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去养老院的感悟的作文

去养老院的感悟的作文

更新时间:2023-11-17 17:36:56
去养老院的感悟的作文

去养老院的感悟的作文【一】

山里的路在变,山里的面貌在变。坐上公共汽车,就想起了以前小时候去外婆家的山里的那条路--由石头、泥土铺成的山路,本来就十八弯、弯弯相扣、绕来绕去,而且还坑坑洼洼、破烂不堪,山民们出行大多是骑托车、三轮车、自行车,公共汽车很少来往。过去,我觉得坐山里的公共汽车别有一番风味,公共汽车行驶在山路上左右摇摆、一跳一跳的前进,虽然震得自己腰酸背痛,但我还是很喜欢呢。现在,山里那条的路变了,那崎岖的小山路已被宽阔平坦的水泥大道所替代,有些弯道、陡坡也进行了修整,直流得多了。山里那条的路好走了,来往的车辆也多了,每天都有两三次的公共汽车经过,山民们出行也就方便得多了。公共汽车行驶在山间,一切都这么静谧,听到的都是车内人的谈话声,车子行驶的风声。路上很少看到行人,村庄也是零零点点。还是朴素的白墙黑瓦,矮矮的老房子。老房子那古老的韵味,是家乡发展的见证人,它们静静地站在道路的两旁,守卫者自己可爱的家园。也有几栋新建的小洋房点缀在老房子中,显得格外耀眼,就像黑色大衣中镶嵌着的一颗颗宝石,煞是好看。有些村民坐在门口闲聊,有些村民在商店里看电视、打牌,有些村民在田里耕作。公共汽车经过时,他们会好奇地看着车子,我也好奇地看着他们;他们是那么的朴实,黝黑的皮肤、好奇的眼神,在向我们展示着他们的勤劳、朴素,在向我们表达着向往着新的美好生活的心愿。

山里的生态、美景没有变。在外婆家,我喜欢从的窗户里看外面的风景,那美丽动人的景色最吸引我。透过窗户,看到的尽是山,尽是绿色,仿佛进入了山的王国、绿的海洋。连绵不绝的.山群一个接一个,墨绿翠绿的树木郁郁葱葱,还有村民耕作的稻田一片连接着一片,就像一片片绿色的毛毯铺向无际的天边。山路边那条淙淙流淌的小溪,从山的里面流出来的,犹如绿色的毛毯裹着的银色绸带。山里的天空也白得透彻、蓝得极致,远处大山和天空相接,仿佛从那里就能登上最美的天空。看着这景色,好似在欣赏一副珍贵的中国山水画卷,同时又感觉自己走进了一个童话世界!在大山之间穿梭,走到哪里都是令人心旷神怡的绿色,加上这美丽的天空,偶尔出现的村民和村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和谐!

山里人的情、山里人的爱没有变。山里人总是那么热情好客。这种品质也感染了公共汽车上的司机和售票员。他们似乎认识每个乘客,都会热情地和他们打招呼,开玩笑。车子里的人用自己的家乡话一起聊着天,你一言我一语,为寂静的道路上增添了些许热闹,同时也显示出山里人那种真性情和淳朴。听起来他们就像在唱一首动听的山歌。外婆及其家人更是将山里人的热情好客的品质演绎得淋漓尽致,他们的笑容、他们的眼神、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传递着对我深深的爱……

去外婆家小住几日,外婆家乡的青山绿水美景、外婆家乡淳朴山民的情怀、外婆家乡的人与自然美貌的变与不变,给我留下了难忘、深刻的印象。思考良久,突然,我感到,这就是自己赖以生存的根基;爱它、为它美好的明天奋斗,是自己坚定不移的行动方向!

