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巫山美食的作文(巫山家乡的美食作文)

巫山美食的作文(巫山家乡的美食作文)

更新时间:2023-10-30 13:44:48
巫山美食的作文(巫山家乡的美食作文)

巫山美食的作文【一】

游船在江面上拖出了一条雪白的玉带,将两旁的碧波轻轻推开。有人站在船头唱歌,还有人双手拢在嘴边像孩子似的叫喊着。江水奔流,在船舷下发出了哗哗的水声,似乎是对那几位游人的应和。游船加速前进,江风像箭镞似的扑面而来,粗粝而豪放,带着腥湿的水汽。我站在船头上,恍惚中感到自己就是出征的水兵,是粗犷的江风赋予我一身的胆气和豪情。两岸的石壁刀削斧劈般高高一耸立,就仿佛是粗放的重庆汉子沉默地敞开了宽阔的胸襟,正等候哪一位温柔的渔家姑娘给予他们深情的温暖和安慰。

几番迂回曲折,巫峡十二峰遥遥在望。这些山峰都是长江水做的女儿,在晨光中依次羞怯地露出她们秀丽、清新的容颜。晨风送爽,两岸有红叶舞动,先是一点点的火星在跳跃,接着一一团一团一的火苗簇拥着、推挤着,呼啦啦地向山顶蔓延而去,燃成了巫峡的熊熊火光。我想,这些红叶或许就是两百万前我国最早的直立人——巫山人遗留下来的火种,烧红了大溪红陶和秦砖汉瓦,最后映红了巫峡的草木和山水,映红了重庆朝东的这一片沃土和天空。

巫峡的`每一座山峰都挺拔秀美,葱茏中红叶飘动,像亭亭少女,苍翠的衣裙上坠着朵朵红花,风情而妩媚,尤以神女峰更加绰约多姿,清丽动人。我们就在神女峰码头靠岸,然后步行上山。这是巫山红叶较为集中的地段。遍山的黄栌、乌桕、枫树,都是一些朴素、普通的树种,就像这巫峡的山民,毫不起眼,却坚韧、顽强、吃苦耐劳,扎根岩石的缝隙中,在苦寒和霜雪里绽放出生命中最美丽的红。一到秋天,这些树上挂起了十万盏火热的小红灯,它们像手掌、鸭掌、五星、爱心……形状各异,大方美观,以火红、红、酒红、铁红、紫红等深浅不一的光,在陽光下显得璀璨夺目,点燃了我们内心的热和惊叹。风吹过来,万千片红叶飞舞,那是万千份的热情燃一烧,是万千朵的红霞舞动,是万千片的层林尽染的梦幻啊。我走在林间,早晨的陽光照下来,懒洋洋的,像鹅绒般在空中轻轻飘散。升腾的水汽带着泥土和草木的芬芳,一缕缕地沁入肺腑,就像谷底远去的水声一样飘渺和恍惚。

我轻轻地摘下几片红叶,准备将它们带回去。红叶寄相思,那是爱情的象征,是心心相印的见证。在巫山红叶节期间,相关部门还组织了单身男一女的相亲会。我无法去想象那是怎么样一种浪漫、温馨的场景,我只相信一定有很多爱情的火焰像这满山的红叶一样热烈、多情和奔放。

拾级而上,山道越发陡峭难行。我在山道旁的凉亭中小憩,满山红叶层层叠叠,绵延不绝,像长江水一样在峰峦中起伏跌宕,奔腾着冲向遥远的天边。瞧,满山都亮开了红红的嗓子和歌唱,整坡都飘飞着绚烂的颂词和祝福。谷底清清的长江就是水做的丝绸,一路向东,带走了多少沉甸甸的歌谣、传说、民俗和历史。我感到液有些沸腾了,仿佛我也是这满山的一片红叶,是这万千片红叶中一一团一燃一烧的火焰。我想,我的前生定是一个巫山人了,在这里占卜、炼丹、耕种、纺织,将神秘、源远流长的巫文化,在长江的奔流中泽润着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

