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我发现的秘密200字作文(以发现为主题作文200字)

我发现的秘密200字作文(以发现为主题作文200字)

更新时间:2023-11-17 18:10:40
我发现的秘密200字作文(以发现为主题作文200字)

我发现的秘密200字作文【一】

今天我去阳台收衣服,忽然看见花坛上有只蜗牛缓缓爬上一片叶子。它长着一对长长触角,一双小小眼睛,柔软的身子上背上背着一个螺旋形的壳。恰巧老师在头天布置了观察的作业,我决定观察蜗牛。

我目不转睛地盯着蜗牛。“蜗牛是害虫还是益虫?”,“为什么它爬过的地方会留下长长的一条线?”,“眼睛和鼻子在哪里?”,“它一分钟能爬多远?”一连串的问题在我的脑海里浮现。我跑进屋去问正在看电视的妈妈,妈妈说:“大自然很奇妙!你既然想知道蜗牛的秘密,为什么亲自去细细实验一下?”,听了妈妈的话,我决定实验一番。

想知道蜗牛是益虫还是害虫,我得用我的“食物实验法”来测验蜗牛。我找来树叶、小蚊子。我把它放在小蚊子前面,可是它还是爬向树叶。原来蜗牛是害虫啊!

要知道蜗牛爬过的地方为什么会留下一条长长的线,我得用“查阅资料法”。原来蜗牛的足上有一种腺体,叫足腺。足腺能分泌出一种粘液,这种粘液干了以后,就会形成一条长长的白线。

接着,我想看看蜗牛的眼睛和鼻子在哪里。我拿一片树叶和一根树枝。蜗牛先伸出一对较长的触角碰了碰,就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我又拿来一个玩具和蒜头,只见蜗牛又伸出较短的触角碰了碰,也吃了起来。经过实验,我发现较长的触角大慨是眼睛,较短的触角是鼻子。

最后,我想看看蜗牛一分钟能爬多远。我捉了一只蜗牛放在尺子上计时,过了一分钟后蜗牛爬行了15厘米,我又算了算大约它一小时能爬9米。

大自然有许多奇妙的现象正等着我们用眼睛观察,用心去发现。你会发现好多的奥秘。

我发现的秘密200字作文【二】

前几天,我在院子里的花坛里发现了一只小蜗牛,就和弟弟把它带回了家。

我先找了一个大盒子,在里面放了两厘米左右的土,又放上一些白菜叶和吊兰的叶子,这可是蜗牛的主要饲料。记得在书上看到过,蜗牛好象喜欢吃面粉。好,都给你准备足了,我要去写作业了,希望你也,多吃,这样才能长得快,长得好哦。

观察了两天,我发现面粉下得比较快,菜叶却不见少,我不给食物,蜗牛把面粉吃光了,才去啃菜叶。你们知道吗?今天我发现蜗牛的牙齿了,我先加了些面粉在蜗牛面前,它先伸出小触角,试了试,又缩回去耐心等待。过了一会儿,再伸出小触角,去尝试着碰了碰。看到没有危险,才往前移动了一点,小触角下面有个人字形的小片片张开了,里面有个洞,那就是小蜗牛的嘴巴了。我仔细一看,里面有一小排深色的小锯齿,它用那些小锯齿把面粉“咬”了一点,咽了下去,啊,那是蜗牛的牙齿,记得书上说“齿舌”!

蜗牛每次吃一点点,可一小勺面粉下午就没有了,下午它开始吃菜叶,它的齿舌张开,轻轻撕咬,“咕噜”一声就咽下去了!原来蜗牛不会嚼,直接消化呀!晚上我看到蜗牛吃青菜拉的粪便是绿色的,而吃面粉拉的是白色的臭臭!真是吃什么拉什么,太有意思了。

蜗牛是很有趣的宠物哦,我还要继续观察蜗牛,发现更多好玩的秘密!

