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夸一个人写作文写的很好(怎么夸别人写作文写得好)

夸一个人写作文写的很好(怎么夸别人写作文写得好)

更新时间:2023-06-21 04:50:36
夸一个人写作文写的很好(怎么夸别人写作文写得好)

夸一个人写作文写的很好【一】

城市的美容师清洁工,一年四季都在坚守岗位。我们似乎对她们地努力毫不在意,劳动成果不珍惜,仍是无忧无虑地走在街头,对仅有一步之遥的垃圾箱视而不见,随手一抛,为她们增添了一份负担。每天清晨,我都被清洁工扫地的声音吵醒,推开窗户,风直灌衣口,楼下的身影微微颤抖,冻伤的红手抓着扫把,一下又一下地扫着,每一片垃圾都被她认真的态度送回垃圾箱,似乎并不为她的所作所为有什么惊奇,它们都知道这是她的工作,她需要这份工作,有了它才能养活她以及她的家人,无可否认,垃圾都乖乖地回了家。

清洁工的扫把,好像有魔力,在她的驱赶下,任性又调皮的垃圾毫无怨言地回了垃圾箱。她的那份淡定,令我叹服,可她的职位,又是那么卑微,当灰尘飞到行人的衣角,她赔着笑脸,想要弹去灰尘,却遭到行人的一个白眼,在他的谩骂中继续工作。没有人尊重她们,她们不是主席,也不是明星,没有整日整夜的采访,也没有一大堆歌迷在后面追捧。看得出她们是孤独的,但她们享有家庭的温馨,她们没有现在人的刻薄与冷,如果可以的话,我能评价她们是善良的。

又一个清晨,请你静心聆听,她们那拥有魔力的扫把清扫冰冷的水泥地,发出的' 声音在我看来,应该算是神圣的吧!吃苦耐劳的她们,等待你们的支持!

夸一个人写作文写的很好【二】

我的爸爸今年38岁,中等身材,皮肤黝黑。爸爸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球,他戴着一副银色的眼镜,乌黑油亮的头发间夹着一丝丝白发。因为工作的缘故,爸爸总是西装革履、风度翩翩,十分帅气。

我的爸爸是一个对工作认真负责的人。有一次,下着倾盆大雨,爸爸加班到深夜,也没有带雨伞,在回小区的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摔伤了膝盖。第二天依然坚持上班,我劝爸爸在家好好休息,或者去看医生。爸爸皱了皱眉头说:“不行啊,爸爸今天还有个重要的会议,我自己揉揉就行了。”看着爸爸一瘸一拐地走出家门,我好心疼,也很佩服爸爸。因为爸爸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连续两年获得了公司的“优秀员工”称号。

我的爸爸不仅工作认真负责,而且待人和善,我很喜欢他,我为有这样一位好爸爸而感到骄傲。

夸一个人写作文写的很好【三】

在这三年之后的重逢里,我们又能看到什么呢?

媒体的宠儿,北川中学的学生郑海洋,全国知名人物,在灾难后成为了汶川精神的代名词。坚强、执着、阳光……对这个因地震而失去双腿的男孩,媒体毫不吝惜溢美之辞。他成为震后重建过程中树立的无数典型中最突出的一个。但当人问起他对今后的计划时,他回答:“上某某体育学院”,再问为什么,他干脆地回答:“因为学校的某某书记对我最好了,老来看我,她答应让我上她们大学。”从他说话的语气和表情来看,好像这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的。现在,郑海洋也许正忙着出席各省市的.好心人、慈善家和爱心团体组织的慰问演出,忙着向镜头展现他最阳光的笑容。那时候电视机前的人们可以热泪盈眶:真好啊,你看,汶川的人还有重建生活的勇气和希望,这样我们就放心了。

正是这些好心人们,三年前在博大的同情心的驱使下,踏上了汶川的土地。也正是这些好心人们,三年后在博大的同情心和强烈的好奇心的驱使下,又一次踏上了汶川的土地。仅以北川中学为例,作为一所震后不久就复课的中学,现在平均一周就要接待一到两批远方的来客。这不禁使人怀疑:北川中学是震后不久就复课的,还是直至今日都没有正式复课?从郑海洋的身上我们已经看到北川中学——不能说所有人,但至少是一批人——的精神状态。这是一种消极避退的精神状态,而这种精神状态恰恰就来源于好心人们过于泛滥的无私的帮助,这些持续三年并且愈演愈烈的的帮助为他们的逃避现实提供了理由。这就表明,汶川的精神状态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种变化仍只是一个趋势。但在北川中学这个微缩的窗口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到这个变化已经在某些人身上凸显。

汶川变散了。这就像一个久病的人,刚开始时积极配合治疗,遵医嘱要吃很多药,勤加锻炼,争取快速恢复机体的功能。但坚持一段时间之后,病有了起色,医生却仍不减药量,人就慢慢松懈了,对药物的依赖增强,也不经常锻炼了。久而久之,急性病变成慢性病,虽不危及生命,却给生活带来不便。这时有的医生往往会直接断药,人无药可依赖,刺激自身的免疫系统,往往反而好得快。

汶川变散了。在刚震后形势严峻时汶川人众志成城,巨大的悲痛和求生的意念汇成一股强大的内驱力,鞭策着人们去救援伤者、建设家园。当好心人们、慈善家们和爱心团体们反应过来,积极捐款捐物的时候,这股强大的外力的的确确推动了汶川建设的发展。但现在,三年后,我们看到汶川的一切都将步入正轨的时候,这股外力仍没有消失,而是由推力变成了阻力,它强烈地干扰了汶川人建设家园的内驱力。从郑海洋身上我们就能看到,这个外力使得汶川人把希望寄托在外人身上,自强不息的精神就多少遭到了削弱。众志成城地朝一个方向使劲的汶川不见了,出现了一个不屈不挠的精神文明典型汶川,出现了一个研究灾后心理阴影的心理学家们的实验室汶川,出现了一个好心人们展现自己博爱精神的舞台汶川,出现了一个带着阳光般的微笑接待慈善家和爱心团体的招待所汶川。这里成了一个倾倒爱心的垃圾场。一些人千里迢迢走到这来,做忧虑状、做沉痛状、做饱含热泪同情状,于是捐款捐物慰问演出,当然看到“汶川很好”,做感动状、做放心状、做长舒一口气状,点着头,微微笑着,背着手踱着步子,回家去了,感到又对祖国和人民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我认为这样的人,不是被言论的潮流所裹挟,被所谓的“爱心”蒙蔽了双眼,就是以救灾为噱头,其实别有用心。

三年之后的汶川,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但我们的目光也应穿透歌功颂德的言论,看到事件背后悄悄衍生的汶川问题。在媒体报道的浸泡中,在蜂拥而至的好心人们的簇拥下,汶川是永远谈不到建设的。我们要说,三年后的汶川很好,我们可以放手了。当某一年的五月十二号,没有人再提“汶川大地震周年纪念”,没有人再去汶川慰问演出,没有人再捐款捐物的时候,我们就终于可以松一口气:汶川的人终于可以重建家园了。

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一:李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