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残奥会的作文250字左右(残奥会作文标题)

残奥会的作文250字左右(残奥会作文标题)

更新时间:2024-03-15 11:10:25
残奥会的作文250字左右(残奥会作文标题)

残奥会的作文250字左右【一】

秋高气爽之际,里约残奥会,正在激情上演。残奥会,是展示残疾人崇高精神和时代风采的舞台,承载着全世界7亿残疾人的梦想和追求。笔者利用双休日,与家人一道,欣赏这个特殊的体育盛会,为各国残疾运动员加油,为全世界残疾人喝采。特别是,第二个比赛日,中国残奥代表队,以20金17银12铜的骄人战绩,雄踞奖牌榜首位,令人振臂高呼。

然而,相比里约奥运会,社会与公众对残奥会的关注,明显缺少起码的耐心和热情;至于一些媒体,更是对残奥会选择性失明,关注度近似为零。对于笔者在家里看残奥会,一位同事很不理解:让一群缺胳膀少腿的人在赛场上摸爬滚打,既残忍,又不好看。也许同事的想法,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人的观点。但在笔者看来,这种观点很不健康,因为这些肌体健全的人,在用“残疾”的眼光看残奥会,这种眼光对残疾运动员带有强烈的歧视色彩。 残疾运动员因种种不幸的原因,造成身体某个部位的终身伤残。然而,他们身残志不残,在训练中和赛场上自强不息,付出了比正常运动员更多的辛劳和努力。他们在赛场上的奋力拼搏更让人期待,他们获得的奖牌更有“含金量”,他们让五环旗的组成元素更完整、更艳丽,他们让奥林匹克精神更神圣、更精彩。他们胸怀为奥运添彩、为祖国争光的大志,因而他们的心灵显得更为健康,他们做到了许多正常人难以企及的事情,取得了许多正常人难以做出的成绩,因此,他们不是残疾人!

可见,面对残奥会,我们欠她的不仅是一个头条,还有一个公平的眼光。事实上,相比奥运会,残奥会更彰显出人文理念。由此,里约实施“无障碍交通”,新建“无阻碍比赛场馆”,不遗余力地改造“残疾”的硬环境。那么,我们的观众,我们的媒体,乃是全社会,能不能受到启发,摒弃对残奥会和残疾运动员的歧视,修复和改善自己“残疾”的软环境呢?那么,就让我们聚焦残奥会吧,看残疾运动员超越缺陷,向生命的潜能挑战;看残疾运动员用健康向上的意志和不倔不挠的勇气,书写人生最璀璨的篇章。身体因残疾而遗憾,但生命因运动更精彩。

残奥会的作文250字左右【二】

27岁的冯攀峰在自己轮椅乒乓球生涯的第17个年头,用3:1的比分为中国代表团拿下里约残奥会的乒乓项目第一金。

如果不是老一辈残疾人乒乓球冠军们2000年在江苏邳州市“希望之家”残疾人学校的一次乒乓球表演,今天这一刻的冯攀峰会在哪里,做些什么,都不得而知。但那一天过后,10岁的他突然发现“原来残疾人是可以参加一些运动会,为国争光的”。

和同样因小儿麻痹症而身体残疾的同学一起,素来对乒乓球感兴趣的冯攀峰开始了训练。但十几年前训练条件堪忧,冬天没有暖气,轮椅运动员活动范围小,身上热不起来,轮椅又是铁圈,冬天的时候手要推着。“手脚都容易有冻疮,打的时候就流,”他回忆起那段时光,“但大家一起练习都挺高兴的,就也没觉得有多苦。”

对那个时候的冯攀峰来说,对乒乓球只是喜欢,并没有想过以后要去拿什么冠军。但8年的光阴悄悄过去,他从省队到了国家队,并在北京残奥会上收获了男子3级单打冠军,2012年的伦敦也是如此,到今天,他实现了该项目残奥会的三连冠。

冯攀峰说,自己的偶像是邓亚萍,同样有着刚出道时不被人看好的经历,也有付出超越常人努力而向上登攀的人生轨迹——这一点很像他的名字。“所以我很崇拜她。” 冯攀峰说。不过现在大大小小的众多赛事冠军,已经让他和自己的偶像默默看齐。

