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关于生无所息的议论文作文(向死而生的作文800字议论文)

关于生无所息的议论文作文(向死而生的作文800字议论文)

更新时间:2023-11-02 03:21:46
关于生无所息的议论文作文(向死而生的作文800字议论文)

关于生无所息的议论文作文【一】

??表弟息的一封信散文

姐一直对你印象比较好,你聪明灵秀,性情和善。你和表弟能够相知相爱,携手走进婚姻,共同面对人生风雨,作为大姐,我心里对你是认可且感激的。我一直都在祝福你们。结婚时,当你们在院子里栽下两株银杏树时,我满心喜悦溢于言表,我每次看到两棵银杏树舒枝展叶傲然挺立的样子,我就想到了你们俩,默默的为你们祝福!

人一生,相遇相知不易,而能共同承担生活的甘苦辛酸更需要莫大的勇气和足够的担当。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有苦,会有痛,但是经历过了,对生命而言便是一次次的升华,个体的价值精神的分量会不断的提升,这是积极的人生应该有的状态。而这样的人生也是我们每个人渴望拥有的。庆幸的是,这个过程会有人陪你一起走过,不离不弃。而你们的结合,我们一度认为你们的婚姻是幸福且完美的。你们彼此也会在对方的关怀和鼓励中不断提升和完善自我。我们在一起相处的机会较少,但是表弟小我16岁,我是看着他长大的。对他甚为了解。虽然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但是他有一个勤劳爱子,善良宽和,温良识大体的母亲,相信这些表弟也给你讲过不少。我敢说,我的表弟是一个品性高洁,言行端正之人。

表弟当时刚毕业的时候,家里不能为他安排打点好一起,但是我们都对这个小弟充满信心,他为人正直,胸怀坦荡,他不是畏畏缩缩的小男人,他的品行是我们共有的,这一点,我非常了解他。他是能为自己的人生承担起责任的人,果然不负大家的期望,现在在事业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作为女人,姐相信,这几年来你为这个家庭也付出不少,表弟的成绩里有你的功劳。尤其是小可爱的出生为这个家族带来的欢乐,你可能都想象不来,爷爷姑姑包括表哥表姐们有多么喜爱这个小家伙。

生活难免有磕磕绊绊,很多时候一心都为这个家,这些磕磕绊绊会一步步加深夫妻之间的感情。记得去年,你给我发短信说你们闹矛盾,我说表弟,表弟只说了一句话,女的生完孩子就有了抑郁症了,他坦然的说没事,你放心。我感觉到你也是个感情细腻,内心世界丰富的人,可能做为男人的他粗疏,有些地方忽略了你的感受,在你身体虚弱的时候没有给你足够的安慰。但是姐希望你明白,首先,表弟的心在你和娃身上,绝对不容置疑;其次,表弟那段时间忙前忙后,心理上和体力上都有些透支,我就拿你姐夫参照,表弟已经做得很多了,毕竟他前面是学过体育,体力要好一些,要是放在一般男人身上,早都累趴下了。

表弟以前爱书法好画画,喜欢读书,这样的人精神世界饱满,也总会对未来有很多美好的畅想和规划。积极健康的人生定是这样的,对未来充满希望,脚底下也坚持不懈,但是现实不可能会让人的每一个美好的期望都成真,正因为这样才有丰富多彩的生活。表弟有想法,心态积极,但是他毕竟不是超人不是无所不能的上帝,所以有很多时候也会有遗憾有失落,所以相对而言,你该比他更清醒,一个好女人定会懂得,在奋斗的过程中鼓励丈夫支持丈夫,在结果不尽如人意时,能够将他拉回现实,使他清醒,并给予安慰从头再来。不管是事业的大事还是家务的琐事,事无巨细皆是如此。只有傻女人才会在丈夫对未来畅想的时候会比丈夫更不理性,逼迫他,过分要求他,让他承担更多能力不能及之事。当有遗憾有失落时,彼此埋怨,相互憎恶。我想这样伤害感情的事情,聪明如你,定不会选择这样的愚蠢的方式,以陷自己于不利的'境地。

下决心以这样书信的方式和你交流,是中秋节的早晨,接到的你的电话。说实话,我有些伤心,有些失望。我不知道我的表弟为什么在中秋节离家出走,但是发生这样的状况两个人都有责任。我在家一直坐立不安,反复给他打电话,后来接到电话,我们揪着的心才放下,可是当我的手机上出现了你的短信后,我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时语塞,你怎么能这样怀疑他?

