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写姥姥的作文催泪(写姥姥的作文600字叙事文)

写姥姥的作文催泪(写姥姥的作文600字叙事文)

更新时间:2024-06-21 20:33:03
写姥姥的作文催泪(写姥姥的作文600字叙事文)

写姥姥的作文催泪【一】

前几天上午闲来无事,就打开电视,CCTV6正在播这部叫《八十一枚金币》的电影,演的是反映农村留守儿童以及老人的事儿,里面的小女孩非常可爱,就看进去了。电影非常感人,看的我和媳妇儿几度落泪。导演拍的非常好,编剧也写的很感人,最后片尾曲一出来,我的眼泪止不住的流啊。。。真是太感人了,这才是真正有现实意义的感人的片子啊。片中的两个小朋友演的非常好,几乎没有表演的痕迹,穿插的悠扬动人的笛子曲也很能打动人心。真是近年来少见的真诚的感人的片子,记得上次被感动的落泪还是看电影《我们俩》和《暖春》的时候呢。。。

然后马上就到豆瓣上找这部片子,居然没有,百度了一下,资料也很少,最后通过剧本作者的博客终于找到了一些资料,于是赶紧为豆瓣添加新电影条目。无奈提交了两次,等了4天,豆瓣就是不通过。直到今天,才发现别人已经添加成功了。于是就来写评论了。

那天是1月7号上午,正好是这部片子在CCTV6上首映。剧本是大庆晚报的记者王智君先生根据真人真事采访手记写的,后来被导演选中拍了电影。难怪好此感人呢,来源生活,反映生活,才能真正的打动人心啊。值得一提的是,小女孩丫丫的原型在电影中扮演另外那个叫梅梅的小女孩呢。

影片结尾导演经过艺术的处理,得到了一个圆满的结局,丫丫的魔法实现了,妈妈真的回来了。可是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童话故事是不可能出现的。农村留守儿童与留守老人的确需要得到社会上更多人的关心关注和关怀。

最后,我必须再说一句,这真是一部值5星的好电影,淳朴、真诚、深沉,催人泪下、感人肺腑、发人深省,请允许我向剧本作者王智君先生致敬,向导演韩赤飞先生致敬!

写姥姥的作文催泪【二】

姥姥您好:

从前,您的头发黑而多,身体坚韧挺拔,精神抖擞,可自从外公得病后,您的头发越来越白,脸上的笑容被困难、无助给抹去。

姥姥,您家里的情况我知道,因为姥爷去世了才让您自己干家里的事更多,每次您都是带蔬菜来,其实不用您带蔬菜,因为妈妈每天早上都会去买菜,但有时的确需要蔬菜,因为家里有时没办法去买菜,我可以说这些菜是“救命稻草”。

有一天,四川的亲戚要结婚,我和姐姐又要上学,因为我知道要去五天,不得不让姥姥来照顾我和姐姐,这样您岂不是更辛苦了,只有我上学的时间您才有干农活的时间,中午和下午的时间您就和我吃饭,我很感激。

您干的每一件事,经过日积月累让您的手布满老茧,您脸上的皱纹很多,姥姥,谢谢您!

写姥姥的作文催泪【三】

由导演韩赤飞指导的两部小成本电影《童年的收音机》和《八十一枚金币》齐齐入围2013年美国圣地亚哥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关于入围,总不该是因为前者拍了儿童,而后者拍到了国际儿童节吧。显然不是,那凭什么?

从情节上看,导演韩赤飞开篇就给了明确的故事走向:要造收音机,那咱就得配零件;要召唤妈妈,那就得先攒“金币”。清晰的目标导向恰合了孩子们在此年龄段直率、无忌的性格特征。这是身为导演的他捕捉到的,也正是当下观影的“非儿童们”所缺失的。

相较两部影片,我更喜欢前者,小演员们酣畅的表演生动再现了大时代背景下孩子们高度统一的领袖崇拜精神及“集体意识”。这种意识在时代的变迁中逐步瓦解成为今天的“个人主义”。导演巧妙地将孩子们的行为思想搁置到领袖精神盛行的红色经典语境中去,此时,看上去在规范并束缚着中国成人行为的口号和标语,却真真切切地捍卫了中国儿童们的斗志和正义感。影片结尾说的没错,现在的孩子可能永远理解不了那个传播途径有限、物质资料匮乏的年代里“小眼镜”一行人造成收音机的喜悦,就像巷口每日做着手中活计的妇人们,这帮孩子的雀跃,不过是她们眼中发着神经的吵闹。

