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无锡特产作文200字左右(无锡美食作文400字)

无锡特产作文200字左右(无锡美食作文400字)

更新时间:2023-11-23 17:50:37
无锡特产作文200字左右(无锡美食作文400字)

无锡特产作文200字左右【一】

我家乡就是新宁市龙田镇。

我家乡的特产就是龙眼干,龙眼肉,我还记得我以前叫它“薯薯干”。

我告诉你们龙眼干是怎样做的,先把树上一串串新鲜的龙眼摘下来,然后把它们放在水泥地上晒干,最后把淡黄淡黄的硬壳剥开,把又圆又黑的核剥走,晒干了后就成了美味可口的龙眼干。

每年春节回老家我们都会带一些老家的特产龙眼干回珠海送给亲朋好友。

我爱吃家乡的特产--龙眼干,你喜欢吗?

无锡特产作文200字左右【二】

我的老家在山东,山东有很多特产,比如说有苹果、梨、花生、蜜桃,还有沾化的冬枣……

冬枣又名“冻枣”、“苹果枣”、“冰糖枣”,是我国的独有珍惜果品,以丰富的营养和美丽的外观而驰名中外。

山东有一句俗话:“七月的核桃,八月的梨,九月的柿子乱赶集”,到了十月份冬枣成熟了。冬枣一颗一颗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青的,美丽极了。要是这时候你到山东去,热情好客的山东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冬枣,让你吃个够。

山东真是个好地方。

无锡特产作文200字左右【三】

我的老家在安徽徽州。家乡特产很多,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徽州雪梨。

家乡梨园里有许多高大的梨树。春天来临时就会开出满树的花。梨花洁白洁白的,长满枝头,密密麻麻,远看去,好像整片整片的棉花,又像一团团洁白的云。

过了一些时候,花瓣就一片片地飘落下来。地面上像铺上了一条洁白的地毯。而枝头上就开始露出一颗颗像黄豆般大小的梨子了。

家中的大人这时候就要开始为小梨子穿衣服了。什么衣服呢?那是一个个用废纸糊起来的纸袋子,跟装烤鸡腿用的纸袋子有些像。这种纸袋表面还要涂上一层家乡特有的漆,防止雨水和害虫进入。大人们很小心地,一个一个地把自己看中的小梨子用纸袋套起来,袋口包扎住,让每个小梨子都安心地睡觉成长。

秋天到了。纸袋子一个个地鼓了起来。梨子已经长大了,该是收获的时候了。大人们小心翼翼地把每个纸袋子从树枝上摘下来,把每个梨子从纸袋里剥出来。哇,又香又甜又白的雪梨终于出现了。

哦,我才知道,为什么叫徽州雪梨了?因为从小给它穿了一身厚厚的衣服,没有接受阳光的照射,长的白白嫩嫩的,像雪一样。如果这时候,你到我的家乡去,热情好客的家乡人一定会让你吃个够!

我爱徽州雪梨,我爱我的家乡。

无锡特产作文200字左右【四】

中国的杨梅,最好的要数我们家乡仙居产的了。

杨梅圆圆的,它的颜色比深红深那么一点点,比黑又浅那么一点点。它的颗粒非常饱满,靠近核的地方,是一簇簇直的、白中带红、细细的晶体状的筋;而外表,则是呈一粒粒小水滴状的圆点。许许多多晶莹饱满的颗粒,紧密地围绕着一个核,就构成了一颗甜中带酸、散发着一股清香,健康美味的杨梅了。

因为杨梅是红红的,所以我就叫它“小红”了。仙居的“小红”分为两类,一类是荸荠种,个头较小,和一个一元硬币的直径差不多,成熟期较早。你别看它个小,其味道可不亚于林海音《苦念北平》中描写的“冰糖包葡萄”的味道。另一类是东魁,个头小的和乒乓球差不多,再大的比乒乓球还要大,东魁的成熟期比荸荠种的要晚。东魁杨梅并不是“四肢发达,味道简单”,它的个头可不是白长的,它酸味更少甜味更足,一口咬进去满嘴的清新酸甜味道,满足了更多人的味蕾要求。

“小红”不仅味道好,还有医疗养生价值。消化不好的人,吃了“小红”,就会有助于消除积食,通畅肠道。而很多病,都是由于消化不良引起的哦,从这个角度说,那“小红”可谓可以“医治百病”。

“小红”还可以榨成杨梅汁或者煮成杨梅汁,夏日里,把杨梅汁冰冻起来可以消暑。想像一下,如果在炎炎夏日,能够喝上一杯红彤彤、酸爽爽、冰冰凉的杨梅汁,那是多么的惬意啊!杨梅还可以酿成杨梅酒、晒成杨梅干,还有当地的村民将杨梅与美食结合在一起,开发出新的菜品……六七月份,我们仙居还会举办美食节,有许多外地的宾客千里迢迢来到仙居,就为一品仙居杨梅的味道。

吃杨梅的同时,如果能够亲自体验一下摘杨梅的感觉,一边摘、一边吃,让杨梅的清新、鲜美与大汗淋漓的畅快结合起来,那是别样的一份感受。

来我们仙居吃杨梅吧!

无锡特产作文200字左右【五】

我家乡山上有一大片柿子树,柿子树在我们家乡是家家户户都有种的。

春风送暖,柿子树“妈妈”把黄白色的小花带了出来,把树装扮的更加美丽根加迷人了

夏日炎炎,黄白色的小花,既然变成了小柿子,有的小柿子才一个拇指大,有的小柿子有俩个拇指大,有的小柿子有三个拇指大,等。这些柿子大小各不相同。

秋风送爽,小柿子长大了,变成了一个个红柿子,远远望去好像山上着火了,但如果你靠近一点儿就不会觉得了,而会觉的像树上挂满了许多小灯笼,这是红柿子正在为大树“妈妈”梳妆打扮呢!

我爱我的家乡,更爱家乡的红柿子!

三年级:张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