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培养良好习惯作文200字左右(养成好习惯作文200到300字)

培养良好习惯作文200字左右(养成好习惯作文200到300字)

更新时间:2023-11-17 21:30:46
培养良好习惯作文200字左右(养成好习惯作文200到300字)

培养良好习惯作文200字左右【一】

孔子说:“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如果孩子能够在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他便会将追求知识、努力学习当成生活中重要的一件事情来对待,而不需要父母或者他人再三催促。习惯的力量是惊人的,它通过每天的点滴积累影响着孩子一生的发展。

俄罗斯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在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它的利息。坏习惯则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够用不断增长的利息去折磨人,去麻痹他的最好创举,并使他达到道德破产的地步。”

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孩子追求知识的资本,孩子通过每天不断的积累和巩固,使得这个资本不断地发生增值,于是孩子的学习就产生了“滚雪球”的效应,最终使得孩子的学习产生质的飞跃。

钟楷瑞是个初一年级的男孩,今年13岁。钟楷瑞的学习成绩中等,他不喜欢读书,也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他每天早晨起床都需要妈妈一遍又一遍地催,如果妈妈不提醒他,他也不会主动去完成家庭作业,至于老师布置的作业之外的任务他更不感兴趣。

有一次,他正在书房里写作业。妈妈准备好晚餐后,轻轻地走到他身边。他懒洋洋地坐着,正在抄写今天学过的古诗。只见他在抄写本上龙飞凤舞,字写得非常不工整。等他写完后,妈妈把他的课本合上,然后要求他把刚才抄写的古诗背诵一遍。

他一脸茫然地看着妈妈,然后低下头,小声地说道:“不会背。”妈妈非常生气地指责他:“你这在读什么书啊?抄了10遍的古诗都没背下来,你知道这首诗的意思吗?诗里的每个生字、词你都弄懂了吗?你自己思考过作者写这首诗的心情吗?”钟楷瑞摇摇头,妈妈也非常无奈。

书写不工整、不独立进行思考、没有时间观念等不良学习习惯是不会主动学习的孩子的重要表现。在学习时不能要求孩子的书写多么漂亮或者有书法家的风范,但是书写工整是每个孩子都可以做到的,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独立进行思考是真正学习知识必须要养成的一种学习习惯,它可以使人时刻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检验和复习,保证自己掌握知识的准确性。

合理安排时间也是孩子应该养成的'一个良好学习和生活习惯,一个不会合理安排时间的孩子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不知不觉地把时间浪费了,却没有学习到任何知识。

学习习惯,无论良好或者不良,一旦形成便会通过日积月累的影响使孩子的学习产生巨大的变化。良好的学习习惯当然会使孩子向好的方向发展和变化,而不良学习习惯则会使孩子逐渐丧失学习的热情而最终失败。

培养良好习惯作文200字左右【二】

听了毛老师讲的《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价值和良好习惯》的网课,我受益匪浅。

有位教育名家曾经说过:“多蹲下来听孩子说话,你看到的将是一个纯真无邪的世界。”也就是说,父母只有放下成人的架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心理和需求,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我们做老师的更应该放下架子去倾听孩子的心声。

第一,我们要做一名倾听者。孩子一犯错我们会利用惯有的思维去判断孩子,然后一顿斥责,最后总会补上几句“听懂了吗?知道自己错了吗?改了就是好孩子?”自以为做好了孩子的思想教育工作,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做错了,我们应该先去倾听孩子,通过倾听了解孩子是不是真的错了。要是真的错了,就应该通过孩子的诉说来了解孩子为什么会出错?因为有些时候孩子出错并非本意,所以我们不应一味地斥责,而是要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从而引导孩子认识到错误并改正。