这几年,我们知道表弟正干事业,从没有把家里的困难告诉过他,家里也从来对表弟没要求过什么?自从你们结婚到现在,老人总是独自过中秋节。现在,他有了孩子,真正到父亲的不易,所以他说每当听到雨声想到孤独一人在家的父亲,他就很揪心。表弟是一个自尊上进的人,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他很呵护你和孩子,我们都看在眼里,但是他也要孝敬自己唯一的父亲,因为两地会给你们带来不变,但是我还是希望他在你和孩子身边多一些,我告诉他,孩子的启蒙教育非常重要,从现在开始每天最好能给孩子讲一个他能听懂的故事,这是必做的,也应该教他数数。

他讲良心,也很有爱心,他要在外面干事业,靠自己的勤奋努力为自己赢得了尊严,今天是你们最美好的时光,也是你们一生最有希望的日子,你们在精心培养孩子的努力中应该是充满欢声笑语的,生活是充满快乐和希望的。所以姐希望你做为他的妻子要维护自己丈夫的形象,你应该尊重他,体谅他,包容他,爱护他,不要把自己的丈夫逼得太紧,要有足够的信心来信任他,理解他,给他足够的心灵空间让他去思考自己的工作,他一再说自己的工作正处于爬坡阶段,需要你的支持和理解,所以姐再次希望你做一个大气量的女人,不要把目光停留在小事情上,我们女人应该是家庭的半边天,而不应该总是小女人情结的,这不仅只会让自己陷于负面情绪中,郁郁寡欢,也会给家庭带来很不好的影响。

聪明的人会自己创造生活,收获幸福,只有愚蠢的人才会把自己的幸福和满足寄托在他人身上,当别人不能给予的时候严声苛责。一个女人要维护一个家庭必须付出一定的精力,要使一个家庭不断的向前发展,必须给男人足够的空间,同时还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境界,随着丈夫事业的拓宽,交际面的宽泛,自己的心态要不断的调整,这样这个家庭才能和谐。一个人的幸福感和满足感绝对是靠自己点点滴滴的付出换取的。你若是想做个幸福的女人,就大方的在家庭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付出劳动,你定有实实在在甚至自己都意料不到的收获。

姐祝福你们。

关于生无所息的议论文作文【二】

关爱盲人,印度又走在我们前面。标准的复仇片,男主威胁警察的话堪比《飓风营救》!复仇部分比较合理,没夸张主角特殊能力会失败会总结,还收了前面小伏笔。印度也爱黑警察无能腐败,最后没教训警察挺可惜。打电话叫谁来谁就来,反派凶手这么明显都猜不出。男主略像布莱德利库珀。

前段言情,中段悬疑和结尾动作都经营得很好。女主美得有说服力,善恶美丑张力十足。老头灵堂威胁主角和主角警局誓言复仇两段超燃,最难得没有夸张主角的能力,无论歌舞还是动作都突出了盲人特点。瑕疵是下集开始为反派安排了一场歌舞,再美再帅也破坏人物和气氛。一些错觉镜头有电影感。

印度美丽又丑陋,印度电影一边展现它的美好一边揭露它的黑暗。复仇的故事纠结又畅快,被人霸凌时难过,复仇成功时爽快。罗斯汉男神,爱之恨之,爱之颜,恨之青春不能永驻。

不少影迷评价《无所不能》是“《调音师》与《一位母亲的复仇》的结合版”,恰如其分。整个故事简单地讲,就是盲人复仇的故事。导演用了不少类型片的叙事模式,来让电影变得好看。一开始,观众可能以为电影讲盲人相爱的故事,甜蜜、温馨,因盲人这一弱势群体的设定变得更加动人。

