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史诗英雄作文

史诗英雄作文

更新时间:2024-06-06 11:35:37
史诗英雄作文

史诗英雄作文【一】

《荷马史诗》是具有丰富意义的光辉巨著,它既是完美的文学作品,又是研究古代氏族社会的重要历史文献。

它正式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包括两部史诗,一部为《伊利亚特》(又译《伊利昂纪》),另一部是《奥德修纪》(又译《奥德赛》)。史诗的内容来源于公元前12世纪末希腊岛南部地区的阿开亚人和小亚西亚北部的特洛伊人之间发生的一场10年的战争。战争结束后,民间便有了许多传说,传说以短歌的形式歌颂战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事迹,并与古希腊神话交织在一起,由民间歌人口头传诵,代代相传,每逢盛宴或节日,就在氏族官邸中咏唱。大约在公元前9世纪至8世纪,盲诗人荷马(约前9?8世纪)以短歌为基础,将之加工成演唱本,于公元前6世纪正式形成文字。公元前3世纪至2世纪,亚历山大城的学者对它进行完整的编辑和审定,这便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荷马史诗》。《荷马史诗》是欧洲文学最早的和最重要的作品,它为后世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促成了无数巨著的诞生。

恩格斯说:“荷马的史诗以及全部神话??这就是希腊人由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主要遗产。”因此,《荷马史诗》这一部过渡时期的作品,包含的野蛮的东西如戮、残暴、无休止的战争、视女人为私有财产等都要从特殊的历史时代背景去认识,否则就会感到不可理解。

整篇刻画英雄人物的果断、勇敢、坚强,展现英雄人物的智慧是《荷马史诗》的主旨。《伊利亚特》一开篇诗人就说出“阿呵琉斯的愤怒是我的主题”,史诗以此为主线组织安排材料,着重歌颂了氏族英雄的高贵品质。全诗三分之二以上的篇幅是描写阿可琉斯拒绝参战的情形,这样就为表现其他英雄的形象留传了足够的空间。无论是希腊军中的狄俄墨得斯、埃涅阿斯,还是特洛伊军中的赫克托耳,他们的英勇善战都是在这一部分得以表现的,这种写法也为最后突出阿可琉斯的无比威力奠定了基础。一旦阿可琉斯参战,战局立即扭转,赫克托耳,那他就很自然的表现出最高的英勇。

《荷马史诗》在各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成就,是古希腊文学中的瑰宝,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是一部深受人们喜爱的作品。

史诗英雄作文【二】

有一本书,名叫《荷马史诗》,它包括了两个故事:《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其中,我最喜欢《伊利亚特》这个故事。

《伊利亚特》叙述的是古代希腊人和特洛伊人之间的`一场战争。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拐走了斯巴达国王的妻子海伦,希腊人为夺回海伦,组成十万联军,远征特洛伊城。战争持续了整整十年。希腊最勇猛的将领阿基疏斯面对节节失利的危急局面,抛开与主帅的个人恩怨,奋勇作战,扭转了战局。最后,希腊人用木马计智取特洛伊城,大获全胜。

《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古希腊人流传下来的最早的文学作品,是世界古代文学的珍贵遗产。这两篇故事都是古希腊盲人歌手荷马所作,因此统称为《荷马史诗》。《伊利亚特》这个故事歌颂英雄的威武勇敢,赞美希腊民族历史。阿基疏斯是个不完美的英雄,他勇敢、富有同情心、重视荣誉,同时有具有固执、易怒等弱点,这些弱点往往会酿成大错。

