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二年级冬至的作文(冬至简单作文三年级)

二年级冬至的作文(冬至简单作文三年级)

更新时间:2023-12-26 14:56:05
二年级冬至的作文(冬至简单作文三年级)

二年级冬至的作文【一】

过两天就是冬至了。

在我们这个城市,冬至这个节气之于我们有些特殊。一直以来,很多地方的扫墓祭奠先辈的传统是在清明节时举行的,清明节扫墓已经成了一种同识。

在我们这个沿海小城市的很大一部分人家里,扫墓这个盛大的祭拜仪式是在冬至的时候举行的。冬至的前几天,大人们就会把要祭拜的供品准备好。有各式各样的瓜果和干品,还有自己折的用来祭拜的纸供品。

的人家还会自己做豆腐,再把豆腐切成小块油榨下;也有的会榨点花生米,紫菜干……

小时候的我们,对于冬至这一天的到来都会非常兴奋。

因为这一天,整个家族的人都会约在一起集合了,一起出发去祖先的墓地祭拜。很多在外地工作的叔叔伯伯也会带着一家老小回来。我们这些小孩子都会穿上新买的衣服,一起乖乖地在长辈们的安排下一一向祖先跪拜,然后大人会把祭拜收下的瓜果分给我们吃。

所以冬至这一天,在儿时的记忆中,一直是既隆重,又热闹,有很多小伙伴一起玩,也有很多平时不常吃的零食。

二年级冬至的作文【二】

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吃“捏冻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饺子的俗称。缘何有这种食俗呢?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那时适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

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捏冻耳朵”此种习俗。以后人们称它为“饺子,也有的称它为“扁食”和“烫面饺”,人们还纷纷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人。

二年级冬至的作文【三】

冬至到了,家家户户都喜欢吃水饺,我们家也不例外。快瞧!

“妈妈,今天中午吃什么呀?”房间里,我懒洋洋地问妈妈。

“饺子”,妈妈匆匆忙忙地回答,老妈准是在厨房里忙碌。太好了,吃饺子!我高兴的一蹦三尺高,飞快的向厨房奔去。

“妈妈,我很你一起包吧!”

“当然可以。”老妈说。洗一下手,把饺子皮放在桌上摊铺平整,肉馅夹到饺子皮的中央,再在饺子皮的四周涂上水,把“门”轻轻地关上。嗯,要把门关严哦,要不然饺子汤水会涌进来的。我捏了许多各种各样的饺子,有小飞侠、有动物,各种动画形象。

饺子煮好了,捧起一碗,看到白白的饺子在朝我微笑呢,一口咬下去,鲜美的味道喷涌而出,真是美味的不能形容了!

二年级冬至的作文【四】

在怀川地区,有一个冬至吃饺子的传说。上古时期,女娲在神农山抟土造人。到了冬天,天寒地冻,女娲捏出的泥人的耳朵纷纷被冻掉,女娲十分着急。于是,女娲就用针线把泥人的耳朵重新一个个缝上。一天,女娲缝好一个泥人的耳朵,把余下的线让这个泥人用嘴咬住,转身去找剪刀,当她拿着剪刀回到泥人身边时,一个好主意瞬间在头脑中诞生了。

她用一根线,一头拴住泥人的耳朵,一头让泥人紧紧咬在嘴里,如此,泥人的耳朵就不会被冻掉了。后来,人们在冬至这一天怕冻掉耳朵,也用一根线一头拴住耳朵,一头咬在嘴里。时间长了,就把咬线变成了吃饺子,因为饺子很像耳朵的形状。冬至吃饺子这一习俗便在怀川地区传开了,延续至今。

二年级冬至的作文【五】

今天下午回到家中,妈妈给我盛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我问妈妈为什么下午吃饺子?妈妈说:“因为今天是冬至。”

我问妈妈什么是冬至?妈妈说:“冬至,是我国农历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时间在每年的阳历十二月二十二日或者二十三日之间。”

妈妈还告诉我冬至是北半球全年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

冬至过后,天气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这时我的饺子吃完了,妈妈说:“今年你的耳朵不会冻烂了。”我问妈妈为什么?妈妈说:“因为饺子的形状像耳朵,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人也是人们的一种传说。”

今天我跟妈妈学会了不少关于冬至的知识,我高兴极了。

二年级冬至的作文【六】

南阳的张仲景,医术高超,疑难杂症,手到病除,人称医圣。

张仲景在长沙做官的时候,那年告老还乡,正是冬天,寒风刺骨,雪花飘飘。他走到白河岸边,看到那些为生活奔忙的乡亲们面黄肌瘦,衣不遮体,有好些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他心里很难受,叫他的弟弟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医棚,架上大锅,在冬至的那天开了张,给穷人舍冻伤药。舍的药名叫“驱寒娇耳汤”。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等煮好之后把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下锅。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们,每人给一大碗汤、两只娇耳。人们吃了娇耳,喝了驱寒汤,只觉得浑身发暖,两耳发热,天天如此。舍药一直舍到年三十,人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大年初一,人们就学着娇耳的样子做起过年的食物。有人把这种食物称作“娇耳”,也有叫“饺子”的,还有叫“扁食”的。人们吃着饺子,不忘张仲景舍“驱寒娇耳汤”的恩情。