我发现的秘密200字作文【三】

蜗牛与蛞蝓同属软体动物,然而蜗牛却多了一座“房屋”。你知道蜗牛这个名字是怎样得来的吗?嘻嘻,其实很简单,因为蜗牛的头上生着一对触角,很像牛角,所以得名“蜗牛”。

在小的时候我经常捉蜗牛来玩,甚至和别的小朋友比赛谁的蜗牛跑得快。可是我一直感到奇怪:为什么蜗牛爬过的地方有一条沿线?为了找到答案我一直在观察蜗牛,把蜗牛翻过身,甚至把蜗牛取出壳外。我就这样痴迷的观察了整整一个多月。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得到了结果。

通过一个月的观察我发现:蜗牛头上的触角顶端有一对眼睛,但在强光下看不远,只能在弱光下才能看见远一点的东西。所以它总是在黄昏和夜间出来活动。蜗牛的身体很软弱,爬行时从足腺中不断分泌出一种滑腻腻的粘液,以减轻足部与路面的摩擦,这样有利于加快足部的移动。这种粘液于空气接触干燥后,在光线照射下闪闪发亮,所以蜗牛爬过的地,总留着一条亮晶晶的痕迹。

发现了蜗牛的秘密让我感到很开心,因为从中让我知道:只要对事情有信心,有耐心,那么就可以从中发现很多秘密。

我发现的秘密200字作文【四】

自然界中有许多动物和植物,它们或许(有的)像蚊子、蚂蚁那么不起眼,有的像熊猫、老虎那么珍贵,但它们都有很多奥秘。

今天,刚下过小雨,空气很潮湿。我在院子里的墙角上发现几只蜗牛。一个念头闪过我的脑海:何不捉几只蜗牛研究研究呢?

说做就做,我立刻抓了两只蜗牛。哇,好可爱!圆圆的壳上有几个圈,越往外越大,越往外越宽。平时,蜗牛都是躲在壳里,并用粘液封住洞口,这样,它就可以安心地在壳里睡大觉了。只有在雨天这样潮湿的天气,它才从壳里钻出来,背着大大的壳慢慢地爬了。

蜗牛为什么会分泌粘液呢?好奇心促使我打破沙锅问(纹)到底。我便上网查,网上说蜗牛的足里面有个叫“足腺”的小东西。那粘粘的像胶水一样的东西就是足腺分泌出来的,爬行时,这种粘液不断流出来,是为了减少摩擦,有利于蜗牛爬行,边爬边粘在了爬过的地方。噢,原来是这么回事呀。

还有一个问题一直迷惑着我:蜗牛到底是益虫还是害虫?我决定不再请求电脑老师,自己动手做一做。我找来一个蚊子和一片菜叶,放在蜗牛跟前。过了一会儿,蜗牛探出头来,在菜叶上闻了闻,便大口大口地吃起来,而那只蚊子呢?蜗牛看也没看。所以,事实证明,蜗牛是害虫。

我又继续观察起来。我又看见,蜗牛的头上有两对触角,一对长的,一对短的。我心里想这肯定是蜗牛的眼睛和鼻子了。那到底哪一对是眼睛,哪一对是鼻子呢?我心里猜想:估计是跟人的一样,上面的长触角是眼睛,下面的短触角是鼻子了。我不敢肯定,又上网查了查,果然是这样。我肯定了我的想法。

这一次试验很成功,我很高兴,同时又明白:做事要大胆猜测,自然界中还有很多秘密没有解开,让我们一起发现、一起努力吧!

我发现的秘密200字作文【五】

后,我和姐姐到外面去玩耍。

无意中我们在一片藤架下的泥土中发现了群出生不久的小蜗牛,我拿着一只小蜗牛仔细观察着。这只小蜗牛外壳比纸还脆、还薄,软软的身体在地上挪着挪着,不知不觉就动了一点儿,却见不着走了多远,大概要走十多分钟,才能看出走了那么一丁点儿。那一对细细的触角,总是随着身子挪动着而慢慢伸长,慢慢缩短……我对它的触角产生了兴趣,用手指轻轻碰了碰,哎呀!它竟然以0。1秒不到的速度“嗖”的一下,把触角缩了回去,不一会儿又若无其事地伸了出来。

过了一会儿,我发现它爬行的时候,它的足腺能够分泌出黏液,它的足紧贴着物体,通过足部肌肉作波形蠕动,就能缓慢向前爬行了;再加上黏液较滑,便于身体滑动。噢!怪不得蜗牛爬过的地方都会有黏液的痕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