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小学生二月二的作文300字(关于二年级下册作文300字9篇)

小学生二月二的作文300字(关于二年级下册作文300字9篇)

更新时间:2023-11-13 07:39:00
小学生二月二的作文300字(关于二年级下册作文300字9篇)

小学生二月二的作文300字【一】

我看西游记,不知看了多少遍,每个情节,每个细节,我都看得清清楚楚,没有我不知道的。其中孙悟空的七十二变现在还记忆犹新,假果我也有七十二变那该都好啊。

假如我有七十二变,我会懒得写作业。当爸爸妈妈来检查作业时,我会变做一朵彩云,飞出家门,飞向天空,那样谁也找不到我。我会飞向沙漠,再沙漠中哭泣,没人会笑话我,没准儿,还能创造一片小绿洲。

小学生二月二的作文300字【二】

我每天都在思考一个问题,假如我有72变世界会变成怎样?你要问我都想变成什么,你可仔细听哦。

假如我有72变,我要变成一台超大的智能电脑,帮助世界上所有的人解惑答疑。

假如我有72变,我要变成一个超人,我要眼放激光摧毁那些可恶的的武器,从此,地球就没有战争,更加和平。

假如我有72变,我要变成一台巨大的吸尘器,把地球上所有的污染物都吸地干干净净,还地球碧海蓝天。

假如我有72变,我要变成一个爱的使者,把所有的爱都撒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人们都感受到爱的温暖。

假如我有72变,我要变成。

我相信只要人们肯思考,会动脑,就一定能创造出这样的“我”。到那时,世界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小学生二月二的作文300字【三】

又到了豆花飘香的日子,想起吃了多年的炒黄豆,具体味道如何,说来听听。

超市里袋装的炒黄豆,个大饱满,同时制作原料都有这样说明:精选大豆、植物油,为什么不带制作方法呢?不用说,大家都知道,就是流水线上生产出的食品,吃起来,只有黄豆的味道,但却没有黄豆香味,这时常让我想起高压锅里炖出来的汤,永远比不过在砂锅里用小火慢慢煲出来的汤汁浓,又怎能让你意犹未尽呢!

大街上小商小贩现炒现卖的炒黄豆,制作过程也相当得简化,在路旁支一口桶状的锅,摊主用一把大铲子向锅里投料,随后合闸,在电机的“嗡嗡”声中,他不停地拿着铲子来回翻动,同家里盖房子,旁边支起的搅拌水泥和沙子的程序如出一辙,一会儿的功夫,他就会拉下电闸,炒黄豆出锅了。这种炒黄豆吃起来,有了黄豆的香味,但等你咽到肚里,绝不会让你唇齿留香。

只有我家的炒黄豆,吃起来正宗又地道。二月二的前一天,姥娘就会把一年里收获的最好的黄豆泡好、晾透,等到二月二的下午,院子里飘来别家炒黄豆的香味时,姥娘才开始收拾地锅,准备柴火,等着前院大婶送来了热乎乎的沙土,沙土都是几家轮流用,这样既省力又省火。头上系好围巾的姥娘负责掌握火候,等到沙土到了一定的温度,倒入黄豆,大婶就会用铲子不停地搅动,来帮忙的乡亲每年都会说一句同样的话:“大娘,村里就您炒的黄豆好吃,一样的炒法,可真是怪了。”私下里姥娘曾经把秘诀告诉我,其实也没什么,就是要掌握好火候才出锅,这叫“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等到黄豆在锅里发出“啪啪”的响声,姥娘就会从灶塘里把柴火快速地撤出来,锅底的余热炒出黄豆的香味时,它就应该出锅了。这里还有最后一道工序,姥娘坐在厨房门口,把滤掉沙土的黄豆,用纱布蘸着熟油,在一个个裂开嘴的黄豆上慢慢地擦上几个来回,这样的炒黄豆又干净又油亮,香酥可口。

炒黄豆晾透了,姥娘拿出提前准备好的两个一模一样的容器,装好的黄豆,大小相等、多少一样,这让我们兄妹俩年年只有吃炒黄豆的快乐,没有争黄豆的烦恼。

小学生二月二的作文300字【四】

《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有七十二变,降妖除魔,真厉害!假如我有七十二变该多好啊!

假如我有七十二变,我会变成一个交通引导员,我会把那些无人照顾的老人和盲人搀扶过马路和送他们回家。

假如我有七十二变,我会变成一个高级魔术师,把那些地震倒塌的楼房恢复原状,把那些受伤的人变好,让世界充满生机。

假如我有七十二变,我会变成一个神医,能治百病,别的医生治不好的病我也能治好,帮助病人解除痛苦。

假如我有七十二变,我会变成一个亿万富翁,我会把钱捐到那些想上学而上不起学的孩子们,还捐给那些贫困的地方,让他们吃好、穿好。

假如我有七十二变……

只要让地球美好、和谐,我什么都能变。

小学生二月二的作文300字【五】

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因此,这天就叫“春龙节”。我国北方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

在我们的家乡,二月二的早晨,要吃面条,那是龙须面。庆祝龙起蛰。到了冬天,我们的祖先认为龙下蛰了,也就是冬眠。这与二十四节气的惊蛰相似。二月二前后,也是惊蛰。天气回暖,雨水多了起来。

为了龙抬头,二月二的早晨,是不能动刀的,头一天的晚上,把面条擀好,切好。把吃面条的卤子用的肉,菜,葱姜调料切好,到了二月二的早晨,就不用动刀了,以免用刀伤了龙头。

在我们的家乡,二月二的早晨,还有打囤子的习惯。囤子就是过去盛粮食的粮囤。在过去是用树枝的枝条变成,直径1.5米左右,不到一米高,里面用泥巴糊好,用它装粮食。

二月二的早晨,天刚蒙蒙亮,人们在太阳没有出来的时候,从自己家里的锅灶里扒出做饭时烧庄稼秸秆的灰,在院子里做成粮囤的图案,就是打囤子。一般人家打好几个囤子,在院子的大门口,胡同里也有打囤子的。打完了囤子,在囤子的中央放上几把粮食,预祝今年的好收成。

现在的农家,早已看不到盛粮食的囤子了,那些用树枝枝头变成的囤子,在上世纪70年代烧火做饭用了,因为占地方太多,不防鼠又不防潮,人们用水泥做成缸,水泥做成的缸虽然防鼠,不能防潮,在后来,人们用上了博山缸,是淄博烧制的,防鼠防潮。今天,用的也很少了,农户基本不储存粮食了,收了粮食以后,留足一年的口粮,剩下的卖给了粮食贩子,然后进入了国家粮食储备库。

粮囤虽然退出来历史舞台,但是,每逢二月二打囤子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早晨,听着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庆祝二月二龙抬头的时候到了,家家户户在院子里打起了囤子,今年,一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