但乒乓球给予冯攀峰的,不仅仅是奖杯与奖牌,更重要的是来自内心的变化。“残疾人,无论是参加体育运动还是上班、无业,我觉得最难克服的是一个心理问题,就是一种自卑感,这个是再怎么开导也开导不了的,”他说, “必须要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拿到成绩之后觉得自己不比别人差,慢慢地我们的自信心就树立起来了,出去以后从来没觉得自己有什么不一样。”

当然他也会经历迷茫,这一次来里约,他一直努力想找回前两届的状态,两届冠军的过往本身也是一种莫大的压力。“决赛前就跟自己说,反正我进决赛了已经,就放开打吧。”今天每次关键得分,他都会怒吼着给自己加油,直到拿下冠军点之后高高地举起手臂庆祝。他说:“拿了之后就觉得,这一路,挺精彩。”

这样的精彩还会继续下去。“我们的周期还是比较长,因为坐在轮椅上,不像他们的运动量那么大,”冯攀峰说, “现在残疾人乒乓球每一年都会有很多很多的比赛,我会继续打下去。”

当然,这样的道路总会有一天走到一个要说再见的节点。对他来说,那个节点因为距离太远而充满着不确定性,但这些不确定之中,有一点是早已肯定的。

残奥会的作文250字左右【三】

截至北京时间9月12日12时,中国代表团共获得奖牌92枚,位列榜首!其中,金牌39枚,银牌30枚,铜牌23枚。相比名次,我们更被运动员们的精彩表现所折服,这的确是一场需要关注的视觉盛宴。

残奥会比赛现场,每时每刻都在演绎精彩,也无时无刻不带来感动。对于常人而言,残奥会运动员堪称“超人”,完成的全是“不可能完成的使命”。这群人用一次次的失败来感动着世人,来捍卫奥林匹克精神。

残疾人远比我们想象的强大,比我们想象的美丽,比我们想象的值得敬佩。他们怀揣着为国争光的信念,一次又一次挑战自我,创造辉煌!他们的这种拼搏精神值得当代青年学习!向他们致敬! 

残奥会的作文250字左右【四】

2016年里约奥运会刚刚结束不久,围绕在人们心中的奥运氛围已经逐渐散尽。可是,很多人却不知道,在奥运会过后,还有残奥会,为那些身体有残疾的运动健儿举办的奥运会,给他们展示的舞台,但是从身边的人的反应来看,似乎并不关注残奥会。奥运会的氛围还未褪去,在里约奥运会获得奖牌的运动健儿以及表现出色的运动健儿得到了领导的接见,收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奖金,汽车,房子,这些都是对他们辛勤训练在国际赛场上展现自己,为国争光的奖励。不过,与之截然相反的是正在举行的残奥会,不仅关注的人少,就连媒体报道的也少,如果现在问你奥运会的首金是谁你知道吗?残奥会中国代表团的首金是谁,你又知道吗?中国残奥会运动员的名字你能说出来吗?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截止北京时间9月10日上午,中国残奥代表团摘得20金17银12铜,排名第一远远超过第二名的英国。而在奥运会场上中国无论怎么努力金牌榜还是难以超越英国,最终屈居第三,落后英国与美国。不过,来到了残奥会上,中国运动健儿为国争光,让中国国歌屡屡奏响在里约的上空,为国家获得了不少荣誉。同时,作为残疾运动员,他们的训练条件,方式与奥运会的运动健儿完全不同。奥运会的运动健儿动不动就有赞助商提供资金支持,提供良好的训练环境,受到良好的待遇,医疗保障。而残疾运动员相对来讲关注度较低,很少有企业愿意资助他们,签约代言,提供赞助,帮助他们训练。更多的时候,这些残疾运动员只能够在简陋的.训练房中训练,缺乏少的关注度。即使他们在国际赛场上夺得金牌,获得荣誉也很难出名闻名 天下。

中国近些年一直对残疾人士大加关注,但是效果不明显,最终还是被人忽略,要解决问题,还是应该从源头解决。

残奥会的作文250字左右【五】

试问,你可否见过没有双腿的人努力骑行?可否见过没有双臂的人在水中潜行?可否见过失去光明的人在赛场上努力奔跑?这些我们想都没想过的事情,有人却用行动告诉我们:只要你想,就有可能。