去养老院的感悟的作文【二】

敬老院在小山上,弯弯曲曲的“公路”伸向山顶。这条“公路”有一千米长,三米宽。交通极不方便:如果从山顶上驶下一辆车,就会与我们乘坐的校车互不能行,甚至相撞。

到 了敬老院,我们看见了一栋占地约三十平方米的长满青苔的“小青瓦”。“那就是大厅。”何老师锁着眉头说,神情露出到达的喜悦与淡淡的怜悯交杂……等了许 久,怎么不见老人们呢?突然,一行去的同学扶着老人从右旁幽静的树林中走出来。这时,我才发现除了我和几个举大队旗的哥哥,其余人都去老人们的.住处扶老人 了。只见一位老人目光黯淡,脸上毫无光泽,松弛的皮肤,密布的皱纹,在三位同学的搀扶下一步一步地向前挪去,后面有二十来位老人缓缓地跟着。

我 们踩着泥巴到了阴暗的大厅。狭小的空间散发着酸臭味,四五个长椅占了三分之二的空间。坐在长椅上,椅子“吱吱嘎嘎”地响。老人们坐在长椅上,等待着我们为 他们准备的节目。我忽然注意到了那一双双带点浑浊的眼有着我意想不到的期盼。三年级的小朋友表演了一个小品,那滑稽的动作把许多老人都得哈哈大笑,风干的 橘子似的脸上皱纹立即舒展开来,像一朵朵怒放的花朵。四、五年级学生代表们朗诵得十分好,琅琅的声音在这简陋的大厅里回响。轮到我们六年级了,我们完美地 将唱和朗诵结合在一起,“唱诵”著名的诗人苏轼写的《水调歌头》。老人们那陶醉的样子好像在听音乐会,不知不觉地摇头晃脑。高中部的大哥哥大姐姐表演了鲁 迅的《呐喊》中的孔乙己。他们逼真的表演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节目表演完,我们送上了我们的一点心意:牛奶、核桃粉、芝麻糊、蛋糕……这虽然不是什么高级营养品,却也代表了我们的心意。学校也给老人们送了三件水果和一千元钱。

我 们到了老人的住处打扫卫生。唯一的一名“警卫”用鼻子嗅了嗅,冲我们“汪汪”地叫了几声。屋子里三分之一的地方被两张有着十年历史的单人床占据着,一个一 米多高的衣柜静静地站立在墙的一角。虽然简陋,倒也很干净。老人们乐呵呵地走进来,说:“有了这么多人的关心,我们一定会过得越来越舒心。你们可真是学习 雷锋的好榜样啊!”

我的心不禁一震,是啊,“学习雷锋,好榜样”,如果人人都学习雷锋,不仅老人们的生活能得到改善,也能提高我们的素质。使我们生活在一个“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充满了爱的大家庭里。让我们以自己的行动大声地说“学习雷锋,好榜样”!

去养老院的感悟的作文【三】

我叫廖千倾,家住湖南省凤凰县新场镇。学校新场完小。

在某月的某个星期五上午的第三节课上,五年级的两个班飞奔教室,只见五年级(一)班的教室吵闹不停,五(二)班的教室一片寂。当五(一)班的班主任来到教室时,刹时,教室里立刻安静。后来,老师就交代几句话,几把扫把秒变而空。当然,五(二)班也一样。

在一个小学的操坪上,站着两个班,没错,那就是五年级两个班。哈哈,一班举着大旗,二班举着小旗。然后,出发!

"享受阅读增广知识,书香飘逸尽博益……"/"起来,不愿做奴隶地人们……"两个班的小学生走着整齐的队物,唱着不同的.歌,从学校新场完小要走到大木坪的养老院。突然,这两个班在一个商店门前停了下来,(咳咳,人称变一下)我们班(也就是五1)的班主任抽了几个站在后面的人进去了,五2的跟着进去了。出来之后,我们又继续走。就在我们精疲力尽的时候,终于快到了,

