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消失的小花作文(我发现小花的秘密的作文)

消失的小花作文(我发现小花的秘密的作文)

更新时间:2023-11-13 22:42:09
消失的小花作文(我发现小花的秘密的作文)

消失的小花作文【一】

伴随着除夕夜鞭炮的阵阵响声,我知道,2018年来了。可我对这二零一八年的到来,似乎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兴奋。

依稀记得几年前,每逢除夕,一家人都要围坐在一起,热热闹闹的看春晚,吃年夜饭。近几年,特别是今年,好像有哪里不一样了。一家人依旧坐在一起吃饭,电视上依旧播着春晚,不同的是,人人手里都拿着手机,目不转睛地盯着手机屏幕,要么是在聊天;要么是在抢红包;要么是在集五福;更有甚者,是在玩游戏。大人们都心不在焉的敷衍着老人的问话;小孩子也都心不在焉的敷衍着大人的说教;只有老人默默地看着电视里的春晚,然后无奈地叹口气,离开了饭桌。可,年轻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机屏幕上,哪里会注意的到长辈已经离席呐?

大年初一,我依旧像往常一样起了个大早。本该一大家子的小辈儿早早的去给老人磕头,可等到八点半,稀稀疏疏的才来了几个亲朋,眼看着已经不早了,两三个人才结伴去拜年。往年都是十几个人一起去磕头拜年,一路上说说笑笑,到也不觉得冷清。可今年连人都聚不齐,何来欢乐热闹。总算熬到拜完年,才回了家。总的来说,初一一大早儿,一大家子便没了原先的热闹和喜庆劲儿。初二初三就更不用说了,各自去拜各自的年,忙工作的也就离开了家,家人朋友一年到头儿也没能好好聚一聚。所谓的回娘家吃饭,也只是吃了一顿饭而已。再没有原先的热闹合乐。

有时候实在搞不懂,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是不是以后春节也会像过个小节一样,只是为忙碌的生活找一次休息的借口,然后再各赴前程。什么仪式感,什么大团圆,全都变得不那么重要了,甚至过年的氛围也没有了。

我很喜欢过年,一个最不喜欢热闹的人最喜欢的时刻便是过年时候的大团圆,敞开肚皮吃喝,讲开心真实的话。小家可乐,大家合乐才更有意义。也许,是我们变了,不该再怀揣着小时候的无知幻想,奢望着可以欢聚一堂;也许是年味淡了,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生活质量日益提高,过年现如今不过是走个过场罢了。

或许,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年味淡了……

消失的小花作文【二】

除夕夜,我蜷缩在火箱里,捧着一堆零食,百无聊赖地看着春晚。家里寂静地有些可怕,爷爷、奶奶和爸爸在打牌,妈妈在玩手机,姐姐在写作业,只有电视里的音乐声和打牌的吵闹声混杂着充满了房子。

我下去走走,街道上空无一人,笼罩在黑夜下的除夕夜一片寂,令我没有一点过年的兴奋感,周围也没有一丝过年的热闹氛围。一片凄清,满目萧瑟,同是过年,怎么现在与以前的差距那么大呢?

从前没有手机,大家都围坐在火箱边,边嗑瓜子边看春晚,还总有七大姑八大姨来盘问各种问题。现在想来那烦人的问题何尝不是一种年味呢?春晚也不如以前有趣。就拿小品来说,以前的小品只要好笑就行,现在必须要联系经济、政治,还得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层面是提升了,但也远不如原来有趣了。同时对文化也没有那么重视了。往年的春晚总要讲讲本年生肖有关的典故和故事,今年的春晚猪的元素很少。仿佛春节就只是一场从除夕举办到初一的大型活动,而缺少了辞旧迎新的思想和意义。

令春节年味尽失的因素还有禁燃鞭炮。到了十二点,不再有烟花尽放、天空绚彩的壮观景象;也不再有全家出来放炮娱乐的其乐融融的氛围。有的只是一片黑暗的天空与寂静的夜晚。政府说放鞭炮有太多污染,但汽车尾气和工厂废气的污染更大,为什么不去限制汽车出行、限制工厂废气而来禁这小小的鞭炮?全国都在保护环境,我们当然要出力。但可否限制大型烟花,而允许放放小的甩炮与小型烟花呢?