但紧接着,剧情急转直下。浪漫的爱情故事遭受磨难,女主角被反派力量奸污至自,男主角踏上了艰难的复仇之路。电影类型迅速切换到充满暴力和腥的犯罪复仇片,与前面温情感人的'爱情片形成对比。这不正是印度电影的特点?极尽夸张之能事,怎么直接怎么来。

这些看起来过度、夸张、逾越生活常识的桥段之所以能被人接受,原因在于印度独特文化背景的加持。就如前半程数次出现的歌舞段落,冗长而无必要,却早已成为印度电影的标配。如果一部印度电影没有载歌载舞的段落,简直让人疑惑这还是不是一部印度电影了。

印度电影正是运用类型片行之有效的叙事模式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如果说早年中国观众对印度电影煽动性极强的表达方式仍有隔阂,那么经过近几年院线的轮番洗礼,接受早已没有难度。甚至于,这种情感表达正在成为主流,现实生活隐藏的秘密法则在影像中不再有效,最好把表达的东西直接抛予观众。

《无所不能》之所以“好看”,还有另一层原因。整个故事其实是典型的“好人受难”,这不只是《圣经》中《约伯记》的叙事模式,同样也是古希腊悲剧的叙事套路。尤其是后者,影响深远。在某种程度上说,《无所不能》是一出现代悲剧,人物和故事都能在古希腊悲剧中找到原型。

古希腊悲剧讲的是人在不公命运下遭受苦难,主人公为了显示自己作为人的尊严抗争命运的故事。即便这种抗争一开始就注定失败,主人公仍然不会放弃。正是在自觉选择走向陨灭的意志中,“悲”的意义和价值体现了出来。

现代的悲剧不可再讲什么命运,因为这是众神退去的时代。现代悲剧之所以还能称为悲剧,原因在于人继续捍卫他的尊严。如果说希腊悲剧中的角色面对的是不可知的命运,那么现代悲剧中的人面对的则是不可见的权力。后者是由官僚体系密密结织,对于普通人同样起到“决定命运”的作用。

《无所不能》的男主角罗汉,善良温情,有着美满婚姻,除了眼睛看不见外没有任何缺点。甚至由于眼瞎,他额外发展了自己的听觉能力,从而比常人更能判断危险和适应现代生活。这虽然是电影创作者一厢情愿的设定,但不可否认罗汉自一开始便是十足的好人,而且被当做潜在的英雄塑造。

关于生无所息的议论文作文【三】

我还要造一个星球,假如说地球被侵略我们可以跑到那个星球里去逃生。

我还会飞去天上找小鸟一起玩,和外星人谈和平,不伤害我们,不欺负弱小。

我还会变得非常小和小虫子们交往,还有和蚊子苍蝇说不要烦我,如果你们烦我们,伤害我们,你们就是自寻路!

我还会把世界变得更美好,我会变许多多的.小鸟,一群群山羊,许许多多的小草、小花、苍耳、蒲公英、小鱼、小虾、水草。我还会变出一条条公路和一群群小动物,还会把小孩子变得聪明一点,还会把人变得起回生!

这样的我,你们能和我做朋友吗?

关于生无所息的议论文作文【四】

一本写给女人的励志书,本书从多个方面并通过阐述小故事、列举名言、经典的方式,告知女性该如何调整心态,如何建立自信,最终如何变得优雅……看似简单的文字中,表达出了很深的道理,受益匪浅。

作者木心,一枚喜欢写文字、听音乐、看电影、喝茶、摄影和旅游的安静小女子。

生活不是比赛,没必要非要拿第一,一切顺其自然,每天活得轻松一些,做好自己当下做的事情就好。

不要去在意那些繁杂的纠葛,活着就是幸福,要好好珍惜现在的每一天。苦痛、伤害、低迷等,一切的一切仅仅是生活中小小的插曲而已。

生活,就是煮一壶月光,醉了欢喜也醉了忧伤。愿月光照着你前行的路亮一点、暖一点;愿你一路高歌再无所忧、无所惧。

女人必须学会改变自己,去读书、学习、发现、创造,它能让你获得丰富的感受、活跃的激情;要学会爱自己、赞美自己,善待自己也善待别人,让生活充满意义。

女人最宝贵的财富不在别处,在于保持一颗柔软安宁的心。因为生活就像一个黑洞,谁都无可逃脱,唯有心存欢喜地过生活才能助你超脱。不过分在意别人的眼光,给自己一点呼吸的空间;不做生活的奴隶,给忙乱的生活做减法,倾听内心的声音;积蓄满满的正能量,修炼自己,温暖他人。

