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人生要走的路和想走的路作文(走好必走之路方能走想走之路作文)

人生要走的路和想走的路作文(走好必走之路方能走想走之路作文)

更新时间:2023-11-03 22:10:40
人生要走的路和想走的路作文(走好必走之路方能走想走之路作文)

人生要走的路和想走的路作文【一】

有一种人不管什么事情的'责任都使劲往自己身上揽,还有一种人不管什么事情的责任都使劲往别人身上推。前者患有神经官能症,总会觉得自己能力弱;而后者则是人格失调症,他会觉得自己十分厉害,失败都是别人的错。这两者都是病,不要放弃治疗。

选择性的放弃一些东西的前提是你有过这些东西,那些一贫如洗却整天叫嚣着自己视金钱如粪土,别逗了,请你先家缠万贯之后再来讨论。

爱是建立在双方都有独立意识的基础之上,能够互相妥协的才叫爱,如同养宠物一般的那就做依赖,因为你只是希望有一个听话的陪你罢了。

父母对孩子初期世界观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夫妻之间存在问题,就会影响到孩子,从而导致孩子患上重度不一的心理疾病。子不教,真的是父之过。

每个人都拥有庞大的潜意识,其实潜意识就是你们的上帝,总是希望帮助你透露你的心声,让你变得坦诚。

人们之所以信仰某些东西,其实大部分是为了在做某事的时候希望得到帮助,通俗点讲就是好运降临,让你心想事成。

其实这本书的前半部分内容还是很通俗易懂,启迪心智的,但是一到了后面,对不起小Y真的读书少,不能理解。不过,要是换一个心理学的XX来读的话,我觉得ta的收获会比小Y的大得多的多的多。

综上所述,小Y觉得《少有人走的路》更加倾向于心理学有一定基础的人。

人生要走的路和想走的路作文【二】

在花费了整整一个下午加晚上的时间,我终于把这本书看完了。前提并不是我把它看成是一种任务,相反,我对于有关心理学方面的书有极大的兴趣。每次读完一本书,总感觉受益匪浅。书本是生活的朋友,他总是带给你生活的启示和有益建议。

在人生之路上,磨难和挫折总是不可避免的,生活也因波澜起伏而精彩。我们要敢于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其中自律的品质发挥重要的作用。在此书中自律主要有四大原则:推辞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和保持平衡。所谓的推迟满足感就是要学会先苦后乐。我们想要自己的以后的生活更加多的美好就要在今天学会忍辱负重,厚积薄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其实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那就是尝尝真正的快乐总是磨难之后享受成功的时候,我们的身心得到一种超前所有的满足。所以在面对问题的时候,我们要有一种平和的心态,仔细的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抓住问题的时机,高效的解决。下面讲的主要是承担责任,责任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一生的一件事,我觉尤其重要。我们常常说权利与义务是密切相关的,并且人一出生便已经伴随我们左右。承担义务就是承担责任的一种体现,作为一名成年人,责任更显得重要。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你担任了一种角色你就应该担任其在期望位置上的责任。

不过在承担责任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把握一个适当的尺度,不可以包揽全部的责任,也不可以把自己的权利交给别人。然后我们要注意的就是要尊重事实。我们上一任的主席曾经说过“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就是要求我们要实事求是。我们要从事实出发,同时也要拓展创新,不可抱残守缺。时代总是在进步,我们也要不断的充实自己,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反发展的需要。其实这也是一个人挑战自己的舞台,我们要有自己独特的想法,自我反省,坦诚以待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并且不断地学习。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我们也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够掌握自己的情绪就是很好的表现。不怒于言是成熟干练的一个标志,不让自己的情绪外露,才能在竞争对手不明白你的想法的时候,出奇制胜。这是保持平衡的一个要求,另一方面我们要学会放弃。一般这都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不过有时候的放弃意味着新生。一次学姐的演讲令我记忆犹新,只因为一句很震撼人心的话“不因忙碌而平凡”。我曾经因为让自己多一点锻炼的机会而整天忙忙碌碌,可以说是焦头烂额,但收获总与你的付出不成正比。这事你就应该放弃其中一些有趣的活动而运用这些时间反思、总结。