若年味继续减少,那么新年可能就只是象征新年来到,没有太大意义,甚至以后会渐渐淡去呢?守护年味,不仅能让过年更热闹,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是我们中国人的一份沉重的责任。

消失的小花作文【三】

独自走在街上,看着小孩们拿着风车穿梭在大街小巷,我的心中不禁泛起一丝酸楚:我的童年、我的童话消失在哪里?

记忆中的`童年,是三五成群的小伙伴赤着脚丫在村口的河流中摸小鱼小虾;是牵着奶奶的手在熙熙攘攘的小镇集市上嚷嚷着要糖吃;是用胖胖的小手郑重其是地拿着彩笔在纸上画绿色的小鸭子,然后骄傲地举过头顶给大人们看……童年的回忆不断从我脑海中浮现,那些关于童真,关于美好的片断一幅幅地从眼前闪过。我不忍再看,我不愿忍受从纯真无邪的童年回到那破败不堪的现实中时那无边的痛。但我停不下来,毕竟童年是人一生最美好却最不懂得珍惜的时期:

村头的公鸡打鸣了,我睁开惺忪的双眼,穿好衣服后径直往门外走去——昨天和小伙伴说好去树林打鸟,不知他来了没有?背后传来奶奶的呼唤:“宝贝,你去哪?你还没吃饭呢。”

“不吃了,奶奶。我去树林玩去了!”说完就一溜烟跑了。

太阳渐渐升起来了,我和玩伴已在林中转了一个早晨。远处走来爷爷颤悠悠的身影,到我身前放走被捕的鸟儿,“我们放走小鸟们,它们就会吃掉许多虫子,我们的小宝贝就不会被虫子咬了。”我似懂非懂地牵着爷爷那枯数般的手载着满心的欢喜回家吃早饭。

日落西山,我上完学回到家将书包放下又与村中的朋友们到河边逮螃蟹。我发现河中有一条大鱼,变毫不忧郁地扑过去,却惊讶地发现我身下全是水……

我从回忆中惊醒,出了一身冷汗,却不由自主地笑了。能重温童年的无忧无虑对我来说真是莫大的幸福。上完高尔基的《童年》后,老师问大家什么是你们心中最美好的童年,我说童年的美好就是为了一块糖与伙伴争得头破流,但立刻被路边的杂耍吸引而破涕大笑。同学们哄堂大笑,我却感到揪心的疼痛,我们已在现实生活中迷失自我,忘掉了童年的那分纯真。我们更在乎物质的而淡忘了精神上的追求。成天埋在书堆中逃避回忆。偶尔故作姿态地写些风花雪月的文字来纪念逝去的时光,可写完之后感到更加的疲惫,我渴望逃离,渴望找回消失的童年。

暑假的时候,我回了一趟老家,希望能找到一些关于童年的影子。可村边的小河已不复存在,树林中也听不到动听的鸟儿合奏。看到爷爷奶奶满是沟壑的双脸我真切地感受到逝去的时光不可挽回。不知道是因为事过境迁还是因为长大的我不能够拥有孩子的心态去感受世界的美好。唯一没变的是清晨那家家户户的烟囱中冒起的袅袅炊烟。我的童话就像这些炊烟一样散开了,消失了,无影无踪了。最后我带着遗憾离开了这曾经充满了欢声笑语的地方。

夜深人静的时候,我那起《小王子》贪婪地读着,忽然莫名其妙地掉下了泪珠。看着小王子认真而执着地守护他心爱的玫瑰,我不由得忠心地祝愿他。希望他可以永远的将童真与爱坚持下去。

