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关于我的竞选演说的作文(写一篇简短的竞选演讲稿)

关于我的竞选演说的作文(写一篇简短的竞选演讲稿)

更新时间:2024-06-17 21:49:43
关于我的竞选演说的作文(写一篇简短的竞选演讲稿)

关于我的竞选演说的作文【一】

最近一直在看《超级演说家》,心生很多感想。节目的名称为何是“超级演说家”而不是“超级演讲家”?演说和演讲有区别吗?从常理上讲,肯定是有区别的,否则我俩也没必要较起真来。从字面的角度讲,区别意义不大;从形式的角度上,个人认为,如果把演讲比作唱歌的话,那么演说可以比作清唱,换言之,演讲比演说更严肃,演说比演讲更活泼。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为了剔除掉演讲这一词汇政治和文艺色彩,相较而言,演说比演讲更具新鲜感。另外就是“超级”二字用得很妙。早些年央视《星光大道》大红之后台湾有档节目叫“超级星光大道”直接赶超央视,这次安徽卫视或许多少都有吸取这方面经验吧,直接冠名“超级”二字,别人要想从名字上效仿赶超的话就只能叫做“超超级演说家”了吧。

其次,我们关于导师的选择上也有争议。四位导师阵容中有高端上档的央视名嘴李咏、睿智水灵的金牌主持陈鲁豫、犀利耀眼的评论员乐嘉以及青春不老的靓仔帅锅林志颖,前两位担任演说家导师自是没什么问题,乐嘉也勉强接受,但是着实不能理解主打演员的小志为何能担此殊荣。赵伟观众的角度看重的是林志颖的经历和能力,我则认为从节目策划的角度首要考虑艺人的名气所带来的名人效应。其实想想两者都有所欠妥,单纯的考虑名气的话请周杰伦岂不更好?但光看经历和能力的话北派郭德纲、南派周立波等名嘴有过之而无不及啊!综合考虑的话应该是在四位导师中小志担任的角色不同,不仅有其丰富的阅历因素很大程度上也离不开节目组考虑到收视率问题。

从林志颖个人的角度讲,其个人多元化的发展道路从某种角度上来讲使其成为导师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所以也就没太必要纠结于演员能不能成为导师了。不过提到演员,不得不发问相声演员、话剧演员能不能成为导师(譬如郭德纲、周立波等)?我很想说,为什么不能呢?生来就是靠嘴皮子吃饭的他们,相声演员基本功课说学逗唱演中就有“演说”的成分,话剧演员更是没得说,在舞台上把观众讲笑都不成问题,在讲台把观众上说哭也不是什么事。不过从节目的制作方的角度上,一旦把郭周二人当做导师的话,对学员的导向问题以及导师之间的气场互相影响方面都会影响到节目的收视效果。

接着,就是节目的生命力问题。这档节目能火多久?会不会又其他新生节目赶超该档节目?想到这些问题就不得不回忆一下往届电视节目的更替,如果说早年的访谈类节目如《小崔说事》《鲁豫有约》《杨澜访谈录》等多少还是与名人挂钩,那么之后超男超女节目则受得了普遍年轻人的追捧,而后来的模仿秀达人秀更是掀起了全民参与的.热潮,再到《中国好声音》节目的成功策划,以及紧后追随的《中国最强音》,到现在的演说类节目《超级演说家》,可以看出未来的成功节目的参与主体将是全民大众,而只要有大众参与节目就有源源不断的生命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电视节目的演变过程中能够看出国民生活水平的变迁,而到今则是一个述说的年代。可以肯定的是,这档节目一火,之后必有其他效仿的节目,但要想超越的话,除了竞争机制可以改,还有就是导师阵容可以改,试想一下,假如邀请郭德纲、周立波、赵本山、冯小刚等嘴皮子型再加上于丹、易中天等知识型加盟,不知道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除此之外呢,还想到了一点,就是关于演说之道。演说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传达思想,所以不是为了证明你多么有思想而讲一堆别人听不懂的东西;演说成功与否的评价标准之一是感染效果,所以尽管有人普通话不好但是感染力极强所以有人愿意听他演说;演说的手段不是单一的,大凡有能力演说家不会刻意去强化自己的气场,给人以高高在上故意做作之感,而是以声传情,以情动人。至于平时口才的训练之类,什么绕口令训练、如何停顿、如何自我暗示、呼吸调节之类表层的技术训练则是基层练习,只是“口”的锻炼,而对于“才”的锻炼则需要多积累多感悟了。