在第16届夏季残疾人奥运会的赛场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虽“身残”却“志坚”,向我们完美地诠释了顽强拼搏,自强不息,自信友爱的内涵。而他们所展现的精神与品质,正是当代青年需汲取和学习的。

自强不息奠定人生之基。古人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可见,聋哑人邰丽华用精美的表演向我们展示了《千手观音》等震撼人心的作品;君可见,身患渐冻症的霍金用不屈的意志完成《时间简史》等一系列壮举;君可见,贝多芬凭借对音乐的热爱完成《月光曲》等伟大作品。这些事例无一不告诉我们:只要你想,便可成功。

顽强拼搏铸就人生辉煌。诗人冰心曾说:“成功的花儿,人们只看到它现时的明艳,却不知当初的它洒遍了牺牲的雨,浸透了奋斗的泪泉。”诚然,任何人成名前都要经过一系列的蜕变。量变才可引起质变,你顽强拼搏的过程就是你在积累经验的过程,终有一日,你所受过的伤,走过的荆棘,都将开出最绚烂的花。哪有什么一夜成名,有的不过是跳水精灵全红婵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训练与努力;有的不过是演员张译从小角色做起,细心打磨每一个人物的认真态度;有的不过是我们十二年来寒窗苦读积攒下的汗水与泪水。要想人前富贵,必得人后受罪。而我们越拼搏,越幸运,终会成功圆梦。

反观当代青年,有的沉迷追星打榜无法自拔;有的佛系人生不拼不搏。这是多么的令人可悲啊!青春不只是秀美的发辫和花色的衣裙,更应该是你为追逐梦想而留下的美丽倩影,如此方能彰显青春之姿,才能做到青春不悔,才能增强我辈之力量,铸就中华之昌盛。

我们生在红旗下,长于春风里,更应继承和发扬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像残奥会运动员一样,不畏艰险,勇于挑战自我,敢拼敢搏,如此,便没有什么可以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我们终将成功!

残奥会的作文250字左右【六】

在残奥会上,每一枚奖牌的背后,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每一名残疾人运动员的经历,都是一段传奇。以下是口袋作文口袋君为你准备的相关里约残奥会作文素材,欢迎阅读。

里约残奥会作文素材——游泳小将徐佳玲的追梦人生

“残奥会给了一个梦让我去追,这样的‘追梦人生’ 挺美妙的。”11日的残奥会女子200米个人混合泳SM9级比赛后,游泳小将徐佳玲对记者说。

不久前刚满14岁的徐佳玲,是里约残奥会中国代表团年龄最小的运动员。这个来自宁波的小姑娘在接受采访时还有些腼腆和羞涩,但当被问及自己的梦想时,她瞪大眼睛、目光坚定地表示:“有朝一日,要站在奥运的最高领奖台上。”

实际上,成为一名游泳运动员原是父母无奈之下替徐佳玲想出的一条生活出路。

5岁时,徐佳玲因车祸不幸失去左臂,年轻的生命还未绽放就注定比普通人艰难。从那以后,她变得不爱说话,整天郁郁寡欢,一家人也为此生活在痛苦和压抑之中。

为了让徐佳玲长大后有个好的出路,父母左思右想后把她送去学游泳。一来是因为女儿从小喜欢玩水,但最重要的还是想让她成为一名残疾人游泳运动员,这样今后的生活可能会有个不错的着落。

然而,父母的无奈之举,却成了徐佳玲另一段美丽人生的开始。从6岁开始踏进游泳馆训练,徐佳玲在水里渐渐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我喜欢在泳池里穿梭的感觉,一天游几千米也不觉得累,游泳让我找回了自信,让我对生活有了追求。”接触游泳之后,徐佳玲的脸上又有了笑容,她的性格变得开朗,话也多了起来。

经过几年的训练,具有一定天赋的徐佳玲开始在各项比赛中崭露头角。

2015年举行的第九届全国残运会上,徐佳玲独得3金3铜,同时打破200米混合泳、400米自由泳两项全国残疾人纪录,成为残运会上夺得个人金牌和打破全国纪录年龄最小的运动员。