每一个人都是无价之宝,我们要有足够的自信肯定自己的.价值,学会爱自己,“珍爱自己,让个性伴随你,自信地站在自己的位置上,给苍白的四周以绮丽,给庸俗的日子以诗意,给沉闷的空气以清新。每日拭亮一个太阳,用大自然的琴弦,奏响自己喜爱的心曲,告诉自己:我就是一道风景”!

人生,每过一段时间,都要将过去清零,让自己重新开始。不要让过去成为现在的包袱,轻装上阵才能走得更远。有成绩庆祝一下,然后就忘掉,从头再来,不要让骄傲控制自己。遇到失败总结一下,然后也忘掉,从头再来,不要让沮丧控制自己。人生,需要经常刷新自己,扔掉过去的包袱,才能重获新生。

很朴实的一本书,喜欢里面的禅宗教义和暗藏的机锋。最淡然平和的心态源于人生百态!

放下心中的负累,邂逅最真的自己。你要的是幸福,还是别人眼里的幸福。当我们在众人的喝彩声中终于以一个优美的姿势为人生画上句号时,才发觉这一路的风光和掌声,带来的竟然只是说不出的空虚和疲惫。幸福的生活完全取决于内心的简约,而不在于你拥有多少外在的财富。

人生中那些难过和黑暗的时刻,都是磨练,都是修行,都会滋养更好的我们。

一切都会过去,而那些过去的,将会变成亲切的纪念。

心之所向,唯愿一切安好,深情如初。

关于生无所息的议论文作文【五】

我走了许多地方,见了许多人之后,发现中国人的发呆水平和聊天水平,真的是全世界不同肤色人中数一数二的。因为国人对于时间这个概念理解得很抽象,觉得它是游离于自身之外的。所以,自然对如何支配时间无法自处。比如,我和好友出去旅游的时候,很少见到有人是带书的,或者是带着自己兴趣爱好出游的。许多人的一路,就是吃完睡,睡完吃,偶尔看看外面的风景,便又沉沉睡去。我不能把那些我所见到的呆滞的眼神违心地解释为在思考,只能说,可能在放松心情,但基本上是浪费时间。

中国人的无所事事,大多源于从小的教育。许多中国人成长在一种目标式教育和被动式学习中的模式中,从而丧失了我想做什么的意识。从小,我们就被要求在既定的目标中奋发向前。我们的父母最关注的是功名利禄,找了什么样的工作,成了什么样的人物,是他们的倾心所在。许多人的兴趣爱好从读书开始就被扼在摇篮里了。有人戏说,四五岁可以学自己想学的,八九岁可以在学自己想学的和自己不想学的之间挣扎,十来岁就是完全在自己不想学中学着。所以,到十八九岁参加完高考,许多年轻人发现自己除了会,什么能力都没有。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些人在读完书之后,发现内心寂寞,比读书时更难受。因为,没有了目标,发呆便成为了最好的选择。

去过以色列的人都知道,这个以犹太人为主的民族对时间的支配能力是惊人的。一年50本的阅读量,是世界上许多国家人均阅读量的数倍甚至几十倍。这个国家,甚至连乞丐都识字都读书,这也无怪于被称作最聪明的国度。我一个朋友从以色列回来之后,就感觉经历了一场洗礼,这之后他出门必须要带一本书,哪怕翻两页,也觉得安心。当然,也不仅仅是以色列,我想起在澳洲的时候,同火车的许多人或是读书,或是拍照,只有一个中国老妈妈一直喋喋不休地在自言自语,一个不知是哪个国度的年轻人礼貌地回头:be quiet,弄得中国老太太有点尴尬。我们大多数人都忘了有一种能力我想做什么。