演说之道漫漫其修远兮,吾等将上下而求索。

关于我的竞选演说的作文【二】

我不是个作家,但记录每一次的感动是我的习惯。

第一季超级演说家已经落下帷幕了。我没有从一开始就看这个节目,但从我开始看的那一期开始,我就喜欢上了这个节目,或许,这跟我自己本身不怎么会说话有关,我喜欢里面人说话的方式,更爱他们说话背后所隐藏的思想。看完这个节目,有一些自己的想法。谨在这里记下。

首先是有关现在社会上“打亲情牌“的现象。可能现在很多人一提起“打亲情牌“就是一脸鄙夷的神情,不可否认,当下确实存在一些无病呻吟的人,乱出亲情牌,博得人们的同情,最后人们却惊讶的发现自己曾经历的是一场骗局。超级演说家播出之后,对于一些选手,很多人也是觉得他们打亲情牌,是靠博取同情来晋级的,对于这一点我倒不是很赞同。对于一个选手来说,他所说的东西肯定是跟他经历过的有关,而演讲最打动人的是真诚,他们只是把他们所经历的事情真实稍加修饰的展示给我们,每个人一生中都会经历很多感人肺腑的事,那在那些选手的经历里就是真实存在那么感人的故事,他只是还原了真实,又何来打亲情牌一说呢?此外,“打亲情牌“之所以能感动许多人,也从侧面说明亲情在在很多人心里的重量是不可衡量的,重要到他可以去忽视事情本身的真实性,他相信在生活中都是处处存在感动人的事情的。我不排斥”打亲情牌“现象,因为生活,就是在酸甜苦辣咸的大染缸里滚动,我愿意相信那些感动瞬间是真实存在的,深信不疑。

有关对自己的反思,自己的思想到底够不够深入?从以前到现在,自己一直都很懒,连思想上都是懒惰的,别人怎么说就怎么是,有时候就算知道别人说得有错,自己也懒得动脑去思考别人错在了哪里,也很少愿意去认真思考得出属于自己的观点。一直是人云亦云,得过且过。看了超级演说家,有如醍醐灌顶一点都不假,他们的很多观点震撼到了我。这个多元化的世界存在很多观点,我们自己需要有自己对于世界的认知,只有在我们不断思考的过程中,我们才能更加了解这个世界,了解一些常人无法理解的事实,你会觉得原来所谓不合理其实是合理的。这其中黄小山有关环保理念以及《人性的力量》演讲我记忆很深刻,这两篇其实最后都归结到人身上,垃圾问题不解决,不是体制不是政策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只有每一个人都都养成了好的习惯,自觉遵守,垃圾问题才最终得以解决,此外,很多人现在会抱怨这个社会如何如何不公,抱怨中国这个体制如何如何不好,但是,其实你怎样,中国就怎样,你只有先改变了自己,社会就会自然而然地变好。另外印象深刻的是崔永平的《养老院的一天》,的确,对于是否应该将父母送进养老院确实是引人深思的一个问题,在这里,作为我自己来说的话,我觉得父母安土重迁的情结还是蛮深的,我认为我不会把父母送进养老院,我会尽可能多地抽出时间去陪一直照顾我陪伴我的父母。

有关说话的力量与表达。超级演说家强调了两件事情,一种是倾听,另一种是表达。而这两种在生活中也很重要。以前会觉得有些事情自己思考了没有用,不会改变什么,现在我觉得说话确实是有力量的。演讲就是讲一种观点,引人思考、讨论,甚至反对,这样就起了作用。生活中的我学会了倾听,却没学会怎样表达,这是以后需要改变的吧。因为,有时候你说的话真的会帮助到一些有心人。