这里说讲的是有关自律的原动力——爱。我觉得这本书对于爱的定义下的特别的好。爱是为了促进自我、他人心智成熟,而具有的一种自我完善的意愿。非常普遍的现象,在我们的大学校园中,很多的情侣都是由于过于依赖他人或者是不甘寂寞而结交男女朋友。一直生活在单纯校园的我们,不论是在初中还是高中或者是大学,都还有关于浪漫爱情的向往。来到大学,远离家的庇护,对于身边的事物感到有史以来的陌生,心灵的空虚寂寞。同时校园又给了我们开放的恋爱氛围,很正常的很多学生都选择找到交男女朋友这一捷径去摆脱空虚寂寞。他们的自我界限崩溃,他们摆脱了孤独,他们把他们的精神贯注于他们的另一半。他们投注了时间和精力,他们把这叫爱。等到要毕业了,他们会觉得那个人也有自己的思想和不同的选择,你再也不能让她只属于你,你会惶恐,你会在选择另一个替代物。也许会有人反驳我的观点,他会认为他们分手的原因是因为他们之间爱的感觉没有了。这里我们又将告诉你爱不仅仅是感觉。对于结过婚的人并且家庭持续走下去的人应该清楚爱也代表着责任和理解,给予对方独立的人格让他快乐。真正的爱需要关注,我们付出时间和精力并不是去监督而是去倾听和了解他,知道他所需和给予他精神支持。爱给予我们勇气,它是我们克服人生道路上忐忑,自我完善的原动力。

我一直都认为爱情和婚姻是两件事,婚姻的基础不能仅仅建立在两情相悦上。不过在这两项人生大事上,我们的路途都是非常的坎坷,一定的风险相伴。我一直坚持无论是男朋友还是丈夫,我都一定会给予他独立的空间人格。其实这时我就已经做好可能失去的准备,不过为了心里的安全感,我可能会要求他给予一定明确的承诺。“人生惟一的安全感,来自于充分体验人生的不安全感”,我们常说人要自尊自爱,我们应该试着换位思考,每个个体都想要有自己的一片天地不受任何的侵扰,这样我们就能够学会给予他人独立的人格和空间。我们在爱的旅途上要经常学会自我反省,我们要竭力控制自己的感情,用谦逊真诚的态度和我们所爱的人交流,指出它的不足,让自己和他人自我完善共同进步。“浅水喧哗,深潭无波”告诉我们有自我约束的情感更为深刻、成熟。爱是一种非常神秘的情感,不可捉摸,也不可描述。只能让我们在人生之路上用心体会。

读了这本书真的受益匪浅,其实我知道每一本书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它们给予我们生活的启迪。让我们更能理解生活和与人更好的相处,我们要用心体会,以一种平和的心态,让自我的精神世界充实。我喜欢读书,不论是哪一方面,我的目标就是博览群书。不过我认为应该多读心理学和管理技巧有关的书,因为多读此类方面的书能够让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更好的相处、理,同时有利于能够有平和的心态应对不同的困境。

人生要走的路和想走的路作文【三】

对于孩子而言,父母的关注意味着陪伴和注意力的付出,注意力越多,关注的质量就越高。父母与孩子相处得越久,给予的关注越多,就越能了解孩子的真实状况;孩子如何面对挫折和失败,如何对待家庭作业,如何读书和学习;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他们什么时候勇敢,什么时候害怕……这些是不可或缺的信息。经常和孩子共同活动,父母就能教给孩子更多的生活技巧,帮助他们培养自尊自爱的品质。在活动中随时观察和教诲,有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如果说没有精力管理孩子,孩子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当孩子犯下错误时,再去管教打骂孩子,本质上不是教育,而是发泄心中的怨气和不满。

自家有位叔叔,年经的时候南下打工,孩子出生后就一直放在老家,一直到孩子小学快毕业了,一家人才在一起生活。这个时候,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对父亲的记忆模糊,感情也很平淡。父亲这个时候想竭力弥补,但不论他多么用心用力付出,总走不进孩子的心里,孩子也不大能听得进他的话,也总是有隔阂。孩子的童年,错过了,就真的是错过了。