我所读的大学是一所三流学校,不用说,找不好工作的学生一般有两类:一是学习成绩平平,不考研又没实践能力;二是自暴自弃型。后者基本是自作孽不可活型,而前者却是看似无辜的受害者。然而,前者又占了多数。这,也代表了许多当下年轻人的现状。当别人不再给你目标的.时候,你发现自己就找不到任何生活的目标了。于是,无所事事成了最真实的写照。

当然,也有努力想改变却没去改变的。比如,前两天,有个朋友和我说,你看,我发展发展什么兴趣比较好。我说,你喜欢什么。她说,画画吧,可是我不会啊。哦,还是算了吧。然后,转身就没声了。她就是这样,可以自己给自己一个无聊的借口,却从来不给自己努力的理由。忽而,我想到有个叫摩西奶奶的人,她天生不是画家,据说画画也是后来才开始的事。可是,她还是达到我们所可见的成功。因为至始至终,她知道自己想做什么,知道自己在有限的时间里做什么。

若干年前,我时常看到许多发呆的年轻人痛心,不过,后来我想,我究竟在痛心什么呢!不如好好利用这痛心的时间来读书,哪怕没有目标,至少也在具体的时间里做了一些什么。于是我开始读书,开始写作,开始思考。

关于生无所息的议论文作文【六】

《老无所依》可以算是去年最好的惊悚片——一个人看完这张碟,看到巴维尔扮演的拖把头手以一个背影作为姿势走向远方时,我发现自己冷得要命,赶紧去加了件外套。

这个凶手没有服诛的电影,特别地让人惴惴不安。世界的秩序被打乱了,不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而是一种完全隔绝了道德感的“恶”占了上风。它是一种纯粹的恶,有很自足的审美形式(“拖把头”真是神来之笔),还有很强的技术程序,流畅,优美,几近抽象。这样的恶能有一种什么样的力量?让人惊恐,让人臣服?甚至还让人欣赏,让人神往?

柯恩兄弟把这种恶表现得很洁净。汽车旅馆中,巴维尔在那个瑟缩在浴缸一角的胆小鬼时,甚至先拉过浴帘,免得溅在身上;后来他又了一个同行,在尸体一侧打电话,从地毯上流过来,他小心地把脚抬起搁在沙发上;最后,他了一个女人,一个无辜善良的女人,没有正面的腥描写,只有一个大全景,构图非常地完整均衡——蓝天下一座小房子,他从屋里走出,站在门廊前,抬起一只脚,看看鞋底,又抬起一只脚,看看鞋底。

如果仅仅如此,那这个黑色电影就黑色得太绝望了,个人(比如作为观众的我)面对这样的恶的时候,油然要生起一种甘败下风的恶劣情绪,不只是“老无所依”式的'感伤,还有一种生存的危机与道德的犹疑——如果“恶”可以强大到这个程度:对于全体来说,成为一种状况,对于个体来说,逃脱与不能逃脱,成为命运的偶然。

这事实上还是一种世界观,是对这个世界的体认与面对这个世界的方式。在电影中,老警察是个饶舌的人,他的形象是个硬汉,但内心已经虚无了。拿走了两百万的小混混倒还有行动力,打算在这个黑吃黑的社会里干一把大的,他倒是不怯懦,就是斗不过。——有没有人能斗得过这个手呢?当看完这个电影,在惊吓之后再度回想时,我的勇气值慢慢又回升了。最后,还是女人拯救了世界。

这个拖把头的手有一种遗世独立,高高在上的气质。当他让杂货店的老头猜硬币时,他几乎就是命运的化身,一个黑魔王的使者。他没有亲人,没有朋友,没有恩人与仇人——唯其如此,他才是抽象的,不可战胜的。但是当小混混的老婆,一个无辜的,无力的,一个受害者,拒绝了猜硬币时,她成了一个坚定的,勇敢的,以个体的肉身向“恶”抗辩的人。她说:“决定我还是活的,不是命运,是你。”

这个女人比老警察了不起。她把抽象的恶还原成了个体的恶,让巴维尔必须为自己的恶负责。于是转机产生了:第一,他不再不可战胜,第二,一种更复杂,更丰富的善与恶的辩证法产生(看那两个小男孩),取代了恶的一统律,这大体,还可以算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