有关工作与父母。好苗子解艺《就这样漂着》也触动了我,他的语言是幽默诙谐、轻松好笑的,但是笑过之后鼻子会是酸酸的,那种情绪在他的讲演中不知不觉感染着你,让你笑着笑着就哭了。上学的时候,会每个星期给父母打一次电话,我们是如此地依赖父母。以后,岁月会偷走父母的年华,他们会老去,他们有一天会特别需要我们子女的陪伴,但,或许,那时我们正在为我们的事业打拼,忙得不可开交,或许根本就没有时间搭理我们的父母,有些人可能还会对父母想见你一面的迫切心情而感到烦恼。在这里,我想说,其实,我们现在就已经渐渐地发现我们一年见父母的次数越来越少了,以后步入社会工作之后见父母的机会就会更少,但是,无论怎么忙,都要抽出时间陪陪家人,跟他们聊聊天,扯扯家常 ,讲讲你在外面遇到的趣事,逗他们开心。永远不要让“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剧发生,有事没事真得常回家看看,这不是口号,这得变成实际行动。此外,演说者中陈紫函、李鹤都曾是与家庭有重大矛盾的人,陈紫函男扮女装惹恼了父亲,李鹤的叛离也与父亲两相不往来,虽然是这样,在他们内心深处对家人都只有深深的爱没有恨,很庆幸在他们导师的`帮助下解开了与家人的心结,相信解开心结的他们会有一个新的开始和一个更好的未来,这就是家人的力量。

有关对残疾人的思考。超级演说家有三个存在先天缺陷的演说者,这里丝毫没有歧视的意思。而我被他们的演讲所感动也绝不是因为同情,而是因为他们演讲本身。首先是曹青婉,一个先天失聪的女孩,通过与妈妈写信沟通的方式学会了说话,她有一句话感触很深,对于她们来说“能开口说话,本身就是一种力量。“然后是李宁,他本身说话就是有困难的。之前看到他被淘汰感到很惋惜,但是在之后的舞台上居然看到他再一次出现,惊讶,恍悟,原来是鲁豫让他复活了,很庆幸鲁豫的这个选择,他的演讲就真的是娓娓道来,他在讲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时讲的是怀念妈妈,生与的距离无疑是一条无法跨越的鸿沟。最后,是陈州,失去了双腿的男人。在他身上看到的都是乐观,因为他把他的痛苦都隐藏了起来。但,面对别人的鄙夷一句”我只有笑,笑俨然成了我最强大的武器“道尽了他不为人知的辛酸。庆幸的是他有一个不离不弃的好妻子,上演着”你若不离不弃,我必生相依“的美好,相信这会让很多人再次相信爱情的。听完他们的演讲,我觉得给予残疾人最好的态度不是同情而是一次善意的微笑、一次温暖的问候以及平等的尊重,我们要给予他们的不是萝卜(简单的施舍),而应该是萝卜的种子,这样,他们会回报给我们一整筐萝卜的。

关于个性。当下社会有很多特立独行的人,有些人是真的锋芒毕露,有的人是为了特立独行而特立独行,不管是哪种,他们确实与一般人不一样。超级演说家的许豪杰、李林是特立独行的。许豪杰,一个90后愤青,说实话,真的很喜欢他的演讲,那么直接地道出一般人不敢承认的事实,对事情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李林也是,很嘚瑟,我们应该珍惜还没有被生活磨平棱角的他们,因为他们认真说话,而且敢说话,有些话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有个性的人就应该坚持做真实的自己,做好自己,也别去诠释别人。只是在做自己的同时要学会先保护好自己。

关于梦想。这方面不想说太多,因为说梦想的人太多了,而说多了会显得有点无病呻吟。这个世界太大,我们想要的太多,但其实只要一点点就够了。梦想不是挂在嘴上说说而已,华丽舞台表演背后的付出只有演员自己知道。只是希望以后是用自己完成的事情来衡量人生的旅途,而不是年龄。有梦想就去努力,就算最后也没能成功,而因为热爱、执着努力的过程中也会有意想不到的的收获。

关于...............