之前网络上有篇小学生作文:爸爸别玩手机了!异常火爆,写出了孩子的心声,也是家长陪伴孩子情景的真实写照。爸爸工作一天回到家一直抱着手机,孩子希望爸爸给予多些回应,爸爸眼睛都没抬,嘴巴上随便糊弄了下。所有这些不走心的陪伴,对于教育孩子起不到任何积极的作用。再就是家长如果希望孩子少玩手机少玩游戏,至少自己得做好榜样。

有一句俗话说“3岁看大,7岁看老”。它的意思是说从一个3岁的孩子,他的性格特点,就大概能预测这个孩子的发展前景,从7岁的孩子身上,就能判断你能看到他成年后甚至到老的事业发展及成败得失。虽然说这句俗话的结论有点武断,但它说明了一个道理,既一个人的性格、兴趣发展在幼年及少年时期是一个很关键的时期。把握好了对小孩的一生成长都非常重要。要做到这一点,同样离不开家长的陪伴和教导。

上半年因为疫情,孩子在家里上了一个月网课。有一天爸爸发现孩子白天没上课,一直在玩手机游戏,气头上说:如果你不上课,不学习,就玩游戏,这是你的选择,你自己承担后果。期待孩子们在年幼的时候就能懂得后果、责任、代价真正的现实意义,自觉地发奋图强,家长做甩手掌柜,这显然是天方夜谭。一味的听之任之,孩子在N年后懂得了这个厉害关系后再来后悔,那代价可就大了,这后果恐怕任谁也承担不起吧。

人生要走的路和想走的路作文【四】

生活不止是苟且,还有诗和远方。那么远方到底有什么,能让那么多乐忠骑行或者爱好旅游的人,都不惜放弃在城市相对安逸享乐的生活选择去遭罪、跋涉远行呢?

其实我也不列外。对于乐忠骑行又到处浪的人来说,远方只是一个目的地,不管选择什么方式去远方,那是每个人都可以到达的,而骑车远行所享受的却是从起点到终点的这段路途的所有见闻和沿途经过的景都尽收眼底。

也许这就是那所谓的去遭罪换来的内心的满足,但是我认为,这一路的旅行,内心得到的满足远远不止这些,因为没有经历过的人是不会懂的,即使你已经去过那所谓的远方。

有人说:“骑车没有贵贱之分,也不分年龄和性别”这话小编很赞成的,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

没骑车有一段时间了,时常会回想起曾经一起并肩走过的路,然后就不由自主的去翻看过往的留念,内心难免会热沸腾,巴不得放下手中的事,即刻说走就走的冲动。

我骑行过的地方并不多,就只是喜欢而已,所以就走上了骑行路。这骑行路还真不好走,一开始网购了一辆永久的自行车,这是我走上骑行路的'开始,以为有了自行车其他事就不是事儿。我喜欢与伴同行,然而结伴骑行并没有那么简单,要么目的地不一致,要么体力不支……唉,太气人了。后来为了骑行能约伴同行就自己建了骑行群,偶尔上贴吧约骑。如果没人同行就只能自己一个人,到现在已经习惯了。

每一段旅途即使再苦再累,都是心甘情愿的在用心去走出来的足迹。当你累得时候,停下脚步,静止车轮,细细体味匆匆路过的风景都是那么轻松可得,那么的美好。

骑行在旅途的路上,那里人少,车也很少,感觉好像进入了大自然的怀抱,放眼望去,整个眼界里的一切都属于自己的。还有更让人遐想的是每当到了饭点时间,能看到沿途的村庄炊烟四起,融入到空气中,此时闻到的乡村气息味道与家乡的是一样一样的,仿佛这一段旅途是去往家的方向,然后再过不久就到家了。

沿途,我们都收获着相同的所见,所闻,美好的风景,即使看不完的美景也会轻易的放弃,拿出手机来拍照,留影,收藏。不同的是旅途所见和所闻产生的所感。一路上的艰辛,偶尔也会有欢声笑语,一起奔着那所谓的诗和远方,就这样好像没有了尽头的前行着。

