴、诚实的良好品德深深影响着我,鞭策着我。我觉得,她虽是个卖菜人,却有着贤士的精神!

坏事变成好事的事例作文【三】

在广州,有位托举哥。他本是来广州找工作的一位年轻小伙子。可却因一事,他便出名了。为什么呐??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请往下看。

一个小孩子在家睡觉,醒后发现父母都不在家,便到处找父母。因上班的父母怕他走丢了,便将他反锁在家中。也不知怎地,他一不小心,头卡在阳台的防盗网那儿。整个身子在半空中悬着,只有头还在上面“荡秋千”!他随时都有可能被卡;他随时都有可能掉下楼摔‘他随时都有可能断脖子。只要这孩子在防盗网上多挂一秒,他也就 多一分危险!!也就在此时,来到这座城市找工作的年轻小伙子看到了 。他并没向旁人一般旁观,只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拯救这个快掉下去的'孩子。他沿着下水道爬到 小孩子的下方。左手用力抓住下水道,右手举起来,拖着这个小孩子。不让他再在防盗网上“荡秋千”,就像一尊雕像般,一动不动 。

他,也就是这个年轻的小伙子,他托着这个身处危险的小孩子,足足拖了十几分钟!!我们因此可以想象:一个人,一手拖着一个小孩子 ,一手还要紧紧地抓住 一条粗粗的下水道,还得持续十几分钟。他容易吗他??

他托着孩子的同时 ,围观者们已报警了,小孩子终于被解救出来了。可他,就当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在脱离危险的幸运小孩时,他便悄无声息地离开了。

看吧,这就是品德高尚的人,他,做了好事,还不“领奖”!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活雷锋啊!

之后,人民再也见不到他了。新闻也呼吁他 。可他 还是不见人影。直到他朋友知道他做了这样的好事后,才将他 爆出来,当然,也经过了记者的采访。他,也随即成了名人。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像托举哥这样的好人,其实在社会上有很多。其实上帝已经给过每个人做英雄的机会。但是,无数人的都与这个词语檫肩而过。不都是我们没有这个勇气吗??

在这件事情里,也突出体现了我们现代中国的“社会风气”。只要 我们也 争当“好人”,中国一定会更进步,更文明的!!

我i也 借此机会发表我个人的想法和意见:现代的“双核爸妈”们,你们都上班,不能把孩子单独锁在家中,这样的话,他们很容易会出什么乱子来的。我们可以将他们送到爷爷奶奶家、外公外婆家或者是幼儿园,这些都是很安全的合适选择。

坏事变成好事的事例作文【四】

德国电影《恩典》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德国工程师尼尔斯在挪威靠近北极的一个城市工作。为挽救濒临破裂的婚姻,他将妻子玛利亚和儿子接到一起生活,但夫妻关系并未得到好转,尼尔斯反而有了外遇。

玛利亚在临终医院经常上夜班。有一天晚上下班开车回家,忽然看见北极光,就在此时,小车发出撞击的声音,玛利亚吓坏了,停车片刻,不敢下车,只在车上看了看周边情况并没有发现什么,以为是撞到狗之类的东西,便继续将车开回家。她心情不安,还是担心撞到了人,难以入睡,在丈夫的追问下她将情况说出。她丈夫连忙开车到撞击处仔细寻找,仍未发现什么。

后来,她们通过新闻得知,一个女孩被撞到路边的沟里,因无力爬上来而去世。警方调查没有线索。

玛利亚内心非常纠结。如去自首,自己可能会坐牢,也会给丈夫和儿子带来痛苦;不去自首,心里又非常不安。夫妻俩最终商议的结果是隐瞒下来。尼尔斯将妻子撞坏的汽车挡板悄悄修好。

