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作文高频成语(作文常用成语汇总)

作文高频成语(作文常用成语汇总)

更新时间:2024-03-12 10:50:20
作文高频成语(作文常用成语汇总)

作文高频成语【一】

在猴的家族中,有一类叫猿的,有一类叫做王孙的,它们虽同属猴族,可是不同类。猿和王孙的性情、生活习惯等都有很大的不同,它们分别居住在不同的山上,彼此间很不友好,互不相容。

猿们大都很安静,举止稳重,性情温和,它们居住在一起,老幼强弱彼此爱护。有了食物,它们彼此相让着吃;出外时,它们列队行走,很守纪律;走到溪边饮水,都是井然有序。如果行走途中有谁不幸走失了,猿群便发出悲哀的叫声,呼唤着那离散的伙伴。当它们遇到有危险,猿群便会马上紧紧靠在一起,让弱小的猿藏在中间不致于受到伤害。猿对人类也很友好,它们不践踏人们种的庄稼,也不去毁坏人们种的蔬菜。在它们居住的山林里,到处长满了野果子,当树上的果子还没成熟时,猿们从不去破坏它,还轮流着尽心看守果树;等到果子成熟了,猿们便呼唤大家都来,聚集在一起才开始吃,显得十分和睦温馨。山中生长的那些小草、小花,猿也从不去侵犯、践踏、摧残,当它们要经过那些长着花、草的地方时,总是绕道而走,尽量保护着草木。所以,猿居住的山林常常是郁郁葱葱。

王孙类就大不相同了。它们性情暴躁且放肆,即使是同一群王孙,互相之间也不能和睦相处。它们吃起东西来,互相抢夺厮咬,谁也不让谁。遇到外出,王孙们毫无纪律可言,既没有队列,也无秩序。喝起水来,一团乱糟糟,又是嚎又是叫。若是有谁走散了,决没有同伴思念、怜悯它;遇到危难,更不用说,它们往往就推出弱小者做牺牲品以便自己脱身。平时,它们恣意践踏、损坏人们种的庄稼,还以此为乐,王孙所到之处,全被搞得七零八落。山林中,树上的果子还没有成熟,就乱咬乱扔,它们还常常偷吃同伴的食物。山中的小花、小草,常遭王孙们的`践踏。它们肆意摧残草木,将草木折断、拉弯,直到草木枯槁了才罢休。因此,王孙们居住的山林也就常常荒芜不堪。

由此可见,有清廉自守的主人,便有安居乐业欣欣向荣的环境;而贪婪凶狠的主人,便不会有安宁的环境。

作文高频成语【二】

大家从小就开始阅读寓言故事,寓言故事不仅有趣还富含丰富的寓意,通过阅读寓言故事能够使大家懂得一些道理,为了让大家掌握更多的寓言故事,下面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课外寓言故事《南辕北辙》赏析,希望大家能够认真阅读。

从前有一个人,从魏国到楚国去。他带上很多的盘缠,雇了上好的车,驾上骏马,请了驾车技术精湛的车夫,就上路了。楚国在魏国的南面,可这个人不问青红皂白让驾车人赶着马车一直向北走去。 路上有人问他的车是要往哪儿去,他大声回答说:“去楚国!”路人告诉他说:“到楚国去应往南方走,你这是在往北走,方向不对。”那人满不在乎地说:“没关系,我的马快着呢!”路人替他着急,拉住他的马,阻止他说:“方向错了,你的马再快,也到不了楚国呀!”那人依然毫不醒悟地说:“不打紧,我带的路费多着呢!”路人极力劝阻他说:“虽说你路费多,可是你走的不是那个方向,你路费多也只能白花呀!”那个一心只想着要到楚国去的人有些不耐烦地说:“这有什么难的,我的车夫赶车的本领高着呢!”路人无奈,只好松开了拉住车把子的手,眼睁睁看着那个盲目上路的魏人走了。

分析: 那个魏国人,不听别人的指点劝告,仗着自己的马快、钱多、车夫好等优越条件,朝着相反方向一意孤行。那么,他条件越好,他就只会离要去的地方越远,因为他的大方向错了。

哲理: 寓言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作文高频成语【三】

唐朝唐文宗时,大书法家柳公权忠良耿直,能言善谏,官职是工部侍郎。当时有个叫郭宁的官员把两个女儿送进宫中,于是皇帝就派郭宁到邮宁(现在的陕西邮县做官,人们对这件事议论纷纷。

皇帝就以这件事来问柳公权:“郭宁是太皇太后的继父,官封大将军,当官以来没有什么过失,现在只让他当邮宁这个小小地方的主官,又有什么不妥呢?”柳公权说:“议论的人都以为郭宁是因为进献两个女儿入宫,才得到这个官职的。”唐文宗说:“郭宁的两个女儿是进宫陪太后的,并不是献给朕的。”柳公权回答:“瓜田李下的嫌疑,人们哪能都分辨得清呢?”

“瓜田李下”是从古乐府《君子行》中的诗句“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引申来的。这里柳公权是比喻皇帝的做法很容易让人产生怀疑。

出处:《北史·袁翻传》:“瓜田李下,古人所慎。”

典故: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

作文高频成语【四】

战国中期,魏国有个很有才学的人,名叫范睢(jū。尽管他学就匡世治国之才,却得不到重用。一次,魏国派“中大夫”须贾出使齐国,也叫范睢加入随员队伍,以壮声势。

谁知到了齐国后,齐襄王久慕范睢的大名,就派人赐他十斤黄金,还有牛酒,但被范睢委婉地拒绝了;而齐襄王对须贾等人则迟迟不予接见。为此,须贾妒而生疑,以为范雎与齐国有私通。回国后,就在国相魏齐面前,说了范睢的坏话。魏齐信以为真,便以里通外国罪,将范睢打得奄奄一息,范雎惨遭一顿毒打后装,结果被扔进厕所里。范雎央求看守使计得以逃脱,更名为张禄,逃往秦国。

不久,范雎的才能便得到秦昭王的'重用,秦昭王四十一年被封应侯,任相国。

后来,魏王听闻秦国将东伐韩国、魏国,惶恐不安,便派须贾出使秦国,向秦昭王求和。范睢获悉消息后,便约须贾私下见面,须贾见到范雎大惊失色,他以为范雎早已去,没想到他在秦国活得有模有样的,便送东西给范睢,希望在范睢的引荐下,见秦相张禄一面。

范雎为使须贾弄清真相,爽快地答应了。须贾来到秦相府后,才发现范睢就是张禄。于是,惊恐万状,敞开衣服,爬行到范雎面前,一个劲儿地磕头谢罪说:“擢(zhuó贾之发以续贾之罪,尚未足。”意思是说,将我的头发都拔下来计算我的罪过,都还不够数的。

范睢当面历数须贾三大罪状,然后报告给秦昭王,秦昭王下令将须贾赶走了。

——《史记·范睢列传》

【擢发难数的意思】拔下的头发难以数清,比喻罪行很多。擢,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