关于我的竞选演说的作文【三】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

又是一个新的学期,又是一个新的开始,一切将重新开始,这个学期,纪律委员——是我要竞选的班干部。

我热爱集体、团结同学。但我也有许多缺点,在班里,我不算是最好的,但我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是最努力的。假如我当上了班干部,我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为同学们树立榜样,提高大家的学习成绩。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人人都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使我们的整个班级变成一个团结向上、积极进取的集体。“做事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做。”这是小时候父母常对我说的一句话,我是一个做事十分认真踏实的人,任何事不做则已,做则一定做好。也许我不是最优秀的,但只要我认真,用心去做了,那么我一定是最出色的!

纪律委员,不言而喻,就是要管纪律,做同学们守纪的榜样,如果当上了纪律委员,我会把班级的纪律管的井井有条,我会铁面无私,不因为谁是我最好的朋友,就会原谅他的过错。

作为一个干部,最主要的是自己想要管好自己,不管别人听不听你的话都要先管好自己,只有管好自己,才能管好别人。有个成语叫“以身作则”,竟然当上了干部,所以应该自己先做榜样,这样的话,别人才会好起来;不然的话,自己带头吵,不仅自己不管好,而且班级也会被带的很乱。

如果没有评到纪律委员的话我也不会灰心,因为自己总有一天会评到的,就像爱迪生发明电灯一样,即使第一百次失败了,但第一百零一次也许会成功,我们不能一次评不上就放弃了,而应该坚持不懈,这样就会成功。“不要怕推销自己,只要你认为自己有才华,你就应该认为自己有资格担当这个职务”。如果大家对我有任何意见,都尽管向我提出,我一定接受并改正。我知道,再多灿烂的话语也只不过停留在这一刻,朴实的行动才是开在成功之路上的鲜花。所以说,如果我当选的话,请老师、同学们相信我,我一定会言必行,行必果。最后,我真诚希望大家能给我这次展示能力的机会,支持我,同学们,请为我投上你最诚挚的一票。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关于我的竞选演说的作文【四】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流光溢彩的烟花,清脆响亮的鞭炮,红红火火的灯笼,情意浓浓的祝福,伴随着我们度过了祥和而愉快的新年。踏着轻快的步伐,迎着灿烂的阳光,背着书包,我们又回到了美丽的校园,又开始了新学期的学习和生活。

在这个新的学期里,我依然想当一名学习委员。

虽然“学习委员”这个称呼对我来说并不那么陌生,可我对它“一往情深”,所以我依然像担任学习委员一职。我相信,请着我多年的工作,一定能担此重任!

在新学期里我一定会协助同学们把学习成绩“更上一层楼。”着光说不练假把式,要想真的把成绩“更上一层楼”一定要有所行动才行。所以我提议从现在开始每天做完家做后再做一些相关的题目,测试一下你对今天多学的课文了解多少,如果还有不懂得可以请教同学或老师。

我还希望把我们这个热爱学习的集体变成一个更加活泼向上的班级,让大家敢于思考,敢于发言,敢于开阔。把这个班级变得该严肃的时候严肃,该活泼的时候活泼。

请大家投我一票把!这个时候不选我,什么时候选我呀?请大家相信我,我一定会给大家带我好运。相信我,准没错!

谢谢大家!