最近,在2014年北京国际电影节优秀作品展映的首批名单中,我注意到了《八十一枚金币》。赤飞导演凭借实打实的小成本制作再次入围,也引起了众人对该类映射当下现实问题的影片的关注。叙事平实、镜头质朴,导演尽可能地在创作手法上还原了真实故事本身。好电影不是和大制作划等号,而是在于它是否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震撼心灵的,往往就是平淡生活中那些个微渺的细节。针对影片完满的结局,赤飞导演的理想主义再次从严酷的现实中破冰抽芽。这个外表粗砺、精于刑侦的北方汉子更多的在孩子们的世界里保留了善与美的品质,透过这些传神的个人,甚至群体,折射出当代成人的心里现状。

以善动人,以美成片,虽不够惊艳,但足够走心。我也期待着,韩导能凭借他始终探讨的关于人性善与美的持有及珍存的课题,更深地走进主流的视野。

写姥姥的作文催泪【四】

亲爱的姥姥:你好!

记得您来山东龙口时正值炎热的夏天,转眼间,以进入秋季了。姥姥您非常关心我的学习,这封信里我就向您汇报一件我当“老师”的事吧。

那是一个晴朗的'星期天,院里七八个“小不点”围着我这个“孩子王”又唱又跳,玩累了,大家就坐在沙滩上。这时,弟弟奶声奶声地对我说:“哥哥,你教我们算算术好吗?”我一听让我做老师,就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中午,我翻箱倒柜找“教材”找黑板,忙得不亦乐乎。下午,上课时间到了,我戴上爸爸的眼镜,夹着书本下了楼,只见“学生们”正在院里柳树下,等待上课。我走到黑板跟前,放下书,扶了眼镜,说:“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加法。”说着,我把列题写在黑板上。这时,不知怎的,我的心砰砰直跳,手也不听使唤了。偷偷的扭头望了望学生,他们个个全神贯注地盯着黑板,认真地思考着。我努力使自己镇定下来,启发他们回答问题,又让他们做题,这节课总算顺利完了课后,我又批改了作业。看到他们写得那么整齐,计算地、得那么正确,我兴奋极了,简直把疲劳也忘了。

姥姥,通过这件事,不仅锻炼了我的毅力,还使我深深感受到了老师工作的辛苦。我长大后也要当老师,而且要当个优秀的老师,你赞成吗,亲爱的姥姥?

祝你

身体健康!

外孙:刘舜禹

20**年4月15日

写姥姥的作文催泪【五】

亲爱的姥姥:

您好!

您近来身体可好?心情是否一如既往的顺畅呢?我对您的思念犹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您放心,我一定会照顾好自己,并且会帮您照顾好您亲爱的女儿我的妈妈的!您对我九年来的教育外孙女时刻不能忘记。今天当我听到《姥姥的澎湖湾》这首歌时对姥姥您的思念之情尤为强烈!我想,我从一岁学走路,两岁呀呀学语,三岁学说完整的话,都是您费尽了心思教我的吧?您一把屎一把尿地把我拉扯大,每天都为我操碎了心。姥姥,是你无私的爱陪伴了我九个春秋,还在我非常小的时候家里生活贫困,爸爸妈妈又外出打工,是姥姥您给了我一个快乐的童年,您尽您最大的努力给我营造了一个好的成长环境,您把自己的养老金给我买新衣,新鞋和一切我想吃的东西,自己却整年不添一件像样的衣服。那时我还小,还不懂得您为我的操劳,自己整天像个小无赖似的用尽一切办法达到自己的目的。如今我跟随妈妈来到了现在的这个家,跟您的距离是那么的遥不可及,记得我们上次见面还是在春节,遥远的距离和长时间的分离让我觉得自己好像长大了,也懂得了您对我的付出和操劳。记得那时就是和现在一样闷热的天气,您每天都要下地干活,您为了不让我跟着您下地受苦就把电视打开让我看,从早上八点看到下午两点,电视里动画片的搞笑情节常常把我逗得哈哈大笑,那时我全然感觉不到姥姥您的艰辛。我时常会想起和您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有时也会觉得惭愧万分,觉得自己那时实在是不懂事。

姥姥,现在外孙女已经长大了,我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的愿望是将来做一个出色的医生来报答姥姥的养育之恩和九年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照顾,我想用我自己的能力为姥姥送去好的身体和美好的晚年!