《荷马史诗》叙事生动明确,语言流畅。书中的英雄人物热爱生活,给人一种向上的力量。

《荷马史诗》这本书带我走进了世界文学殿堂。

史诗英雄作文【三】

“红军长征举世鲜,铁流夜过党岭山;巍巍群峰银龙舞,英雄大战鬼门关。”(李布德少将《夜过党岭山》

“绿原无垠漫风烟,蓬高没膝步泥潭。野菜水煮果腹暖,干草火烧驱夜寒。”(张爱萍将军《过草地》……

红军长征,如果把每支部队的行军里程加起来,总共有8万里,而在四川的里程最长。

过雪山草地无疑是红军长征最为艰苦悲壮的时候。据我们的统计,红军在长征途中所翻越的雪山有73座之多,这里的雪山是指垭口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峰,4000米以下的都没有算。其中,在四川境内有67座,云南有3座,甘肃有3座。

从整个红军来说,翻越的第一座雪山是1935年5月下旬红四方面军翻越的红军棚子雪山,位于四川阿坝州茂文县境内的松坪沟。红军棚子雪山以前没有名字,就是因为当年红军经过这里时搭了一些窝棚,后来老百姓就把这座雪山叫作红军棚子。红四方面军发动嘉陵江战役之后,就西进岷江流域,占领了北川河谷及茂县地区。翻越红军棚子雪山是红四方面军为了迎接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并与之会合。

红军翻越第二座雪山是在1935年6月,由李先念率领的部队为了迎接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翻越的理县和懋功县(现小金县交界的虹桥山。红军翻越的第三座雪山是鹧鸪山,第四座雪山是夹金山。而仅就中央红军来说,共翻越了5座大雪山,其中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是夹金山。

在所有红军翻越的雪山中,由贺龙率领的红二军团从四川省甘孜州得荣县到巴塘途中的藏巴拉山是红军长征翻越过的最高雪山,其垭口海拔为4904米。

尤其震撼的是,红军在极度疲惫和饥寒的情况下,创造了连续4天翻越决益涅阿、伊则涅阿等4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堪称军事史上的奇迹。红四方面军两次翻越夹金山,3次翻越亚克夏山、梦笔山、打鼓山等4座雪山。

红军是在没有路、没有粮、没有衣物和“前有围堵后有追兵”的情况下进入雪山草地的。很多战士都来自南方,雪域高原六月天还在下雪,加上高原反应、极度疲惫、没有衣服穿和严重缺粮等因素,导致很多战士都没有挺过来。

如果说长征是一部恢宏史剧,过草地就是即将胜利前的英勇悲壮一幕。

1935年8月,红军决定北上。8月21日,红军在毛泽东等率领下开始向草地进军。由于四川草地海拔较高,天气变化快,大雨、冰雹的情况随时都会遇到,除了战士饥寒交迫和极度疲劳外,更令红军担心的是遍地都是危险的沼泽。

红军一共过了3次草地。第二次比第一次过的草地路程更远。第三次过草地路程更长、时间更久,牺牲的人更多,最严重的问题就是缺粮,野菜、皮带都被吃光。第三次过草地时,红二方面军与四方面军总计5万多人,为了解决粮食问题,部队分三路北上。若尔盖色吉坝、年朵坝等草地红四方面军3次经过。

由于极度饥饿疲劳,当年很多战士在即将走出草地到达若尔盖县班佑村时,眼前20米左右宽的班佑河再也无法跨过,800多名战士就长眠在了河边。而过了河就是有人烟的地方,就能够活下来。当时,已经越过班佑河的彭德怀还派了一个营去,打算将他们背过河,但是到了一看,发现这800多人基本都已经牺牲了。为纪念这800多名战士,后来在班佑村修建了一个纪念碑。当年,红四方面军在长征前有8万多人,但经过南下战斗及雪山草地,最后只剩下了4万多人,可见雪山草地的严酷。

现在说到过草地的困难,很多人不信,不相信草地会陷人。现在的红原、若尔盖草原因为气候变暖、20世纪60年代开沟排水、过度放牧等影响,水分都蒸发了,自然今天看到的草原与过去大不相同。

红军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过雪山草地,靠的是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坚信中国革命一定胜利,而这种精神是我们最大的财富。