人生是一场旅行,在乎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风景和沿途看风景的心情。

趁着我还自由,不想有一天,背起流浪的行囊,却有了事业与家庭的牵绊。趁着我还年轻,不想有一天,规划好了一切才发现,自己已是白发苍苍。

青春,是用行动去走心里想走的路。车轮不息。

人生要走的路和想走的路作文【五】

《少有人走的路》中的这条路是走向心理成熟之路,是复杂、艰巨且毕生的。人生苦难重重,是一场艰辛之旅,心智成熟的旅程相当漫长。之所以是“少有人走的路”,就在于我们如果顺乎自己的本性,那么面对问题倾向逃避,面对责任倾向推诿符合趋利避害的本能。

但这样的做法无助于问题的解决,也无助于关系的改善。所以,一旦选择了努力让自己心智成熟,就必须要克服许多困难。

该书讲述了作者如何灵活运用传统心理分析方法去解决人生的冲突和难题。它帮助我们探索爱的本质,引导我们过上崭新,宁静而丰富的生活;它帮助我们学习爱,也学习独立;它教诲我们成为更称职的、更有理解心的父母。归根到底,它告诉我们怎样找到真正的自我。

人生要走的路和想走的路作文【六】

人生是一个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然而人生苦难重重,会出现很多让我们痛苦的问题,解决一个问题又会带来下一个问题,一个接着一个痛苦会让我们痛不欲生,但是就这些问题这些痛苦,它们能帮助我们成长,让我们心智成熟,并且会让我们离成功越来越近。面对问题最聪明的做法当然是鼓起勇气不怕艰辛,去解决它并且战胜它。而大多数人不会选择这种聪明的做法!因为问题会给我们带来痛苦,显而易见人们天生就害怕痛苦,所以当遇到问题他们就会慌不择路,望风而逃。或者不去理它们,等问题自行消失。也有的人会干一些别的事,不去想这些问题,一个很极端的做法就是用毒品来麻痹自己或者沉迷于虚幻的世界里,逃避现实所带来的痛苦。

解决问题的态度分三种:第一种也是最好的方法,那就是冲上去克服困难,只要肯在这个问题上花时间,不畏惧苦难,我相信除非是智障,如果不是就没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的。第二种就是缺乏耐心,想迅速的把问题解决掉,因为花在这个问题上的时间少,这个问题有可能会解决,但是效果不是很好,还有可能没有解决则越忙越乱。这种解决方法大多数人多会这样做。而第三种方法或者也不能说是一种方法,只能算是在逃避,出现问题,不去管它总是自己安慰自己,这个问题会自行消失,其实这种人是在自欺欺人,最后不但问题没有被解决,还会出现比这个问题更可怕的结果。

不去解决问题,它们会一直存在,它们是妨碍心灵成长的永远的障碍!

但是怎么才能解决人生的种种问题呢?怎么做才弄鼓起勇气去面对它呢?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自律!所谓自律,是以积极而主动的态度,去解决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保持平衡。个人觉得想要用自律来约束自己,必须需要从小养成这种习惯!所以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父母的教育是很重要的,首先我们的父母就要用自律,也就是这四个方面来约束他们自己,从而才能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的这种做法是对的,他们才会很自然的去像父母学习这些,所以一切的原动力那就是——爱!

人生要走的路和想走的路作文【七】

我想,我周边看过这本书的人应该不多,我也是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了这本书的书评,对它萌发了强烈的好奇心后才看的,《华盛顿.邮报》对此书的评价是:“这是一本震惊世界的名著,出版后虽未作任何宣传,但经人们口耳相传,迅速畅销起来,它曾在美国最著名的《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连续上榜的时间近二十年,创下了出版史上的一大奇迹。这不仅仅是一本书;它是一种出自内心的慷慨行动。”

《少有人走的路》是美国心里医师M〃斯科特〃派克一本通俗的心理学著作,他带领我们清楚的认识到:人生是一场艰辛之旅,心智成熟的旅程相当漫长。正如作品总序中所写的那样“本书处处透露出沟通与理解的意味,它跨越时代限制,帮助我们探索爱的本质,引导我们过上崭新、宁静而丰富的生活;它帮助我们学习爱,也学习独立;它教诲我们成为更称职的、更有理解心的父母。归根到底,它告诉我们怎样找到真正的自我。”