关于我的竞选演说的作文【五】

今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因为,今天是班长竞选,选手们都非常紧张。

第一位选手是廖子彤同学,过了一会儿,她发言完毕,骤然间,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她的发言非常精彩,我决定投她一票。下一位选手是欧凯淇,过了一会儿,欧凯淇同学发言完毕,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欧凯淇说得非常有道理,令我也佩服她了,我也决定投她一票,欧凯淇回来的时候,我跟她说:挺你。欧凯淇说:我决定郑坤建见一票,给他一次当班长的机会。我说:嗯,也是。下一位选手是王善哲,他拿着演讲稿,冲上讲台,过了一会儿,他演讲完毕,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下一位选手就是张诚康,过了一会儿,张成康同学演讲完毕了,教室里也一样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下一位选手是蔡家宇,蔡家宇同学说的也很好,演讲完毕了,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欢送蔡家宇同学回去。下一位选手是陈俊希,陈俊熙同学是现场,因为他上个星期没写,现场就写完了,他拿着演讲稿,冲上讲台,过了一会儿,演讲完毕,我觉得陈俊希说的也不错,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最后一位选手就郑坤建了,郑坤建虽然给我们心里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但是,我们要给他一次机会,不要那么小气。我同意欧凯淇同学跟我说的话,郑坤建虽然说得很少,但我也会投一票给他的。

下午的时候,结果出来了,廖子彤40票,张诚康23票,王善哲和陈俊希19票,蔡家宇16票,欧凯淇12票,郑坤建6票。邓老师说只能投给四个人,我分别投给了廖子彤,欧凯淇,王善哲,郑坤建。廖子彤还是正班长,还有三位副班长,那就是张诚康、王善哲、陈俊希。

关于我的竞选演说的作文【六】

刚刚看完了《超级演说家》的总决赛,刘媛媛获得了总冠军,我并没有感到任何惊讶,尽管她的声音条件不是太好,但是她的真诚、努力和坚持弥补了她声音的不足,特别是在演说题材上的智慧选择,更是为她增色不少。她的最后一篇《寒门贵子》传递出的正能量更是打动了现场大多数丝观众以及曾经是丝的评委的心。很多人,在她的演说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听出了自己不易的人生发展轨迹。此时,她略带沙哑的声音给演说增添了几分沧桑感,反而成为了一种优势。

自从几位导师认为李承远有冠军相后,李承远似乎成了夺冠的热门。我却并不看好李承远,更没有他将会夺得冠军的感觉。我认为李承远并不是一个优秀的演讲者。他的最大硬伤是亲和力不足,他那“一本正经”的气场将人拒之千里之外,那听似“铿锵”的语言,让人感到生硬。而且在题材的选择上,他并不聪明。之前的那些对社会问题的.批判,见解肤浅,难以给人深刻的启迪,没有新意。特别是最后那篇所说的他得冠军不是为了名利,而是为了坚持初心,让人有“此地无银三百两”之感,在这样一个必定会带来名利的舞台上,这种看似超脱的表述只会让人觉得不够真诚。依我看来,李承远获得季军,已属幸运。相较李承远,我更喜欢同样没得冠军但却清新、自然和率真林义杰。

《超级演说家》我坚持看了两季,由于记性越来越差,听过之后常会忘记选手说了什么。但两季的坚持观看,引发了我对演讲的思考。什么样的演讲是优秀的演讲?怎样的演说者才是优秀的演说者?记得每位导师在点评选手演讲的时候,会适时地传达一些关于演讲的认识和观点。但是,听罢他们的点评,我看不出哪位导师对演讲有系统的认识,甚至里面的一些观点也常会自相矛盾。我觉得成功的演讲首先应该是有温度的,它应该让人感受到人生社会的正能量,激励每个人去追寻生命的春天。其次,优秀的演讲应该是有深度的,演讲在本质上是表达个人观点,传递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要想用你的观点去影响人,就必须要有一定的深度,最好是寥寥数语就能抓住事物本质,进而入木三分。再者,作为比赛性质的演讲,角度的选择显得格外重要。在几轮比赛中相继胜出的选手在演讲技巧方面已经没有太大的区别,关键是在于题材和角度的选择。有些选手最终失败,不是输在技巧,而是输在角度。当然,在演说的过程中,最好也能表现出一定的气度,以及能够适度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观点。如果能够做到以上几点,或许可以称其为有力度的演讲。

那么,演讲者怎样构建一场有温度、有深度、有角度的演讲呢,除了提升技术水平外,更重要的是要提升自己的思想水平、思维方式和思想境界,努力修养自己的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