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甘蔗采摘作文(甘蔗丰收的喜悦作文)

甘蔗采摘作文(甘蔗丰收的喜悦作文)

更新时间:2023-11-17 22:53:11
甘蔗采摘作文(甘蔗丰收的喜悦作文)

甘蔗采摘作文【一】

因为以前从来没吃过,只听爸爸说,甘蔗很甜,就买来一根尝尝。

卖甘蔗的是一位妇女,用当地的方言问我要什么样的,应该是看我不是本地人,又补充道:“甘蔗头的味道是最淡的,而尾部是最甜的。”我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那一长根,我都要了,那个妇女用砍刀把甘蔗断的一节一节的,装到了袋子里。

有的人吃甘蔗,一定会先吃头部或尾部,倘若让我选按,我一定会选择头梢。

咬了一口,头梢的甘蔗寡淡无味,只有细细品,才能感到有一丝丝甜意钻入喉咙。

这也让我想起了妈妈总是给我讲的他们那个年代的故事。

通过妈妈的描述下,感觉他们那个年代真的很穷,有的饥饱都是问题。以前他们住的房子都是那种一个胡同一个胡同的。一个胡同里最起码也有八、九家。一家最少也有两三个孩子,多的甚至有七八个,所以一个胡同里,孩子很多。

孩子们聚在一起,总有很多玩不完的游戏,弹钢珠、用几根鸡毛做的毽子…饿的话,一群人就从不知是谁家的`地里,掰上几根玉米,或是挖几颗土豆,用捡来的砖头搭成一个简陋的炉子,就烤着吃。妈妈说:“那时候,虽然很穷,但很快乐。”

又说,:“现在的生活虽然过的好了,但再也找不着那种快乐了!”

又拿来尾部的吃,刚咬下去,一股甘甜直冲味蕾,而那头梢的寡淡无味似乎也被遗忘了。

又问妈妈,:“你会把以前的事忘了吗?”妈妈只是笑了笑,又反问我:“你觉得呢?”

甘蔗采摘作文【二】

甘蔗是水果中唯一的茎用水果,也是水果中含纤维最多的一种。

甘蔗含糖量高,浆汁甜美,被称为“糖水仓库”,可以给食用者带来甜蜜的享受,并提供相当多的热量和营养。

甘蔗一般在秋冬季到春季才的的卖。你想,在寒冷的冬天,一家人在房子里围着吃着甘蔗,那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既温暖又舒服。甘蔗不仅是冬令佳果,还是防病健身的良药呢!有滋润燥之功。适用于低糖症,心脏衰弱等病症的人。

甘蔗入肺,胃二经,具有清热、生津、下气、润燥、补肺益胃的特殊效果。甘蔗汁就更好喝了,甜中带苦,苦中带甜,还能使你神清气爽,百吃不厌哦!甘蔗含糖多,还可以抑制癌细胞。它还可以治疗因热病引起的伤津,心烦口渴,反胃呕吐。甘蔗还可以做许多甜品,如:甘蔗雪梨牛奶汁,绿豆甘蔗汤,甘蔗红枣桂圆汤等,其中我最喜欢甘蔗雪梨牛奶汁了,因为甘蔗雪梨牛奶汁具有益气补脾,滋阳润燥,清热解毒,润肤润肠之功效,又好吃又好喝。而且这个甘蔗雪梨牛奶汁做法很简单,我也会做呢!只要甘蔗、雪梨、牛奶一同放进榨汁机里,一榨就出来一杯新鲜可口的牛奶汁,基本上每个人都会做。如果汁里放点西柚,就会出来一种又酸又甜的感觉。一到秋天,爷爷奶奶就会做一壶给我们喝,而且我们一家人往往喝得一滴不剩。我们亲戚家也有在种甘蔗的,我们一般会驱车前往甘蔗地,然后叔叔伯伯们会拿着砍刀到甘蔗地里砍一大堆的甘蔗下来,去头去根,扎成一捆一捆地让我们带回家。我最喜欢在甘蔗地里吃甘蔗了,砍下甘蔗,立刻去皮,站在地里吃甘蔗,那真是太 爽了,想吃多少砍多少。