史诗英雄作文【四】

《荷马史诗》是具有丰富意义的光辉巨著,它既是完美的文学作品,又是研究古代氏族社会的重要历史文献。

它正式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包括两部史诗,一部为《伊利亚特》(又译《伊利昂纪》),另一部是《奥德修纪》(又译《奥德赛》)。史诗的内容来源于公元前12世纪末希腊岛南部地区的阿开亚人和小亚西亚北部的特洛伊人之间发生的一场10年的战争。战争结束后,民间便有了许多传说,传说以短歌的形式歌颂战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事迹,并与古希腊神话交织在一起,由民间歌人口头传诵,代代相传,每逢盛宴或节日,就在氏族官邸中咏唱。大约在公元前9世纪至8世纪,盲诗人荷马(约前9~8世纪)以短歌为基础,将之加工成演唱本,于公元前6世纪正式形成文字。公元前3世纪至2世纪,亚历山大城的学者对它进行完整的编辑和审定,这便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荷马史诗》。《荷马史诗》是欧洲文学最早的和最重要的作品,它为后世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促成了无数巨著的诞生。

恩格斯说:“荷马的史诗以及全部神话??这就是希腊人由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主要遗产。”因此,《荷马史诗》这一部过渡时期的作品,包含的野蛮的东西如戮、残暴、无休止的战争、视女人为私有财产等都要从特殊的历史时代背景去认识,否则就会感到不可理解。

整篇刻画英雄人物的果断、勇敢、坚强,展现英雄人物的智慧是《荷马史诗》的主旨。《伊利亚特》一开篇诗人就说出“阿呵琉斯的愤怒是我的主题”,史诗以此为主线组织安排材料,着重歌颂了氏族英雄的高贵品质。全诗三分之二以上的篇幅是描写阿可琉斯拒绝参战的情形,这样就为表现其他英雄的形象留传了足够的空间。无论是希腊军中的狄俄墨得斯、埃涅阿斯,还是特洛伊军中的赫克托耳,他们的英勇善战都是在这一部分得以表现的,这种写法也为最后突出阿可琉斯的.无比威力奠定了基础。一旦阿可琉斯参战,战局立即扭转,赫克托耳,那他就很自然的表现出最高的英勇。

《荷马史诗》在各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成就,是古希腊文学中的瑰宝,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是一部深受人们喜爱的作品。

史诗英雄作文【五】

长征,一个多么庄严的名词,它记载了中国一段辉煌的历史。《红军长征故事》中有多少故事催人泪下,泪光中,我仿佛看到了一根“金色的鱼钩”,钓来的是战士们生的希望;我仿佛看到了有战士倒下了,却有更多的\'战士站起来了;我仿佛听到了红军长征途中倔强的呐喊,在茫茫雪山和草地此起彼伏……

长征,多么令人畏惧的名词,它夺走了很多战士的生命,换来的是无与伦比的团聚。朦胧中我似乎听到了小红军坚定的语气,它多么会掩饰呀,宁愿自己牺牲,也不拖累大家。像他这样的战士太多太多,想起他们,我们会从心底生出很多的感慨,是佩服,更多的是崇敬。历史会记住他们,人民会记住他们,是他们用生命换来了我们民族的胜利,是他们用生命换来了祖国今天的欢腾。过草地、爬雪山、渡沼泽,艰苦的岁月中战士们没有低头,他们只知道勇往直前,在困难面前从不言后退,哪怕是牺牲,也在所不惜。

长征,一个感动人心的伟大的故事,它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一页辉煌的篇章。祖国会永远铭记:长征路上的红军,红军曾经的长征。

