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奶茶味儿的童年作文(奶茶的味道作文600字)

奶茶味儿的童年作文(奶茶的味道作文600字)

更新时间:2023-12-02 12:40:59
奶茶味儿的童年作文(奶茶的味道作文600字)

奶茶味儿的童年作文【一】

总算闲下来了!

一年的奔波,一年的操劳,总算迎来这清闲的几天。

这一年,不管你有多失败,也不管你兜里有没有钱,总是要把年货办得丰丰盛盛;把家装饰得风风光光。全家男女老少都换上新装,体体面面。所有的忧伤所有的不快,用炫丽的烟花,用喜庆的鞭炮送上广漠的苍空,随风散去。收拾心情,用一幅喜气洋洋的笑脸,迎接又一年,期待一段新的旅程,一个新的开始。

除夕夜,农家人习惯用一个大大的树根生一壁旺旺的炉火。一直烧到新年的第一天。全家人聚在一起,奉上好菜好酒,尽情地吃尽情地喝尽情地玩!平日里,总是东奔西走,各忙各的生活。难得聚这么齐,走得那么近。每年的这一夜,总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你一杯我一盏喝的都是爹娘的爱,品的都是兄弟姐妹的情!你一句我一句,道的都知心话,说的都是浓浓的脉相连的关切!那些酒也许并不名贵,只是自家酿的谷酒。那些菜也许没有山珍海味般好,都是自家养的牛羊鸡鸭,都是自家种的农家小菜。

但总觉得那么的香,那么的有滋有味。总值得在生命里珍藏回味!

饭后,全家围在火炉旁。各种零食,各色茶水,或唱歌或聊天或打牌。炉火正旺,而锅里翻腾着牛羊狗鸡等各种汤的香味!

家家亮起所有的'灯火。偌大的村庄到处灯火辉煌!广场上一群群的小孩手里放着各种烟花。天空中,星星不再明亮不再闪烁,一朵朵耀眼的火花惊悚了夜的黑。炫丽的烟火撑开了寒冬腊月里花的春天!

每一个角落,每一个路口都是欢歌笑语。一串串七彩的灯笼,一幅幅闪着金光的对联,空气浸满着各种菜、肉和酒的浓香!寒冬腊月的夜,不再冰冻不再夜黑风高!平安、和谐、温馨、幸福......没有任何季节能刻画出这样的夜!亲人的相聚、团圆、相亲相爱。比春风更暖,比鲜花更美丽!这是四季之外的另一个季节,这是季节之外的另一种悸动。

我们用脉相连的心有心犀,在这样的夜晚,守候着零点的钟声叩响又一个崭新的开始......

奶茶味儿的童年作文【二】

云淡风轻的日子,因友情而可贵;虽然时间让一切云散,可藏于心中的,是挥之不去的。

又想起奶茶了。那个叫王艿的俏同桌,那个称我为豆浆的鬼丫头。小学六年,我俩曾坚定不移地融合在一起。我们跳莫名其妙的街舞,唱自词自曲的歌。几乎每天放学后,我们飞向路边小摊,吃香喷喷,松松的,带糖醋的甜,一点点辣的,各式各样的烧烤,五毛钱一串,我俩轮流放风,是怕被前来接我们的'老爸老妈逮个正着,被苦口婆心地骂一通“不讲卫生”。早晨我俩会合买一盒奶茶藏着课间共享;课间我俩会一致“对付”那些欺负我或者待她不理的男孩子们;当然也会为彼此的成绩高出半分一分或者其它的什么事,相持怄气个一天半天的……可此时呢,我俩却相隔千里之遥。在这个陌生的班级里,我一个人强颜欢笑地走进来走出去。