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xxx

20xx年**月**日

写姥姥的作文催泪【六】

看完《忠犬八公的故事》,让我不禁想起歌手张靓颖的一段歌词:“四季风景在我的窗前悬挂/人海涨落在我的心里变化/流转的时光/褪色的过往/岁月有着不动声色的力量……”不论外物如何变化,那只忠诚的秋田犬总是在同一个时间,同一个地点,守望着他的主人。

影片的制作水准算不上高端精良,人物刻画称不上老到精深,情节设置更遑论跌宕起伏。但就是这样一部简单的电影,让无数观众感动落泪。

影片将视角对准了一只名叫“小八”的秋田犬。它被人遗弃在火车站,因为遇到了好心的大学教授帕克而免遭厄运。帕克的妻子一开始并不喜欢“小八”,当她看到帕克趴在草地上,嘴里咬着球,一步一步艰难而又不失耐心的教“小八”如何捡球的时候,她的心被这一幕融化了。

“小八”就像是一个“黏人虫”,怎么赶都赶不走。它和帕克熟识以后,每当帕克要坐火车去学校上课时,它总是尾随在后,在火车站对面的花池上一蹲就是一天。起初,教授帕克还经常驱赶它,让它回家。后来,他发现,“小八”像是着了魔一样,一定要看着帕克从火车站再次走出来才肯罢休。教授也只好作罢,随他去等。火车站里卖热狗的大叔,书报亭的大婶都十分佩服“小八”的忠诚。然而有一天,当帕克在给学生上课时,突发心脏病去世了。亲人们在哀悼完之后,决定送走“小八”。可这只倔强的小狗冲破围栏,又跑到火车站去等帕克,这一等,就等了9年,直到“小八”走到生命的尽头。

在导演细腻的镜头里,我们看到了人与动物间最质朴也最真实的情感。这种情感的极为罕见之处,在于它无需依靠人类语言的沟通传递,而仅靠手势与动作来表情达意。影片中有多次用低机位拍摄“小八”,而且用“小八”的眼睛来看待周遭的世界(镜头里的世界呈现出黑白色调,因为狗的视觉里也是仅有黑白两种色彩。“小八”的喜怒哀乐在这只秋田犬的身上也得到极为淋漓尽致的展现:它生气时的怒目圆睁,哀伤时的眼眉低垂,开心时的欢呼雀跃,尤其与帕克在一起时的亲昵温顺,实在是让观众看得心生怜爱。联想到最近看过的一部由韩国女星林秀晶主演的电影《方糖》,讲述一个少女和一匹马的故事。故事也无甚波澜,然而与《忠犬八公的故事》的场景的相似处却是历历在目。颇难想象,人类与动物相处的融洽有时候居然超越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或许是因为,动物没有人类那么多的防备与私心。你对它好,它会对你更好。所以,当你倾注你的所有热情对待一只小动物时,它会对你百依百顺,做你的忠实朋友。

树叶绿了又黄,花儿谢了又开,风雪来了又去。转瞬间,已是十年过去了。当年风华绝代的帕克夫人在偶然路过的火车站发现已经垂垂老矣的“小八”顶着风霜依旧在守望着他的主人。帕克夫人走上前来,将“小八”揽入怀中,轻声的拍打着它不再闪亮的皮毛,她用一种人类最美的语言告诉“小八”:亲爱的,一切都让它顺其自然吧。

没有一种情感能敌过时间的摧残,没有一种岁月能抵挡生命的流逝。忠诚的“小八”在用自己的生命履行着他对主人的诺言。在旁人看来,似乎是一件多么愚钝的事情;在所有关心“小八”的人们看来,这种心照不宣的感情是超越一切形而上的意义的,它是如此的鲜活与生动,将彼此都融刻进对方的生命里,因此这样的感情是永恒而伟大的,让人为之唏嘘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