张仲景在长沙做官的时候,经常为长沙的老百姓除病救灾。那年瘟疫流行,他在衙门口架上大锅舍药,深受长沙百姓的爱戴。他告老还乡后,长沙的百姓很想念他,就每年推选几位有德行的老人,带着百姓的心意来看望他。那年,张仲景身染重病,看来活不长了。长沙的老人说希望他寿终的时候葬在长沙。南阳的人那里肯依,两下就争吵起来了。张仲景说:“我吃过长沙水,不忘长沙的父老情,我生在南阳城,不能忘家乡的养育恩,我了,你们抬着我的棺材,向长沙的方向走,灵绳在哪里断了,就把我葬在那里”。大家一听也就无话可说了,张仲景冬至去世了,长沙和南阳都选出精壮的小伙子,人们按照他的遗嘱,抬着他的棺材向长沙方向走去,棺左是南阳的小伙子,棺右是长沙的后生,到了当年舍“驱寒娇耳汤”的地方,灵绳断了。戴孝的百姓连忙担土叻垒坟。你一担、他一担,川流不息,把张仲景的坟垒得很大。又在坟前修了座庙,就是现在的“医圣祠”。

张仲景为穷人除疾,舍“娇耳汤”的事在民间一直流传。因此,每到冬至的这一天,人们都要包饺子吃,说冬至吃饺子不冻耳朵。

二年级冬至的作文【七】

今天吃早饭时,我听见砰砰砰·砰砰砰……的剁菜声。我问妈妈:“今天是什么节日呀?这么多的剁菜声?”妈妈回答:“今天是冬至,家家户户都要吃饺子。”我又问:“为什么?”妈妈说:“冬至不吃扁(饺子),冻坏半个脸。”我问:“这是真的吗?”妈妈说:“这是古人流传下来的一句俗话。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其中的一个节气,就是从冬至这天开始,数九寒天就要开始了,天也就更冷了。”我忽然想起我学的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吃完早饭,我家也开始剁菜了。砰砰砰·砰砰砰……我也赶快去帮忙了。我今天也要吃上饺子,我也怕把我的脸冻坏半个。嘻嘻!

二年级冬至的作文【八】

福建平潭人把冬至叫“冬节”,也叫“孝母节”。传说古时有一山民,进深山砍柴,被一种叫禽母的野兽掳去。禽母通人性知情欲,强迫山民与其成亲并怀孕生下一男孩。山民乘禽母外出摘野果时,抱着小男孩逃出了深山,回到了家里,给儿子取名天赐。山民也没有再娶妻,一心一意把天赐抚养长大,送其上学。天赐见其他小孩都有母亲接送,其父只说其母外出远门未归。

转眼天赐就到了18岁,高中秀才,19岁中举人,20岁中进士。封官进爵,衣锦还乡,欲报母生之情,父养之恩,与父再提见母之事、父亲如实相告,劝天赐放弃寻母之念。

天赐左右为难,身为进士、朝廷命官,怎能认一野兽为母?母有生我之情、又怎能不认母亲呢?俗话说“狗不嫌家贫,子不嫌母丑”。一定要把母亲寻找回来,天赐主意已定,便问其父如何才能找到母亲,父说其母爱吃野生猴柿(一种小野果,只要采几筐猴柿从村庄一直撒到其母住的洞口,其母肯定会一路捡拾猴柿到村庄。天赐一一照办。第二天傍晚,禽母一路捡猴柿到了村口,被埋伏在此的卫兵抓住。禽母认出山民,怒目圆睁,龇牙咧嘴。天赐上前叩拜母亲,禽母口不能说,但心里知道这个就是她的儿子,十分欢喜,放声大笑不止,年老心衰,喜极而终,这一天正是冬至。天赐为纪念母亲,在每年的冬至都做形似猴柿的小丸子,供奉祭拜其母,后人效仿成俗。

平潭人过冬至的习俗正是沿袭于这个传说。一是祭拜祖先,二是吃冬至米时(即咸米时。搓米时时还挺讲究的,要准备一堆红桔子、一副红筷子,放在簸箕里,再在簸箕边缘插上“孩官人”(即泥塑的小孩像,然后才能开始搓米时,一种是有包馅的咸米时,一种是无包馅的染成红色的米时仔,煮熟后是用来粘在两边门楹上的。这个寓意就是来自上面的传说,因为染红的米时仔很像天赐母亲禽母爱吃的猴柿,把它粘在门楹上,让禽母的灵魂能够找到家,表达了深深的孝母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