不知不觉,我翘起兰花指拨出了她的手机号码。“喂?豆浆吗?”话筒里又传出那阔别已久而却熟悉之至的嗲声嗲语,没错,是她那总喜欢故作柔媚的聒噪声。我皱着眉头,嘴角却微微上扬,极富抒情化地数落她:“奶茶啊,风采――不减――当年呀!”“过奖过奖,严师出高徒,弟子我哪比得上师父您的鼎鼎大名啊!”奶茶气定神闲地回敬道。臭丫头!我暗笑道,清了清嗓子哼道:“青出于蓝胜于蓝,你果然没令我失望。”“唉,没办法,谁叫我是天才呢!”奶茶叹息着。我笑道:“好了好了,你这个天生的蠢才,不是说好去五中,你怎么跑去上海逍遥了?”“呜呜呜……”奶茶拖着哭腔,“你真没良心?竟丢下我一个人……”“谁没良心了?去上海A中不把你累成植物人才怪!”我凶神恶煞地威胁她,“为啥要去呢?快从实招来!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我投降,我投降,我那不近人情的老妈!硬逼我去破上海!迫于无奈嘛,你大人有大量,就原谅我吧。”不知为何,我突然觉得一向活泼的奶茶语气里竟带有许多忧伤,仿佛被感染似的,我叹了口气说:“是啊,要是你去五中的话那该有多好啊!”奶茶忽然没了声音,我也沉默了,话筒两端无语凝噎。

我马上又恢复轻松的语调:“要是你在五中,我们的‘奶浆’乐队又可以发扬光大了,你跳街舞还是三流呢!”“那叫个性,不过你唱歌倒是能让英国人和中国人同时云里雾里哦!”奶茶也毫不留情地挖苦我,一场唇枪舌战又上演了。聊到最后,我竟有点哽咽:“初中不能同校,那你高中时回来,你要是再敢单飞,我把你五马分尸!”“知道了,说得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似的!”我却无力还嘴,脸上已泪流成河,挂断电话,时间仿佛只过了一秒又恍若隔世。奶茶,谢谢你,谢谢我们曾经的美好回忆!但愿我们有再聚首的一天哪!

奶茶伴豆浆,一段怪味友谊,甜蜜醇厚,怎能相忘啊?

奶茶味儿的童年作文【三】

年关渐近,在外打工的女儿突然信息频繁,我知道,她又想家了。女儿今年老历七月回过一次家,毕竟大过年的,每个人都想往家赶,闻一闻年味的感觉!

中国人的年味向来很浓,不管官方还是民间,都把过年当做一回事。因此,年也就成为家的象征,不管在哪过年,都不如在家过年好;不管在哪团聚,都不如回家团聚亲!年味,一直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一道晚筵。

小时候过年,感觉似乎比现在还要隆重热闹。有新衣服穿,有红包拿,有美食吃,还有走家串巷的乐趣。如今过年,总爱守在家里,几亿人看着春节联欢晚会!新衣服、红包、美食一样不少,感觉却比以往清净。不知是年龄的关系,还是风俗的易改,觉得如今过年,民间淡了不少,官方浓了许多。

中央电视台每年都有一道过年大餐春节联欢晚会,而地方电视台过年的节目,也是层出不穷。可以说,这是中国几千年来从未有过的繁华。但我喜欢小时候的年味,那感觉直到现在,都流淌着浓浓的陈香。

我是家里最小的孩子,除了大哥大姐,上面还有一个大我五岁的姐姐。所以除了每年春节有一套新衣服之外,平时多半没有好的衣服穿。稍大一点,当然是穿哥哥们穿过的旧衣服。所以过年的第一喜事,就是有一套好看的新衣服。接着是好吃的年夜饭和大人们给的红包,因为贫穷而突然富有的喜悦,是一种真正看得见的幸福。

家乡过年还有一个传统的风俗,那是孩子给长辈们敬早茶的习惯。吃了年夜饭,肚子饱饱的,心里十分舒坦。当时没有电视看,拿几分零钱,去小店里买上几串鞭炮,然后把线轻轻解开,把鞭炮一个一个慢慢拆解下来,装进新衣口袋里,再到厅堂点上一支香,带着星点的火光,跑遍埕头巷尾,一个一个慢慢地放开来!

