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我和妈妈做数学题作文(母亲辅导作业的细节作文)

我和妈妈做数学题作文(母亲辅导作业的细节作文)

更新时间:2024-06-17 15:51:48
我和妈妈做数学题作文(母亲辅导作业的细节作文)

我和妈妈做数学题作文【一】

亲爱的爸爸妈妈,快乐的寒假生活马上就要结束了,明天新的学期就要开始了。今天,我们一家人应该坐在一起谈谈心。

爸爸,在我心目中你是一个和蔼可亲的人,整天乐呵呵地,你很爱我和妈妈,每天都宠着我们两个,对我和妈妈提出的要求都尽量满足。我知道你很敬业,工作很出色,但工作压力很大,在家你一向都是报喜不报忧,有什么烦心事都自己吞到肚子里。爸爸,我觉着我们是一家人,有什么事你应该说出来,我们一起商量,不要把自己搞得太累了。

妈妈,我想对你说:“你应该多陪陪我和爸爸,让我们一家三口一起聚一聚。”我知道,你班上很忙,回家还要干家务,还要陪我练琴、做作业。你经常说的一句话:“女人也能撑起半边天。”妈妈,我真佩服你的毅力。但妈妈,你有一个坏习惯,就是脾气太大,动不动就冲我和爸爸发火,有时我想都是我爸爸惯得你这个坏脾气,我知道你发火有时是因为我考试考不好、做作业做不好、弹钢琴弹不好。

爸爸妈妈,我知道你们养我不容易,以后我会乖乖听话。我们一起撑起这个家,共同克服困难,不管是大风大浪只要我们三个在一起,就是最幸福的一家。

我和妈妈做数学题作文【二】

今天早上我起床后帮妈妈做家务了,我先叠起我的被子,又叠妈妈的被子,妈妈的被子有点大,叠的时候很费劲,不过我最后也叠的很漂亮了。过了一会我又扫了扫头发,扫头发真是累了,地上都是妈妈和姐姐的头发。

妈妈每天做家务真麻烦真辛苦,我以后要多做一点。

我和妈妈做数学题作文【三】

同学们一提起妈妈,有的满脸无所谓,有的表示出妈妈和自己是不可能成为朋友的,有的甚至毛骨悚然。每一个妈妈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我的妈妈也不例外。但是我和妈妈真的就像是姐妹一样,看电视的时候,我和妈妈都爱看“快乐大本营”我看的'时候,更是笑得前俯后仰,每次爸爸手中的遥控器一番到这个频道,就知道“噩运”来了,我首先去一把夺过遥控器,接着就和妈妈看了起来,爸爸看着我们夸张的笑声和骇人的姿势,只得无奈地摇摇头,说:“老婆啊,我看你应该跟女儿一个辈分才对呢!”妈妈和我一边笑得捂住肚子,一边语无伦次的说:“是啊,我们是姐妹,你是我们的爸…爸爸才对!”

但是,在我犯了错误的时候,妈妈就会耐心的跟我讲道理,从来都不会动手动脚。所以,我什么悄悄话都会和妈妈讲,这个时候,我和妈妈又是朋友,妈妈则又是我的倾诉对象,不管我讲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妈妈总是洗耳恭听,充分做到了一位朋友、一位知音……

也许就是因为这些原因,我和妈妈不仅是母女,还是姐妹、还是好朋友,我们之间的关系似乎有些错中复杂,但我觉得妈妈就是我人生中必不可缺少的人。

我和妈妈做数学题作文【四】

如果把它当做一本“数学学霸的成长反思”的话,还挺好看,建议和思考都很中肯,书中提到的数学学习小技巧也都很实用,反正我自己看的时候也不是都跟上了,感慨小时候没有好好学数学。

跟孩子一起玩数学的思路特别好,书中有不少小故事跟以前看《别闹了费曼先生》中费曼玩数学暗合,在生活中享受数学带来的乐趣,哪怕是比别人算得快呢!这种成就感都会带来进一步的探索。反正吧,失败不是成功之母,倒是成功经验会引领我们重复、深化和反思。

这本书提到了很多儿童数学学习中的关键问题,比如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需要让孩子充分体验具体的数,从自然语言到数学语言,是培养孩子的学术能力的很关键的一步,还有就是在学数学的过程中给孩子充分的时间去感知和建立自己的.理解,而不是记硬背答案,这些都是很有意义的。不过呢,里面所讲的数学知识和技巧,确实更适合小学阶段的奥数了,毕竟这可能是作者本人比较熟悉的角色。

最后分享一个特别打动我的小细节,就是书中作者妈妈教给他的一些小技巧,后来作者学了数学专业,当了数学老师,发现是源于古代文化中的方法,这种不动声色但意味深长的家庭教育内容,让我特别感动。大概也是这本书想说的吧,父母在孩子学习和探索中的重要地位。

我和妈妈做数学题作文【五】

买的时候以为是“妈妈应该这样教数学”,翻开看了以后才知道是“我妈妈这样教我学数学”。这不是一本讲如何教孩子数学的书,至少涉及学前数学的学科本质和教学法的部分并不多,更多的是经验介绍和有趣思索。