只见,养老院的内个,好像是管理员还有几位老爷爷老奶奶站在门口迎着我们。(心里好激动哦!必竟是第一次嘛!然后,就进去了。

——————————————

‘唰’(扫地声)伴着人烟吵闹的声音,我以及其他同学正在打扫整个养老院,在养老院的接近楼梯旁,有两个人正在用手捡东西。嘿,我看到她们就来气,我的两个朋友竟然离我而弃!我走过去,“刘邦,(咳咳,此事不可外扬)想要扫帚吗?”“想!”“只要你……”我跟她悄悄的说,“哦~”就这字儿,他延好长,“老大,我一直都是啊!”然后,她也得到了扫帚,我们也一起从后院扫到了前院。突然,我眼睛放光,早知道就早点来了,现在,他们正津津有味的吃着苹果,好气,

幸好,院长大慈心(为什么我会说大发慈心呢,请看后面!),在临走时院长把剩下的苹果送给了我们。

回到教室,老师才说,之前在养老院还有瓜子等,就是她们刚拿出来,就被男生抢翻了。全没了。我的瓜子啊!

去养老院的感悟的作文【四】

家住营市西街社区的吴继英老人今年87岁了,子女不在身边,老人一人居住,是典型的空巢老人。为了使像吴继英这样的空巢老人安享晚年,营市街每周会让居家养老服务员为老人提供3个小时的志愿服务,而且完全免费。社区居民蒋大君就是这样一名服务员,她每周一、三、五来到老人家,给老人收拾家务洗衣做饭、陪老人聊聊天。除此之外,老人们还能得到“爱心使者”们提供的`志愿服务。社区居民李志萍就是这样一位“爱心使者”,她的另一个身份是社区“五彩虹”艺术团的成员,擅长唱歌跳舞。今天她也来到老人家里,看到老人家里已经井井有条、一尘不染了,她便陪着老人唱唱歌。

去养老院的感悟的作文【五】

除了依靠政府买单的居家养老服务,营市街的空巢老人还可以在康乐老年公寓里安度晚年。87岁的卢桂兰就是这样一位空巢老人,说起在康乐老年公寓里的生活,卢桂兰说,她老家在济宁,4岁就出来要饭讨生活,12岁时给1个刚出生不久的男孩做了童养媳,14岁进入日本侵略者开办的济南火柴厂当工人。“1969年,老伴去世了,三年前,小儿子也先我去世了,一辈子难事太多了。”说着,卢桂兰便忍不住哽咽起来。自从来到老年公寓后,卢桂兰在老伙伴们的感染下,心情慢慢好起来了,现在甚至能够主动帮助别人去调解矛盾了。

去养老院的感悟的作文【六】

你们好!

在此辞旧迎新之际,向你们送上我衷心的祝福和问候,献上吉祥的哈达。并准备了酥油人参果与养老慰问金,想必你们都已收到。不成敬意,聊表心愿,只希望你们过一个欢欢喜喜、轻轻松松、愉愉快快的新春佳节。

人的寿命是不确定的,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所以我们要好好把握生命的每一天。人身难得,不可虚度,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力累积善根,修持福慧资粮,才能不浪费宝贵的人身。我曾游访过尼泊尔、印度、东南亚等多个国家以及中国各省市许多地方,见过各地敬老院里各种不同种族肤色的老人,在这些敬老院中有条件十分优越的,也有比较窘迫的。但像我们马尔康这样有绕佛的佛塔、做八关斋戒的佛堂、有指导佛法的上师的这样殊胜条件的敬老院,却是非常罕见的。可见各位也是在过去世中也是 累积了不少的`福报,才能在有如此殊胜条件的地方安度晚年!所以,希望我们能珍惜现有的条件,好好修行,不让宝贵的时间在不知觉中流过,才能不浪费宝贵的人身。

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人生背景、有着不同想法,尤其是老人。当在一起时,虽然大家也能在生活上修行上做到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可是有时候还总免不了会发生一些摩擦。人的习性是相当难改的,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我们既然有了佛教徒这个身份,学习了佛陀的教言,就应尽量抛弃珍惜自我的我执,扩大爱护帮助他人的慈悲心。这是我们必须要具备的。这一切希望你们牢记在心头,千万不要忘记啊!

藏地有句俗语:“说话太多,像是麝毛,行动才是麝头。”说了许多,希望各位老人家能珍惜人身,爱护他人,保重自己!

92%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