当然,这是男孩家干的事,女孩家只能提个小纸灯笼,挤在一起看我们的热闹。有时恶作剧点着一个,朝她们扔去,啪的一声响,见她们尖叫跑开,心里就乐。不到多会儿,鞭炮就放完了,把香熄灭了,拍拍手,心不甘情不愿地回家睡觉。

第二天早上,也就正月初一。我和姐姐四、五点就得起床,提着母亲早已泡好的一大壶甜茶,带上小茶杯,挨家挨户去给长辈们请茶。过年的时候,天气正冷,有时还特别的冷,所以长辈们一般是半躺在床上,捂着棉被,等着小辈们来请茶。

我和姐姐每年正月初一,总是小心翼翼地提着大茶壶,一前一后去叫开每家每户的门。进门后,我们得说:某婶某叔某伯某婆,给您老恭喜了!他们会说:阿妹仔(闽南孩子的爱称),恭喜恭喜!接着,我们倒上一小杯甜茶,双手捧给长辈们喝,并从盘中取出小糖果,让长辈们吃,还说:某婶某叔某伯某婆,甜一下!

因为各家各户都有孩子出来给长辈恭喜,所以长辈们一下子喝不下那么多甜茶,就说:阿妹仔,安呢(这样)就好啦,喝太多了,告茶(谢茶)接着,长辈们会顺手从糖果盘里,抓下一把糖果,往我们小口袋里塞。家庭条件好的长辈,会给个一毛二毛的红包,并说:阿妹仔,甜一下,甜一下,这两毛钱给你们买纸笔,好好读书于是,我们假装推让一下,就接着了。

一个宗亲家百十户人口,一早起来,我和姐姐从四五点,挨家挨户去串门恭喜,到全部走完时,天已大亮。姐弟俩揣着一大口袋的糖果,人也走累了,口也说干了,不过,心里却美滋滋的。大过年的,走到哪都能听到好话,吃好料理;碰到人就对他说恭喜,恭喜,那真是一种幸福啊,从心头传来!

后来,这传统风俗慢慢改没了,人也不爱走了。相好的几家,聚在一起,泡泡茶喝喝酒,人们都把年味儿让给电视台。年在变,人在变;年味却不变,想家的味道也不变

奶茶味儿的童年作文【四】

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它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些传统文化历代相传保留了下来。这里最具代表性的要数中国的旧历新年了。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这句歌谣时常在我嘴边念着,仿佛就是要告诉我们腊八节一过,就要过年了,就要开始准备过年用的物资了,打扫尘除,买新衣,腌鱼腌肉,贴窗花。可我记忆中的新年要从姥爷家那一缸缸香甜的黄酒开始的。

姥爷家做的黄酒在当地就小有名气。这一古法做的黄酒传到我妈妈这一代已记不清有多少年了。现在我就来说说我们家的酒。

农历九月九是传统的酿酒日,早在前一个星期,姥爷就开车进到山里的认识的农户家,把头年定好的糯米拉回来。姥爷说:“山里的空气好,气温低,糯米成熟的晚,也就长得好,好米才能酿好酒。”再把酿酒用的器皿洗净晾干,如果做酒的过程沾上油,哪怕是一点点油渍都会使酒变质。头天把米洗净,在水里泡上一天一夜,这是让米发胀,蒸出来的米就不会反生,发酵就更彻底。一切准备就绪,就等着第二天到来。

