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快毕业环境描写的作文200字(外貌描写环境描写的作文200字左右)

快毕业环境描写的作文200字(外貌描写环境描写的作文200字左右)

更新时间:2023-12-10 02:59:04
快毕业环境描写的作文200字(外貌描写环境描写的作文200字左右)

快毕业环境描写的作文200字【一】

枝头才有淡淡的绿芽,秋似乎就到了;才进入初中不久,毕业就来到了眼前。

还有一百天,九十天,八十天……日子在向前奔跑,中考越来越近。我们班被中考闹得沸沸扬扬,同学们的话题从明星、时尚中转成了中考,分数,未来……我似乎在这短短的几个月中从一个“小屁孩”变成个“小大人”了。我不再做这天南地北、离现实遥远的白日梦,而是多了份成熟与冷静。

快毕业了,老师们总在不失时机地给我们提个醒,好似生怕我们不知道似的:同学们,还有七八十天我们就要毕业了。毕业之后就有人喜,有人忧了。人家有的考上一个好的高中好的大学,将来有个好的工作;有的人就只能直接去打工,打一辈子工。以后何去何从,也该好好想想了……

我不知别人如何想,但我确信,我在这个关键时刻决不可以太自悲,不可以低估自己,更不可以去想与现实不符的好事。这个时候要实事求是,容不下虚假。虽然这样,但我却有种航船在大海中迷失方向的感觉。正如这位老师所说,毕业后我真不知何去何从;我对未来有点迷惘,我不知我的未来是什么样的……。这一系列的问题我都不知如何解决。

我想,无论未来的我身在何方,做什么工作,我都要好好认真的去对待。别人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即使做不了状元,也要用全部精力去对待自己的未来。

快毕业环境描写的作文200字【二】

作者丹尼尔·卡尼曼是美国人,他因对判断和决策制定的理性模式提出挑战而荣获2002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研究打开了社会心理学、认知科学、对理性与幸福的研究以及行为经济学的新局面。

我被书里的内容深深的吸引,卡尼曼认为我们的大脑有快与慢两种作决定的方式。

常用的无意识的"系统1"依赖的是情感、记忆和经验,对事物迅速作出判断和抉择,使我们能够迅速对眼前的情况作出反应。但系统1也很容易上当,它固守"眼见即为事实"的原则,任由损失厌恶和乐观偏见之类的错觉引导我们作出错误的选择。

一般不常用的有意识的"系统2"必须通过调动注意力来分析和解决问题,依赖的是逻辑、数理和概率,对事物作出判断和抉择,它比较慢而且劳神,但使我们不容易出错。可很懒惰,经常不调用系统2,而走捷径,直接采纳系统1的直觉去判断结果。书中有很多经典有趣的行为实验,能让我们真切体会到系统1和系统2的特点和区别,指出了我们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相信自己和他人的直觉判断:

一要事件本身具有规律,只是我们还没有掌握或不能清晰的表述。

二要通过长期训练学习,掌握了其运行规律。

历经长时间训练才能培养出直觉。比如,象棋、桥牌、玩扑克、医生、护士、运动员、消防员等,在面对复杂紧急的环境中,可以引发专家的训练有素的有效直觉,而直觉的有效性,取决于专业人员是否有机会培养其直觉性专业技能,而直觉性专业技能主要取决于事件反馈的质量和速度。比如医生的治疗方法就没有机会得到病人长期的治疗效果,所以凭医生的直觉选用治疗方法是不可信的,他无法从反馈的信息里提取有效信息;医学专用师就可以,因为反馈是及时充分的,而且常常是紧急状态,所以,医学专用师的判断常常引起医生护士的高度重视,并常常是正确的,需要及时处理。

而放射科医生就没法得到他们诊断结果的反馈信息,所以不能相信其单一的直觉判断。即是在其本身有规律可循的环境,还得有选择的相信直觉判断。即面对的情况复杂紧急,可采用专家的.直觉判断。

相反,做长期预测的股票人以及政治家,他们预测的环境本身无规律可循,所以,他们的预测是不能依赖的直觉预测,是无效的。在一个不可预测的世界里,人们预测出错是无可厚非的,但若专业人士认为自己可以成功预测不可能的任务,我们就可以对其进行指责。如果真是这样,他们要么是自我妄想,要么是利用巧合在说谎。

所以,我们不能随便相信任何人的直觉,包括我们自己!

本书还有很多引发思考的非常有趣的例子,很多我从未思考过但对生活有用的东西,让我们知道大脑是怎么工作,怎么偷懒的。还有如何使用直觉,也可以在使用直觉出错时为自己找到理由——不能相信直觉。阅读后能增添我们对日常小事进行思考的乐趣,还可以增进对自己的了解。还有很多受益,大多变成了脑海里的模块碎片,写出来没有那么清晰细腻了。呵呵,能记录这么点也不错。真好!

快毕业环境描写的作文200字【三】

本书作者丹尼尔。卡尼曼,是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心理学家,行为经济学派开创人之一。

书中提出,人的大脑里有两个系统,系统1是快思考,类似是本能的第一反应;系统2是慢思考,类似是冷静的理性思考。大脑只有当遇到系统1解决不了的问题,才会启用系统2。我猜作者在书中不直接用“快思考”代替“系统1”,就是希望读者在阅读过程转个弯,多启动系统2,更加理性地阅读、理解这本书。

书中讲了几个大脑因为系统1,导致做出非理性决策的心理实验。例如以下两个选项:

A有60%概率得200元,40%概率什么也得不到。

B肯定能获得100元。

是你,你选哪个?作者的实验结果,选B的受试者明显比选A的多,担心自己什么都得不到。但如果你动用系统2,算一下期望值A是60%*200+40%*0=120,B只有100,A选项期望值更高,理应选A。你是不是也选错了呢?

再来一个选择题。假如有人找你玩这么个抛硬币的游戏,正面他给你150元,反面你给他100元,你玩吗?打算玩几局?

吃一堑长一智,算一下期望值,50%*150—50%*100=25,期望值为正的25,对你来说明显是个赚钱的买卖。当然玩,而且玩的局数越多赚得越多。

但作者提出了更加人性化的前景理论。假如你家境窘迫,全部家当就200元,你还玩吗?连输两局就倾家荡产了。这其实就像做投资,很多投资计算出来是稳赚不赔的,但在赚到钱之前,就把钱亏光了。

像这样颠覆我们常识的研究结论书中还有很多,可以有效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更好的选择,避免踩坑,推荐你读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