攀到神女石下,终于得以近距离地瞻仰神女。那几百米千仞绝壁,正是神女亭亭的身姿。她下浣江水,上倌云霞,其朝为行云、暮为行雨的脉脉含情之态,不知醉倒多少文人客的笔墨,并在长江水日复一日的奔流中沉淀为宝贵而丰厚的神女文化。

关于神女峰的传说众说纷纭,其中有一种说法是这样的:西王母幼一女瑶姬,下凡间来帮大禹治水,并爱上了他,在此日夜守候,最后化为了神女峰。对于神话传说,我们不必去辨别它的真伪,它只是寄托着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一种美好心愿。我更愿意相信,其实这就是一个在巫峡生活的船工的妻子,在苦苦地等候着丈夫回家。

我久久地凝视着神女,内心里柔情万千。你看那满山的红叶,就是她泣的相思,是她望穿秋水中眼泪氤红了巫峡的草木,还是她对着江水梳妆的胭脂,是她夜夜梦回一团一圆的情话和呓语。她脚下的长江奔流不息,一年年过去了,连巫山最妙手回春的神医巫咸,也没还找到治疗她忧伤的良药。不知多少云绕雾迷,多少雨打风吹,多少江水声声如呜咽,神女依旧伫立山颠,望断了天涯和日月。秋深了,她便满山满野地点上了一盏盏的小灯,在风霜中温暖着爱人回家的归程。我想,纵然她空等千年,相思也千年,但这份爱永在,这份情永存,就可以让多少伴侣石烂海枯,守侯着天荒和地老;又可以让多少恋人返璞归真,洗尽了铅华和浮尘。

多美啊,这苍山奇峰、水碧叶红,这动的静的、自然的人文的,都生生不息,和谐一体。我又一次举目四眺,但见红叶烂漫,翩翩欲飞,在飒飒的秋风中铺开了波澜壮阔的史诗和画卷。这是巫山的红,是长江的红,是中国的红,是一个民族脉汹涌的红,越是饱饮风霜,历经苦难,就越加显出她美丽而浩博的色泽。

巫山美食的作文【二】

糊汤粉是与油条相配的小吃品种,凡卖糊汤粉,必卖油条。田恒启粉馆是一家主营武汉风味糊汤粉的小吃店,其糊汤是用鲜鱼配料熬制的鱼汤加淀粉而成,在糊汤内再配以胡椒、香葱,以其糊汤微稠、米粉洁白、细长有劲、鱼香汁浓、滋味鲜美而名扬武汉三镇。

糊汤粉的“粉”就是普通的圆米粉,它的独特就在于这“糊汤”上,最初的“糊汤”可不像现在是用鲜鲫鱼甚至鲜鳝鱼熬的汤,那时用的鱼都是傍晚到菜市场的水产摊子上收集来的卖不出去的烂鱼、鱼杂、鱼头,经过彻夜熬煮,鱼熬得骨化肉碎,为了除去或遮掩腥臭味,加大量胡椒,又因为顾客多是在码头上做搬运工的苦力,为了抵饿,再加上生米粉起糊,起稠。

冬天的早晨,苦力们吃上一碗带点荤腥的、热呼呼、辣呼呼,又能暂时顶饿的稠稠的糊汤粉,也算是一种享受,不知哪天哪位吃客没吃饱又有几分闲钱,在隔壁摊上买了一根炸得金黄酥脆的油条,掰成一截截地泡在剩下的糊汤里吃,于是,极具武汉码头文化特色的糊汤粉配油条就诞生了。过去糊汤粉只有在秋冬季才能吃到,因为天热的话,到晚上收摊时鱼就全腐了,完全不能吃了,而且,糊汤粉不配上油条吃,也没有多大意思,主义还不是坏东西。

来武汉也要尝尝我们的美食哦!糊汤粉不仅可以配油条也可以配其他油炸食品哦!很美味的,好吃佬都要去尝尝!