九月初九这天一大早,姥爷把泡好地米,放进木桶里隔水蒸上半个多小时,熟透,再倒进大盆里,散开透气,晾一下,每次都会蒸上几大桶。每当这个时候,姥姥就会给我和哥哥捏几个大大地糯米饭团,沾上糖,好吃极了,这也是我和哥哥喜欢在这天主动帮忙干活地原因。米晾到半凉,就要拌酒曲了。酒曲是一个个比乒乓球小一点地白色圆球。拌之前,要把酒曲碾碎成粉末状,再把酒曲均匀地拌进一盆盆熟糯米中,这个过程是个力气活也是精细活,记忆中,每次都是妈妈在进行这项重要地工作。拌好以后,在慢慢加进一点凉水,这时糯米饭就会拉出粘稠地糖丝,把这些能拉出糖丝地糯米四周码好,按实,中间掏空,盖上盖子,包上厚实地棉被,放上十天左右,这是个漫长地过程,叫热发酵过程。姥爷说,这个过程很重要,就像好地钢铁要经过火地淬炼,人要成才也要经过各种历练,中间不能放弃,要有耐心和恒心,就像酒在热发酵期间不能随意揭盖一样,十天后就要收酒了,这里说地收酒不是说就可以喝了,酒要能喝还早呢,还要把酒用大量地凉开水收进装酒用地大缸里,进行冷发酵,这需要三个月地时间,等过了冷发酵期酒就做好了,那时满屋子都散发着酒地香味,也就到了年跟前了。用自家地酒招待远方来地亲朋好友,别有味道,这就是我家年地开始。

家家的传统文化都不同,但是家家的年味却是一样的,快乐的心情是一样的,中国的传统文化多彩多样,但传承的精神是一样的。我也要将我家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使我家的年味更加浓郁。

奶茶味儿的童年作文【五】

最喜欢过年的味道。快到新年时,那热热闹闹的景象无处不在。大街上,更是人满为患。最拥挤的,就是各家大大小小的超市了,全是采购年货的人,商店里各类物品都供不应求,超市老板往往会趁此机会大捞一笔,但采购的人还是络绎不绝。

每到过年,祖母最喜欢往超市跑,有事没事就跑去转转,就喜欢那热闹的气氛。祖母手提一只竹篮子,在超市转悠,另一只手则拿着一张广告纸“年货大减价”,在精打细算一阵子后,便跟着人流,一会儿就装了一篮子东西提回家。我总忍不住,东翻翻,西找找,一袋子零食不免让我有些失望。第二天,拿回来的都是些鱼啊,肉啊。第三天,就都是包装精美的礼品,什么红酒啊,广柑啊,盐水鸭之类的。第四天,我眼前一亮,都是一些非常喜庆的小玩意,红底金字的福字帖,可爱的玩具小金牛和小红牛,大红色的灯笼,塑料爆竹,春联,金牛的剪纸,中国结等等一堆好东西。这下我可乐坏了,马上忙活起来:窗子上贴上金牛剪纸,马上就觉得家里又多了份喜庆;大门上贴上倒福字和春联,我的脸上也是喜洋洋的;书桌上摆上一对小牛,书架上挂着一串爆竹;连晾衣架也被我挂上了中国结和红灯笼。家里,马上有了“年味儿”,我嘴里也轻轻哼着那支小曲儿《你最牛》。

和家人逛街时,可以看到,无论是大小商场,还是新店开张,都挂上了灯笼,贴上福字贴,一片热闹的红色。往往那灯笼上都写着几个金字:恭喜发财,生意兴隆。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也让我感受到了即将过年了。瞧,那边一位年轻的阿姨身穿大红底,金色花纹的旗袍,戴着中国结式样的耳环,手提一个小巧玲珑的红包,无不为这即将来临的新年增了份光彩。这被染红的大街,更是年味儿十足。

饭店这段日子生意也格外兴隆,请客吃饭大出已经是家常便饭,饭店天天爆满,老板乐得合不拢嘴。大过年的,年夜饭尤为重要,儿女在外工作一年,难得回趟家,吃团圆饭自然不能含糊,找一家好饭店,办得热热闹闹的,那是在所难免。要订好饭店,还得抓紧时间,晚了,就只能在家里吃了,有些人甚至几个月前就订好位置了。在爆满的饭店里,那花样百出的菜名,如“五福临门”、“牛气冲天”等,更是让我感受到了深深的“年味儿”。

“年味儿”是过年不可缺少的调味剂,让过年热热闹闹,开开心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