甘蔗不仅吃起来好,而且还很健康,我们一家人都酷爱吃它。

甘蔗采摘作文【三】

在一个安静的早上,我来到了菜地里,看见了香甜可口的甘蔗,他外表粗糙,身体弯曲,而且还很粗,但是它吃起来甜极了。

甘蔗的叶子很长。这些甘蔗的叶子每一片大约有一米多长,他最开始的十几厘米是嫩绿的,后来便变成了深绿色的了。有时候我在想,为什么甘蔗的叶子会这么长呢?难道是怕别人夺取了自己的养分?有的时候我还把甘蔗的叶子联想到了人们的头发,看着像一个年轻的少女。

在甘蔗的旁边还有着一个用竹竿搭起来的架子,它的用处我也不知道,我认为他大概是用来扶正的吧!

甘蔗的味道非常的甜,甜的让人停不住口。最近一直在吃妈妈她种植的甘蔗,吃了一节还想再吃一节,因为它的味道实在是太好吃了!估计随便来一个人就可以把一根甘蔗全部干光,如果是那样的话,那么我们班35个人,早就把咱们的.这些甘蔗吃的一点渣都不剩了。

我喜欢甘蔗,因为它非常的甘甜可口,吃起来简直就是神仙都爱吃,简直可以跟天上的仙桃来媲美,它虽然丑陋,但是它的内部却很洁白,就像妈妈她所说的,不要只看外表,一个金人外面会包着一层泥,一个泥人外面会包着一层金,所以我们要看内在,不要只看外表。

这就是我喜欢的甘蔗。

甘蔗采摘作文【四】

看到过一本书,它的名字叫做《甘蔗有多高》,这是一本看起来有声有色的小书。

这其实本质的意义上不能称之为“书”。它是爱弥儿幼儿园的一份教学记录,就如同我们现在所说的“观察分析与记录”。它的作者是一群幼儿园的小朋友,里面记录着这些小朋友围绕着测量甘蔗这一主题的`学习进程,它浅显易懂,富有童趣。

这本书写的是什么内容呢?

其实很简单,老师带着一群孩子去观察稻米,亲近自然,孩子们在观察稻米的途中对路边的甘蔗起了兴趣,老师在幼儿最需要支持的时候给予了他们帮助:孩子们的兴趣从“稻米”转到“甘蔗”上后,老师支持他们把甘蔗种进了菜圃里;当孩子们测量甘蔗的时候,提供了需要,当孩子们发现A4纸太小而无法记录时,在他们的要求下老师提供了全开的海报纸;当孩子们想要保护甘蔗时,老师带他们去买木料做栅栏等等。

有了老师情感态度上的支持,有了老师直接的材料支持,也才有了一根甘蔗陪伴孩子们的一段难忘的历程。

这种“支持”从始至终,只有书中可以“读”得到。

我们总是觉得我们的孩子注意力不够集中,观察事物不够细致,,我们总是觉得孩子们提不起兴趣,深入不了主题是因为课程太无趣,其实不然。这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一草一米一花都可以引起他们的兴趣。有时候他们在捡地上的落叶、飘落下来的柳絮,你怕有细菌、怕脏,让他们抓紧扔掉,其实这也是他们的兴趣,他们捡起来的那一瞬间可能是在想落叶为什么飘下来?如何飘下来的?什么方向的风能让它飘向哪里?这一些,其实都是他们的兴趣,都应该获得我们的支持,都可以衍生出一个个不同的主题开展下去。

教育来源于生活,生活既是教育。没什么教材比来自生活更贴近自己、更富有魅力。生活中的点滴都是我们要学习的,更何况是我们的孩子。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世界对他们而言也充满挑战。所以“低下头,看看眼前”也会发现自己的脚下正踩着一个如此丰富精彩的世界!!

就像我们的主题活动,我们总是“点到为止”,一个主题不应该囫囵吞枣的让幼儿去感受去学习,碰不到更深层次的东西,提不出幼儿想要的问题,提供不了他们需要的东西,于是深入不了,提不起兴趣,没有自己的成就。

我们的幼儿个个都是探究方面的小天才,这是他们从出生就带来的本领。当他们发现问题时,我们应该等待、应该减少插入、应该适时引导、应该给予时间,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都没关系,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他们的每一次今天都收货得比昨天多,他们在时间的流逝过程中学会了探索方法,学会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懂得了甘蔗到底“有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