史诗英雄作文【六】

一位教授说:“追溯西方经济思想,最早使用”经济“一词的是公元前四世纪左右的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他的代表作是《经济论》和《雅典的收入》。但是西方最早的经济思想应该是出自荷马史诗。”所以我怀着追寻人类之和最原始经济思想的目的,拜读了荷马史诗,本以为荷马史诗就是一本诗集呢,可是找到它是才知道,原来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长篇叙事诗,据传是由盲人荷马根据人们的口头传说整理,润色而成。由于时代久远,资料不足,所以关于诗人本身我们所知甚少,但要在世界文学史中提起《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这两部巨著,却几乎是无人不晓。它们不仅生动地对我们描绘了当时氏族社会最繁荣时期的情况,而且对后世欧洲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两部书都取材于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间的特洛伊战争,不过不是从战争开始到战争结束,而是以战争为背景,各取其中一小部分来叙述。

《伊利亚特》描述的是战争最后一年中51天内发生的故事。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拐走了希腊国王斯巴达的妻子海伦,引起双方酣战10年。天上诸神各助一方,或从旁观看。一直到第十年的时候,因为希腊统帅阿伽门农和阿凯亚部族中最勇猛的的首领阿基里斯为争夺战俘发生争执,于是阿基里斯一怒之下拒绝出战——这就是著名的“阿基里斯的愤怒”——并请求天上的神惩罚阿基门农。护佑阿基里斯的神让希腊军在战场上节节败退,而让特洛伊军队连连获胜。看到这种情况,阿基里斯的密友帕特洛克斯力劝阿基里斯出战,但结果不遂人意。于是他便穿上阿基里斯的盔甲亲自上阵,企图借助阿基里斯的威名吓退特洛伊人,结果却被特洛伊著名战将赫克托尔识破。赫克托尔立即将帕特克罗斯。阿基里斯闻讯悲痛万分,下定决心要重返战场,为好友报仇。英勇的阿基里斯在战场上了赫克托尔,并把他的尸体绑在战车后面绕城而行,惨败的特洛伊城哭声震天。赫克托尔的老父前来哀求,要赎回儿子的尸体,阿基里斯不准。但在神的帮助下,阿基里斯还是终于醒悟,把尸体归还给了老人。

《伊利亚特》的故事写到这里为止。以后的故事在另一部史诗《奥德赛》中得以描述。按照神意的安排,阿基里斯亦战,再后来,阿凯亚人用木马计攻破特洛伊城,洗劫了这座昔日富裕繁华的城池。阿凯亚的战士们班师回朝,回到自己的家园,开始了新的生活。《奥德赛》就以这种返乡行成为背景,描写了希腊联军将领,伊达卡国王奥德修斯在海上因得罪了神,而经历了种种风险和磨难,后又得到神助,最后终于靠着非凡的才华与英勇,平安返家,与妻儿团聚过上了美满生活。

<荷马史诗>是最早反应古希腊奴隶主阶级经济思想意识的著作,古希腊早期的经济思想属于从原始公社制向奴隶占有制转化时所出现的初期奴隶主阶级的思想意识。从《史诗》中可以看出,古希腊人认为财富就是土地、牲畜、谷物等等具体的使用物品,这是从奴隶制自然经济的角度得出的财富概念。从《史记》还可以看出,当时的奴隶主还不鄙视体力劳动,甚至以自己有高超的生产技能而骄傲。这是因为当时还处在家长奴隶制阶段,奴隶的数量还不多,劳动生产率又很低,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还没分离,剩余产品还不足以使奴隶主摆脱体力劳动。但是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已经开始,《史记》中就曾提到对奴隶必须勤加督促,还经常使用“高贵的主人”和“卑贱的奴隶”这样的词句。

古希腊从原始公社制向奴隶占有制转化的完成是以梭伦改革为标志的。梭伦改革是公元前594年由雅典执政官梭伦所发动的一次经济和政治的改革。这次改革在经济方面消除了所有制关系上的氏族残余,在政治方面原则上废除了氏族贵族的特权。这次改革调整了自由民内部各阶层的经济政治关系,确立和巩固了奴隶制国家,奠定了雅典奴隶主民主制的基础。

此后,雅典出现了一些奴隶主思想家,其中,色诺芬、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经济学说方面的代表。

92%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