伴随自己的成长,徐佳玲的目标也越来越高——站上奥运最高领奖台。今年1月和6月,她分别参加了在克罗地亚和德国举行的世界残疾人游泳公开赛,顺利取得了里约残奥会的参赛资格。

里约残奥会,作为“菜鸟”的徐佳玲要参加6个项目比赛,在第一个比赛日她就夺得一枚铜牌。在11日的200米个人混合泳SM9级比赛中,一度落后的她在最后50米奋起直追,一路赶超最终获得第四名。

“第一次参加奥运比赛还是有点紧张,但实力基本上发挥出来了,教练叫我别有压力,别想成绩,游好就可以了。”

有了这次奥运初体验,徐佳玲相信自己又离梦想近了一步,“我还小,对我来说很重要,下次一定能表现得更好”。

残奥会是“造梦工厂”,有许多像徐佳玲一样的人在这里追逐梦想,缔造属于自己的美好人生。

正如徐佳玲所说:“我觉得我的生活很精彩,一点不比身体健全的同龄人差。”

27岁的冯攀峰在自己轮椅乒乓球生涯的第17个年头,用3:1的`比分为中国代表团拿下里约残奥会的乒乓项目第一金。

如果不是老一辈残疾人乒乓球冠军们2000年在江苏邳州市“希望之家”残疾人学校的一次乒乓球表演,今天这一刻的冯攀峰会在哪里,做些什么,都不得而知。但那一天过后,10岁的他突然发现“原来残疾人是可以参加一些运动会,为国争光的”。

和同样因小儿麻痹症而身体残疾的同学一起,素来对乒乓球感兴趣的冯攀峰开始了训练。但十几年前训练条件堪忧,冬天没有暖气,轮椅运动员活动范围小,身上热不起来,轮椅又是铁圈,冬天的时候手要推着。“手脚都容易有冻疮,打的时候就流,”他回忆起那段时光,“但大家一起练习都挺高兴的,就也没觉得有多苦。”

对那个时候的冯攀峰来说,对乒乓球只是喜欢,并没有想过以后要去拿什么冠军。但8年的光阴悄悄过去,他从省队到了国家队,并在北京残奥会上收获了男子3级单打冠军,2012年的伦敦也是如此,到今天,他实现了该项目残奥会的三连冠。

冯攀峰说,自己的偶像是邓亚萍,同样有着刚出道时不被人看好的经历,也有付出超越常人努力而向上登攀的人生轨迹——这一点很像他的名字。“所以我很崇拜她。” 冯攀峰说。不过现在大大小小的众多赛事冠军,已经让他和自己的偶像默默看齐。

但乒乓球给予冯攀峰的,不仅仅是奖杯与奖牌,更重要的是来自内心的变化。“残疾人,无论是参加体育运动还是上班、无业,我觉得最难克服的是一个心理问题,就是一种自卑感,这个是再怎么开导也开导不了的,”他说, “必须要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拿到成绩之后觉得自己不比别人差,慢慢地我们的自信心就树立起来了,出去以后从来没觉得自己有什么不一样。”

当然他也会经历迷茫,这一次来里约,他一直努力想找回前两届的状态,两届冠军的过往本身也是一种莫大的压力。“决赛前就跟自己说,反正我进决赛了已经,就放开打吧。”今天每次关键得分,他都会怒吼着给自己加油,直到拿下冠军点之后高高地举起手臂庆祝。他说:“拿了之后就觉得,这一路,挺精彩。”

这样的精彩还会继续下去。“我们的周期还是比较长,因为坐在轮椅上,不像他们的运动量那么大,”冯攀峰说, “现在残疾人乒乓球每一年都会有很多很多的比赛,我会继续打下去。”

当然,这样的道路总会有一天走到一个要说再见的节点。对他来说,那个节点因为距离太远而充满着不确定性,但这些不确定之中,有一点是早已肯定的。

“现在还不好说退役之后的事情,但是我觉得退役了跟乒乓球肯定是离不开,无论以后做什么,哪怕是去从事了别的工作,业余我也还是会去跟一些爱好者们打乒乓球,” 他说,“我并不算是非常职业的运动员,但乒乓球对我来说已经是人生中没法分开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