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关于言行合一的作文(关于知行合一的简短作文)

关于言行合一的作文(关于知行合一的简短作文)

更新时间:2024-05-30 21:00:35
关于言行合一的作文(关于知行合一的简短作文)

关于言行合一的作文【一】

这种渗入佛教的天人合一观念也是以佛法的面貌出现的,具有较强的蒙蔽性。最肤浅的表现形式就是佛我合一,误解众生本来是佛的真实含义,认为通过一些祈祷祭祀和其他宗教仪式可以与某尊佛合为一体。其实这就是印度教梵我合一的翻版,而印度后期大乘佛教深受印度教影响的事实已经为学界共识,迄今一般的印度人也都把佛教当作印度教的一个分支。众生本来是佛的本来意思仅仅是众生本来具有解脱的可能性。

还有一种更隐蔽的表现形式就是对佛性,如来藏,真我,真如的错解,把它们当成了宇宙本体的“天”,而追求自我与这种代表最高法则的“天”的合一,也就是舍弃小我成就大我,当然他们并不认为自己是在追求大我,他们以为证到有为法的无我并非就是究竟解脱,否则就堕入二乘或者断灭了。他们认为无为法一定是有本体的,并非仅仅是空,而产生独立于缘起法外的.佛性,如来藏,真我,真如的观念。其实这还是未能证到无我空性的表现,而产生的一种不生不灭的大我的妄想。所谓的佛性,如来藏,真我,真如仅仅是缘起空性的一种方便说法,而缘起空性非断非常。持这种观念的人最难理解万法皆空下的无穷妙用是如何展开的,破了假我,如果不安立真我,这让他们感到不可思议。但任何真我的安立,无论说得如何巧妙,根深蒂固的还是那个我执。所以对此产生疑惑的人应该反省一下是谁在疑惑?就是我执。

第三种表现形式更加狡猾,危害也更深,在当今这个时代尤其值得警惕。他们会把欲乐当成解脱的手段,这原本也是印度教某派的教义,对性力的崇拜,将情欲神圣化,企图在感官的狂欢中寻求解脱。稍有理智和历史常识的人都能明白,虽然它外表深奥,但怎么可能是释迦牟尼佛陀的教法呢?这种狂欢会造成一种类似解脱的幻觉,甚至是成佛的幻觉,自我会急剧膨胀,极大的我慢会幻觉到假我的消失,神我的出现,俨然把自己当成了造物主,却自认为是佛慢或与本尊合一了。他们也会把肉体修成天色身或化成什么光当作成佛的重要标志之一,却不知如果这是真的,那么天人乃至魔王也都成佛了。“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佛陀的警诫我们切不可遗忘。

总之,一切含有天人合一的观念,皆非佛教的,一切佛法都概括在“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的三法印之中。三法印就是一乘法,就是究竟了义。画蛇添足者,只能越搞越糊涂!

关于言行合一的作文【二】

陶行知先生有言:“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知而后行,行如明灯引路;行而后知,知则深入骨髓。知与行,如风火相借、山水相依,

合而为一,可晓万物。

知行合一,宜当以知之星,引行之路。没有知识一味前行者,如被蒙住双眼的鸥鸟,于狂风骤雨中飘摇将倾。民众便是那鸥鸟,被盲目追求产量之风裹挟,却忽略了客观经济规律,发展盛状昙花一现而后低迷。惟有用理论指导实践,方能有所建树。自古云文人用兵误国,而王阳明平江西、伏宁王,一介文臣凭腹中文墨,戎马数载予大明和平。建此千秋奇功,必不离融所学于实践。以知引路,其路不欹。

知行合一,宜当以行之水,载知之舟。若无实践支持,所学不过空中楼阁,巍巍然将倾。量子速读便是那楼阁,闭眼翻书、额头吸勺,诸多实践架在捏造理论的.浮云上,不过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刘彭芝校长则不然。掌舵人大附中伊始,她立即提出创办“国内领先、国际一流\"学校的办学目标,吸取三十余年教授经验,大刀阔斧改革课程。岁月骛过,山陵浸远,人大附中已由普通重点学校一跃成为国际名校。树此赫奕名声,必不离融实践于所学。以行载知,其知愈深。

古今仁人志士,因知行合一可名耀丹青;今朝菁菁学子,因知行合一可立志成学。吾辈青年,当以知行合一为舵,以凌云壮志为棹,驶向梦想与远方。读《信天游》访黄土坡,于引吭高歌中读一分豪迈;学中国地理游淮河南北,赏灼灼橘枳伴北国雪飘。知锻炼有益则日夜奔跑,知游戏误己则敬而远之。得人青眼,则鼓帆前行;闻得谣诼,则自察自省。于山川中觅己所学,于人言中修正自身,得道后实践,实践中悟道,道便能烂熟于心,内化成为自己的一部分。