巫山美食的作文【三】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几乎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今天,我就向大家介绍一道我们家乡的美食--开封灌汤包。

开封灌汤包原为宋朝皇家御用美食,流传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它风味独特,是开封著名的美食之一。开封灌汤包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制作方法也很简单。首先,将猪肉绞成馅,放入盆内,再加入酱油、料酒、姜末、味精、盐搅拌。接下来和面,将面揉的不软不硬,光滑不粘手。然后,待面发开后,切成一个个的面剂,开始擀皮。擀皮是很有讲究的,擀好的面皮周围要薄一些,中间略厚一点。这样,汤包既能皮薄如纸,又不会破馅。万事具备,就开始包包子了!这一步很关键,不仅要掌握好肉馅的比例,而且还要在包子里加入些已经冻好的肉冻。正宗的开封灌汤包的包子皮上要捏制30道绉折,并且要求纤巧匀称。搁在白瓷盘上看,就像一朵朵丰满圆润、千瓣紧裹、含苞欲开的白菊。最后一步,就是上笼蒸制了,蒸大约10分钟就可以出锅了!

蒸熟的汤包端上来,热气腾腾,雪白晶亮。抬箸夹起来,饱满的像盏小灯笼,隐约可见里面汤汁摇动。有一种吹弹就破的柔滑,不要说吃了,看着就是一种美的享受。对着一个个晶亮剔透的汤包,你可千万不要急着下口,否则热热浓浓的汤汁可要溅你一身。正确的方法是轻轻提起汤包上面的折皱、细细地咬上一小口,拌着扑鼻香味,徐徐地吸吮粉红色的汤汁,顿觉唇齿留香。这时,你再慢慢的品尝汤包,浓香的肉馅配上筋道的包皮,令你食欲大增。开封灌汤包不仅营养高,而且脂肪含量低,健康不发胖!

看了我的.介绍,相信你早就坐不住了吧!还等什么,按照我介绍的办法,自己亲自做一次开封灌汤包吧!

巫山美食的作文【四】

我的故乡在湖北省监利县容城镇,是一个离长江较近的地方。这里有许多水产品和农作物,所以,我的故乡常被称为“鱼米之乡”。

在我的故乡有许多美食,我最爱吃的是江虾、菱角、锅块。

我们这里的江虾可不像海虾一样大,它只有一到两厘米长,头上长着两根很长的胡子,这些虾子还没炒时是白色的,有些地方还是透明的,像水晶做的'一样。但是你把它下锅一炒,它们立刻卷了起来,还慢慢地变成了粉红色,隔着老远就可闻到它的香味,馋得你口水直流三千尺。

在水产品中,不但有动物,还有植物,那是菱角。菱角外面有一层黑不啦叽的壳,样子就像老牛头上的一对角,角尖上长着刺,如果你拿的时候不小心,还会被刺伤。虽然它外面长得不好看,但只要你把它剖开,里面就会落出白生生的肉来。它可以蒸着吃,也可以当菜炒着吃。

蒸的时候,最好用沙木蒸笼,蒸一个多小时后,开盖就是香味。我们那里,一到夏天,大街上都是卖菱角的,“卖菱角啦,沙木蒸笼蒸的菱角”的叫卖声,离很远都听得见。有时候家里图方便,会直接去了壳,放上辣椒用猛火炒,绿色的辣椒衬托着雪白的菱角肉,又好看又好吃。

我的故乡还有一种美食,那就是锅块。锅块只有冬天才有得吃。冬天里,在街头巷尾,你总能找到锅块摊。只要有人来,老板就会拿出一小块面团,里包了肉或菜,再摊成饼状,在饼上拍上芝麻,然后把它贴在用油桶改成的火炉的内壁上,火烧得很旺,不一会儿,锅块就膨胀起来,表面变成了金黄色,冒出一阵阵浓浓的香气,烤好了,你还可以在外面刷上辣酱或是甜酱,在大冬天里能吃上锅块,可是一种享受。

对我们故乡的美食,你感兴趣吗?如果你的故乡没有这些食物,那就到我故乡来做客吧!我请你吃遍我们故乡的美食。