如果把它当做一本“数学学霸的成长反思”的话,还挺好看,建议和思考都很中肯,书中提到的数学学习小技巧也都很实用,反正我自己看的时候也不是都跟上了,感慨小时候没有好好学数学。

跟孩子一起玩数学的思路特别好,书中有不少小故事跟以前看《别闹了费曼先生》中费曼玩数学暗合,在生活中享受数学带来的乐趣,哪怕是比别人算得快呢!这种成就感都会带来进一步的探索。反正吧,失败不是成功之母,倒是成功经验会引领我们重复、深化和反思。

这本书提到了很多儿童数学学习中的关键问题,比如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需要让孩子充分体验具体的数,从自然语言到数学语言,是培养孩子的学术能力的很关键的一步,还有就是在学数学的过程中给孩子充分的时间去感知和建立自己的理解,而不是记硬背答案,这些都是很有意义的。不过呢,里面所讲的数学知识和技巧,确实更适合小学阶段的奥数了,毕竟这可能是作者本人比较熟悉的角色。

最后分享一个特别打动我的小细节,就是书中作者妈妈教给他的一些小技巧,后来作者学了数学专业,当了数学老师,发现是源于古代文化中的方法,这种不动声色但意味深长的家庭教育内容,让我特别感动。大概也是这本书想说的吧,父母在孩子学习和探索中的重要地位。

我和妈妈做数学题作文【六】

昨天是周末,爸爸妈妈本应是休息的,但妈妈因前两天没上班缺勤,要去加班,让我和爸爸一起,但爸爸说为了年前把新产品做出来,也要去加班,这样我只好和爸爸一起去上班了。爸爸还开玩笑的说:培培,和爸爸一起去赚钱,赚了钱给培培买哈哈喝。一提到赚钱我就开心,于是我也就高高兴兴的跟爸爸去了,叔叔阿姨们遇见我都问:培培,干嘛去啊?我的回答是:赚钱,买哈哈!听的他们直笑。

爸爸和妈妈的办公室靠着,打开窗户就能看到妈妈了,于是我就在两间房里蹿来蹿去的,一会儿喊爸爸一会儿喊妈妈,声音很响,妈妈不许我大声叫,说会有人来带小孩,我只好乖乖的听话,妈妈比较忙,没时间理我,我只好去爸爸那儿。爸爸在做实验,但不算太忙,爸爸走到哪儿我就跟到哪儿,爸爸怕我碰到那些试剂,就把我丢在办公室里,给我笔和纸要我画画,我很喜欢画画,坐在椅子上很认真的画着,也不去烦爸爸妈妈了,看门的爷爷过来看见了,说我很乖,其实我本来就很乖,只是有时太活泼了!才会让爸爸妈妈觉得我调皮不听话的。

跟爸爸在一起真不爽,爸爸不给我零食吃,害的我没到午饭时间肚子就饿了,所以午饭时也吃了不少饭,爸爸还得意的对妈妈说:看我是怎么带小孩的,一定要培养她良好的习惯,不要总是吃零食,到吃饭的时候又不吃了。妈妈才舍不得呢?只要我说肚肚饿,妈妈就会拿东西给我吃,爸爸你太狠心了,总想饿着我。

吃完饭后又跟爸爸去上班了,但一会儿又回来了,因为妈妈说我下午要休息,让爸爸带我回来睡觉(因为爸爸上班没有加班费,所以可以随时回来,就像爸爸说的,他是替老板义务劳动去了。一觉睡到四点,妈妈还没下班,又跟爸爸去玩了一会儿,终于等到妈妈下班了,这下可以让妈妈好好的'抱抱我了。

我的周末就这么过了一天。

妈妈本想今天带我去公园拍照的,但是因为脸上前几天被蚊子咬了两个红包还没有消下去,妈妈说拍照不好看,要下个周末再去。爸爸见今天没活动又说要去加班。但妈妈说要去买菜烧菜给我吃,带着我不方便,所以我又跟爸爸去赚钱了。

我和妈妈做数学题作文【七】

《妈妈教的数学》这本书是看了璨然的介绍后,毫不犹豫从淘宝上高价买回来的(书不贵,运费贵)。我对数学很怕,怕的天衣无缝。所以无论是笑笑数数还是做简单的习题,我从不多言,因为我觉得如果我还不懂得如何去引导她,不如什么都不做,做错误的事情比什么都不做更可怕。但是,心中始终放不下的是上学后怎么办?如果遗传了我的数学盲基因怎么办?虽然笑爹的数学不错,但是他似乎没有耐心去指导,而且似乎也不具备与孩子沟通的语言技巧。(说白了就是他的指导,小孩子能听懂吗?)而我呢,也许有这份耐心,但又无这份能力。所以我必须读读它!