知与行,相依相生。以知行合一为地基,铸就自己的知识大厦。

关于言行合一的作文【三】

从《身心合一的奇迹力量》这本书中讲了如何做到身心合一,我们人每天都在进行两场比赛,一场是外部比赛,一场是我们内在和自己心灵的战斗。人有两个自我,下达指令的自我一和执行动作的自我二。自我一常常不信任自我二,自我一挑自我二的毛病。这样人就容易对自己做出评判,如何避免评判?书中讲像对待种子发芽一样的\'态度对待自己。当我们看到砖缝中的一颗种子发芽,我们只会感叹种子生命力的强大,而不会对它做出评判。这样更易进入身心合一的境界而不是自我评判。当一个人注意力集中的时候会创造出很多奇迹。书中举了冲浪的例子,当我们在大海中冲浪的时候,我们不会想着去征服大海,因为海浪为我们创造了更好的价值,把海浪把对手视作教练,它在帮助你做得更强,把竞争的胜负心放下是身心合一的根本动力。

看着书中的内容,想到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曾经给孩子做了过多的评判,孩子今年就要面临高考,书中正好讲了这样一段高考的话:“高考不是要非得战胜谁,不要提高高考对人生的影响力,觉得一考定终身。如果把高考看成就是给自己一个交代,在验证自己的学习在这儿有没有得到一个更长足的进步。把高考当做海浪,你不想战胜它,只想通过它来考验你自己让你变得更强。”孩子要高考,曾经为孩子的成绩焦虑,当看到这本书中所讲的,忽然有种意识,如果高考自己不给孩子过多的评判,能激发孩子的潜能,给孩子一个健康的人格,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作为母亲,尽力通过高考让孩子明白自身内在的进步、身心合一的进步,让孩子的人生充满乐趣,那么高考应该是孩子生活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关于言行合一的作文【四】

昨晚,我读了《小王子》一书,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为小王子的离开而伤感。同时心中也充满了疑惑和许多的不解,我有些看不懂,不知道作者写这本书是想要告诉我们什么?为什么作者说这是一本献给大人小时候的书?今日一早醒来,我迫不及待地跑到书桌前,再一次翻开了此书细细品味了起来。

书中讲述了一个来自一颗小行星上的小王子,因与他唯一的一个朋友,美丽而又傲慢的玫瑰花闹了别扭,最后他无奈地离开了他的星球。之后,小王子拜访了六个分别有着国王、爱慕虚荣的人、酒鬼、商人等的星球,最后降临到了热闹非凡的地球上,和本书的作者飞行员叔叔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后来小王子又和狐狸相识,小王子从狐狸那里明白了一个道理——要用心灵去感受爱,这使他想起了自己心爱的玫瑰花,想起了自己居住的星球。最后,小王子在黄蛇的帮助下,回到了玫瑰花的身边。

读到这里,我想起了自己,想起了平时爸爸妈妈对我的点点滴滴的爱,这些关心在我以前的眼中却是那么的微不足道,总认为我是他们的儿子理所当然,比如说有时候妈妈给我买回来很多的美食,我不但不感谢妈妈,甚至会嫌弃有些我不爱吃的东西,露出不高兴的表情,我把爸爸妈妈对我的爱视而不见。读了这本《小王子》让我明白了书中狐狸的`“秘密”——只有用心才能看得清实质性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告诉我要用心灵去感受父母的爱,我暗暗的对自己说从现在开始,我要让爸爸妈妈少费一些心思,与同学之间少一些吵闹,让人与人之间多一点信任,做一个好少年!

关于言行合一的作文【五】

骄阳似火的七月,我看了很多书,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小王子》这本书了。

故事中的小王子住在一个和屋子一样大的B612星球里,在那里,有一朵长着刺的玫瑰和三座火山。小王子每天都给三座火山打扫卫生、给花儿浇水,同时,三座火山为小王子热早餐提供了方便,花儿也经常和小王子津津有味的聊天。就这样,他们在星球上生活的更加快乐了。

读完这个故事,我明白了大家要爱护花草树木,这样大自然就会变得更加美好。万一小王子不打扫三座火山,总是在那儿堆放垃圾,最后星球上就变得乌烟瘴气,小王子也就生存不下去了。

记得以前我上幼儿园中班时,植树节到了,老师带着全班同学和家长到郊外植树。可是,有人为了造房子,把树木都砍光了。我们植了树,不仅让大自然更美好,还让我们吸收到了更多新鲜空气。

为了地球,请珍惜身边的一草一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