两个人表面上平安无事,内心里却从此不得安宁。

他们每次路过事故地点时,心里总是想起那个女孩。

玛利亚面对怀孕的同事,想到那女孩生命的珍贵;看到病人去世,想到那女孩最后的情景。特别是在教堂合唱颂歌时,那种纯洁和谐的声音与内心复杂的不安形成巨大的心理冲突,让她痛苦不已。

尼尔斯也无意再与情人幽会。他如实告知她实情,并主动提出分手,引起情人的愤怒,离他而去。由于共同面对难题,他与妻子的关系虽有所改善,但双方的心情却无法轻松。

面对儿子,他们在家里都得装着像没事人一样。

隐瞒的结果,让两人都感到心情压抑,身心俱疲,生活没有了乐趣。最后,夫妻双双到受害人家里把事情的真相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女孩的父母,同时也完成了对自我心灵的救赎。

好人的心里为何放不了坏事?我在想,是不是有这样几个原因:

坏事放在心里与道德观念不相容。人在犯了严重错误后,内心是极度不安的。为了躲避惩罚,保护自己,有的人选择了隐瞒。隐瞒的结果是别人不知道,而自己的内心是清清楚楚的。这种躲避行为与自己的良知不相容,与自己向好的行为取向不一致,也就是说,你想做好人,就不能选择隐瞒坏事。

坏事放在心里与宗教信仰不相容。信仰是一种对真善美的追求,信仰要求言行一致,行善积德。而隐瞒自己所做的坏事是一种恶劣行为,虽然能保持自己人身的自由,但内心却得不到安宁,一旦有机会,宗教的信条就会跑出来盘问噬咬自己的灵魂。

坏事放在心里与为人父母不相容。父母教育子女,既要符合道义,也要以身作则。如果嘴上一套,心里一套,自己会感到内心虚伪,自己都瞧不起自己,哪里还能坦诚地对待子女教育?

解脱的'唯一途径,便是将事情的真相说出来,或坦白,或自首,虽然也痛苦,还可能受到惩罚,但说出来之后,心灵不再有负担,内心不再有纠结,心里会感到平静如水,自然也就得到了安宁。影片选择了当事人向受害人父母说明真相,比到警局自首更加突出了拯救心灵的意味。

由此想到身边和自己遇到的一些事情也是如此。看到老人跌倒了扶不扶?扶,担心自己无辜受牵连;不扶,帮人救困的良心会受到谴责,与自己受伤后希望有人来求助的本能心态相冲突。企业想拿大的订单,给不给关键人送礼?送,破坏了公平竞争的秩序,使正常的商业行为染上污点;不送,担心订单落空,企业的利益受损。这种让人纠结的事,虽说不像影片中的事例那么典型,但也常常让我们的心灵受到折磨。

人是善与恶的综合体。要做一个好人,必须抑恶扬善。要想有好心情,需要做好事不做坏事,哪怕是无意做了坏事也不能隐瞒。否则,内心会承受不了长久的煎熬,除非你放任自流,将坏人做到底。

电影看完后,有一点我没有弄明白,为何片名叫“恩典”?是指做了坏事,要通过恩惠于别人才能赎罪吗?但影片的故事并未就此展开。

坏事变成好事的事例作文【五】

去年的一个星期天,我坐16路公家车去学画画。

当走到月亮湾时,一位老奶奶上了车,车上已没有空座了,过道里都挤满了人。这时一位叔叔连忙站起来,扶着老奶奶坐到他的座位上,自己站在旁边,随着车的颠簸,在人群中晃来晃去。这一幕被我深深地记在心里,我要向叔叔学习做好人好事。上个周末,爸爸带我去新华书店买书,途中一位老爷爷上车,车上已坐满了人,叔叔让座的情形顿时浮现在我眼前,我连忙起身让座,老爷爷高兴地说:“谢谢你,好孩子”,我心里感到无比的自豪!

以后我要多做好人好事,“务以事小而不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并像那位叔叔一样,用我的行动带动身边更多的人做好人好事!为塑造聊城形象做出自己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