书到手,迫不及待的翻了前五分之一,我激动的难以言表,似乎长久以来的焦虑瞬间烟消云散。但是,意外的是,随着越读越多,我的焦虑慢慢又回来了,而冷静下来后,竟然发现焦虑更深了。以前虽然怕,但还指望笑笑也许能脱离我的遗传基因,能神奇的自己天生长好这跟数学筋。可现在越读越觉得数学太神奇,但也太深奥了,以至于读到最后,我觉得“能天生长好”的可能性真是太小了,太小了。所以……所以就没有所以啦……

书我还是喜欢,如果重新选择一次,我还是会毫不犹豫的买。只是,且听我唠叨唠叨……

内容如书名,作者以日记为记忆的线索,列举了他妈妈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带领他感受,应用,认知,熟悉,理解“数学”的。他妈妈将很多抽象的概念题以具象的形式演练出来,帮助他从动手中解决数学问题。无疑,我其实收获是很大的,比如:书中开始就说道“对孩子来说,原理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应用,把规律用熟、用透、用烂,从而激发好奇心。”这一点令我对自己的“抽象盲”有所释怀,对自己放心则意味着“对遗传的放心”,“对指导工作的放心”等等(呵呵,我是不是想太多了)。在比如,他以自身的体会告诉我们“老师和同学的认可是一种永恒的、源源不断的激励。”这点让我自己更清楚的理解孩子的感受,知道孩子的激发点在哪里,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如果家长的职责是引导,那么最先该知道引导的方向。这一点作者写了很多具体的例子,具体的方法,他妈妈用了很多种老师,同学,甚至史料上都无记载的方法,让他在同学老师面前大显身手。这些具体实例,都是我们可以照搬的。除此之外,作者还具体化了一些家长对孩子的辅导原则,比如如何帮助孩子检查作业或习题。如何面对孩子的错误,如何帮助他们思考不会做的题等等。实际上,我把书中重点的地方画下来很多很多,可话说回来,既然写的如此之好,如此之有用,为什么会越读越没有信心呢?

也许是因为我本以为这是一本很平易近人的书,是用一个普通妈妈的方法,为普通妈妈打开一扇门,帮助普通的妈妈把忽略的,丢掉的一些“有用”的东西为孩子捡起来,准备出来。应该是普通妈妈能看懂的书,书上的方法也是普通妈妈知道的,熟悉的`,可以运用,可以操作的。可事实上,他运用的大量例子,我完全不懂,也没见过。虽然凭借记忆直接使用是没有问题,而且也确定是有帮助的,但是我绝对没有能力继续进行举一反三。

比如他遇到应用题不会做时,她妈妈的方法是带他实际操作。而换成我,我有可能知道是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来解决问题的,可绝对不知道该如何带领她操作,操作什么?如何操作?我在微信朋友圈中有分享过其中一道题,也分享了答题步骤,确实有一些妈妈同我一样,看了解题后,也还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所以我绝对不是独一无二的笨哈)。所以直接用他的法子可以,但是不能只会帮助孩子做着一道题啊,对吧?其中书中还有一个例子是买尺子橡皮转笔刀与钱的应用题,她妈妈带他去实际买了下,回来他就会做。可怜我研究半天,我也试着过家家般的操作了下,依然不会做(书中无解题方式和答案)。

在比如,他举例通过家里的秤,妈妈让他很早就熟悉了小数点。当然这个我可以学会,但是这种也许该叫“数学敏感度”(我自己起的名字)的东西,我却是不具备的。我想如果我家有秤,我也会给笑笑玩,可是玩来玩去,我能意识到引入小数点概念吗?尺子量东西,是笑喜欢玩的,和书上写的一样,见东西就量。可也就到此为止了,我把它和数学联系不上。也许即便是这样,这种玩也还是有它的意义所在,可是对比作者的妈妈的做法,意义就减少了太多太多。

作者说自己的记忆力不好,妈妈就用了其他方法帮助他解题,这个思路是想告诉我们,避开孩子的短处,而且到达终点的路不止一条。可是碰到我这位笨妈妈怎么办呢?我当然记硬背的也许能学会这书上的几个绝招,但是现成的例子之外又怎么办呢?对于孩子不会做的题,家长不会做也正常,作者给家长的指导建议是与孩子讨论题目,讨论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可是如果我不会做,我根本也想不出怎么和孩子讨论啊。

越写泪越多啊。好吧!其实不要误会我的意思,我不是不喜欢这本书,只是受到沉重打击所以来诉诉苦。它肯定是一本好书,如果读书人本就是理科生的脑袋,它绝对能将你沉睡的宝藏挖掘出来。可是笨妈如我,本就无宝,挖无可挖,也就只能借用它十分之一的智慧,略微弥补一二了,但有总比没有强。所谓不同人读出不同味吧!

晚上我翻出来以前买的绘本,“走进奇妙的数学世界(三本)”以及“安野光雅数学绘本(5本)”觉得它们有点像是救命稻草。以前觉得它们好,但是从无向今天这样能清晰的感受到好在哪里,解决或者帮助了什么样的“数学”点。我没有信心可以像作者的妈妈那样,随时留心让孩子观察,体验,运用“数学”,但幸好,还有故事。故事已经是专家写好的故事,一切具备,只欠东风吹来“讲讲”和“听听”!

这书只能在淘宝买到,读不读,买不买,你们自己掂量着办!我虽受打击,但依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