当我进入追逐梦想的青葱年代时我已放弃了天真无邪的童年,但我会在心底永远将它保存,不断地回朔,让童年故事所编织的童话点缀我的生命。

消失的小花作文【四】

又到了春节临近的日子,看着电视里热闹的过年气氛,我却怎么都难以感受到到身边过年的气息。我想,我大概快记不清过年的味道了。

自我记事起,年味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阖家团聚的温情与快乐。除夕夜我们全家上下扶老携幼,举办热闹的家庭聚餐。大家畅所欲言,谈笑风生,品尝着“家”的味道,每个人心中都充满着暖洋洋的喜悦。等到晚上八点钟,全家人就聚在一起收看春节联欢晚会,但总是看到一半,我就会提前睡去,等我再次醒来的时候已经是凌晨时分,此时爸爸妈妈会拉着睡眼朦胧的我,带着一大箱的烟花爆竹,去楼下迎接新年的到来。我会小心翼翼地点燃着烟花,向天空中放去,望着月朗星稀的夜空里绽放出一朵朵绚烂的花朵,此时城中各处的烟花都在天空中交织着,那炫丽的景色甚至比天上的星星还要夺目、璀璨。也就是在家人们的欢笑声和鞭炮的噼里啪啦声中,我迎来了新的一年又一年。

随着我一年年的长大,如今的春节,在我的感受中,年味却消失的越来越快。我努力寻找仍然保留着的那些年味——我看到过年,人们还是会在门口贴上大红春联以示喜庆,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网上购买廉价的春联印刷品,而没有去尝试一下真正的书写春联;我走在大街上,马路旁边的路灯上都挂满了中国传统的装饰,然而只是装饰漂亮,但气氛依然黯淡,车来车往中只是偶尔传来几声汽车的鸣笛声,但街上行人匆匆,大家似乎都急着赶路,不再带着微笑而驻足;我再也看不到那些热闹的集市,因为电子购物的方式已经取代了集市采购年货的途径,也让大家失去了囤积年货准备过年的热闹氛围。于是我开始回忆——我回忆中的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家家门前贴满大红春联,挂满了一串串鞭炮,如同长满了一串串火红的花;我回忆中的大街小巷还少不了各式各样的叫卖声,家家户户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这是对即将迎来的新的一年的憧憬与期盼……

如今的除夕夜晚,烟花已经不能够再出现在我们的城市上空。出于环保,我再也无法到楼下点燃那多彩的烟花爆竹,只能在脑海里想着那些炫丽的场景和鞭炮的声响,年味越来越少了。我想着那些盛开的烟花,可惜如今的它们已经只能出现在电视屏幕中,而随之而来的人造喜庆也让我感到了大家对年味的敷衍。我想,难道在现代的生活节奏中,年味就真的就要消失吗?

消失的小花作文【五】

年还是照样过,但是总感觉相比原来年味越来越淡,这消失的年味去哪了呢?

记忆中的年特别热闹,感觉在过年的时候整个城市都沸腾了起来,家家户户都提前好久开始置备年货,买各种各样好吃的干货、零食、饮料在家里储备好。我们家每年都会有特别多的客人来家里,经常是一批走了又来另外一批。

在我小的时候,过年了,大人们一起聚集在大客厅喝喝茶、吃吃点心、聊聊天,或者凑齐几桌打麻将,房子里只听见他们的打麻将哐哐哐的声音。在过年的时候,许多平日里见不到的哥哥姐姐在过年都会来家中玩,我们经常是到处疯跑,上山下山玩得不亦乐乎。当然最受欢迎的活动还是放烟花啦,各式各样的烟花我都玩过:冲天炮、摔炮、震响天……和哥哥姐姐玩烟花都是一大袋一大袋地玩,每天都在欢声笑语中度过。

我最喜欢的活动就是大年三十晚上的守岁,一屋子的亲戚朋友坐在一起烤火、看春晚。一般到了晚上的11点,我就会和哥哥们一起央求厨艺好的姑姑给我们弄夜宵吃。几个人一人抱着一碗面的情景,现在回想起来嘴角也会不自觉上扬……