第二,我们要尊重孩子。孩子的隐私权是天生的,“没有隐私的孩子是长不大的”,这句话很有道理。孩子虽然是父母创造出来的,但孩子仍然是不同于父母的独立的个体。因此,父母要想走进孩子的小世界,首先要充分尊重孩子,给孩子一片自由的空间。在学校,作为老师的我们也要充分尊重孩子,尊重孩子实际上就是爱护孩子,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在于如何爱护学生。”作为一名教师,必须真诚地热爱学生。事实上,凡是优秀教师,无一例外都是关爱学生的'典范。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当教师真正从内心关爱学生时,才能使师生在感情上产生共鸣,让学生更喜欢教师,更乐于接近教师,喜欢和你谈心,爱听你讲课,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接受,在不知不觉中,教师的言行就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第三,积极参与孩子的活动。作为班主任,班级是我们的家,班主任作为“家长”绝对不能置身事外。如果班主任能和学生们共同参与活动,对孩子们来讲是莫大的鼓励和支持。同时,也助于我们更好地走进孩子们的心灵,孩子们会从心底里热爱和尊敬我们。

比如:卫生区打扫、大课间跑操、特色课程学习、办黑板报等,我经常参与其中。每次大扫除孩子们打扫得都不干净,玻璃擦了不如不擦来的干净,看到这种情况我便把孩子们训斥一顿,嫌他们不好好干,可是等到下一次还是干不好。于是我决定和孩子们一起干,在干的过程中我发现不是孩子不认真干,而是他们不知道怎么去干,于是我手把手地教给他们干,不一会儿孩子们就学会了,争先恐后地干了起来,还比比谁擦的干净、漂亮,有的学生还说要跟老师比赛。在一起劳动中一下就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室的窗户亮如明镜,地面拖得干干净净,我们班的卫生受到校长的表扬,我和孩子们的感情也更加深厚了。

深入地了解孩子的情况,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关爱孩子、尊重孩子,遇到的问题才会迎刃而解。孩子们把事情干好了,既能得到老师的表扬,也能提升其自我价值感,还能养成认真干事情的好习惯,真是一举多得啊!

培养良好习惯作文200字左右【三】

良好的性格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构建。有一天有个盲人在夜晚走路时,手里总是提着一个明亮的灯笼,别人看了很是好奇便问他:“你自己看不见怎么还要提灯笼呢?”盲人回答说:“这个道理很简单,提灯笼是为了照亮自己,不让别人撞到我,这样就可以保护自己的安全,也可以帮助别人。”有时,人们还搀扶我走平坦的路。为什么这样呢?正是因为盲人懂得“予人方便,予己方便”拥有替他人着想的好性子,才使自己活的更舒坦,社会更文明。

良好的性格,是人与人友好交往的桥梁。赵国的大将廉颇妒忌被赵王器重的蔺相如,扬言要使他难堪,而蔺相如却处处避免与之发生冲突。众人不解,蔺相如的一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化成了一座桥梁道出了他的用意,使廉颇了解到蔺相如高尚的人格,瞬间消除了对蔺相如的偏见,到蔺相如家门前负荆请罪,最终与蔺相如成为刎颈之交。倘若蔺相如没有了忍辱负重,以大局为重的好性子,他与廉颇心灵的隔阂怎能被冲破呢?

良好的性格,是我们事业成功的'保证。宋庆龄为了孙中山救国救民的事业,为了自己“求中国自由平等”的理想,历尽艰险,百折不挠,至不渝。在几十年革命生涯中,以她崇高的威望,为中国人民的革命建设事业团结了不少国际友人。她不仅是新中国的缔造者之一,而且也是建设新中国的卓越之一。宋庆龄为发展妇女儿童的文教福利事业,倾注了大量心。为什么这样呢?正是因为宋庆龄为国为民,坚持不懈地奋斗,才使她的事业绽放灼灼其华的成功之花。

培养良好的性格,需要我们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细微之处见真情,细小之处见性格。让我们在生活中,注重培养良好的性格,书写自己辉煌的人生,描绘自己的宏图伟志,成就自己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