这本书教会我们变得成熟,用于承担生活中所出现的问题。“人可以拒绝任何东西,但绝对不可以拒绝成熟。拒绝成熟,实际上就是在规避问题、逃避痛苦。”成熟是每个人必然的选择,拒绝成熟,就是选择痛苦。这本书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自律,爱,宗教和奇迹。其中我感触比较深的是自律和爱这两部分。

自律,是理性地节制你的感情和行为。文章的开篇就写到“人生苦难重重。

这是个伟大的真理,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真理之一。它的伟大,在于我们一旦想通了它,就能实现人生的超越。

只要我们知道人生是艰难的——只要我们真正理解并接受这一点,那么我们就再也不会对人生的苦难耿耿于怀了。”

既然人生注定苦难重重,那么我们只有坦然面对了。正视自己,才能发现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才能找寻到适合办法去克服它。而在生活中的很多时候,当问题出现了,我们会选择逃避,一厢情愿的等待问题能够自行消失,因为我们相信时间可以改变一切。可事实上呢?问题不会消失,它们仍然继续存在,而且它们的存在还会成为妨碍我们心灵成长的永远的障碍。

伴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不得不开始承担这样或那样的责任,于是我们又开始手足无措,习惯性的想要逃避。我们开始希望“这不是我的问题”,并且在心里这样自我安慰:“出现这些问题,不是我的原因,而是别人造成的,是别人拖累了我,所以我才无法……是我无法控制的社会因素造成的,这不是我个人的问题,所以该有别人和社会来为此负责。”

趋利避害,逃避责任,好像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的共识。然而如果每个人都开始逃避,不愿意承担责任,社会必然会堆积起越来越多的问题,从而滋生和蔓延出更多的罪恶和安全隐患。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说“我本来可以”,“我或许应该”,“我不能”或者“我做不到”,因为要改变旧有的习惯是一个艰辛且漫长的过程,所以我们宁愿为自己贴上“失败者”的标签,也不愿尝试去改变……

更多的时候,我们为了逃避责任所带来的痛苦,心甘情愿的放弃选择的权利,让别人来操纵自己的人生。因为害怕孤独,所以喜欢喧闹,以这样那样的名义狂欢,而这一切恰恰反应出我们内心的强烈不安。而只有在寂静的夜晚一个人独处时,我们才会听到那来自内心的独白。真正的安全,来自于人的内心。只有当我们的内心足够强大,足够充实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感觉到安全,才不至于在这个纷繁的城市中渐渐迷失,也才能够不被周围的环境所扰,专注于自己要做的事。这大概就是佛家所言的“外不著相为禅 内心不乱为定”吧?

其实,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放弃和不断获得的过程。现实的残酷,我们常常感觉自己不断努力,人生的意义依然还是荡然无存。所以我们必须在不断地肯定自我的同时,为了保持平衡,又不得不放弃自我。即:消除熟悉的过去,追求新鲜的未来。否则,人生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将是过去的一再重复。完全的释放自我,甚至不惜把过去的自我完全打破,说的通俗点就是打破常规,这是自我完善的必经之路。

而在书中,多次被提及的“爱”,则被定义为:“人类心灵进化的原动力”,是“为了促进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而具有的一种自我完善的意愿。”换而言之,爱——可以使自己和他人感觉到进步。派克的说法,多少有点西方宗教的色彩,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情欲,不过这恰好符合了我一直崇尚的精神恋爱的基本诉求。

但在日常生活中,过于强烈的依赖性,常常被我们解读为“爱”,这是完全错误的。例如:家长对孩子的过分保护,并非完全出自于爱,而是以爱之名的控制欲。而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事例:一段感情结束以后,被抛弃的一方,痛苦万分,甚至打算轻生,他们会说:“我是那么的爱TA,没有了TA我活着还有什么乐趣?!”其实二者的关系已经背离爱的本身——使自己和他人感觉到进步。而他们口中的“爱”不过是过分的依赖感,不再是单纯的自我完善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