感觉在记忆中,以前过年有许许多多可以干又好玩的事。不知道怎么回事,现在过年越来越乏味,过年的感觉越来越淡。

就好比这次回家过年。大年三十到大年初五中最热闹的时候恐怕只是一起吃的那顿年夜饭了。吃完饭后,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掏出一台手机独自地玩着,连我弟弟都沉迷于网络游戏中。

偌大的客厅里,只有电视机中的主持人在热情洋溢地唱着独角戏,坐在客厅的人依旧不少,可也没有一起聊天、吵闹的热闹氛围。唯一让我感受到过年的地方竟是大型超市,似乎只有超市里那一排排琳琅满目的年货和熟悉的歌曲才可以唤醒我对过年的兴趣。

今年过年,索性连走亲访友都简化了,对大多数亲朋好友的问候仅仅停留在群发的消息上,冷漠、麻木。小时候的乐趣消失得无影无踪,活泼好动的弟弟也懒得出去玩烟花。有些童年的玩伴、爸爸妈妈的朋友甚至几年都没有见面。感觉今年就是浑浑噩噩地过了个年,什么深刻的影响也没有,相当于腾出几天时间看手机、吃东西。

这消失的年味去哪了呢?

我想了许久,一直在记忆中搜寻……小时候的年味一直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玩耍,可后来它跑到了大家的手机里,化作一只小恶魔误导着别人,告诉每个人手机的魔力;它转而跑到乏味的电视节目中串一串,向大家招手;后来它跑到绚烂的烟花中,转瞬即逝……之后,我便不知道年味去哪了。

消失的年味,我该到哪里去寻找你?是手机里吗?是电视机里吗?是人们记忆的深处啊。

消失的小花作文【六】

“咔嚓咔嚓,嘀——恭喜您抢到红包。”“耶!我终于抢到红包了!”爸爸高兴地叫着,周围的家人也欢呼起来。

这两年,过年时,家人朋友总是围坐在电视机前拿着手机摇一摇抢红包。这样是挺热闹的,但是我总觉得营造这种氛围的方式有点奇怪,你看!

吃完年夜饭,我去找爸爸:“爸爸,抢红包通道还没开始,你就陪我出去放一会鞭炮嘛!”“好,好,好等我抢完微信群里的红包!”

我去找妈妈:“妈妈,妈妈,能不能陪我一起看春晚呀?”“不行,不行,今天是除夕夜,网上很多商品都促销呢,妈妈要‘秒’它们。”

我又找了哥哥:“哥哥,哥哥,你能……”“不行,不行,我在玩游戏呢,别吵我!”话没到一半就被打断了,我失望地走开了。

三人的回答如出一辙,就这样,这一家子大大小小一人一台手机躺在沙发上玩着,就连平时爱热闹的奶奶,都落入了手机的“魔爪”。这个家冷冷清清,除了电视中的春晚和窗外的喧闹声外,完全没有年味儿。这使我非常气愤,同时也深感无奈。

第二天是大年初一,原本一早要去亲戚家年拜年的爸爸,却睡了个懒觉。我急忙把他摇醒:“爸爸,爸爸,赶紧起来去给亲戚们拜年啊!”爸爸睁开了蒙眬的眼睛,缓缓爬起来:“哎呀,干什么呀?昨晚抢了一夜的红包,手都酸了!我在微信上给人家拜年就好啦,大不了再补个红包就是了,快回去睡觉吧,听话!”说罢,他又钻回了被窝。家里再次安静了起来。

我不禁回想起我小时候的除夕夜,电视里播着春晚,窗外充斥着爆竹声,一家人围坐在电视前,吃团圆饭,举杯同庆,热热闹闹的,年味儿十足。现在再看眼前的这一个家,好像全都被手机掌控:一是微信红包,二是网购,三是游戏,这就是手机上的“年味儿”!

社会在发展,信息时代更新的越来越快,赶潮流是没有错,但也要在快速赶潮流的同时,不落下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也不要让中国的习俗缩在手机里。

放下手中的手机吧!多多走亲访友,与亲戚朋友多多相聚,这样才会生活处处更有人情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